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现千年乐,弘扬丝路魂
——探索敦煌壁画乐器仿制中的内在精神

2022-11-08许亚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箜篌样态壁画

许亚婷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雪山、草地、大漠、湖泊共同组成了如梦似幻的世外之景。看似荒凉之地,恰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透过残存的烽燧遗迹、洞窟壁画,眼前浮现出书中所现的敦煌历史盛况。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要冲,贸易、文化等皆在这里交会、融合,又各自遵循着自己的使命继续传播。如今,在敦煌我们还能依稀看到许多事物在东渐、西渐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这些千年遗迹或留存于阴凉干燥的洞窟之中,或掩藏在通风良好的密室之内,当首批探险者来到敦煌,辉煌的宝藏撞入眼帘,震惊世人!

从残存的壁画、雕塑、文卷中,可以看到历代的艺术家们不仅吸收先贤、佛道两家之经典,还融合中西之创作技法进行再创造,形成了极具风味的艺术作品。种类丰富的作品体现出了多样的艺术性,造型各异的佛像,衣袂翩翩的飞天,千奇百怪的乐器,变幻莫测的舞步及花样翻新的裙裳,极具观赏价值。这些颇具历史意义的遗留的图像、雕塑及文卷为我国填补了历史中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细品中国音乐思想,“重道轻器①”是为核心,音乐是连接“天、地、人”之媒介。因此查阅历代典籍,虽有关于乐器记载,但只是泛泛而谈,终是以体现“道”为根本,以致到今天我们无法从经典之中看到表达“道”之乐器的原貌,但是敦煌壁画上大量的乐器图为我们了解历代乐器样态,填补音乐史之空白起到了空前的作用。自敦煌成立乐舞研究室之后,在郑汝中先生的带领下,敦煌壁画乐器、乐舞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尤其是在敦煌乐器仿制方面更是有着极大突破,让消失于世的乐器,重现音貌。这样重大的胜利,是由一代代人敦煌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浇筑而成:先驱者们传承古丝路精神——筚路蓝缕开创研究新方向;后继者们弘扬新丝路精神——在研究时中西融合,创新发展。二者合力将敦煌壁画仿制乐器推向世界。

一、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现状综述

说到敦煌壁画乐器仿制,郑汝中这个名字犹如一颗闪耀的星。他自 1986 年到携带家眷 来到敦煌研究所工作以来,经过收集大量的资料、仔细地考证文献等一系列工作后,畅想将 壁画中的乐器在现实中复原。后经国家批准立项之后,结合各方的努力,终于在 1992 年的 春天将这批复原的乐器搬上舞台,在千年之后发出了绝响。

图1 敦煌壁画仿制乐器

图2 敦煌莫高 窟不鼓自鸣

立项书上“仿制”二字明确的揭示了此批乐器并不是完全按照壁画复刻,而是查阅丰富的古籍经典,再经过缜密的数据对比研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由于艺术的夸张性及美观性,发现历代艺术家在设计壁画中的乐器时,会刻意的夸大或缩小乐器的整体或局部。在仿制 过程中,必须要按乐器发音的质量及演奏者实际演奏乐器的情况,对乐器样态进行缩小或放 大。在仿制过程中,还需要兼顾乐器实用性,对乐器本身的材质进行改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弹拨乐器并未采用高昂稀有的材料进行制作,而是根据测音结果,选择了稳定 性优越,发音良好的材料取而代之。比如,对敦煌壁画中常出现的方响进行仿制时,对其制作 材料的文献及实物考证,都显示为铁质品,通过研究发现铁器制品的实际发音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研究者们在材料方面进行了创新,用铝合金替代原来的铁,从而发出了通透纯净的声音。

那么,壁画上面未表达清楚,或者是未表达出来的乐器细节,研究者又采取了怎样的 措施呢?通过想象,根据文献资料、出土文物、现存的同种属乐器的形态来畅想。比如,唐琵 琶类是否有品,品如何排列组合,采用的律制等问题至今都困扰着音乐学界。但是,兼顾实 用性的乐器一定要以当今舞台“合乐”为依据,通过各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最终采用了世界通用的十二平均律。因此,仿制唐琵琶的制式依据的是现代改良琵琶,造型上却按照壁画呈现出来的那般多姿。

岁月如梭,一转眼跨进 21 世纪,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研人员不仅继续对敦煌壁画 及敦煌出土之实物进行考古。还将敦煌仿制乐器用不同组合、不同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 比如,综艺类节目《印象·国乐》就以实物介绍携同演奏的方式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国土上曾经有这样鲜活的生命律动;西安外事古乐团的演出节目有现代曲目《王者荣耀》,还有古曲新作《越人歌》、当代人拾古意创作的《诗赋长安》等,全方位的展示了仿制乐器的多重特性,为大众了解古代乐器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一些仿制乐器的独奏视频也受到大众关注,如哔哩哔哩博主柳青瑶用五弦琵琶演奏的《醉太平》,精美的乐器、复古的裙裳、曼妙的音乐,观众无不对盛世唐朝产生向往之情;还有很多的舞蹈类节目,不仅还原了敦煌壁画中高难的舞蹈动作,还结合了仿制乐器,栩栩如生展示了敦煌壁画中的经典之作,让观众们感叹先贤无与伦比的智慧,梦想亲自去感受敦煌洞窟之魅力。

图3 西安外事古乐团演出

二、丝绸之路所蕴含之精神

俯瞰大地,依稀还能瞧见古沙漠丝绸之路的残影,这条路似丝带一般将神秘的东方与遥 远西方紧紧连接。它托载着东方轻柔绚丽的丝绸、胎薄如纸的瓷器、清冽芬芳的茶叶等货物 飘向西方,又承载着光怪陆离的玻璃器皿、丰富多样的瓜果蔬菜、奥妙无穷的异域文化来到 东方。这来回之间,各自又与本土融合,带着新的使命继续去往远方。酷热的戈壁、干燥凛 冽的狂风不仅塑造出了绚烂的丹霞地貌,还为后世保留了古沙漠丝绸之路的记忆。

图4 古丝绸之路

遥看张骞出使西域,骄阳、风沙、戈壁、匈奴阻挡着他的脚步,但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支 撑着他将国富兵强的汉朝介绍给沿途的王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精神深深感动着后世子 孙。再忆开元盛世,辉煌灿烂的唐朝文化吸引万国来朝,各国使者经丝绸之路来长安,带来 了大批的珍贵宝物、奇异歌舞,掀起了仿“胡”热潮。为了回馈各国来宾,以丰厚的回礼答谢。 送出去的不仅是珍宝,更是中原大地独有的特色文化。再览李霍希芬所著《中国》一书,他首次将这些互通贸易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柔滑细软、温和亲肤,这条大量运送丝绸的古道似乎也受到这样的使命召唤,友好往来、和平开放成为它的精神核心,因此“丝绸之路”如此意蕴丰富、美好的名字诞生。

时间如梭,千年之后,雄狮再一次屹立在东方,这一次它将为全人类的理想努力奋斗。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出“一带一路②”战略方针,丝绸之路便带着新的使命重 新启航。一条“巨龙”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诞生——“2021年4月13日,X9041次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此班列通达23个欧洲国家,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19个国家。③”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不禁热泪盈眶。这条铁路依然蕴含着“古丝绸之路”不 变的理念的——友好往来、和平开放。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步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成为支撑起梦想的坚实后盾,“古丝绸之路”华丽转身,这一次是在“独立自主”外交基础上实现“尊重意愿、和平合作”,用“包容开放、互学互鉴、实现共赢”心态实现新一轮的亚欧合作。畅想未来,一条钢铁巨龙的腾飞在欧亚大陆,真正的造福于沿途的各国人民!

三、乐器仿制中的丝路精神

以上章节,对敦煌壁画乐器仿制工作,以及所开展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和活动进行了阐 述,同时对古、今“丝绸之路”所蕴含的精神进行了剖析。现在,笔者将探索敦煌壁画乐器仿制中的“丝路精神”。

(一)不畏艰辛,敢为人先

图5 郑汝中

图6 第一批次敦煌壁画仿制乐器图(鼓类)

笔者探索敦煌壁画乐器仿制中的“丝路精神”,源起于一篇关于郑汝中先生的专访,这篇专 访详述了他作为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第一人的心路历程,让笔者深受感动。敦煌莫高窟离敦煌市区还有一定距离,在20世纪80年代,当到达这里时,水电不通的艰苦环境阻档不住他的一颗火热探索之心。郑汝中日夜沉浸在无数个敦煌洞窟中,仔细观察研究石窟壁画,逐渐掌握了一手资料,又将资料进行细致整理分类后,终于确定了复原涉及北魏、西魏、隋、唐、宋、 西夏及元这7个朝代的 54 件壁画乐器。仅是复原失传的乐器,靠图像资料及文字记载,可以做到形似。但是郑汝中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仿制乐器须能“合乐”。乐器的音响复原又是一大难题:第一,中国古代各朝代采用的律制不一样,这就要搞清楚要恢复的是哪个朝代的律制。第二,拨弦乐器采用的制弦材料值得商榷,现代制弦材料采用具有韧性的金属制品,但是在农业、小商品经济发达的古代,很难有如此高超的锻造技术,而且目前出土文物并未发现制弦材料的痕迹。从文献记载来看,先贤采用的制弦材料是丝或马尾,由于古代中国频繁的朝代更迭、竹简纸张不易获取等因素,更为详细的文献资料目前尚未获得。第三,目前保存下来的乐器曲谱也未能揭开这些神秘面纱,因时代久远,也未有音频流传,并不能判断现代的译谱的准确性。

不仅是以上这些问题,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音乐学界。郑汝中在经过细致的思考后决定采用大多数乐器律制——十二平均律,因十二平均律是国际通用调律手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多数传统乐器的改良都遵从这个原则。而且按照这一律制,可以在舞台上更好地呈现出“合乐”效果。

1992 年,这批仿制乐器在舞台上发出千年绝响,受到在座专家团队的一致肯定。这筚路蓝缕之功绩,不正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那般让人震撼吗?正如柴剑虹先生的发言:“这项工作体现了敦煌学研究新的水平、新的成果、新的气象和新的方向。这样大量地、详细地 调查敦煌的音乐资料,并利用比较准确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复制,这在世界上都是前所未有的。④”

(二)互学互鉴,共迎挑战

敦煌壁画乐器仿制项目虽是艰难的,但是从壁画上表现的乐器来看,肯定是现实中存在的乐器加以艺术夸张,研究者开始寻找现实原型。

他们从敦煌壁画乐器的发音方式分类的情况来划分,依然可以分为打击乐器、弹拨乐器、 吹奏乐器及拉弦乐器四大类。同时,研究组还借“八音”分类法进行细化研究。何为“八音”分类法?应追溯到千年以前的西周时期,通过分析乐器的制作材料,先贤对乐器进行分类——金、石、土、木、丝、竹、匏、革,此谓“八音”。结合两种分类法,对还原壁画中的乐器的真实样态大有裨益。在敦煌壁画中,发现了大量的鼓类;翻阅历史文献,比如,《通典·乐典》中记录了唐朝十部伎乐中使用的鼓类乐器名称、样态及演奏方式。研究组 将收集起来的图像资料排好序列后,在查找文献就清晰明了了。对没有相关文献记录的乐器研究者,通过其样态重新进行命名。由此可见,中西合璧的研究方式,为填补我国音乐史之空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7 五弦琵琶

图8 吐鲁番阿斯塔那琵琶

研究组对现存的传统乐器的乐器结构和发音方式进行观察和测定。新中国成立后,乐器制作工艺得到了较大发展,从这批改良乐器中可以看出其制作技术逐渐标准化,在使用时间上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古代乐器的制作工艺发展情况,笔者发现冶金技术提升对乐器音色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从壁画中呈现的乐器及追溯乐器的历史,仿制乐器的样态与壁画中刻画的乐器息息相关,千年以来变化较小。研究者从这些现存的精良乐器入手,分析同类型的乐器结构和发音方式,再借助博物馆陈列出的样态,仿制敦煌壁画乐器。比如,五弦琵琶的仿制工作。研究者先考察西北地区出土的各种琵琶残件,同时分析敦煌壁画中五弦琵琶的样态,再到日本正仓院观摩唐五弦琵琶的真实原件,最后参照现代琵琶的发音方式,从而制作出一个直项、五弦、四柱、梨形底的五弦琵琶,其面板上还绘制了精美的敦煌绘画风格的漆画。对比仿制之敦煌壁画五弦琵琶,不仅做到了形似,同时做到了神似。

(三)包容创新,同享机遇

图9 且末扎滚鲁克竖箜篌

图10 雁柱箜篌

爬梳历史,大部分缺乏创新的事物会逐渐被时间遗忘,乐器发展、演变同样遵循此规律。仔细分析敦煌壁画中乐器消亡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受众太小无法适应新环境,缺乏创新力,易被其他乐器所取代。比如,找寻箜篌消亡原由可以发现:第一,从敦煌壁画及出土残件的样态来看箜篌的音箱偏小,加之古代的制弦材料不如今日这般有着多样的选择,所以声音易被其他乐器所覆盖。 第二,从古籍文献资料来看,箜篌由于样态优雅,被王室成员禁锢在深宫之中,逐渐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在戏曲俗乐爆发之际,它的生命渐趋枯竭。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迎接崭新的新生命呢?详探出土箜篌残片形态及敦煌箜篌壁画,发现琴弦的排列结构和三角弓状的样态与西方世界中的竖琴极为相似。但是竖琴宽阔的底部音箱及钢制琴弦,让它可以发出较为洪亮精纯的乐声。研究者试着从音箱及琴弦入手,对箜篌各部分进行改良。调整了音箱形状、大小,目前箜篌的采用双面梨形共鸣。增加置换丝质琴弦为具有较好延伸度的钢弦,并且增加钢弦的数量及长度,不仅增大了箜篌的发音音量,还提升了音色的纯净度,同时加入了似古筝的琴码。时至今日,不仅复原了壁画上的箜篌、小箜篌、大箜篌、 凤首箜篌等箜篌属乐器,还努力创新,制造出雁柱箜篌、双排弦箜篌、转调箜篌三款造型优美、声音清澈、适应当代需求的乐器,着实令人欣喜若狂!期待这些披着古衣,但拥有崭新灵魂的乐器,在新的时代,为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索,体会到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在研究组的惊人成果,及背后传承、弘扬的“丝路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敦煌壁画乐器的仿制及宣传带来便利。高清晰度的摄影技术,让原本壁画中模糊的部分再次清晰进入视野,对研究组有着极大的帮助。3D的绘图技术可以将乐器的仿制设想快捷的呈现给研究组,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及材料在不成熟的设计上。各种短视频平台也积极的宣传由演奏家演奏的敦煌壁画仿制乐器,网民看到这些惊叹着先贤的无与伦比智慧,赞美着古人熠熠生辉的创造力,在弘扬了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全球背景下的今天,探索“丝路精神”之研究,对笔者从事的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受益匪浅。深刻的感受到不仅要扎实基础学科知识,多听、多看、多钻研,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打开 视野,用新的方法为音乐学科的建设出一份力!

注释:

①重道轻器:此概念出自罗艺峰先生《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中的古代音乐思想观点。

② 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③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求实杂志出版社.[2022年2月28].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2-02/16/c_1128368225.htm

④庄壮.敦煌壁画乐器复制应用之思考[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2009-10-01:357—372.

猜你喜欢

箜篌样态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箜篌城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了一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