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民族文化传承的白族经典文献评价研究*

2022-11-08黄体杨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白族书目总分

钟 岚 黄体杨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

1 引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并不断深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因其通常人口较少且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其抗拒现代化、全球化冲击的能力也相对较弱,极易造成文化自觉缺失,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陷入危机[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习俗、服饰、体育、宗教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式微、边缘化乃至消亡[2]。民族文献是反映各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等领域发展和取得的成果的各类文献资源[3],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民族经典文献则是其中能够在历史的长度和地域的宽度中产生非凡影响力、内容历久弥新而经久不衰,承载着民族记忆、文化传统与精髓的文献,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更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4]。评价民族经典文献就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传承”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本研究以白族文献为研究案例,尝试以文献计量的方法评价民族经典文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探索构建具有普遍性的民族经典文献评价方法,并试图评价出能够代表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供相关部门参考。

2 文献回顾

关于经典文献的广泛讨论始于民国时期,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提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和诸子、辞赋、诗、文等古代经典,梁启超在《读书指南》中列的国学必读书目亦可视为国学经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经典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且也发生了经典的争论,尤其文学界更是逐渐陷入了经典的焦虑,各种各样的经典选编书目陆续面世[5]8。但一直以来,何为经典仍然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6]。虽然中国古代和现代哪些著作属于经典在不同时期的认识有一些出入,但是大体上也有一个基本的书目[5]5。这些经典选编书目都是学者们的一种定性认识,当学者在学科领域具备良好的基础功底后,对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学科经典就会比较熟悉并逐渐达成通识了。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开始尝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评价经典文献。谷跃麟采用文献的相对被引频次、当年指标、年平均被引率、前三年被引证频次和最大引文年限被引证频次五项指标评价出76篇情报学经典文献(论文)[7],之后王惠翔使用同样的五项指标评价出了59种图书馆学经典文献(专著)[8]。早些时期基本采用量化评价方法乃至“唯量化”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9],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引文量等文献计量指标受到受众群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使结果不够客观,但文献计量可以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10]。近年来关于经典评价的研究更加成熟,并探索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经典文献。叶继元提出了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质量“全评价”体系,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6大要素[11];任越等人以定性描述、定量分析和学术渊源梳理去考虑经典著作的评价[12];胡鸿杰等人认为档案学科经典著作评价应该兼顾内容、形态和效果三个方面[13];还有学者参照h指数提出了图书Z指数[14],并以《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验证其科学性[15],在外译图书评价中,王伟和杨建林构建了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的十项指标,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分析外译图书的国内外影响力[16]。

总体而言,研究者提出了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经典评价理论框架,但从研究对象看,已有研究要么关注社会层面的经典文献,要么关注学科层面的经典文献,对于特定民族经典文献的评价尚未涉及。为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文献计量的方式从大量的白族文献中评价出出版、馆藏、被引等指标较好的白族经典文献,再以专家测评的定性方式进行验证,探讨民族经典文献的评价问题。

3 量化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1 书目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研究选择读秀平台,于2020年9月至12月采集白族文献题录信息,分两个步骤,首先以“书名”(正题名)为检索项,以“白族”“南诏”“大理”等为检索词,共获得到2 513条书目数据;其次又以“主题词”和“丛书名”分别作为检索项,再以“白族”“南诏”“大理”等为检索词补充检索。最终获得2 939条书目数据,对其作如下处理。

首先,数据去重。研究中以“白族”“南诏”“大理”等为检索词,以“书名”“主题词”“丛书名”等为检索项进行检索,不同检索策略的结果存在部分重复,去除重复数据。

其次,数据补全。对于缺少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字段的书目数据,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搜索引擎等检索工具逐一补全,对于仍然无法获取准确书目信息者,视其为讹误数据,不纳入统计范围。

再次,数据去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去除书目中与“白族”无关的文献,如《大理院解释例全文》《明代大理寺研究》等关于大理院和大理寺的文献,《南诏邪妃》《在大理石悬崖上》等与白族无关的文学作品;②考虑到本研究的目标在于遴选面向大众阅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白族经典文献,剔除普查报告、学位论文集、地方志、年鉴、大部头丛书和家谱等文献,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大理白族气象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概况》《大理丛书》《云南省大理市喜洲杨氏家谱》等。

最后,合并数据。将再版(题名、著者相同但是出版社或者出版年份不同)文献即多卷本文献视为同一种文献,合并统计收藏馆量。同时,保留再版文献最早出版的版本,并统计记录其其他版本数量。

通过上述处理,最终得到710条书目数据。

3.2 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

3.2.1 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采集

根据经典文献的内涵,民族经典文献评价应该兼顾其在时代的连续性、空间的通畅性、知识的常新性和读者的广泛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特点[17],从横向影响力和纵向影响力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可获取的数据信息,横向影响力维度包括收藏馆量、被引频次、书评情况和获奖情况四项评价指标,纵向影响力维度包括出版年份和版本情况两项评价指标。综上,本研究确定了收藏馆量、被引频次、出版年份、版本情况、书评情况和获奖情况六项指标来构建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

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情况如下:

(1)收藏馆量。直接采用读秀知识库中采集到的数据。

(2)被引频次。来源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以“被引题名”为检索项,“文献名”为检索词,将被引文献类型限制为“图书类型”和“其他类型”统计被引频次,对于部分可能重名的文献,辅以“作者名”为检索词,“被引作者”为检索项进行检索甄别。由于部分文献被引格式不规范,导致检索结果存在部分问题,如因信息不全导致无法识别被引文献版本情况,需对检索结果逐一人工检查核对后再进行统计。

(3)书评情况。利用中国知网进行统计,以“篇名”为检索项,“文献名”为检索词逐一检索,获得白族文献书评数据。该指标的数据计算有三种情况,如果没有书评或推介则不计分,获书评一次计2分,获推介一次计1分,以此进行累加。

(4)出版年份。对于有多个版本的白族文献,以最早一版的出版年份为准,指标得分等于研究年度(2020年)为基准减去最早出版年份的差值。

(5)版本情况。以书目数据处理时统计的版本指标为准,即统计到的除首版以外的其他版本之和,如杨镇圭的《白族文化史》有2002年第一版和2014年第二版,则该著作的版本情况得分为1分,若无再版情况,则不计分。

(6)获奖情况。主要通过互联网检索并统计历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信息,经检索未发现有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信息,故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视为同等级别。未获上述奖励的不计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1分,若同时获得多个奖项,得分可进行累加。

3.2.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考虑到六项指标对文献所产生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为了避免人为规定指标权重所产生的主观性,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对六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即根据评价指标值,利用信息熵工具客观地计算六项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18],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统计到的白族文献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本研究设定的6项指标、710种白族文献,分别以i和j表示文献序号和指标序号,则每种文献为Xi={x1,x2,…,x710},每项指标为Xj={x1,x2,x3,x4,x5,x6},计算Yij,即第i种文献在第j个指标之上的标准化值,那么,

第二步,确定六项指标的熵值分别为ej,

其中bij代表第i种文献指标值在第j项指标中所占的权重,

如果bij=0,则定义lnbij=0。

第三步,确定六项指标的权重Wj。

按照以上三个步骤对白族文献各项指标得分进行计算以后,将最终得到的六项指标的权重化为百分数制(保留两位小数),以权重大小为序,出版年份、收藏馆量、被引频次、获奖情况、版本情况和书评情况六项指标所占权重分别为2.78%、7.23%、13.76%、23.45%、23.89%和28.89%。

3.3 评价结果

将上述六项指标得分乘以每项指标所占权重并求和,得到每一种文献的总分,根据白族文献的总分变量绘制散点图(见图1),横轴为总分降序排列,纵轴为总分变量。不难发现,只有少数文献总分较高,大多数文献总分较低,呈现出一定的长尾效应。其中总分最高(110.02)的是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它的每一项指标得分都十分可观,远高于排名第二(38.99)的《白族文学史》。作为一本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专著,该书对研究大理白族早期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延传至今不断再版,受到许多学者的推荐,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图1 白族文献总分散点图

参考文献计量学领域在核心期刊评价等方面认可和采用的二八定律[19],本研究抽出总分排在前20%的142种文献作为备选的白族经典文献。分析发现,这142种文献的累计总分达2 002.33分,占累计总分的63.30%。各分项指标中,被引(76.99%)占比最高,获奖(66.67%)、收藏馆量(62.45%)和版本(66.13%)次之,书评(58.93%)稍低一些,只有出版年份(26.64%)占比不高,但这142种文献的均值(19.30年)也远高于所有文献的均值(14.50年),超过10年的有93种,占比65.49%,与胡鸿杰提出的经典文献出版年限不宜少于10年的看法基本相符[20]。

4 专家测评验证

4.1 专家测评过程

为了验证六项指标构建的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从主观评价角度出发,本研究邀请了6位白族历史研究与文献整理领域的专家对上文评价出来的142种备选文献进行了两轮专家测评。第一轮专家测评函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评价出的142种文献按总分降序排列,提供给专家推荐、不推荐和不确定三个选项;第二部分为选做题,邀请专家补充其他白族经典文献。在第一轮测评中,专家共补充了《金姑的背影》和《神坛女人:大理白族“莲池会”女性研究》等18种文献。

第二轮专家测评函中,首先根据第一轮测评中专家选择“推荐”计1分、“不推荐”计-1分、“不确定”计0分计算每种文献的第一轮加权平均得分,并按照得分结果将文献降序排列,其次说明每种文献的第一轮加权平均得分和该专家在第一轮中的选择,并将第一轮测评中补充的18种文献也一并列入,共计160种文献供专家进行第二次选择。

4.2 专家测评结果

按同样方法将第二轮专家测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发现上文评价出来的142种文献中,只有《南诏史概要》和《寻幽大理:探访千年妙香佛国》两种文献的加权平均分为负数,其余140种文献均为正数;《大理古代文化史》等46种文献获得6位专家的一致推荐(见表2)。从量化分数看,这46种文献总分累积为811.96分,占上文评价出的142种文献累积总分(2 002.33)的40.55%,其中《大理古代文化史》、《白族文学史》和《白族简史》等大部分文献总分更是位居前列;从各分项指标来看,尤其突出的是出版年份和被引频次两项指标,共有40种文献的出版年份已经超过10年,并且,46种文献的累积被引达到2 817次,占评价出的142种文献累积被引频次4 962次的56.77%,在评价出的142种文献中产生了超出一半的影响力。

第一轮专家测评中补充的18种文献,有《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等8种文献获得6位专家的一致推荐(见表2)。经核对,《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等6种文献在本研究所汇总的710条书目数据内,但因总分未排前20%未列入统计;《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和《白汉词典》两种文献因检索策略问题未被研究者检索出来,将其按上述指标体系测算,分值分别为10.58和10.18,可以达到本研究量化指标评价白族经典文献总分排序的前20%。

表2 受到专家一致推荐的54种白族经典文献

总体而言,本研究量化指标评价出的白族经典文献与专家意见相似度极高,初步验证了所构建的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续表2

5 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并采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结果交由专家进行两轮测评,获得如下结论:首先,基本验证了白族经典文献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文献与专家测评结果相似度达88.75%。其次,结合指标评价和专家推荐,最终选出了54种能够代表白族文化特质的经典文献。这些文献内容涉及白族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雕刻艺术和民族习俗等方面,可供欲了解白族文化与传统的读者参考,亦可以作为白族经典文献阅读推广书目供相关部门参考,这对于出版机构海选经典文献书目择优再版、图书馆等机构挑选经典文献进行阅读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再次,该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还可供其他少数民族在发掘民族经典文献时借鉴,尤其针对民族文献存量较大的少数民族,采用该方法进行经典文献的初步评价,再由专家测评评价,既可避免专家过度主观和遗漏,又可避免一些极端文献混入其中。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本研究主要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情况拟定的评价指标,而且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如收藏馆量等所采集的数据不全等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量化指标的科学性;二是本研究拟定的检索策略并没能获得全部的白族文献,如《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和《白汉词典》两种专家一致推荐的经典文献并未被检索出来。不过因采集不全是所有文献面临的相同问题,书目数据遗漏的数量不多,再加之有专家的补充,从整体上看,这些局限性不影响本研究的结论。

(感谢杨文辉先生、刘灵坪女士、余光岚女士、杨阳先生、赵冬梅女士、董甜甜女士和刘丽女士在多轮专家测评中给予本研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白族书目总分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白族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