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草花下的秘密

2022-11-08徐鲁铅笔君

儿童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曾国父王草花

文/徐鲁 图/铅笔君

每到秋天,爷爷会带着他的孙子—— 一个15 岁的少年,登上离村子不远的擂鼓墩,欣赏家乡美丽的秋色。

清清的汉水,从一望无际的秦岭山区蜿蜒流来,滋润着两岸的草木和万物的生命。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小孙子说:汉水,是一代代荆楚儿女的“母亲河”。

爷爷喜欢吹埙。坐在岩石上,爷爷专注地吹着一只埙,呜呜的埙声里,好像带着悠远的、无尽的乡愁。

“爷爷,你吹的是什么音乐呀?听得人心里好难过哦!”

少年依偎在爷爷腿边,听着爷爷吹出的埙声。

爷爷说:“孩子,这是楚声,是我们家乡的音乐。”

擂鼓墩?这个地名听着有点奇怪对吧?

爷爷小的时候,常常到这片山包砍柴、打猪草。

这里还生长着一种美丽的铜草花,花瓣是蓝色或紫红色的。爷爷说,有铜草花生长的山野,地底下就会有铜呀、铁呀等矿藏。

为什么会叫擂鼓墩呢?相传在2400 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楚国国王站在这片山包上擂着战鼓,指挥楚军打败了一支叛军……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作擂鼓墩。

当时,这里有一个很小的小国,名叫随国。后来,这里的地名一直就叫随县、随州。一代代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在这里勤劳地耕种和生活,收获金色的稻谷和满山的橙黄橘绿……

春天里,满山遍野的铜草花又盛开了。可是谁能想到,开满铜草花的地底下,埋藏过怎样的秘密呢?

坐在擂鼓墩的山坡上,爷爷给少年讲起了遥远的故事……

古时候的随国,又叫曾国。这里山清水秀,到处稻花飘香,加上矿产丰富,老百姓安居乐业,小小的曾国和平安定,很少与相邻的小国和中原大国发生战争。

曾国的国君喜欢音乐,宫廷里总是飘荡着悠扬的乐曲声。乐师们用击锤敲打着用青铜铸造的编钟,奏出悦耳的音乐。

国君最小的儿子名叫姬乙。姬乙从小听着编钟乐曲长大,跟他的父王一样,深深地迷上了音乐。

父王特意让人为姬乙制作了一组高矮合适的小编钟,姬乙十来岁时就能演奏编钟音乐了。当时的乐器,除了埙、磬、鼓等,最多的就是用青铜铸造的编钟。

有时候,姬乙会对父王提出自己的疑问:“父王,音乐和歌舞,能让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吗?”

“当然不能。”父王告诉他说,“国家和平,百姓勤劳,国君开明,才能让国家变得富强,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不过,优美的音乐也能滋润人心,教化百姓,培养崇尚礼仪的好风气呀!”

大约在公元前465 年,曾国的老国君去世了。年轻的太子姬乙成了这个诸侯国的新国君,人称“曾侯乙”。

曾侯乙继承了父王治理国家的传统,用心维护着曾国的音乐风气,注重用音乐滋润人心,教化百姓。

当时,强大的楚国和曾国等一些小国,常年在山野间开采铜矿。美丽的铜草花盛开的山野,往往也是热火朝天的采铜和冶铜工场。工匠们开采和冶炼出来的铜,大都用来铸造干戈、战车和宫廷礼器。

干戈和战车是用来打仗的,只要有战争,国家就不会有安宁,百姓就没有太平日子!站在烟火缭绕的山野间,曾侯乙想:如果用宝贵的青铜来铸造农具、编钟乐器,不是比铸造兵器更有价值吗?

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身边的官员和正在扶着犁耙耕田的农人们听,大家也都十分赞成。这更坚定了他化干戈为犁锄、熔青铜铸编钟的决心。

公元前450 年前后,一场盛大的青铜铸造工程开始了……

曾侯乙下令把库房里的5 万件青铜兵器,还有楚国等邻国赠送的一批青铜,重新熔化为铜汁,一部分锻造成农具,分给各地的农人;另一部分,铸造成了大大小小的青铜编钟。

曾侯乙自己就是一位精通乐理和音律的音乐家。他和富有经验的乐师、铸造师们一起,一边试验,一边铸造,慢慢铸造出了一套由65件大小、重量、音色、音阶各不相同的编钟组成的大型青铜乐器。

整套编钟重达2.5 吨,分为上、中、下三层,有序地悬吊和排列在宫中的音乐厅里。与65 件编钟相匹配的,还有悬挂在磬架上、由32 块石磬组成的编磬,以及琴、瑟、排箫、竹箎等乐器。

辉煌的编钟,在乐师和歌伎们手中演奏出了响彻云霄的乐音。

这时,曾侯乙也许只知道,这组大型打击乐器称得上是曾国的“国宝”,但他不会想到,他已为全世界的音乐文明创造了奇迹。

楚国国王楚惠王听说曾侯乙大编钟诞生了,也兴致勃勃地来到曾国做客,亲耳聆听了编钟演奏出的悠扬洪亮的乐曲。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愿美好的音乐在人间长存。”楚惠王还把楚国的精致的镈,赠送给了曾侯乙,以供在举行重大祭祀礼仪时使用。

可是,仅仅一年过后,楚惠王和曾侯乙这两位国君先后去世了。曾国的王位,由曾侯乙的儿子继任。

一个漆黑的夜晚,这套刚刚问世还没有几年的大编钟,连同其他各种乐器,还有楚惠王赠送的镈,总共15000 多件乐器,就像一个完整的演奏厅一样,被布置在曾侯乙宽大的墓室里,随着曾侯乙的灵柩,永远掩埋在了地下,从此成了“绝响”,成了一个数千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

清冷的星光在擂鼓墩的上空闪耀……

寒风吹着遍地枯萎的芭茅、荻花和铜草花。时光的脚步从这片荒丘野岭上无声地迈过,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直到2400 多年后的1978 年,铜草花又在春天盛开的时候,这座大型的、秘密的墓室,才被人们发现,被考古专家们发掘出来。

起重机缓缓吊起了沉重的棺木……

当地宫里的积水被慢慢抽干,气势恢宏的大编钟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在场的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经过专家们仔细的考古和研究,确认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音律最齐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青铜乐器。它也被外国人士誉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么珍贵的大编钟悄悄掩埋在地下呢?

人们分析说,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君很爱自己的父王,编钟是父王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他想让编钟永远陪伴在父王身边;二是新君有自己的治国理想,也许他在隐隐担心,过度沉浸在音乐和娱乐里,会不会耽误了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他才决绝地把父王毕生的心血结晶,全部深深地埋进了地下……

1978 年9 月,在随县擂鼓墩出土的大编钟,连同其他出土的各种乐器,被送到坐落在武汉东湖边的湖北省博物馆,作为稀世文物永久珍藏,也供中外游人参观瞻仰。

音乐专家、考古专家们根据每一件编钟的音色、音阶和音量特点,经过多年的试验,又按原样复制出了许多套可供演奏的青铜编钟,不仅可以演奏《东方红》《春江花月夜》等中国风格的音乐,还能演奏《国际歌》和贝多芬的《欢乐颂》等世界名曲。

秋天的阳光,把满山的草木染得金黄和绯红;洁白的芭茅花穗在山冈摇晃、飞舞;大雁高声鸣叫着,排着人字形向远方飞去……

少年跟着爷爷,又来到了擂鼓墩的山坡上。望着远处的江河和高山,听着爷爷吹出的呜呜的埙声,少年牢牢地记住了爷爷的话:

“对脚下的每寸土地,对身边的一草一木,我们要真心实意地、永远地爱着它们!因为它们就是家乡,就是国家……”

猜你喜欢

曾国父王草花
《一花一世界》
曾国青铜器铭文研究的新进展
黄州紫云英旅游文化节口占
曾国七百年:历代曾侯青铜器精品展
草花树枝绿彩缤纷
南方有辰云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父王”秦勇和憨憨的儿,隐身十年陪你长大
破解“曾国”和“随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