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货币的设计样式研究
2022-11-08顾伊俊邢亚龙
顾伊俊 邢亚龙
关键词:澳门货币 图表法 中西交融 文化底蕴 时间线
引言
货币作为一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呈现方式,设计的构想上承载着巨大的信息内容与规范要求,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时代特性,也从侧面反映着国家实力与科技文明的发展。因此,货币是各个国家集文化、科技、信仰等代表元素浓缩后的象征。这种严谨且困难的设计,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远超出其收纳范围的大量信息进行浓缩处理,通过最精简的几项要点,呈现出最为全面且个性化的结果。而澳门作为曾留有过葡萄牙文明,而后又重新回归中式文化的特殊地区,其自身的文化中,包含着中西双方共存的多样性,是多文化融合的代表,而这点也自然反映在了澳门币上,这让原本就繁琐且严谨的货币设计加上这种多文化融合的特性,呈现给人们的也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形态。
一、澳门货币解析
(一)货币中的设计语言
世界各地的体制、文化、历史、自然條件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得各个国家在纸币上表达的内容也十分丰富。[1]因此货币是一种极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浓缩了一个地区的综合信息因素,如文化、语言、信仰、理念、社会环境等,所以对货币设计样式的研究也是对一个地区特性的研究,而澳门特殊在其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文化特性,而是中西交融的多文化环境。中外合资银行的出现,开辟了我国近现代纸币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纸币图像选取的变化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还有一定的历史传播价值。[2]因此澳门这样的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痕迹也必然会呈现在其货币样式上,本研究正是通过这一点去探究澳门货币的设计样式,以设计的语言去解析如何在货币设计中表现两种文化的结合,并对这种文化交融背景系人文情怀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二)澳门货币演变时间线
如图1所示,澳门货币可以以1906年这一年份作为分水岭,在1906之前,由于澳门本土货币尚未发布,所使用的有中国银元,葡萄牙金币,墨西哥银元以及港钞,种类较为混杂,且由于历史过于悠久因此仅选择将这部分的货币资料作为参考与对比使用,并不作详细深入的研究与分类,而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906年大西洋银行发布第一版澳门货币开始直至如今的所有澳门货币,又因为自1995年起,中国银行与大西洋银行开始共同发布澳门货币,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范围涵盖了1906年起至今的所有大西洋银行版澳门货币,以及1995年起至今的所有中国银行版澳门货币这两部分。
二、澳门币发行银行
(一)大西洋银行
大西洋银行,葡萄牙语为Banco Nacional Ultramarino,直译为“国家海外银行”,是葡萄牙在澳门昔日设立的银行,于1902年在澳门成立分行,为澳门首间银行。曾经是澳门地区唯一的发钞银行,直到1995年有关工作与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共同负责为止。在1974年的四二五革命后,其经历了国有化、私有化以及与葡国储蓄信贷银行的合并,使它最终成为了由葡萄牙人创立并在之后转变为了在澳门注册的本地银行。因此在未回归前,他所发行的货币在图案,字体,排版等一系列设计元素上都会更偏西方化。
(二)中国银行澳门
1950年6月21日,中国银行在澳门设立分支机构,名为“澳门南通银行”。 1987年1月1日,中国银行收购南通银行,并易名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成为中国银行第九家海外分行。1995年10月16日起,继大西洋银行成为澳门政府第二家发钞银行。国银行澳门分行的货币发行是从1995年开始至今,和澳门大西洋银行不同,它发行货币更多是为了更进一步促使内地澳门两地的协调沟通。
三、澳门币的设计构成因素
(一)主体图案
一张纸币的主景图案是指位于纸币最核心位置的代表图案。钱币具有广泛流通性,世界各国钱币的主体图案,多以本国著名人物、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或象征性事物为主。这些图案对象的选择,往往能够体现国民的价值取向;而被选择的人物或各类事物本身,则能够展现国家的历史,传达甚至建构国家的形象 。[3]主体图案的内容往往是国家地区的某一时段代表性事物,如建筑、人物、风景、交通工具等多个不同的类型,是最能反映时代特性的标志。如图2所示,是澳门大西洋银行1990年发行的500面额葡币样式,货币的主体图案为作为澳门地标性建筑的妈阁庙以及澳门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澳凼大桥和“大普拉亚”湾的一部分风景,分别对应着澳门当时最为闻名的地标点以及首座跨海大桥,而在图3中,则是2005年大西洋银行发行的500面额葡币样式,这一版中的主体图案则变为了在2001年落成的更新颖的澳门代表性建筑,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以及从1995年后开始共同发行澳门货币的两家银行之一的澳门大西洋银行办公楼。这正是从主体图案中传达出了澳门时代发展的变化与进步,更新颖更具时代性的事物建筑替代了原本的陈旧代表体,宣布着新时代的来临以及澳门其自身的跃进。而随着阅读媒体、电脑技术的更新升级,尤其是当下视听设备的普及,逐渐形成图文并存,甚至图大于文的阅读局面。相机技术的发展,使图像的获取更加便捷、画面质量愈加清晰,为艺术设计中图像素材的应用奠定了基础。[4]因此货币上的主体图案不仅仅只是内容上的更替,图案的表现手法也同样从侧面反映着时代与科技的前进的痕迹。
(二)排版布局
排版布局上,不同版本的澳门货币有着不一样的排版方式,如有横版左右不对称封闭或开放式,上下对称封闭或开放式等,不同的排版布局会让整个货币给人的感觉产生变化,如全封闭式的对称布局就会让人感到庄重威严感,而开放不对称的构图则会让人感到更为活跃与轻松。如图4所示为1945年大西洋银行发行的50面额葡币的排版布局,为左右对称封闭式以及左右不对成封闭式,而图5为2009年大西洋银行发布的50面额葡币的排版布局,整体均为左右不对称的开放式,前者的封闭式与对称结构的搭配在给人严谨刻板的同时,也让整张纸币更具有货币的庄重性,而后者的开放式与不对称使货币在视觉表现上多了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观赏性,结合图案等其他因素使整张货币更趋向于一种艺术画作,虽没有了前者那种强烈的严肃感,但大大提升了整张货币构图上的美感与创意性。
(三)辅助图案
辅助图案是针对这项研究较有研究性的要素点。美术字的艺术化发展使得字体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并在平面领域中凸显了其艺术美感,而形态设计所涵盖的情感形象更赋予了其独特的魅力。[5]而辅助图案的背后往往都隐含着大量文化或人文性质的表达与宣传,在呈现方式上也具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微缩文字、激光孔、高透光水印等诸多不同的形态,人们通过将这些信息符号化使其融入其中,以图6所示的2005年大西洋银行版1000元葡币为例,在左上角的垂直处有葡萄牙语的“ 1000 PATACAS”传说;并在右下角以竖排,中文字符和水平以葡萄牙语显示相同的图例。透明图案在笔记的两面显示了注册的图像。高亮水印放置在荷花的水印下方,以阿拉伯字符显示面额值。[6]解释货币本身内容信息的同时,这些辅助图案与字体的使用还传达出了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与人文信息,并不只是为了货币的构成而存在还为了对历史的敬重以及人文情怀的传承。
(四)色彩应用
色彩色调上,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面额的货币种类,但由于不同的色调能让人有不同的心理印象,且有些色调在不同的地区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中国红,澳门绿等,因此如何分配各个面额的色调不仅是为了便于区分,也同时为了调节人们对货币的接受情感和认知性,并在这个目的的前提下,融入符合本地的色彩色调。如图7所示为大西洋银行发布的所有面额种类的最新版,分别为金橙色、绿色、电蓝色、棕色、紫色以及红褐色这6种,这6种色调其本身的色感就属于有较强的醒目能力,且每种面额的货币从色相上也有着较大层度的区别,防止不同面额的货币发生辨识性错误。
四、澳门币的研究设计流程
因为澳门货币的发行商有中国银行与大西洋银行两处,且两者的货币更新时间也并非完全统一,因此需要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系统化整理及归纳从而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与特性信息。如图8所示,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以时间线为主的图像数据数组整理,以此得到清晰的研究框架,第二阶段以图表法来对所有数据进行编码,并以本研究所总结出的3大构面进行分类群组,从而更好地分析澳门货币的设计特征,第三阶段则是将澳门货币与其有较强关联性的人民币与埃斯库多进行对比分析,梳理与其两者的异同性,以此为参考进一步验证上述两步骤得到的研究结果以便更好地得出后续研究结论。
(一)时间线梳理分析
由于澳门货币的更新并不是每一版都对所有面额纸币进行更新,也有着一次版本只更新一两个面额纸币的情况,因此本研究决定采用以时间线为主的纵向梳理,这样既保证了整个梳理的清晰性,也区分开了两大发行商各自发行的货币,使得所有版本的所有货币在以时间线为主的坐标上有着清晰的分布,这也是整个研究设计的最初步的框架结构与梳理。
(二)图表分类归纳
在将所有的货币都放置于时间线上后,对货币进行继续的深入分类,所采用的是图表法来完成这一阶段,首先从货币的设计元素中,总结出3大主体构面,分别为主体图案、布局构图以及辅助图形,并依次将所有资料分入这3个群组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个群组的设计特性梳理出对应的次级构面,进行二次归纳。通过主体构面与次级构面中各自的货币数量,推导出哪项设计元素占据主要位置,从而对重点项展开深入分析。如表1所示,为3大构面之一的主体图案群组分类,在此项构面中又总结出了次级要项4点,并将对应图像数据进行编入。
在将所有图像数据进行全部归纳后。总共总结出3项构面以及11个次级要项,通过分析这3项构面在时间线上的异同性,从而得到货币资料的横向梳理,结合第一步所得到的纵向梳理,两者结合,即能得到一份较为全面的资料目录,使得能在微观角度研究的同时也能从宏观角度大时间跨度地研究货币变化趋势与走向。
(三)澳门币与人民币的对比分析
虽在澳门的历史中葡萄牙文明曾短暂驻足过,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情怀仍旧深深影响着澳门,因此人民币的货币样式也必然会反映到澳门自身的货币设计中。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前,澳门币还仍是完全西式的纸币样式,但随着第一、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如图9所示,葡币的样式开始发生转变,此时葡币的版面虽仍旧呈现葡式化,但在边框与纹理上与人民币开始有了相似性。
而第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样式已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守旧封闭型版式,转而向更有设计感和突破感的方向迈进,如图10所示,虽还未成熟但已能从货币的设计风格上给人一种开放发展的氛围,而在这样的过渡发展时期,澳门币的样式虽没有明显的大转变,但已开始出现不再已西式风格为主体的形式,主体图案上,西方人物出现的数量大量减少,澳门本地的建筑逐渐取而代之。而最大的转变发生在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如图11所示,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标志了中国正式开始走向世界,国家崛起的象征,同样这种象征也很快映射到了澳门币上。因此在澳門回归前澳门币的设计样式还是以西方的设计潮流为主,而在澳门回归后,则是以人民币的设计风格为主并发展其自身的本土设计风格。
五、研究结果
(一)三大构面——主体图案分析
1.图标类:由于澳门早期在历史人文上的不足,导致其货币的主体图案中,图标类占据主导地位,且设计风格也统一呈现出西方化。早期的图标类货币上大多充满张力、繁琐且精致的图标,突出一股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氛围,且这类货币的更新中并没有呈现出图标样式上的统一,虽然多以印章般的样式来进行设计,但并没有形成模板化的创作,更贴近于如同插画设计般的艺术创作,且随着时间线的推移,图标的设计元素从复杂精致的贵金属纹理过渡到天然化的植物花朵,这种从理性转移到感性的设计走向也正好对应了西方艺术史中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变迁。
2.人物类:人物类是主体图案中数量最少的一类,原因同样也与澳门早期的历史人文缺乏有关,仅有的这些人物类澳门货币也多以葡萄牙著名人物为主。在设计表现上,几乎所有的人物类澳门货币都是以画框的形式表现人物造型,人物角度为四分之三脸的肖像画,装饰画框统一为椭圆的金属感框架,整体表现出欧洲古典宫廷画创作的艺术氛围。
3.景观类:以建筑类与风景类作为主体图案的澳门货币统称景观类货币,其出现的时间点多为澳门历史时间线的后期,这类货币的出现,与前两者不同,比起艺术表现更多的是文化与经济实力的象征,因此各个版本的景观内容代表着那个时间段的文化符号。在设计手法上,景观类货币不再将主体图案独立化,而是将主体图案背景化,不再是以单一的元素呈现,而是融入进整个画面中,也是澳门货币设计风格现代化的具象化表现。
(二)三大构面——布局构图分析
1.封闭对称类:封闭式代表着严谨且刻板,加上对称的严谨氛围,整体上突出一股封闭守旧感,因此在年代较为久远的澳门早期时段,澳门货币的样式多为封闭对称类,多以几何画框来进行内容的区分布局,且以复杂金属纹理进行装饰,因此此类澳门货币整体画面感最为繁琐,但又极具代表性的设计风格。
2.封闭不对称类:封闭不对称类是澳门货币设计风格转型前的一个过度阶段,整体设计风格与封闭对称类一致,但不对称所带来的是货币整体设计空间的释放,装饰性元素与信息内容不再拘泥于传统样式,各个设计元素间有了多种变化,因此虽然严谨严肃感的氛围依然存在,但已开始向个性化设计风格发展。
3.开放不对称类:最后是使用至今的开放不对称式,版面样式从封闭到开放,不仅代表着设计思路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代表着对设计美学的认知有了巨大的跨度。文字信息出现横竖排列的混合模式,装饰图案从环绕封闭的四周转变为区域化的修饰,但如此自由个性化的设计没有了框架的制约会导致画面失衡,因此开放类澳门货币的布局构图最为关注的是画面平衡感的设计,不再依靠框架而是通过排版来达到画面的和谐。
(三)三大构面——辅助图案分析
1.葡式风格:在澳门未回归前,由于还未形成澳门本地化的特有符号与元素,澳门货币的辅助图案样式多为葡萄牙式的西方设计风格,常见有以葡萄牙国徽以及葡式瓷砖纹理作为装饰,文字信息也以英文与葡语为主,且由于这个时期工业技术的不完善,技术层面无法做到太多辅助图案的添加,因此多形态的辅助图案较少,多以纹理、印章以及手写的方式呈现。
2.澳门式风格:澳门回归后,澳门货币的辅助图案样式有了颠覆式的转变,辅助图案不再是纯西式化风格,而是中西融合的多文化风格,因此这类辅助图案在保留了原有一些西方设计元素的同时,添加了澳门本地化图案,并从技术层面进一步使所有辅助图案呈现多样化表达形式,如彩虹色墨水印刷的銀行标识、莲花透明水印以及“窗口化”全息线等多种设计元素符号,使中西文化交融于同一张货币内,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澳门本地化风格。
总结
澳门的文化特性是一个从完全西化走向中西交融的过程,并不是对原有文化的取代,而是选择了融合共生的方式,这造就了澳门自身多重文化的特殊性,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舞台,在这样的平台中,不同的文化艺术互相认知互相接纳,在彼此间的交流和碰撞下,才有了如今独特个性化的澳门。如今多元文化不断拓展,交融共存不仅仅是对自身文化艺术的重新认知,也是寻求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