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确定性、出口市场多元化与企业的生产率进步

2022-11-08王永进张伯伟

南开经济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产率信念经验

刘 卉 王永进 张伯伟

一、引 言

自2018 年中美贸易争端发生以来,美方有意加征关税,增强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遏制,试图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剧。而近期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也使得经济发展雪上加霜,企业员工复工率较低,原材料运送不足,从而对国内产业链的总体布局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应对外生冲击带来的巨大挑战,“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成为当下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纾解困境的关键所在,企业需要从多元化角度来重新调整和设计经营策略。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评估采取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来降低出口市场的整体风险的理论机制,这不仅能够前瞻性地帮助企业抵御外部需求冲击,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自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提出后,已有研究对异质性贸易理论中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行为的考察愈发细致深化。概而言之,企业的异质性可以大致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生产率的异质性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而且还会通过产品种类和质量选择来影响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额;后者则是指企业面临着出口市场需求冲击的异质性,国外市场的需求不确定性将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有研究表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将倾向于选择出口(Melitz,2003;Bernard 等,2003;Aw 等,2011)。同时,具有较高国外需求的企业在给定价格下可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Rauch 和Watson,2003;Crawford 和Shum,2005;Eaton 等,2008;Nguyen,2012)。然而,已有文献大多将需求学习过程和生产率演变过程割裂看待,可能会错误地将生产率冲击的影响归因于需求学习的作用,对两者的实际作用造成混淆。

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借鉴Li(2018)的思路对Aw 等(2011)的模型进行拓展,利用贝叶斯规则构建需求学习过程,并将该过程与生产率共同纳入动态结构模型之中,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企业逐渐稳定的出口动态。第二,本文丰富并补充了关于出口多元化的相关研究(钱学锋和余弋,2014;Albornoz 等,2012)。与此类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企业的出口市场多元化选择动态决策与需求学习过程相结合,认为当企业选择出口到更多国家时,将会促进企业积累需求学习经验,并更新其需求信念,进而提高企业的出口参与率;而出口参与率的提升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继续向其他国家扩张,进一步加快出口多元化的进程。第三,由于企业的需求学习和生产率演变过程对企业而言均是不可观测的,简约式模型难以将两者的作用分离。本文基于Li(2018)的思路创新性地将需求学习过程和生产率演变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之中,通过一个结构式模型定量识别了需求学习和生产率在出口决策中各自所起的作用。第四,本文通过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当贸易成本下降时,需求学习对企业出口参与的长短期影响,填补了现有文献对需求学习长期影响研究的空白。

二、理论机制

考虑一个有i 个企业的行业,并且该行业是无限期界的。企业在生产率和需求两个维度具有异质性,在本文模型中,将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学习效应简称为“需求学习”,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学习中所持有的信念称为“需求信念”。对每个企业i而言,其需求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是不同的。

在t 时期的开始,企业可以观察到企业上一期的需求信念bit1-,当前的生产率itω和做出出口决策所需投入的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后企业将据此做出出口参与决策。如果企业在t 期选择出口到国外市场,那么当付出出口成本之后,企业将进一步做出出口到几个国家的决策。此时,企业可以基于观察到的需求信号 {ζi1,ζi2, …,ζinit},在t 期末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信念根据贝叶斯规则更新为 bit。如果企业在t 期选择不出口,那么在t 期结束时,关于国外市场的需求信念将不会更新。

本文的时间线如图1 所示。

接下来,本文将依次描述企业如何做出关于生产和定价的静态决策、关于出口参与的动态决策以及该企业对其国外需求的信念如何根据贝叶斯规则演变。

(一)静态决策

假设每个企业i 均能够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销售产品,同时,对每个企业而言,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均面临着相同的边际成本。因此,其t 时期的短期边际成本函数的对数为 ln cit=γ0+γkln kit+γωln wt-ωit。其中,γ为常数项,是资本存量对企业边际成本的影响,是投入要素价格对边际成本的影响。kit和itω分别是企业i 在t 时期的资本存量和生产率,tw 为不可观测的市场层面的投入价格。企业的资本存量在数据中是可观测的,而生产率对企业而言可以观测,在数据中却是不可观测的。

假设国内、国外市场均为垄断竞争的,并且两个市场之间是相互分割的。此外,假设企业i 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面临的需求函数形式均为DS 效用函数。那么,在国内市场,企业的需求函数为:

在观察到 cit和DtΦ之后,企业将设定一个最优价格以最大化t 期国内市场的利润:

根据该式的一阶条件可得企业制定的价格为:

按照企业的定价规则,企业利润与企业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联系。此外,对国内市场而言,企业的期望利润等于企业利润本身。因此,可以得到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期望利润。

假设将企业生产率构建为一个随时间演变的一阶马尔可夫过程,生产率还取决于上一期的离散出口状态。

当进入国外市场时,企业需求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的客户基础和分销网络的规模不同,这直观地表现为不同企业在每个时期所出口的国家数量不同。当企业i 决定进入国外市场时,它将继续做出关于出口的 nit个国家数量的决策。此时,由于企业选择出口到国外市场,它将出口到至少一个国家,所以,这里将国家数量nit建模为服从一个参数为λit的截断的泊松分布( nit≥ 1)。此时,λit为t 期的出口的国家数量的期望。那么,国家数量 nit的分布和国家数量期望itλ的演变过程可以分别表示为式(7)和式(8)的形式。

其中,nit1-和 nit分别为t-1 期和t 期出口的国家数量。nψ衡量了出口国家数量演变过程中的持续性。当ψn> 0时,表明选择继续出口的企业倾向于向更多国家出口。需要注意的是,itλ在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当企业做出出口决策时,itλ对企业而言是已知的,为λit= exp(ψ0+ψnln( nit-1+ 1))。

企业需求的异质性的第二方面体现在国家层面的需求数量。对每个企业i 而言,在国外市场中每个出口国家售出的产品数量均由价格、总需求规模和国外需求冲击ζitn内生决定。特别的,国家层面的需求数量可由式(9)定义。

其中,Xη为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

对出口到每个特定出口国家n 的企业,需要设定一个最优价格使得其利润最大化。在t 期的初始时期,企业还没有观察到出口需求冲击ζitn,但已经可以观察到边际成本 cit和总需求规模。因此,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注意E( eζitn)并不影响最优定价规则,但它确实会对出口该国的预期数量需求和期望利润有影响。利润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

其中,国外需求冲击可以被分解为ζitn≡ζi+ uitn的形式。这里将ζi看作需求因子,iζ衡量了企业i 在国外市场的特定平均需求,它在企业i 中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但在企业之间是异质的。uitn是企业-时间-国家层面的随机需求冲击,并假设其服从正态分布 N (0,σu)。由此可以看出,国外需求冲击ζitn在企业i、时间t 和目的地市场n 层面具有需求异质性,比如该国的体制环境、当地供货商的产品情况、当地消费者的偏好等因素均会影响企业的国外需求冲击。

因此,对出口到单一国家的企业期望利润为:

此时,t 期的预期出口利润总额为t 期企业所出口的所有国家产生的利润之和。

企业关于iζ的信念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预期出口利润,进而影响出口参与决策。由下式可知,ζitn等于国外市场收入与调整后的国内收入及总需求规模之差。

(二)出口的需求不确定性和贝叶斯学习

本节将对国外市场中关于国外需求的贝叶斯学习过程进行建模。在初始时期(第1期)的初始阶段,无论企业接下来是否选择出口,均能够观察到其先验信念iζ~N ( mi0,σi0)。具体而言,mi0= hm( xi;βm)是ζi的先验期望,σi0=hσ( xi;βσ)则捕获了初始的不确定性。

企业可以通过观察出口到每一个国家所获得的ζitn,来学习iζ的真实值。注意到ζitn≡ζi+μitn,但是ζi和没有预期到的冲击 uitn并不能被分别观察到。具体而言,令t 期的需求信念为ζi~ N ( mit-1,σit-1)。如果企业决定在t 期不出口,那么企业在t 期结束前就不会观察到新的信号,同时需求信念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如果企业决定在t 期出口并且在t 期将出口到 nit个国家,之后企业将根据收到的 nit个信号 {ζi1,ζi2, …,ζinit}来更新其需求信念。此时,企业在t 期末的后验需求信念为ζi~ N ( mit,σit)。其中:

可以看出,在t 期,企业关于iξ信念的分布由均值mit和标准差itσ这两个变量决定。其中,均值mit根据企业在整个历史时期所收到的信号而随着时间波动,随着企业积累更多的信号,企业的不确定性itσ也会随之降低。

(三)动态决策

本节将分析当企业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时企业关于出口参与的动态决策。

在t 期的初始时期,企业已知当前信念为 N ( mit-1,σit-1),此时,t 期企业的总期望出口利润等于t 期出口的所有国家的总利润。 sit为企业的状态变量。

接下来,当预期的总出口利润与未来期望的增加值之和大于出口成本时,企业将选择出口到国外市场,并且支付相应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当预期的总出口利润与未来期望的增加值之和小于出口成本时,企业将选择不出口。其中,β表示折旧率。此时,贝尔曼方程可以写作:

企业未来值函数的期望可以写作:

其中,Fω(ωit+1|ωit, eit)为企业生产率的转移概率,Fb( mit,σit, nit| sit, eit-1, eit)为信念均值、标准差和出口的国家数量的联合转移概率。

首先,Fω(ωit+1|ωit, eit)是t+1 期生产率的分布。已知生产率的演变过程为式(7)的形式,ωit+1可以从分布 N ( g (ωit, eit),σε)中抽取,具体可写作:

其次,Fb( mit,σit, nit| sit, eit-1, eit)为t 期信念和出口的国家数量的联合分布。如果企业在t 期不出口,则t+1 期开始时的后验需求信念将保持不变。此时,转移概率退化为Fb(mit= mit-1,σit=σit-1, nit= nit-1| sit, eit-1eit= 0) =1。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决定出口,假设它在整个t 期收到 nit个信号 {ζi1,ζi2, …,ζinit},并据此更新信念ξi~ N ( mit,σit)。其中,mit、分别为下式所示:

由于mit-1和σit-1在t 期是已知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随机变量( nit,ξi, uitn)。注意到 nit和 uitn的分布是已知的,iξ则取决于企业i 当前的分布。因此,mit的分布为:

σit的分布退化为:

由于 nit是从已知参数λit= exp(ψ0+ψnln( nit-1+ 1))中抽取的,那么t 期出口到 nit个国家的概率为:

所以,( mit,σit, nit)的联合转移概率可以由下式表示:

因此,如果t 时期企业决定不出口,那么信念就不会更新;但如果企业决定出口,那么信念的转移概率取决于在已知 nit和当前信念( mit,σit)条件下 mit和σit的分布。

三、识别和估计策略

已有文献主要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对该类模型进行估计(Roberts 等,1997;Das等,2007;Aw 等,2011;Bai 等,2017;Zhang,2017),本文沿用了这种方法。在第一阶段,将对企业的静态决策参数进行估计。其中,将国内收入方程和生产率演化过程进行联合估计,估计的结果被用于衡量企业的生产率。静态参数包括国内需求弹性ηD和出口需求弹性ηX及描述生产率演化过程的函数 g(ωit, eit)中的系数。在第二阶段,通过构建包含出口、需求学习的企业动态离散决策模型,估计出口的固定和沉没成本以及出口国家数量的演变过程中的系数和需求学习的初始信念等动态参数。动态参数包括指数分布函数Gγ、出口的固定和沉没成本Fγ和Sγ、潜在进入者的初始信念N ()、有经验的企业的初始信念 N ()。

(一)静态参数、生产率、需求信号的识别和估计策略

本文所提出的动态出口模型主要受生产率和需求信念两种演变过程的影响,两者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是异质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本文主要基于两个数据源来识别每种过程的作用。具体而言,本文使用企业层面的生产数据来估计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使用国家层面的数据来识别每个企业在每个时期的需求信念信号。接下来,在第一阶段估计中,本文将依次估计每个企业的需求弹性、时变生产率和需求信号。

首先,对企业而言,其总可变成本等于中间品投入与劳动工资之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边际成本应当等于各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因此,总可变成本等于两个市场收益的弹性加权之和,根据总可变成本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估计出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ηD和出口市场的需求弹性ηX,vit为误差项。

加入误差项 vit后,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函数为:

式(34)可由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由于国内需求弹性ηD在之前已经被估计出来,因此可得到参数kγ、g0、g1和 g2的值。

接下来,本文将使用国家层面的出口数据来构建需求信号,并根据出口交易收入的历史来更新需求信念的期望。

利用之前所估计的国内、国外需求弹性,基于国家层面的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可以估计出国外总需求和随机噪声的标准差uσ。

此时,将单一出口国家的收入与经过调整后的国内出口收入和国外总需求做差,可以获得一个需求信号。

之后,根据贝叶斯规则,利用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需求信号来更新企业的特定需求信念。

综上所述,由静态阶段可以获得各企业的时变生产率和需求信号。本文使用企业层面的生产数据来估计生产率,这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异质性的利润。之后,基于国家层面的出口数据可以获得需求信号的历史,并使用它们来更新企业的信念。

(二)动态参数识别和估计策略

由于本文所构筑的关于企业出口、生产率和需求学习的动态结构模型具有较高的维度,所以本文首先采用了Rust(1997)所提出的嵌套不动点算法,将模型的状态空间离散化以克服维度诅咒。之后,通过马尔可夫蒙特卡洛(MCMC)方法进行了2 万次迭代,以求解贝尔曼方程。最终得到动态参数的后验分布。

本文所构建的似然函数主要包含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企业i 在t 时期出口的国家数量 nit的函数,需要估计的参数为出口国家数量演变过程中的系数θ1=(ψ0,ψn),第一部分似然由截断的泊松分布概率决定。

第二部分是由t 期出口参与 eit的离散选择决定,并且假设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均服从同一个指数分布,需要估计的参数主要包含初始信念和贸易成本的分布,即θ2=(βm,βσ, cf, cs),第二部分似然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其中,出口的条件概率 Pr (eit=1| sit,eit-1;θ1,θ2)主要取决于参数θ1和θ2,具体来说,出口的条件概率为:

全似然函数为两个部分似然的乘积,即式(40)的形式。

动态参数的完整集合可以写作θ=(θ1,θ2),θ可以通过最大化该似然函数得到。

四、数据、简化式证据和模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使用的微观数据库有两个,包含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库。

1. 工业企业数据库

本文所使用的2000—2006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涵盖了所有国有企业及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在2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记录了企业名称、行业代码、成立时间、中间要素投入、员工人数、总资产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等统计指标。本文主要参考Brandt 等(2012)的处理方法,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企业的实际资本存量,对企业员工少于8 人的样本进行删减,并按照2003 年新的行业分类代码对企业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本文主要基于该数据库估计了企业的生产弹性和生产率演变过程中的参数。

2. 海关出口数据库

本文使用的第二套数据库为2000—2006 年中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库数据,该数据库详细收录了基于HS8 分位产品的出口交易信息,涵盖了年份、产品编码、出口规模、原产国、目的国、企业税号等出口交易信息。本文对该数据库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因为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加工产品收取佣金,不能独立地对生产、投入及是否参加贸易做出决策,不符合本文所提出的动态结构模型的前提条件。对于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而言,企业能够自主做出生产和贸易参与的决策,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本文对加工装配贸易企业进行相应的剔除,仅保留样本区间内从事普通贸易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家层面的收入数据可以构建企业的需求信号,同时出口的国家数量能够衡量企业的出口经验。因此,需求信号在企业、时间和出口国家数量不同的情况下均不同。

将工企数据和海关出口贸易数据合并后,本文选取了二分位代码为35 的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该行业的数据量较大,能够充分研究企业进入退出国外市场的动态过程。同时,由于文中所提出的动态结构模型仅适用于平衡面版,为此,对2000—2006年中至少存活3 年的企业进行筛选,并对企业数据中年份缺失的数据进行补零处理,同时对该行业中7 年从未出口的企业进行剔除,可以获得连续存活的1993 家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样本。在该行业中,企业每年的出口国家数量的均值为4.73,标准差为8.84。

(二)简化式证据和模式

表1 报告了自2000 年到2004 年间不同进入年份的企业在之后年份的出口和状态转换的百分比。首先,从不同进入年份的出口企业百分比变化可以看出,尽管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时投入了较高的沉没成本,但30%左右的企业在进入的第一年即选择退出国外市场,存在着较高的流失率。相比之下,在企业进入第一年之后,企业的退出比例下降幅度得到明显下降。该现象与Eaton 等(2008)和Albornoz 等(2012)所指出的一致,即使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投入了高昂的沉没成本,但很多新出口商仍在第一年就选择停止了出口活动。

表1 不同进入年份下的出口企业百分比和企业转换百分比

之后,根据进入者的每年出口状态转换的百分比情况,能够看出进入者的出口参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稳定。以往文献所提出的简化式模型往往设定企业的学习是一次性的,但一次性的学习只会让企业的出口转换率在进入出口市场时显著下降,之后出口转换率保持不变,无法捕捉数据中的渐进稳定过程。因此,本文所提出的企业按照贝叶斯规则进行需求学习能够较好地拟合企业的出口状态转换过程。

对有经验的企业和出口市场的潜在进入者而言,企业生产率和需求学习在企业的出口决策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根据企业最初一年的出口状况来近似企业在不可观测的样本期前的出口经验,即定义在2000 年选择出口的企业为有经验的企业;否则,将2000 年选择不出口的企业定义为潜在进入者。为避免出口参与所涉及到的动态转换问题以及全样本中初始需求期望和标准差不同的复杂性,取有经验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来估计式(42)中的线性概率模型。

在该回归中,ωit为企业的当期生产率,ξit-1为企业i 从第1 期到t-1 期所接收到的平均需求信号,nit1-为t-1 年出口的国家数量,Nit1-为企业i 从第1 期到t-1 期累积的出口国家数量总量,tD 为一系列年虚拟变量。其回归结果由表2 所示。根据其回归结果可知,α ω、αξ均显著为正,表明了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需求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此外,Nα的估计值为正,表明企业在某一年出口到更多的国家更可能参与出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Nα的估计值为负,这表明当企业拥有的信息较少时,企业会根据预期利润决定是否进入,只要预期利润大于进入成本,那么企业就选择进入。但是进入之后,企业会获得真实的出口信息,因而亏损的企业会退出。当信息比较充分时,每个企业会根据自身出口的实际利润决定出口,所以企业出口的概率反而下降了。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过度进入”。

表2 出口参与回归结果

表3 分别总结了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这两组企业在需求和生产率的不同分组下的出口百分比。其中,生产率按照中位数划分为低ω和高ω两组。同样,需求低于中位数的为低ζ组,需求高于中位数的为高ζ组。可以发现,具有较高生产率或较高需求的企业均更倾向于选择出口,该结果与表2 中的回归结果相一致。对比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的出口百分比结果可以发现,需求学习对潜在进入者所起的作用更大。具体来看,对有经验的企业而言,在低生产率的情况下,高需求将提高大约52.14%的出口占比;在高生产率的情况下,高需求将提高大约3.67%的出口占比。对潜在进入者而言,在低生产率的情况下,高需求将提高大约177.72%的出口占比;在高生产率的情况下,高需求将提高大约14.17%的出口占比。这主要是因为潜在进入者面临着更大的需求不确定性,通过需求学习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潜在进入者出口。因此,在之后的动态模型中,将分别对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设定不同的初始信念。

表3 不同组别下的企业出口百分比

综上所述,以上证据充分表明了企业生产率和需求学习均能够促进企业的出口参与。为探寻两者分别起到多大的作用,接下来将对该模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相应的反事实模拟。

五、实证结果

(一)静态参数估计结果

在第一阶段估计中,本文主要对企业的需求弹性和生产率演变的AR(1)过程中的系数进行估计,表4 显示了模型的估计结果。其中,国内需求弹性ηD为-5.61,国外需求弹性ηX为-5.91。kγ的估计值为-0.04,反映出企业的资本存量与可变成本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资本存量越高,总可变成本越低。生产率演变过程中的常数项 g0为-0.03;滞后一期的生产率的系数1g 为0.92,表明了生产率演变过程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滞后一期的出口状态对当期生产率的系数 ge为0.07,说明上一期贸易参与状态为出口的企业的生产率高于不出口的企业,即滞后一期选择出口的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

表4 生产率演变参数估计

(二)动态参数估计结果

接下来,本文进行第二阶段估计。由于已有数据中仅包含2000—2006 年7 年的数据,2000 年之前企业的出口历史信息无法获得。因此,需要对企业信念的初始条件进行假定。企业在初始年份是否出口到国外市场,反映出该企业对国外需求是否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对于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这两组不同的企业,我们认为其持有不同的初始信念,假设两者的初始信念分别为 N ()和 N ()。企业持有的初始信念不仅可以影响初始年份的出口参与,同时也会在之后的贝叶斯学习过程中影响后续年份的出口参与。

表5 中对初始信念的估计结果表明,有经验的企业往往初始期望更高,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小。此外,信号随机噪声的标准差为uσ=0.87,显著大于企业初始信念的标准差。观察两组初始信念的标准差并通过贝叶斯规则式(21)计算可知,新进入者需要大约110 次信号才可以减少到和有经验的企业相同的不确定性水平,表明学习过程是缓慢的。同时,表5 还报告了企业选择出口需要投入的固定成本 cf和沉没成本 cs的估计值,并且贸易成本参数均服从同一个指数分布Gγ。观察可知,出口的沉没成本显著高于固定成本,说明企业新进入出口市场比维持出口需要更高的成本,因此企业维持出口活动具有更高的可能性。

表5 信念和贸易成本参数的估计值

表6 列出了出口国家数量演变过程的相关参数。其中,nψ的估计值为0.12,表明上一期出口到更多国家的企业,本期更倾向于继续向其他国家市场扩张。该出口国家数量的演变过程能够较好地捕捉到企业之间需求学习速度的异质性。

表6 国家数量演变过程参数估计

(三)生产率、需求学习和出口经验

图2 分别显示了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生产率的核密度估计,并在生产率分布的均值处用垂线进行标记。对比企业的生产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产率异质性,但核密度函数相差不大。观察可知,有经验的企业的平均生产率略高于潜在进入者。

图3 显示了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的需求期望核密度分布。与企业初始信念的设定相同,有经验的企业需求期望的核密度分布比潜在进入者更高和更集中,并且有经验的企业的平均需求预期显著高于潜在进入者。此外,比较图2 和图3 可知,有经验的企业在国外需求和生产率两方面均高于潜在进入者,但两者在国外需求方面的差异更为显著。

接下来,图4 分别显示了有经验的企业和潜在进入者的初始信念和后验需求核密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两组企业的后验需求信念的核密度分布均在其初始信念的右侧,说明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后将提高其需求信念的预期。相对于有经验的企业而言,潜在进入者选择出口后后验需求的平均值增幅明显较高。因此,如果潜在进入者因为优惠政策而出口(如降低贸易成本等),那么这些进入者由于具有较高的预期需求,最终可能会在国外市场生存。据此,在下文的反事实分析中,将进一步考察贸易成本的降低对企业出口的长短期影响。

六、反事实分析

本节将通过三组反事实实验来探寻生产率和需求学习的演变在出口参与中分别起到的作用。第一组反事实实验主要比较了需求学习和生产率演变在潜在进入者和有经验的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第二组反事实实验研究了企业在存在着需求不确定性的国外市场环境中,需求学习如何放大降低贸易成本的效果;第三组反事实实验则对潜在进入者的初始需求信念的期望、标准差依次进行调整,进而研究初始信念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

(一)需求学习和生产率演变的相对重要性

在本组反事实模拟中,主要将模拟两种情形。在第一种情形下,将依次“关闭”有经验的企业、潜在进入者和所有企业的需求学习过程,即使得企业信念的期望恒等于其初始信念,企业的需求不确定性等于零,企业在出口后不再更新其信念。在第二种情形下,将依次“关闭”有经验的企业、潜在进入者和所有企业的生产率演变渠道,即令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保持在最初一年的生产率水平上,这意味着被固定的未来生产率将低于原有模型中的未来生产率。此时,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具有相同的生产率,但企业之间的生产率仍具有异质性。

观察表7 可知,无论对有经验的企业还是潜在进入者,需求学习相比生产率演变而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当“关闭”需求学习渠道时,有经验的企业、潜在进入者、所有企业的出口企业占比将分别下降60.38%、72.80%和72.22%,均高于“关闭”生产率演变渠道时的出口企业占比变化。此外,对潜在进入者来说需求学习起到的作用更大,“关闭”该渠道后将使得出口企业占比下降72.80%,高于有经验的企业下降的60.38%。而生产率演变过程能够更为有效地驱动有经验的企业的出口参与,“关闭”该渠道后有经验的企业的出口企业占比将下降32.81%,高于潜在进入者的31.54%。该反事实分析为研究企业生产率和需求学习两者分别对出口的作用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二)降低贸易成本时需求学习的作用

第二组反事实实验主要探索了当贸易成本降低后企业的需求学习过程对出口参与的长短期影响。当企业的贸易成本降低时,企业可能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是自我选择的直接效应,即当企业不再更新需求信念时,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自发选择进入国外市场;第二个是全效应,即当企业收到需求信号时,将更新其需求信念;贸易成本的进入门槛降低,将促进低生产率企业做出出口决策。全效应与直接效应的差为企业的间接效应,即当减少贸易成本时需求学习所起的作用。该实验取潜在进入者作为研究样本,模拟当固定沉没成本同时下降50%后出口企业占比在第2、5、10 年的变化。其中,以没有降低贸易成本的情形作为模型的基准形式。

表8 的直接效应显示了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同时降低50%后企业不会对需求信号做出反应的情形。观察可知,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潜在进入者中的出口比例在2 年后提高0.01%,在第10 年出口比例的增幅将达到0.02%。表8 的全效应显示了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同时降低50%后企业可以根据需求信号更新其需求信念时的情形。此时,企业出口参与的比例在第2 年约提高0.15%,在第10 年约提高比例有所降低,为0.12%。通过比较该两者的结果,可以发现间接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当降低贸易成本时,潜在进入者的短期(第2 年)出口比例将增加0.14%,在长期(10 年)出口比例的增加幅度将降低到0.10%,说明需求学习过程在初始阶段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学习过程的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这也佐证了企业的需求学习过程相比于生产率演变过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该模拟通过研究需求信念在贸易成本降低后的长期作用,弥补了当前文献研究的不足。

(三)最初信念的作用

第三组反事实实验将潜在进入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初始信念在影响出口参与方面所起的作用,企业响应的结果如表9 所示。①将潜在进入者的初始期望上调至与有经验的企业相一致,同时保持不确定性不变。调整后潜在进入者中的出口参与比例将上升17.07%,表明了提高信念的期望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出口参与。②将潜在进入者的初始信念的标准差下调至与有经验的企业相一致,同时保持企业的初始期望不变。结果潜在进入者中的出口企业所占百分比将下降3.45%,反映出需求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出口参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下调需求的不确定性将会使企业的出口占比随之下降。③将潜在进入者的初始信念的期望和标准差均调整到与有经验的企业相一致。尽管上调需求的初始期望和下调信念的不确定性具有相反的效果,但在本文的情况下,同时调整两者对企业出口具有正向的影响,潜在进入者中的出口企业占比上升11.54%。即当潜在进入者和有经验的企业持有相同的信念时,更可能做出出口的决策。

表9 初始信念的作用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动态出口市场多元化选择的视角出发,基于2000—2006 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将“出口多元化”所引致的需求学习效应和生产率纳入同一动态结构模型,以量化生产率演变和需求学习两者在企业出口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并对企业的出口多元化选择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机制进行挖掘。

本文的结论具有以下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一,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①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势下,企业需要意识到需求学习和生产率决策不应当是相互割裂的,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应将两者进行有效组合,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出口中去,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相较于生产率演变过程,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对国外需求经验的学习和积累。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规避出口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成功的出口经验在出口国家间的溢出效应,重视出口多元化学习的跨期作用,审慎衡量目标市场的盈利情况并规划自身的出口战略,采用出口市场多元化模式逐步进行国际化扩张,通过长时间的出口充分了解并掌握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形成结构合理的贸易网络,从而在经验积累中降低出口市场的整体风险,更好地抵御譬如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所导致的负向冲击,增强企业的学习意识,使得企业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生存的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加稳健地开拓国外市场,而非一味地冒进。③企业对出口多元化学习的相关决策不仅依赖于已构建的成熟出口网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国际化阶段对企业的初始信念进行动态调整,企业对国外市场需求的清晰认知可以加速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学习过程。

第二,从政府的角度而言。①为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需求学习,政府应当加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出口的力度,促使更多的潜在出口者成长为有经验的企业,以更好地应对国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因素。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优势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加强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推动与其他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进程。②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优化企业的出口营商环境,从而有效避免国际双重课税,促进更多的企业参与出口。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完备的信息收集沟通平台,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未知市场的相关信息,促使企业能够在海外交易中快速积累经验,更好地发挥出口市场多元化政策的效果,使得贸易网络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新形势下实现“稳出口”的宏观政策目标。

猜你喜欢

生产率信念经验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为了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跟踪导练(三)4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