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角下学校泥塑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2022-11-08姚向芹
姚向芹
(徐州市桃园路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1)
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共同发展,五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持续成长。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教育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五育并举理念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泥塑是民间艺术的重要内容,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创造平台,在满足儿童爱玩天性的同时,实现了手脑并用、学创融通,可有效激发儿童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泥塑学习进入学校的课堂教学,走向校本化实践,更是传承泥塑艺术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泥塑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开发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并提出在五育并举视角下开展泥塑校本化课程实践探索的创新路径。
一、五育并举视角下泥塑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泥塑校本课程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整体性,兼顾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其次要兼顾开放性,实现儿童素养培养和能力提升的纵向延伸;最后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最终使得课程目标与五育培养目标相互呼应,共同指向儿童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以儿童为中心,课程体系呈现整体性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泥塑课程体系首先要求课程设置体现整体性,从学校办学理念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兼顾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儿童为中心,实现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徐州市桃园路小学的特色泥塑课程正是基于“以创启智·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泥塑技能的学习规律,从“泥塑·启智”“泥塑·审美”和“泥塑·创意”三个维度设计“创意泥塑”拓展性课程。在纵向上跨越小学6 年,在横向上通过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跨学科整合等与学生的各学科学习紧密联系,共同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课程体系兼顾开放性
泥塑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要求兼顾开放性的特点,实现儿童素养培养和能力提升的纵向延伸。劳动课程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可以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结合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地方土质等,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推动课程向校外延伸,实现儿童劳动素养的个性化培养。
(三)以个性发展为指向,课程体系呈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五育并举下学校泥塑课程内容设置落实到校本化课程实践上,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化学生需求。例如,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结合数学学科,设置泥塑与比例、泥塑与图形、泥塑的空间应用等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与信息社团联合,开设3D 建模、3D 打印、机器人编程等课程。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五育并举视角下,泥塑校本课程与五育培养目标相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泥塑校本课程出发点与着力点一致,共同指向儿童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校情、学情分析,学校文化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从启智、审美、创意三个维度,打造观创、思创、悟创三种课型,构建“创意泥塑”特色课程群,进而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各学段的课程目标。
二、五育并举视角下泥塑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五育并举视角下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形成与学校特点相契合的教育教学规划,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在与国家课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凸显地方课程特色,不断挖掘创新校本课程资源。以泥塑特色课程为例,可探讨五育并举视角下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基于课程目的,开发适切性课程资源
课程目的是指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不同目标应与不同课程资源相对应。课程资源的适应性极强,同样的课程资源侧重角度不同可以达成不同的目标。因此,开发课程资源要首先明确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范畴内,围绕目标筛选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选择最能体现目标的内容开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学校在每年10 月会开展“红色主题月”活动,泥塑课程组通过开发红色研学资源、红军泥塑主题展、收集革命歌曲的陶笛曲谱等红色资源,结合传统节日,提前准备课程开设所需的物质资源、编制活动计划等,通过步进式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更好地服务于泥塑校本化课程的开设。
(二)基于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开发适应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性,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五育并举并不是每个阶段都是齐头并进的,在不同阶段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具体可操作的过程,而到了中高年级,欣赏、评价、创作占据更大比重,因此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开发适应性的课程资源。
(三)基于地方特色,开发多样性课程资源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展现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充分开发并利用本地的相关的泥塑课程资源,把地方特色发挥到极致。五育并举视角下,泥塑校本课程充分考虑到本地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为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目标服务。例如在学习泥塑课程“各种各样的桥”一课时,我们把孩子们带到了徐州市的5A 景区徐州市云龙湖,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云汇桥、泛月桥、苏公桥、解忧桥等数十座造型各异的桥,感受不同的桥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具有不同的美感,其背后也有着不同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泥塑创作。
(四)基于学生需求,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校本课程的优势就是设置独特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为了提升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结合泥塑课程专门开设了“当泥塑遇上语文”的特色作文课;部分孩子具有音乐特长,利用每天的延时课,我们专门开设了舞蹈课“我是一个泥娃娃”、音乐课“我与陶笛有个约会”;针对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我们开设了“泥土的秘密”“寻找陶泥”等系列课程。
三、学校泥塑课程校本化实践创新策略
校本课程需要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的综合意见进行编制设计。校本课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查找、教学方案的创新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一种开发行为,因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各异,所以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可依。我校在创意泥塑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实践探索。
(一)聚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转化能力将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效果,因此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知识涵养以及教研能力。
1. 教师通过自我学习努力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地方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自发并主动地不断学习更多的丰富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内涵与发展的认识,善于用“美”的眼睛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不断扩充自己的“资源”。泥塑课程中,我们将教师自我充电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以及绩效相挂钩,充分提升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学校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建设
在创意泥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之初,学校发现教师缺乏校本课程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对儿童立场的深度认识、缺乏对泥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认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学校的文心书苑、双班研修平台、徐州市教师研修基地等平台定期邀请专家进校讲座、介绍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教师的泥塑制作技能进行专项培训,学校每周四组织“课程——我们这么做”系列泥塑教学研讨,专业美术教师和泥塑社团教师同台竞技、研讨,促进泥塑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开展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课程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创新学习内容,转变学生学习理念,实现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视角下,劳动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无法取代。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泥塑课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学习课程。
1. 基于学科课程的个性化学习
学科课程的个性化学习,就是让学生从书本出发走向真实生活的学习,这也是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基础。个性化学习课程“徐州汉画像石馆的秘密”这一设计是基于美术学科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浮雕”。徐州汉画像石馆是一座以陈列、收藏、研究汉画像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是走近泥塑、了解陶泥、触摸浮雕的最佳去处。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考察、描述感受、纵深思考,对徐州汉画像石馆进行近距离观察。考察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考察报告,并在考察结束后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于跨学科设计的个性化学习
跨学科个性化学习融合多学科知识,教师要从兴趣出发,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如在去年的中秋节,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中秋节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融合了语文、美术、音乐、信息以及泥塑等多学科的内容。语文课上,孩子们朗诵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制作中秋节的手抄报并进行展示评比;美术课上,学生利用画笔诉说中秋故事;信息技术课上,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搜集信息,梳理、归类中秋节相关的知识;泥塑课上,孩子们根据前期所学、所看、所知,用陶泥制作独特的月饼,师生共度不一样的中秋佳节。
代表学校形象的“桃小陶”就是通过学生创作、集体评选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我们通过语文课开展校园形象创作意义、形象解读、背景故事留存、活化形象宣传等理解与解读形式的活动;通过数学课开展图形之美与比例之美的美学设计课程,帮助学生体会形象设计中隐藏的数学美;通过美术课创作形象和完成配色,让学生把心中的“桃小陶”形诸笔下;通过泥塑课完成形象创作和细节雕刻;最后通过评选宣传logo(标志)、印制文创产品,使活动升华。这一跨学科设计的个性化学习,结合生活和学科进行主题创作,鼓励学生用泥塑去记录生活。
3.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发现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习无处不在。比如泥塑社团的同学们上个学期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比较不同时期的泥塑作品”。学生通过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兵马俑、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张等作品,比较不同类型泥塑作品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泥塑风格,学习几大流派的泥塑作品,认识泥塑技法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泥塑文化的情感,认识到泥塑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领学生感受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设计了以“情绪”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四个板块,首先是学科融合,在语文、英语、美术、泥塑、心育完成写情绪、话情绪、画情绪、情绪宣泄等任务;其次是进行活动统整+学科综合活动+主题综合活动等;再次是作业重构,在双减背景下,以“情绪”为主题,开展作业赏析、作品创作、作品展评等活动;最后是生活联通,聚焦生活认知跨越学习时空。整个活动以泥塑为媒介,开展美术、语文、心理健康等综合实践学习,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三)探索发展性评价,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有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对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课程、教师、学生的发展,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1. 对课程的评价
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课程评价,我们制订了针对泥塑课程的评价表格,并将表格分发给课程开发小组成员、专家、校外人士、任课教师、学生,评价主体力求多元化,以此收集信息、把握整体状况,为改进课程内容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是课程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堂教学评价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中也不应该缺少教学评价。我校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采取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问卷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教师自评,以工作总结、教学后记、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提出问题、探寻方法,总结经验并提出新观点。其次,学生评价,每个学期结束后,我们都会采用发放课堂教学考评表或课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等方式展开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上的不足,还可以就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纲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和修订。
3. 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以及师评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中年级的泥塑课程为例,每个学期有4 个单元的课程,我们课程最后成绩以星级方式公示并记录,并由过程性评价(80%)和总结性评价(20%)两部分组成。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课程、教师、学生三类评价的开展,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泥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兼具艺术性与教育价值,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还能够将学生从枯燥的知识学习中脱离出来,转变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五育并举视角下,进行创意泥塑的校本化开发要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出发,从整体上搭建泥塑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目标,聚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为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提供机遇,在校园中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泥塑文化的魅力,在心里播下一颗民族审美的种子,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