“以赛代练”与“以赛带练”的哲学思辨及应用思考
2022-11-09邓万金
邓万金
依据竞赛时间合理安排训练,是教练员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正是训练综合效应发展的客观性,使得训练科学分配显得尤为重要,比赛能力目标表现依赖于训练板块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训练目的不仅是打基础、提体能、磨意志、升能力,更是不断缩小比赛目标标准实际差距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学合理设计和执行训练计划对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提升竞赛表现能力、缩小竞赛目标差距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赛是执行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必要数量的高质量比赛有助于提升竞技状态和引导最佳状态的发挥。比赛的主要任务是检测训练质量,展现竞技能力,取得优异成绩,达成预期目标。竞赛是训练为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目标,获取的比赛成绩是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训练情况、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也是竞技状态实时表达的结果。科学规划比赛,全面衡量身体机能、项目特征、竞赛层次等规划比赛,以最佳竞技状态参与到比赛中以提高竞技表现,是教练、运动员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训练是手段,比赛是目的,两者在竞技运动体系中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且相互依存的。训练为了比赛,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效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够发现运动员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通过再训练促进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整体能力的提升,但比赛又不局限于发现问题,比赛还具备增强运动员竞赛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竞赛环境等训练无法超越的功能和作用。比赛带动了训练,甚至完全取代了训练。“以赛代练”与“以赛带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具体内容、适用对象、训练负荷、理论基础进行剖析,旨在启发“以赛代练”与“以赛带练”在竞技运动中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思考。
1 “以赛代练”的实质及内容
1.1 “以赛代练”的定义及适用对象
“以赛代练”,即用比赛代替训练,它是为了迎合比赛赛制变化以能够取得比赛总积分和总决赛的资格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此“练”所指的是不局限于专项训练的涉及竞赛规则和竞赛心理等的综合训练,并非普遍意义上的一般性训练,它也不再局限于过去所指的专项技战术、身体素质等训练。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承受的极高负荷强度和较大的心理压力也对训练内容的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影响竞赛结果的因素也需要全面考虑,诸如竞赛规则、竞赛环境适应、心态调整、战术改变等等,以及竞技参赛学、运动解剖学、竞技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毕竟竞赛是一个由多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体[1]。因此,要想承受“以赛代练”这种高强度的比赛节奏安排,其参与对象须是经过系统性的科学严格训练的和未具备大赛经验或经历的高水平运动员,否则,很容易饱受因比赛而造成的运动伤病困扰,最终可能过早地退役,甚至结束运动生涯。
比赛是发现训练问题和检查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专项训练是模拟比赛环境和解决比赛问题的重要内容。首先,竞赛对运动员产生的刺激和压力,不管是形式、内容,还是质量、深度,都不是专项训练所能比的,高素质的运动员对刺激要求更加专业、精准,这就需要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做出正确良好的刺激反应[2]。另外,“以赛代练”的运动负荷管理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运动负荷的大小对竞技能力、成绩好坏有着重要影响。运动负荷是本质,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是体现形式,不能将其看成同样问题,也不能将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机械地叠加起来核算运动负荷大小。应该把握住“以赛代练”的运动负荷是“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组成的内在统一体,参考比赛实战和专项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比赛强度、比赛级别、比赛层次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达到“以赛代练”的效果[3]。
1.2 “以赛代练”执行的主线是系统训练理论
目标标准是目标结构的量值,目标结构则须在量值的约束下形成[4]。在系统训练理论中,参赛目标都会被进行预先约定,而目标量值决定了目标状态的质结构。因此,不管是进行何种运动,假如预先确定了参赛目标,那么与成绩有关的神经工作效率、动作结构链也都会确认。换句话说动作链各个要素的秩序主要受到量值的影响,各个成分在量的时序区间中每一个瞬间都有一定量值的定态,也就是目标量值决定着所有的动作链结构秩序[4]。
系统是在时间发展中,参考竞赛目标的实际要求,使用专项成绩目标标准定标,参考组织动作链相关运动、人体生物元素训练、生物经验调适竞争自组织演化规范,构建一个存在涌现性特点、目的性主动经验细胞网络,以细胞网络系统的时间状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量”值外标[5]。
“以赛代练”的训练反映的是为了达到竞赛目标量值的细胞网络系统的生物本质,其最终目标满足竞赛目标标准要求,因而在训练原理和竞技目标系统的含义上表现一致。为了防止发生人身伤害、获得良好的竞赛效益,各种竞赛都应该遵守生理学的系统原则,并与目标表现优化训练模型OPT model原则的系统性发展保持一致[5]。目标表现的优化OPT model理想模型实际上是分层递阶实现目标动作链表现功率最大化的实用模型,是推动“以赛代练”向目标结构标准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方法,一方面与系统训练需求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符合目标整合优化训练原则。
1.3 “以赛代练”不局限于专项训练的涉及竞赛规则和竞赛心理等的综合训练
“以赛代练”强调训练手段的时序结构、比赛标准、竞争经验叠加,注重持续性的且系统性的专项要求以实现目标最佳表现,它突出目标达成的生物专一性。它基于目标表现状态对经验标准的持续系统要求结构的高质化量值,目标结构必须在高质化量值的条件下完成,目标标准必须在比赛全程中约束高专项化训练的所有集成要素,它强调目标结构与目标标准生物逻辑的高度关联。其运动量与训练强度接近甚至超越了负荷所能引起的生理随动反应的界限范畴[4]。比赛过程中,比赛“结构与强度”共轭并依对抗程度变化发生动态累积,不断通过比赛信息的竞争性自组织而形成特定的生物反应结构秩序(比赛能力),结构的实时表达为竞技状态,强度的承受能力为状态内容,最终集中为成绩表现的综合反映。
“以赛代练”本质上是对提前设定的目标成绩定态结构形式的成绩“量”值训练,其“量”值的重复是最接近目标“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动员角度分析,在确保竞技活动恢复正常的情况下,随着“以赛代练”“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接近于“质”结构的目标形式和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最终所表现出来的竞技表现越佳。如:德约科维奇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竞技状态合理定位赛程,以ATP大师赛为积分点,科学安排赛程。多年来,他的赛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1 000分大师系列赛;另一个是ATP 500,这种赛程设置非常科学,也比较有针对性。首先,以ATP大师系列赛为核心,为参与比较重要的竞技比赛提供良好的条件;然后,ATP大师系列的重要等级排名第二,第一是世界大满贯比赛,这里汇集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经验;此外,很多ATP大师系列赛能够锻炼德约科维奇的心理素质和竞赛技能,尤其被动局面下的抗压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发球技术和非受迫性失误的稳定性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6]。2017下半年、2018上半年由于肘部伤势的影响,德约科维奇缺席了5场ATP大师系列赛和201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世界积分排名直线下落,竞技状态出现了暂时性的下滑。2018年再次回归赛场之后,德约科维奇慢慢走上了巅峰,虽然比赛的中心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参赛目标出现了重大调整,即争取赢得更好的成绩,技术战术要求不再是原来的稳妥形式,逐渐向着精准多变的方向发展,2020年2月,德约科维奇打败了蒂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澳网“八冠王”,他的职业生涯大满贯数量达到了17个。到2020年3月,德约科维奇得到了人生中第79个单打冠军。因此,在赛事愈发密集的情况下,为保证“以赛代练”“量”的重复次数逐渐增加的同时促进其“质”结构目标形式和稳定性的提高,需结合高水平赛事科学合理地安排赛程以促进最终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此外,科学合理地安排赛程也是遵循“以赛代练”符合系统训练原则的重要保障。由此可知,科学合理的赛程安排是德约科维奇获得这一伟大成绩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一环。
2 “以赛带练”的实质及内容
2.1 “以赛带练”的定义及适用对象
“以赛带练”即以比赛引导、带领、促进训练,以实战为重点,为提高比赛水平、激发训练热情、改善竞技状态为目的,使得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赛带练”借助比赛反馈各项信息,对训练安排做出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竞技比赛水平,是训练和比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循环体系[7]。借助比赛找出训练中的缺陷与不足,对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笔者认为:“以赛带练”中的“练”所指的是结合赛事层次划分的以专项性训练为主的具有反馈性质的训练。
根据赛事的重要程度有针对性地参加比赛在各项目中已得到了广泛地普及与应用,而针对赛事层次科学合理地安排“以赛带练”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障,优秀的身体、高超的运动技术是获得良好竞技成绩的重点。“以赛带练”需要管理好比赛次数、比赛频率,合理安排比赛,不能对整体目标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不同的比赛,其比赛频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考虑自身情况、队员状态、身体素质合理安排[7]。“以赛带练”的理念,一方面是源于促进技战术水平全面提升和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各个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2.2 “以赛带练”突破周期训练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的束缚
依据人体状态的周期性变化特点,马特维耶夫把人体竞技状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第二阶段是“保持”;第三阶段是“消失”。在初期训练阶段通常以一般训练理论为线索开展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到了后期才能落实专项技术训练。但是在当前竞技体育的影响下,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是和谐统一的,一方面要确保身体素质满足专项竞技比赛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个人特点的专项技术要求,前期阶段的体能与技能的相互转化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8-9]。在准备期突出量的训练,比赛期注重强度的训练,过渡期则重视身体机能的恢复。其核心内容是从训练学角度给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任务,形成了训练周期的固化模式,而这种模式并没有建立在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缺乏有关人体运动的生理学、运动生化机制、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周期训练理论只是从教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竞技训练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归纳,对不同运动器官和系统对训练产生的不同应激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未能进行深入分析。不同训练阶段的“一般与专项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宏观定位及其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对应关系没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持,机体训练应激后的“改变-适应”机理没有得到充分考虑[10]。
随着运动竞赛与专项训练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多赛次、“以赛带练”的局面和特点,该理论对训练内容的专项化、训练目标的模型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多频次的比赛项目、超高的比赛强度、激烈的比赛竞争对竞技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置科学合理、严谨高级地训练模式。例如在训练准备阶段适当提高训练强度,使得训练负荷呈现出波浪型变化,推动负荷属性向着竞技比赛的方向发展,采用更加专业的训练方法。由此,周期训练理论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竞技训练,出现了解释不足,指导性有限、与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11]。板块训练理论在此背景下由Issurin等人提出,该理论颠覆了周期训练理论的常规训练和专项训练、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认知,把周期训练理论修改为在不提高训练强度负荷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某种技能的训练方法,依据训练特点以及运动员的实际特征,确定重点训练的能力与内容,深入思考各个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确定某种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训练目的,在准备期使用3~4个板块,全部融入整个训练周期当中。在不同训练负荷和目标的转化过程中,妥善处理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相分离的缺陷,与周期训练理论的差异在于:模块训练理论可以在准备期内规划比赛,在比赛期设置重要的训练内容。与周期训练理论对比,板块训练理论有着显著的特点[11]。
因为长期的低水平应激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竞赛刺激,严重者会出现难以预料的身体伤害。由于准备阶段、比赛阶段的负荷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能会发生身体恢复能力难以满足高强度比赛的情况,导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竞技能力大大减低。由于机体对训练刺激产生的应答具有极强的专门性,接受了训练刺激的组织和系统必将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一旦刺激的强度超过原有的专项适应水平时,原有的内在平衡必将打破,机体将在高层次上形成新的平衡状态。“以赛带练”主要特点体现在“集中负荷效应”上,即将对比赛成绩具有关键影响的素质以“单元”形式集中插入比赛当中,在确保比赛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素质的强度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重点发展,实现专项成绩的提高与突破。
2.3 “以赛带练”体现的是反映专项特征的特指性负荷
“以赛带练”最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适应综合症;另一个是痕迹累积效应,它注重的是总体负荷的变化情况,集中体现在负荷阶段训练设置过程中“运动量与训练强度”反变关系的应用,对训练标准或者目标结构的运动负荷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会使用心率变异性、能量消耗、速度功率、肌酸激酶、心率等数据来反映训练强度,利用重复周期、训练总时长、重复组数来反映训练量。多年的总体计划涵盖了基础年、比赛年、提高年等多种内容。年度训练计划分为夏训、冬训等不同阶段。以比赛任务为核心,训练周期细化分解为准备期、恢复期、赛前调整期等多个阶段,将比赛期再细分成储备期、转化期、赛前期、参赛期4个时期。如表1[12]、表2,结合训练生物效应体现出来的特指性特点,分阶段、分时期安排训练内容,采取反映专项特征负荷的组合训练手段,多元目标训练至赛前进行状态调整。“以赛带练”:从范围上,反映专项特征的内在生理、生化特点,实现专项能力的提升;从形式上,通过赛事不断的动态累积,实现比赛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从程度上,专项能力的提升远超过了一般或项群能力的提升。
3 “以赛代练”与“以赛带练”的应用思考
3.1 “以赛代练”的应用思考
3.1.1 围绕参赛目标科学设计分层递阶叠加路径
人体对运动训练刺激出现的反应行为,实际上是人体各个系统和各个组织相互影响、自主协调、自主竞争的行为过程。运动训练是施加刺激载荷的方法打破人体机能的平衡状态,迫使人体向较高的机能水平转变,形成适应性结构的行为过程,而适应实际上是训练过程中机体有序发展、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13]。
表1 某国家队2016年里约备战多年训练计划
表2 某省羽毛球队大周期训练计划
合理规划分层递阶叠加路径,弱化大周期,突出小周期的职能作用。运动负荷强度是竞技体育比赛的核心内容,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拼的是高强度载荷承受能力,只有根据项目的专项要求合理地安排少数的高质量比赛,人体机能才能激发竞技比赛的需求,强化人体机能的比赛负荷承受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以确保训练量和强度负荷的协同发展。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的训练特征,能够使运动员时刻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比赛适应能力。小周期训练理论十分注重小周期训练的独立性,突出了训练项目的实际效用,使得运动员有能力应付持续不断的比赛。机能能力发展双因素模型指出:机体在负荷的刺激下会同时出现疲劳和适应两种反应,其会根据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在高负荷训练的情况下疲劳曲线高于适应曲线,随着负荷的下降适应曲线会逐渐与疲劳曲线交汇,交汇点即是最佳竞技状态的临界点。例如苏炳添使用的就是小周期训练,一个小周期训练时间是7天,一个周期中设置了7次训练课程,小周期是训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刘翔使用的也是小周期、高强度的训练,因此刘翔的训练始终非常稳定。此外要在训练过程中妥善解决竞技问题,尽量不要在效率低的训练活动中消耗太长的时间,这与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保持一致,这也是刘翔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14]。
3.1.2 围绕专项能力整合优化多元进级提升策略
因为不同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性提高,在生物学方面的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换句话说每一项素质和能力在加载负荷—疲劳衰减—身体复原—适应中循环,但是各个环节的时间周期是不一样的,如果某项素质和能力缺乏充足的恢复时间,这种素质和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训练“置后效应”,特别是对专项能力有着强大的支撑能力。如“金字塔模式”“两极化模式”的少量突出强度训练为重点的负荷节奏对专项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有氧训练有助于维持基础能力水平,同时有利于保证大强度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最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保证机体机能水平的快速恢复,从而使整个训练过程处于良性适应状态中。所以应该依据单一核心能力的特点合理设置训练时间,大大提高运动员的核心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15]。从生物学适应原理层次分析:单一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性提高所用的时间周期,采取专项能力多元进级提升策略,对于周期训练准备期强调的各素质和能力的平衡发展,一方面训练时间上更加容易把握和控制,另一方面专项核心能力对机体所造成的疲劳影响也相对较小。
围绕专项能力,采取专项能力多元进级提升策略,对训练方法、负荷专项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确保身体素质受到了专项刺激训练,才能拥有良好的刺激反应。确保刺激强度超过专项适应能力的界限,才能突破传统的稳定状态,使得身体平衡再上一个台阶。
3.2 “以赛带练”的应用思考
3.2.1 根据目标整合训练指导思想优化竞技表现训练模型
目标整合训练和竞技能力优化训练模型,是将目标训练过程当成一个系统完整、周期分段改进各方面技能的理论模型,具体涵盖了身体功能性、身体左右侧力量平衡、循环呼吸耐力等。参考目标整合训练的整体功能性的理论指导,将训练任务分成几个阶段,进行竞技表现能力优化设计,以实现动作链功率最大化[16]。这实质上是根据竞赛目标的表现要求,以专项训练为目标标准的,按照生物细胞适应网络结构不断演化和组织动作链相关运动功能而进行的“量”值训练[17]。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竞技能力优化训练模型的应用与目标整合训练思路需要保持一致,训练结构目标化体现的是竞技表现训练的精准化,训练“目标时序化”是训练精准化效果形成的时间基础[12]。只有精确标准的稳定时序效应,才能获得良好的目标整合训练效果,因此竞技表现训练模型的优化要有标准统一的稳定时序训练模式,在过程标准稳定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中加以训练,进而拥有更加稳定良好的竞技状态。
竞技目标成绩整合优化训练模型是系统训练的一种训练表现形式,它具有时序、标准、反馈、训练环境变化等多种组合意义。竞技目标成绩整合训练模型优化不当,最终容易导致竞技训练实践中竞技目标状态的不稳定与过度负荷表现。只有运用突出专项特征的训练任务以“目标优先”的形式贯彻比赛之中,注重训练强度和负荷集中效应的原则,加强竞技表现训练模型可操作的指标量化合理控制,以便于将训练实践问题专项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3.2.2 根据竞技能力优化目标思路设计“改变-适应”训练周期模式
以专项能力为中心,在不断打破机体平衡状态下施加负荷,使机体内外产生新的变化;在连续适宜负荷作用下,让机体形成新的平衡,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适应过程。板块间负荷特征不相同、负荷程度不一致的素质和能力的恢复与连接的问题得以解决。因为训练模式一直以来比较重视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所以板块组合训练对保持长期、持续性比赛的能力为能够量化分析的体能类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外来刺激时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在反复施加负荷的条件下会出现“适应”反应,主要体现在肌肉运动支配程序的改变与适应、能量储备能力的增加与优化、神经肌肉系统结构的调节与优化。
板块训练周期模式通常是大周期训练人体效应的实证逻辑批判,因为“高质量的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式”能够反应出专项化训练成效[12],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比赛目标状态结构生成生物过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原则。训练板块内容、结构与标准、时域有效性的生物效益发展方向和竞赛时间轴标准应该相互协调,只有在板块训练的基本内容处于被目标系统约束的状态下并按照整体系统功能要求实施时,参赛预期目标才可能接近或者实现[18]。参赛目标(板块训练内容)优势,是竞赛目标系统自组织改造的充要条件。板块训练分期思路与竞技能力优化目标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务必遵循系统性原则,从而保证框架(板块内容)遵守目标定态开展系统训练过程中,以形成正序反应。只有不断地以刺激的累积效应为基础,实现机体器官形态的“代偿性”改变,才能实现功能上的最终改变。
4 结语
随着赛事频次增加、赛事激烈程度提升、赛事复杂程度加大,立足以赛事为中心,多视角、多层面、多维度剖析运动训练中的比赛问题和比赛中反映的训练问题,对提升训练质量和比赛整体竞技实力表现非常有必要。重视和加强新赛制大周期体系下的小周期训练实践问题研究,区别训练对象、训练目标、训练任务、训练组合,采取“短短结合”“长短结合”训练形式,充分发挥“以赛代练”和“以赛带练”的功能和作用,以实现训练提升比赛、比赛促进训练,使比赛与训练处在一种良性循环且积极互动的闭环体系中实现效率最大化。不管是“以赛代练”、还是“以赛带练”,由于机体对比赛刺激的应答方式不同,机体有一个独立于“适应储备”的“现时机能容量”。“现时机能容量”决定了可调动支配的“机能储备”上限,当“机能储备”的预留空间越少,则表明比赛负荷量比较科学且高效。因此,以生物学的“应激”理论来探讨“现时机能容量”的实际运用效果,对指导和提升“以赛代练”和“以赛带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