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良云:不服输的“致富开拓者”

2022-11-08本刊通讯员关莹洁

电脑迷 2022年8期
关键词:网箱养鱼青云

本刊通讯员 关莹洁

人物简介

周良云,男,1969年生。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渔业产业化服务协会理事长。重庆市十大水产尖兵。2010年铜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铜梁县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铜梁区“十大”残疾人自强模范。

周良云的人生开局,和普通人不大一样。他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广州,在建筑工地打工。1994 年5月的一天,周良云在工地上劳动,脚手架突然垮了。他从高处跌落,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失去了左腿。这一年,周良云25岁。

养鱼谋生没那么容易

周良云装上假肢重新站了起来,但谋生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栽秧、犁田、挞谷等繁重的农田劳动显然不合适;贩卖衣服要靠自己上下货,体力上也吃不消。周良云将目光投向了家门前碧波荡漾的青云水库,为什么不试试养鱼呢?!

说干就干,1997 年,周良云在铜梁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网片拦截了一段库汊搞拦网养鱼,放养草鱼、白鲢、花鲢。然而传统方法养鱼长势很慢,一年下来,除了人工费就没有赚头,怎么办?周良云又盯上了网箱养鱼。第二年,他到银行贷款22万元,又找亲朋借了10多万元,在青云水库上养起了22箱网箱鱼。网箱养鱼密度大要求高,因为不懂技术,周良云经常眼看着鱼儿病死却束手无策。

1999年,周良云自费到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学习网箱养鱼技术,果然喜获丰收,谁知又遇到鱼价大跌,他整整亏损了11万元。2001年,不服输的周良云将网箱加到34 个。这一年,鱼价大涨,草鱼卖到每公斤7 元多。周良云终于赚钱了,不但还清了贷款,还有好几万元的结余。

要想鱼养得好必须依靠科技

养鱼赚了钱,周良云进行了一番总结。他认为要想养好鱼,必须依靠科技。于是,他认真参加县、乡组织的各种水产技术培训班,学习科学养鱼知识,同时还四处拜师,八方学艺,终于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通过学习,周良云认识到了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他加大鳊鱼、青鱼、湘云鲫、大口鲇、青波、加洲鲈等名优鱼类的养殖比重,全年可生产水产品60 多吨,销售50 余吨,总产值达到50 多万元,获纯利23万元;后来又增加了20口花白鲢苗种箱,总产值达到了100万元。

即使后来网箱养鱼因为破坏水质而被全面叫停时,周良云也没有半点沮丧和埋怨。他带着技术四处考察、反复比较,租赁农民土地,修建了120 亩养鱼池,使养鱼平均单产量达到1 300公斤/亩以上,总产量200 吨、总产值185 万元,亩收入达到了12 000元以上,获纯利润45万元。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为了帮助周边村民养好鱼、能致富,周良云积极参与侣俸镇渔业产业化服务协会(原班竹乡渔业产业化服务协会)的工作,挑起了协会理事长的担子。他用装有义肢的腿,为协会会员跑资金、跑饲料、跑鱼种、跑产品销售,向养殖户介绍产品信息、新品种信息,传授养鱼经验。他根据渔事季节及时发布生产信息,不时上门告诉养鱼的乡亲们当前该做什么了,该怎样做。在周良云的带动下,青云水库周边几个村行动力强的农民,都陆续加入了养鱼行列。

到了后期,为保护青云水库水质和响应政府号召,周良云还动员网箱养殖户和群众大力发展池塘养鱼。目前,周边已有20 余户养殖户修建高标准鱼池1 200 多亩,预计产量可达100 万公斤,产值近1 000万元。

“只要你们愿意养鱼,我免费给大家指导养鱼技术,养鱼过程中如果出现技术困难,我随时为大家提供帮助!”在各种致富培训班上,周良云的大方承诺,常常为他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K

猜你喜欢

网箱养鱼青云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水产养殖网箱清污专利技术概述
养鱼记
养鱼
网箱养殖瓯江彩鲤鲪鱼技术浅析
影响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产量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