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行道树调查与分析
2022-11-08罗应华周冠夏
黄 婷,罗应华,周冠夏,陈 婷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5;2.广西大学 林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3.广东省四会市自然资源局,广东肇庆 526299;4.广西规亿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9)
行道树是指间隔种植在道路两侧,具有遮荫功能并构成街景的树种[1]。城区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生长健壮和形态优美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搭配种植彩叶和香花树种。由行道树为主体构建的道路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廊道,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体现[2-3]。目前,已对不同城市行道树植物资源[4-6]、生态规划[7]、结构特征[8-10]、树种应用与选择[11-12]、多样性及生态效益[13-15]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素有“中国绿城”的美称。“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完成了《南宁市行道树景观规划研究》、《南宁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等规划的编制,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指导方向。南宁市园林绿化工作围绕建设“生态首府宜居绿城美丽南宁”的目标要求,着力于提升“中国绿城”品质。本研究通过调查南宁市行道树资源,分析树种种类、胸径、树高、应用频度、健康状况、观赏价值及结构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南宁市行道树景观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南宁市行道树树种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107°45′~108°51′E,22°13′~23°32′N)。地形为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盆地向东开口,南、北和西3面均为山地围绕,形成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16]。南宁市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6 ℃左右,最高气温40.4 ℃,最低气温-2.4 ℃;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12.8 ℃;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28.2 ℃;年均降水量1 304.2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均相对湿度79%;夏季湿润,冬季稍干燥,高温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16]。
对南宁市区主要道路进行全面踏勘,采用分层抽样法确定143条城市主要道路(表1)。
表1 各城区调查道路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survey roads in various urban districts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南宁市绿化处提供的基础数据,并在调研过程中进行核实,得到143 条道路行道树的树种数量和各树种的株数。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20年11—12月在选定道路的两侧各随机选择10株乔木(株高1.5 m 以上)进行调查。详细记载树种名称及其株数、树高、胸径、冠幅、健康状况和观赏价值等。树木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正常、差和濒死4 个等级(表2);胸径分为Ⅰ(< 15 cm)、Ⅱ(15 ≤~30 cm)、Ⅲ(30 ≤~46 cm)和Ⅳ(>46 cm)4 个等级;树高分为Ⅰ(<5 m)、Ⅱ(5 ≤~10 m)、Ⅲ(10 ≤~15 m)、Ⅳ(15 ≤~20 m)和Ⅴ(>20 m)5 个等级[1]。计算各树种的应用频度(F)、各区域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 物种多样性指数(H)、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和林荫路推广率[1,4]。
表2 树木健康状况等级划分标准[1]Tab.2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health status grades of trees
式中,m为某树种出现的街道数;M为所有树种在街道内出现的次数。
S为出现在抽样调查区域中的行道树种数。
式中,pi为第i种比例多度:
式中,Ni为第i(i= 1,2,3…S)种物种个体数;N为个体总数。
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4)
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90%以上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宁市行道树树种组成
南宁市143条道路现有行道树41种,75 281株,隶属于21 科31 属(图1)。常用行道树有天桃木(Mangifera persiciforma)(22.27%)、雅榕(Ficus con⁃cinna)(19.96%)、秋枫(Bischofia javanica)(10.58%)、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6.84%)、凤凰木(Delonix regia)(5.81%)、高山榕(Ficus altissima)(5.77%)、垂叶榕(Ficus benjamina)(4.18%)、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3.63%)和中国无忧花(Saraca dives)(3.03%),占行道树总数的82.07%;其他树种占比均低于3%。
图1 南宁市行道树占比统计Fig.1 Statistics on proportions of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常绿树种有33 种,67 234 株;落叶树种有8 种,8 047 株;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4.125∶1,数量比例为8.355∶1。常绿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均占绝对优势。
乡土树种有28 种,68 563 株;引进树种有13种,6 718株;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的比例为2.154∶1,数量比例为10.206∶1。乡土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均占绝对优势。
南宁市行道树以常绿阔叶乔木和棕榈科(Are‑caceae)植物为主要树种,构成具有典型亚热带风光特征的道路绿化景观,夏季景观效果突出;各城区均种有天桃木、杧果(Mangifera indica)或人面子,形成“果树上街”、一条街就是一条“生态长廊”的绿化特色[17],观赏性较好,这是其他城市少有的植物景观效果。
2.2 南宁市行道树胸径分布特征
南宁市行道树平均胸径为28.3 cm。以Ⅱ和Ⅲ级胸径为主,分别占行道树总数的36.59% 和39.02%,Ⅳ级胸径所占比例最低(7.32%)。不同树种间,平均胸径差别较大(图2)。其中,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54.1 cm)、杧果(49.1 cm)、黄槿(Talipariti tiliaceum)(47.8 cm)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44.6 cm)的平均胸径较大,菩提树(Ficus reli⁃giosa)(12.7 cm)、黄葛树(Ficus virens)(11.5 cm)、花叶榕(Ficus concinna'Variegata')(11.5 cm)和黄金榕(Ficus concinna'Golden Leaves')(3.2 cm)的平均胸径较小。
图2 南宁市行道树平均胸径Fig.2 Average DBHs of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5 种数量较多的行道树中,胸径径级跨度最大的为雅榕,其次为天桃木、秋枫、人面子、凤凰木、大花紫薇和杧果(图3)。常用树种胸径径级数较多,中、大径级以乡土树种居多,行道树处于稳定生长阶段。
图3 南宁市主要行道树不同胸径径级占比Fig.3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DBH grades of main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3 南宁市行道树树高分布特征
南宁市行道树的平均树高为8.5 m;有21 种树的平均树高高于平均水平(图4)。其中,等级Ⅰ有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菩提树、黄葛树、黄金榕和花叶榕5种;等级Ⅱ有天桃木、雅榕、秋枫和凤凰木等22种;等级Ⅲ有人面子、高山榕、垂叶榕、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和杧果等13 种;等级Ⅳ仅有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1 种;等级Ⅴ无。树高等级Ⅱ和Ⅲ的树种占绝对优势,以乡土树种为主;等级Ⅳ和Ⅴ的树种数量较少。
图4 南宁市行道树平均树高Fig.4 Average tree heights of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5 种数量较多的行道树中,天桃木、雅榕、人面子、凤凰木和杧果5 种树种的立木层次较明显;秋枫、高山榕、垂叶榕、大花紫薇、中国无忧花、华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樟(Cinnamomum camphora)、糖胶树、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榕树、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和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14 种树种的立木层次不明显;铁冬青(Ilex rotund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黄花风铃木、火焰花(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菩提树和雨树(Samanea saman)6 种树种均只有1个立木层次(图5)。
图5 南宁市主要行道树不同树高等级占比Fig.5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tree height grades of main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4 南宁市行道树频度分布特征
5 个城区行道树树种分布不均衡;其中,兴宁区有20个树种,西乡塘区有18个树种,青秀区有16个树种,江南区有10 个树种,良庆区有12 个树种。兴宁区、西乡塘区和青秀区树种较多,江南区、良庆区树种偏少。
对4 个常用树种的应用频度进行分析(图6)。天桃木在5 个城区均有应用,应用频度表现为江南区(29.0)> 良庆区(26.7)> 青秀区(26.3)> 西乡塘区(14.0)>兴宁区(8.2);雅榕在除良庆区外的其他城区均有应用,应用频度表现为江南区(25.0)> 西乡塘区(24.0)>兴宁区(13.5)>青秀区(12.3);秋枫在除青秀区外的其他城区均有应用,应用频度表现为良庆区(20.0)> 江南区(12.5)> 西乡塘区(10.0)>兴宁区(2.7);人面子在除良庆区外的其他城区均有应用,应用频度表现为青秀区(14.0)> 兴宁区(13.5)>江南区(8.3)>西乡塘区(6.0)。
图6 南宁市各城区常用行道树应用频度统计Fig.6 Statistics on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common street trees in different urban districts of Nanning
2.5 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
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分为81.68 分(图7)。其中,健康树木37 480 株,占行道树总数的49.79%;正常树木32 908株,占43.71%。天桃木、雅榕、凤凰木、羊蹄甲和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等树种的健康状况较好,树冠均匀饱满,枝粗荫广,叶片完整,叶色正常,观赏价值较高。少部分树木健康状况较差,主要有庆歌路的樟、金龙路的秋枫和平江路的大花紫薇,主要原因为虫害和后期管理维护不到位。
图7 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Fig.7 Health status of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6 南宁市行道树绿地率与林荫路推广率
根据《南宁市绿地系统规划(2012 — 2020)》,至2013年底,南宁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3.11%,符合《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建城[2016]235 号)规定≥80%的要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林荫路推广率要求为>85%。在所调查的143条道路中,有140条道路的部分或全段符合要求。目前,南宁市林荫路推广率为87.9%(表3)。南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近年来在巩固绿化建设成果及优化绿色发展方面表现较好。5 个城区的林荫路推广率表现为江南区(91.0%)> 西乡塘区(88.4%)> 青秀区(86.8%)>兴宁区(86.7%)>良庆区(86.6%)。近年来,南宁市道路建设、修整过于频繁,行道树生长条件较差,浓荫大道数量较少。
表3 南宁市各城区林荫路推广率Tab.3 Promotion rates of avenues in different urban districts of Nanning
续表3 Continued
2.7 南宁市行道树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
除西乡塘区外,其他城区的行道树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兴宁区>青秀区>良庆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表4)。兴宁区多样性指数最高;青秀区注重行道树规划,多样性指数较高;良庆区旅游资源丰富,处于发展规划中,多样性指数仅次于兴宁区和青秀区;西乡塘区是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行道树数量及种类较多,但树种分配不均,雅榕、天桃木、秋枫和中国无忧花4 种树种占城区行道树总数的75%左右,所以该区物种丰富度较高,但多样性指数较低;江南区也是南宁市老城区之一,但该区的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均比其他区域低,其原因为前期不重视行道树合理规划,后期没有优化和增加树种。
表4 南宁市各城区行道树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指数Tab.4 Diver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indexes of street trees in different urban districts of Nanning
2.8 南宁市行道树观赏类型、色彩分布及季相树种分布
2.8.1 观赏类型
观叶乔木有15 种,主要有天桃木、雅榕、高山榕、垂叶榕和羊蹄甲等;观果乔木有8 种,主要有天桃木、铁冬青、杧果、波罗蜜和苹婆(Sterculia nobilis)等;观花乔木有16 种,主要有凤凰木、羊蹄甲、红花羊蹄甲、仪花和大花紫薇等;观树乔木有19种,主要有秋枫、人面子和樟等(图8)。
图8 南宁市行道树观赏类型分布Fig.8 Distributions of ornamental types of street trees in Nanning
2.8.2 色彩分布
植物的花、果和叶色变化可反映出大自然的季相变化。从叶色来看,绿色系植物最多;白色系仅有花叶榕1 种;黄色系仅有黄金榕1 种。从花色来看,红色系植物最多,有羊蹄甲、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凤凰木和苹婆等7 种;黄色系有黄花风铃木、中国无忧花、马占相思、蝴蝶果和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等6 种;白色系有白兰(Michelia alba)和糖胶树等5种;蓝紫色系有仪花和大花紫薇2种。从果色来看,黄绿色系较多,有雅榕、高山榕、杧果、天桃木、红花羊蹄甲、羊蹄甲、波罗蜜和蝴蝶果等;红色系有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铁冬青、苹婆、黄葛树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5种。
2.8.3 季相树种分布
有10 条道路的行道树具有春季观花景观,以中国无忧花和火焰花为主,糖胶树、黄花风铃木和海南蒲桃为辅,兴宁区和良庆区的春季景观效果较好;有23 条道路的行道树具有夏季观花景观,以凤凰木和大花紫薇为主,仪花、苹婆、黄槿、白兰和雨树为辅,兴宁区和青秀区的夏季景观效果较好;仅有1 条路的行道树具有秋季观花景观,为美丽异木棉;有5条道路的行道树具有冬季观花景观,为红花羊蹄甲(表5)。季相树种在兴宁区中的应用较均衡;整体来看,季相变化不明显,春、夏季景观效果相对较好,秋和冬季景观效果较差。
表5 南宁市各城区行道树季相树种分布Tab.5 Distributions of seasonal tree species of street trees in different urban districts of Nanning
3 讨论与结论
南宁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美誉,并于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本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分为81.68 分,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3.11%,林荫路推广率为87.9%。说明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良好,园林绿化效果较好。但也存在少部分树木健康状况较差、树种搭配不够合理、部分城区行道树多样性较低和季相景观不明显等不足。
3.1 重视行道树养护
本研究结果显示,南宁市行道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分为81.68 分,健康状况良好;少部分树木健康状况较差。行道树的生长环境较差,对树木生长有一定程度影响;在已有的城市道路中,树冠修剪力度较大;在新建的城市道路中,行道树截干及断根情况较严重。建议对各城区行道树进行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养护,确保行道树健康生长,加快“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让市民拥有更好的绿色环境。在深秋或冬季,应做好防冻工作,针对性地对不达标的行道树进行养护;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或避免病虫害[18]。
3.2 加强乡土树种的应用,合理配置引进树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编制的《广西主要乡土树种名录》,广西主要乡土树种有500 种,适宜道路绿化的有360 种。本次调查中,仅发现28种乡土树种。可见,在南宁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乡土树种发掘潜力大。应充分挖掘乡土树种的潜力,对适应性强和生态效益好的乡土树种进行更多的应用,如黄兰(Michelia champaca)、楹树(Albiz⁃ia chin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和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等。此外,建议适量引进适应南宁市气候的树种,与乡土树种搭配,增加道路绿化的观赏性及多样性,构建结构稳定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3.3 合理规划树种种植数量
从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单一树种的栽植数量应不超过树木总数的10%[1,16]。本研究结果显示,南宁市常用行道树占行道树总数的82.07%。南宁市行道树中,天桃木、雅榕和秋枫的占比均超过10%。可见,南宁市行道树结构不利于生态结构稳定,易让行道树景观缺乏变化。建议降低雅榕、天桃木及秋枫的种植比例,增加适应南宁生长环境的树种及其种植数量,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红花羊蹄甲、仪花、黄兰、中华槭(Acer sinense)、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Revolution Gold')和木荷(Schima superba)等树种。通过合理种植,调整树种结构比例,丰富道路绿化建设,营造特色绿化风格,构建稳定生态系统。
3.4 丰富部分城区的行道树多样性
丰富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西乡塘区过多种植雅榕、天桃木、秋枫和中国无忧花,建议该区提高规划建设标准,调整结构比例,在树种选择方面注意防尘、防污染树种的选择。针对江南区行道树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均较低的现状,建议该区增加行道树树种种类,优化结构,合理应用乡土树种及其他树种。
3.5 营造特色季相景观
本研究结果显示,南宁市行道树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建议根据南宁市的气候特点,搭配不同季节植物,营造特色季相景观。春季可以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粉花山扁豆(Cassia javanicasubsp.nodosa)为主,搭配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深山含笑和白花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var.can⁃dida),以粉色为主,白色点缀,增加景观层次,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春季景观;夏季可以凤凰木为主,搭配大花紫薇、仪花、杧果和波罗蜜,观叶植物与观花、观果植物相互配合,营造出独特的夏季景观;秋季可以乌桕(Triadica sebifera)和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为主,搭配黄槐决明、羊蹄甲和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营造色彩丰富的秋季景观;冬季可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为主,搭配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和桃(Prunus persica),通过落叶乔木灰色、褐色的树皮、枝干营造冬季景观。
本研究通过实地勘察143 条南宁市主要道路,系统分析南宁市行道树的树种种类、结构特征、应用频率和色彩分布等,总结南宁市道路绿地景观的特征与不足,并提出适合南宁市道路绿化的优化方案,可为提高南宁市城市绿化品质和景观质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