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杰:人生就是不断精进修炼
2022-11-08王海珍
王海珍
2020年11月,姚立杰从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原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顺利毕业,结束长达6年的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是她入选的第一个全国性人才项目,之后她还先后入选全国税务领军人才(2017年)、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2018年),目前全国唯一同时入选这三个人才项目。2010年8月,年仅29岁的姚立杰从来自全球各地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摘得美国会计学会2010年度国际会计全球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成为这个奖项自1984年设立以来首位摘此桂冠华人学者。
回国十二年,姚立杰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结婚生女,赴美访学,2018年晋升为教授,已培养100名研究生。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姚立杰可谓乘风破浪。她说:人生,就是不断精进修炼。
“初涉学海刚见云,偶摘兰花谢师恩”,这是姚立杰获得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时首先想到的一句话。
姚立杰坦言自己走上学术研究之路,源于导师夏冬林教授建议。即便从中央民族大学保送到清华攻读硕士第一年,她职业梦想依然还是像许多学长那样准备毕业后去某个投行或公司工作。直到进入清华一年后某一天,夏老师找她谈话,认为姚立杰思维既活跃又缜密,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建议她继续攻读博士。
为说服爱徒,夏老师当场为姚立杰画一张职业生涯曲线图。横坐标是年限,纵坐标是幸福指数,为姚立杰分析去外企工作、自己开公司、当老师从事教学研究等多种职业选择不同前景。夏老师还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她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快乐,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2006年12月,经夏老师推荐,姚立杰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资助学生之一,来到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成为Morton Pincus教授招收的第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锁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
在加州大學,她体验到纯粹做学问的快乐,中美两位导师以及身边老师、同事也给她极大影响。夏冬林教授治学严谨,宽厚谦雅,至今令姚立杰深感钦佩。Morton Pincus教授曾经担任美国会计学学会副会长及会计顶级学术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主编,在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给予姚立杰许多终身受益的训练和指导。上Pincus教授的课,每周都要阅读三四篇每篇近50页的文章,Pincus教授还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每篇文章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以此来督促学生真正看懂文章,练就批判性思维。
两年间,正是通过协助Pincus教授撰写审稿报告,姚立杰英文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学术思维也日趋成熟。从一开始无从下笔,到留学第二年后半学期,姚立杰写审稿报告常常会得到嘉奖,差距在Pincus教授细致修改和指导之下逐渐缩小,这也许是姚立杰博士论文荣获大奖的原因之一。
现在姚立杰正像夏冬林教授预见那样,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欣喜地发现自己在研究方面潜力,也不断从中得到乐趣,“我甚至喜欢那些做研究时被卡住的时光”。她说,“因为经过一段困顿期,问题终于解决时,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学术人生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精彩,但对其他人来讲也许很乏味。
姚立杰从学生时代就遵循着严格到近乎严苛的作息时间表,这个习惯到现在依旧保持得很好。不过学生时代日程表较为单调,现在还要加上更多角色平衡。
清晨五点,她通常已开始锻炼和冥想。姚立杰认为:做研究工作,一定要能静下来,只有静得下来,才能排除干扰,想深,想透。此外还贵在坚持,因为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税收是经济发展“晴雨表”,各行各业纳税人“小数据”汇聚起来就是中国经济最真实写照。一组组税收大数据展示中国经济艰难转型路上的“蝶变”,这些大数据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和新机遇。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班开班讲话中曾这样叮嘱:“学习和悟道目的是要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领军,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交出好的成绩单”。
实际工作中,姚立杰确实在践行这一理念,运用所学服务于我国财税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相关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进行理论创新及指导企业实践,并在为国家培养优秀财税人才等方面,力争发挥领军模范和带头作用。
税收方面,作为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姚立杰积极参加中国税务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我国税收相关政策制定和评估提出建议和意见。她承担多项重要课题研究任务,在2019-2020年仅一年时间里,先后提交数份重量级研究报告,议题包括:何种减税降费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减税降费如何在“六保六稳”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修订建议,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税收管理一体化等。
会计方面,2020年,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姚立杰曾参与财政部相关会计准则制度制定,其中包括《高等院校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科研机构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等。此外,她还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中国会计学会主持中宣部课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会计问题及其应对”,系统梳理新冠肺炎疫情给会计、税收及相关领域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不断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诸如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判断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姚立杰还多次提交有关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题调研报告至财政部会计司及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和机构,其中包括“金融工具与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实施经验与挑战”、“租赁会计准则实施经验与挑战”等。
十年前,姚立杰的梦想是:当中外会计交流使者。
她曾同时担任两个美国会计学会职务:一个是美国会计学会国际会计中国区主席,主要负责协调中国会计学会和美国会计学会国际会计的一些事务,帮助美国会计学会在中国吸纳更多会员,鼓励和帮助中国会员投稿至美国会计学会主办的13本杂志和美国会计学会及其分会学术会议,鼓励中国会员参评美国会计学会各个奖项,报道中国会计界一些热点事件及进展等。另一个是美国会计学会国际会计全球最佳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委员,她笑言自己是三名评审委员中年龄最小,职称最低的,但对于这个职务,她想到更多的是它能带来的视野,而不是光环。
这些年,她积极朝梦想奔跑,参加国际准则制定相关会议,并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征求意见稿反馈“中国方案”。
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具有经济后果和深远影响,为此各国都积极争取在准则制定方面的权利。哪个国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则意味着该国拥有更广泛权利,也可以争取更多收益。
她先后参加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织年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并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方面,在《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及其减值(讨论稿)》、《一般列示和披露(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文稿反馈专业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在繁忙学术研究的同时,姚立杰投入很大精力在教学工作中。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她是新生一代,又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年轻教授,学校寄予厚望。
她对教学有自己的理解,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知行合一、服务经济社会的人才,这一切的实现,要求老师本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019级审计1910班仇博幽对此深有体会。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周,她和同学们就被邀请到姚立杰办公室,一对一交流。她记住姚立杰的一句话,“不要被会计专业限制住,其他学科如计算机、法律,如有时间,一定要多学多看,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会计学专业新要求”。
两年多来,姚立杰带着她和同学们参与多项重要课题,每周召开的项目例会上,姚立杰都会悉心指导,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自主思考,更扎实地推进研究,培养严谨学术思维。
在学生陈雪颖眼中,姚老师非常善于因材施教,“她会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计划,并给出自己建议和意见”。或许这一点也源于导师夏加林教授给她的影响,在人生选择关键时期,姚立杰愿意引领学生看得更远一些。“她会根据学生选择,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研究课题。有学生立志走科研道路,有学生毕业后计划进入职场,每个人未来规划不同,姚老师会根据学生志向,让我们进入不同课题组,争取给予我们尽可能多锻炼,一切出发点均是为了学生。”对学生点点滴滴关怀,学生们都铭记在心。
在学生眼中,年轻的姚立杰既是教授,又是姐姐,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她很Nice,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很关心我们。”陈雪颖笑着回忆,“可爱的姚老师曾经给我介绍对象,虽然后面没有成,但是那份对学生的关心,挺让人感动,有家人的感觉”。
“专业提升方面,姚老师给我们莫大帮助。在课程之外,每个同学都在老师带领下,参与到她的科研项目中。在做课题项目时,姚老师给予我们很高自由度,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更自主地思考,更扎实地收获提升。每一次项目周会,不论老师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给我们带来许多学术层面指导,一步步培养我们严谨的学术思维。”仇博幽说,“现在想来,我很感谢姚老师这番提点,姚老师希望将我们培养成为专业知识扎实、能够适应复杂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也因此在这之后的实习和求职过程中,靠着这些技能得心应手”。
今年春节,仇博幽和韩晓岚等几个学生因为疫情,没有回家过年,姚立杰知道后,邀请留京学生去她家吃饭。“除我们几个之外,姚老师还邀请她几个教授朋友,怕我们拘谨,她一直照顾我们。在老师家做客,完全没有感觉到陌生,非常开心。”仇博幽回忆。
“姚老师做饭手艺不错,一看就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人。”韩晓岚说,她也非常关心我们实习及就业的情况。我们审计专硕要求一定专业实习时长,姚老师经常会在群里发布一些实习信息,还组织学长来给我们传授实习经验,对于缺乏实习经历的同学,姚老师会发动自己的资源,帮助同学们找到实习工作。她常对我们说:趁有实习机会,你们一定要多尝试,选择去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实习,丰富自己经历,然后从中找到自己工作的兴趣所在。
姚立杰非常关心学生们的就业去向,每半个月就会询问学生们就业进展。对于找工作困难的同学,她会进行心理辅导,“今年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你们找工作不能太着急,要多投简历、多面试,不一定要找薪资最高的,要找适合自己的”。
在姚立杰书房里,有很多毕业生给她写的信。刘泽靖在写给姚立杰的信中,回忆第一次看到她的情景,“亲爱的姚老师手腕上带着一块玫红色果冻手表,显得年轻又有活力”。谢丽丽觉得姚老师非常尊重学生,能给予学生非常大的自由度,平时分享一些经验,思维和方法都给她很大影响。自称是姚立杰小“迷妹”的王泽,对姚立杰最深的印象是忙,忙着写论文,搞科研,指导学生论文,开会,出差,時间表总是安排得满满,没有休息时间,常常因为指导学生论文,顾不上吃饭……
在陈雪颖印象中,姚老师也是特别忙,“但是时间规划非常好,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从来没有见到她抓狂的时候。在我们眼中,姚老师永远都是有条理,运筹帷幄,好像没有她应付不了的事情。”那份沉静与温婉,仿佛能消解一切纷繁世事,优雅干练中自有一份女性独有的坚韧与美丽。
现在姚立杰的教学工作,主要是教授本科生《会计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中国税制与税收筹划》《税务理论与方法》,以及博士研究生《税法理论与前沿研究》,并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项目等活动。
截至目前,姚立杰已培养研究生100名,其中71名顺利毕业,进入政府部门、央企、外企、事业单位等,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方面,姚立杰不断追求精进,发表多篇教学改革论文,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企业财务报告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探析等教改论文。她荣获多项教学方面奖项和荣誉,如MBA教育新锐教师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等。多年来,梦想是她前进的支撑力量。
多年前,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留学时,距离学校不远就是新港沙滩,这是世界著名的帆船集中地,繁忙学业之余,姚立杰参加学校帆船课,后来还参加帆船俱乐部,在其中结识许多爱好帆船运动的朋友。有时姚立杰和友人们会相约在月圆夜出海远航,夜色中,伴着悠扬的音乐聊天,赏月,在大海上随着帆船起伏荡漾,那些美好瞬间,成为心底的美好记忆。
喜欢挑战的姚立杰后来还学会了冲浪,她觉得被浪头卷进去很有意思,更喜欢在浪尖上驰骋的感觉。这仿佛也是她多年醉心于科学前沿的隐喻,帆船冲浪都需要技巧,但更需要乘风破浪的勇气。坚韧,一往无前,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敢于越入无人之境,由此,才更能体会到自由驰骋的成就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