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契合研究

2022-11-08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生中道共同体

岳 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史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发展史,古有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的历史佳话,今有“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事迹。自古解决民族问题就是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统一的正确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对于推动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阐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意涵,分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与“和”思想的理念契合,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对深化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自觉、强化利益共同体认识、坚定命运共同体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思想的理解

(一) “和”的字源理解

“和”是古人先贤的重要思想理念,《庄子·天下》载:“《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和”从禾、从口、从龠,意涵不断得到扩展。禾即是物质基础、口则指人之丁口、龠指音乐,这些合在一起即是“和”的意涵:人类生存需要有“禾”(粮食),这样和平共处就有了基础,从而产生更高的精神追求,人人得到礼乐教化,实现天下大同。

(二) “和”的传统理解和发展

在人们的意识中,对“和”字总是给以一种好感,源于人们的固有思维,“和”能生财、能聚力、能致祥、能旺家,是中国百姓朴素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和”的实用性特征。“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理念。在国家之“和”上强调协和万邦、政通人和、和谐而治。《尚书·尧典·虞夏书》中记载:“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在人际关系之“和”上主张人际和睦、利益协调,讲求在现实生活中融合矛盾实现和睦相处。在社会治理之“和”上强调和谐发展的共进精神,《太平经·作来善宅法》记载:“毕得天地人及四夷之心,大乐日至,并合为一家,共成一治者也。”倡导民族之间要和睦相处,长治久安。在经济层面之“和”多讲求共同富裕,和而谋富。在国际关系之“和”上,对外关系中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迎合了众多国家追求和平、向往和平的诉求,得到了广泛支持和认同。“和”是调和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重要思想,是治国安邦的治世哲学,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发展的理性规范,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思想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丰富的理论外延,其含义与现代元素搭配起来,显示出超越传统的强大精神动力,赋予“和”思想在丰富社会思想、重塑社会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使命。“和”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

(三)“和”的理念

1.“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承认客观事物存在差异性,接受不同事物表现方式,追求异质事物的和谐统一,所以“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融合精神。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君子在“和”的基础上认识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通过“求和”的心理认同达到“共识”。何晏认为,“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由此看来,“和”与“同”是包含“君子都能在心平德和的前提下给予融通”的兼容价值观。

“和”是一种差异化的对立统一,因而能促使事物的生成丰富和发展;“同”则强调去掉差异化趋向一致,因而也就没有了互补性,从而限制了事物的继续发展。“和”特别强调在对立中得到统一,从而应用产生新的事物或元素。如,不同的乐器能够合凑出美妙悦耳的音乐,不同的食材相配能够做出美味佳肴,多种意见相和能够使人作出正确的决策。“同”则是元素相同的物质相加的绝对等同,相同事物量的增加而忽视质提高是产生不了新的事物的。“和而不同”提倡要充分发挥不同事物的差异性,激发不同因素的自身优势,协调这些差异,相互补充,以达到不同事物结合的整体功效。

2.“中道和合”的融突理念

“中道”即是“中庸”。《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视为最高的美德,中庸之道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与“和”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即是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道和合”简单说是实现“天下和”的一种方式,即“中和”,归旨在“和”这一终极目标上,“主张各种利益主体之间不是一方打倒另一方,一方吞并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在寻求共同利益基础、谋求共同发展和创新之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中道和合”是具有融突性的方法论,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憧憬和平而非战争。“中道和合”是孔子“仁爱”思想体系的重要理念,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爱”思想,以“中道和合”的方法论广泛讲授“仁学”,是当时治理天下,实现天下统一的治世之道,被各国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认可。《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与“和”有着“体用一源”的关系,强调天地万物中和顺达,乃是“道”,由此而万物育,形成世间和谐。“中和”是方法原则,是解决社会中矛盾冲突,协调利益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法原则。

3.“生生之和”的共生理念

“生生之和”重点强调“共生”理念。《中庸》记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意思是世间的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互伤害,各种规律共同存在而不矛盾。万物之间思想认识要同向、行动要同行才能共生共存,繁荣发展,天地之间才能呈现出一团和气。

“生生之和”亦是一种规则和秩序,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礼”“乐”。《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意思是指“乐”能够体现出天地间和乐;“礼”能够体现出天地间的各种秩序。因为天地间的和谐,万事万物都能够很好地生长和繁育;因为天地间各种秩序,万事万物存在差别。乐是由世间的最高天道而制作,礼是由天地间的地理而创造。过度严苛的酷刑会导致天下大乱,过度淫乱无度会发生暴乱。只有懂得天地的礼序,才能够天下和谐,万物繁育。可见,“礼”即一种秩序,“乐”即代表着和谐,两者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一方面“秩序”是“和谐”的前提,万事万物只有在遵守秩序的前提下才能和谐相处;“和谐”是“秩序”的精神归旨,如果没有“和谐”便会失去“秩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和”思想的理念契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中体现着“和”的思想,其中“和而不同”“中道和合”“生生之和”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契合。

(一)“和而不同”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共同体理念契合

“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求和向新,体现着博大的包容心理和深厚的兼容并蓄的心理认同。“和”与“不同”存在着辩证的统一性,“和”是前提条件,“不同”是事务内在的固有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华民族56个民族能够同心相行,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文化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具有强大的融合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虽然各民族在文化传承方式、文化观念、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差异,却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融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

(二)“中道和合”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利益共同体理念契合

“中道和合”在传统思想中理解为事物如果没有某种关系,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以其自身形式固定不变地延续下去。“中道”就是一种力图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而带有超越差别、圆融统一的理论机制。“中道”是原则,“和合”是相处之道,既蕴含着事物向前发展的必然性原理,也蕴含着人们在互动之中不断磨合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存状态。各民族之间本身在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存在差异必然存在自觉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能够跨越利益差别,圆融统一,就是因为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能够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只有维护好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各族人民的自身利益才能够维护好。保障具体利益的前提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这样才能更好维护具体利益。如果只考虑具体利益,不维护整体利益,这个整体利益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那么具体利益也难以维护好。

(三)“生生之和”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

“生生之和”是孔子仁学体系的重要理念,“生”即是生存、共生,“和”即是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大树的主干和枝叶,枝叶需要主干输送营养和水分,主干依靠枝叶吸收阳光才能茁壮成长,离开枝叶就会成为枯枝残枝。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苦苦求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各民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中,在同舟共济、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越来越强,作为中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越来越强,中华民族的使命感推动着中华民族日益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三、“和”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从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个层面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和”思想中“和而不同”“中道和合”“生生之和”理念对构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路径启示。

(一)“和而不同”理念:对构建“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启示

推动各民族构建“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识是先导,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认识,教育不可忽视,教育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手段。发展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加民族地区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渠道,语言是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相通才能理解相通,才能形成认同和共识。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充分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自由,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包容心理,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要坚持“和而不同”基础上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不同民族文化在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

(二)“中道和合”理念:对构建“和衷共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启示

“中道和合”理念要求我们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超越差别,消除隔阂,力求达到圆融统一、求和向新的境界。要推动各民族构建“和衷共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达到“认同”是关键。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各民族是家庭成员,只有家庭成员坚持认同“大家庭”这一主方向,家庭成员才能围绕这一主方向发展壮大。说到底,这一“主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和衷共济”的核心就是同心协力,“同心”就是要求各民族“一条心”,全国各民族只有强化“认同”意识,每个人有“一条心”的坚定意志,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生生之和”理念:对构建“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启示

“生生之和”强调万事万物在相互依存中实现动态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一词意涵丰富,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更好实现民族和谐团结的局面。“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全国的发展就会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各民族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是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是对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这些责任就是构建和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条件,责任意识还包括在每个人对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的心理认同和高度信任,只有对中国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的高度认同,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和社会环境中团结一致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结语

中华民族“和”思想中蕴含着“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中道和合”的处世方法、“生生之和”的共存理念,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对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增强人民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通过吸收传统文化“和”的思想,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生生中道共同体
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中西思想差异的根源:超越性与生生之德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刘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