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愈人心的布谷鸟鸣

2022-11-08本刊通讯员凤羽溪

电脑迷 2022年8期
关键词:麦秸布谷布谷鸟

本刊通讯员 凤羽溪

不管在哪里,每当天空中传来“布谷、布谷”的鸟鸣声时,我都会抬起头,循声望去,希望能看到这熟悉的布谷鸟,但希望每次都是落空的。

对我而言,除了好奇它那标准又特殊的叫声,还会想,今年又到农历的四月份了吗?故乡又到快收小麦的时候了吗?

如果是远在他乡,偶尔听到这样的鸟鸣,会让人产生故人重逢的感觉,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鸟”,可总会下意识地抬头望望天空,看看那片飘着的云,是否还和以前一样,是否和故乡的一样,会不知觉地想起故乡麦收的时光,还有那收麦时节的童年和家乡的故知亲朋。每每这个时候,也会想到泰戈尔曾说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可我已飞过。”然后在心里琢磨,它说的是飞鸟,还是故人,抑或都有?

“布谷布谷,麦子快熟”,那时候听到布谷鸟叫,小孩子会像唱童谣似的,跟着学唱。然后就是跟着唱“布谷布谷,镰刀和锄”,再然后,依然是望望天空,明明布谷鸟是在这里叫的,好像就在头顶的上空,为啥一直找不见呢?

过去,到了收小麦的季节,几乎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地里的小麦全靠人工拿镰刀去收割,地是平整的,收割的小麦放一竖排,然后再捆成一抱一抱的,方便装车。

麦子收割好后,会拉到村子附近或家门口的一块儿平整的地上,那时村子里有的是较固定的麦秸场,一般是园子或未盖房的一大片空地,可以堆下好几家的麦子。

等到打麦子的时候,几家几家地打,印象中当时打麦机不多,大家需要排队——如此,收割回来后的麦子就会在麦场上堆上个十来天。这一个个的麦垛几乎就把村子占满了,遇到雨天,大家就用塑料布盖起来,而晴天会晒一下太阳,通通风。

麦收季节是很忙的,然而,那是大人们的车水马龙,战天斗地,熙熙攘攘。至于小孩子们,偶尔会到地里学着割下麦子,经常会一不留神就被磨得发亮的镰刀划破手指。

记忆深刻的还是在麦秸场里玩捉迷藏的游戏。邻近的同龄小伙伴,五个十个的,一旦遇到麦秸垛,人人都是躲藏高手。在游戏中,负责捉人的那个小伙伴,需要从一数到十,一般数到五,大家就藏得无影无踪了。

麦秸垛堆得没有那么实,小孩儿随便就能刨个洞藏进去,外面再盖上松的麦秸,只要自己不出声,别人是很难找到的。

其他季节,小孩子们也常常玩捉迷藏游戏,但这夏收时节的总显得更加好玩些。现在想来,或许是大家看到有收成了,心里无比放松且欢乐吧。

等稍微长大些后,虽然也一直在玩,但帮助家里收割麦子的时间就多了些。比如说,大人要把收割好的那部分拉回家了,我就帮忙捆绑到车上。

那时候,对这项任务,孩子们是很高兴去做的,因为这项任务可以边玩边完成。如果碰到课程不紧,老师也会把自习课改成劳动课,然后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带着麻布袋到离学校不远的田地里捡麦穗。

再后来,大型联合收割机逐渐开进了麦田,大家就没有那么累了。虽然成本高了些,但大家都觉得还是划算的,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些别的事情来补贴家用。

麦子的收割虽然改变了形式,但布谷鸟的叫声却无形中成了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以至于不论在什么地方,听到这神奇的鸟叫声,我都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日历,确认一下是否又到了最美人间四月天。

也许这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我的思绪一下子就被带到了久远的地方,那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的精神家园,瞬间仿佛被治愈了一般,心情顿时明朗了起来,好像找到了初心和生活的意义。K

猜你喜欢

麦秸布谷布谷鸟
布谷鸟读信
布谷,布谷(外一首)
插秧有感
泥匠的预言
麦秸
温暖的麦秸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