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穿行在车流中
2022-11-09葱花薄荷
文|葱花薄荷
10年前,我回到南京读研究生,课余时间在一家中学课外辅导机构做兼职,主要工作是给学生批改作业。
辅导机构在市区,我的学校在郊区,从学校去辅导机构,坐地铁要经过9站,单程地铁票价是4块钱。辅导机构离地铁站很近,每次出了地铁站,跨过汉中门桥就到了。从进门打招呼、交作业给前台、拿走另一个班的作业,到出门说再见,15分钟就能搞定。
可是为了这短短的15分钟坐往返地铁,就要多花8块钱……
我觉得坐地铁不值,便转乘公交车,又发现晚高峰的堵车时间比车行驶的时间还要长,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我在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二手山地自行车,再翻出压箱底的双肩包,负重出行—每天去辅导机构前装满改好的作业,从辅导机构离开的时候再装满需要批改的作业,省钱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堵车时,我还能在车流中穿梭。
可即便如此,来回20公里的“畅通”路程也要花一个半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在下午上课前,我就把自行车停在教学楼下,将学生们的作业背进教室,放学后直接骑车去市区。
夏天的傍晚凉风习习,很多时候,我骑车飞驰,地铁从头顶的高架桥上呼啸而过,我努力加速,仿佛在和地铁赛跑。可是冬天冷风嗖嗖,我在寒风中冻得龇牙咧嘴,只能骑得更快一些,早去早回。
在非机动车道上,我和许多电瓶车一比高下,绝不退让;每次到了红绿灯路口,就更加争分夺秒,早一秒钟通过绿灯,就能少等几十秒的红灯。从钟灵街到汉中门,从夏天到冬天,骑过钟山脚下,路过明故宫,穿过秦淮河,与莫愁湖擦肩而过,在南京最美的景观大道上,背着双肩包的追风少年无暇顾及风景,来回一个半小时的山地车之旅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快。
我也没有想到,那天骑车的我被开着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的老板看到了。
后来,听说老板和机构里的其他同事聊天,说现在的年轻人莽撞。他拿我举例子,说看到我在车流中拼命穿梭,前台姐姐帮我解释了我急匆匆骑车的原因。
“原来是为了省那几块钱。”老板说完,沉思了一会儿,“改作业能拿多少钱?”
“一本4毛。”
他算了一下,靠改作业,我一个月能拿到七八百块钱。
多吗?不多。可是那些钱作为我3周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但每天8块钱的地铁费,一个星期来回5天,一个月有4周,足有160块钱。
少吗?不少。如果每次都坐地铁,仅仅买地铁票的钱就让我白改了一个星期的作业。
“现在快要到冬天了,天黑得早,小伙子那么骑车不安全。我看这样吧,你和他联系一下,以后每个月多给他200块钱当作交通费,让他别骑车了,改坐地铁吧。”
“可是别的同学会有意见吧?”
“那我自己拿出来200块钱给他。”
听说还有人劝老板没必要这么做,毕竟连我自己都没有主动提出要报销路费。
“小伙子是个研究生,还这么努力,200块钱在我这里也弄不出什么名堂,可是让他安安全全地来回,这200块钱就值啊。”听说老板是这样解释的。
后来,每个月我的银行卡上都会多200块钱。有时候,我仍然想要省下来每个月近200块钱的地铁费,可是想想如果还是继续当“莽撞少年”,哪怕每次都能侥幸安全往返,仍会辜负老板的好意,那200块钱在我手里也就一点儿都不值了。
每个月收到工资后,我都会将200块钱充到地铁卡上,每周有5天享受着在地铁上的休憩,不用再精确计算每一个绿灯的倒计时,慢慢地也就忘了骑车飞奔的感觉。可是我始终没有忘记老板的那句话,谁都不差那么一点儿钱,但可以将那点儿钱用得更值得。
从那以后,我身上总会带着一些零钱,如果见到有人乞讨,就掏出来,弯腰放在他们面前的碗里。毕竟这点儿钱对我来说也做不了什么,可是如果能让他们填饱肚子,那就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