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之以道
2022-11-08
邓康明 阿里集团前资深副总裁
创始人之所以成为创始人,是因为看见未来变化的可能性跟准确性会比别人大一点。预见、判断,然后做决断。预见与判断不是盲目的,而是源于长久以来的敏感竞争,敏锐感知三五年后市场会是什么样,然后不断地认识、实践。认知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实践。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再不断地反思,然后形成自己决策、判断的方法。创始人的视野、胸怀、格局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我们可能成为不了斯隆、韦尔奇,但是有一个好的标准,我们在实践时把自己往这方面逼一逼,就有机会和团队一起,共同形成特定的方法论和语境体系。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
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情况:高层在干中层的事,中层在干基层的事,基层在干员工的事,而员工则在讨论国家大事。这其实是一种管理错位。管理者没有做好本职事情,永远在替下属“背猴子”,结果业绩没做出来,自己倒先累死了。一家公司最大的内耗是管理错位。管理错位有两种表现:降级使用和越位管理。如何避免管理错位?要明确责权利,界定工作范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要善于培养人才,提升下属的胜任力;要逐级布置任务,跨级了解情况,在管理中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黄卫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一家由辉煌陷入衰退的公司,拯救者要问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这家公司有什么值得重振的东西?没有理念、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公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拯救和重振的东西。拯救和重振一家公司,本质上是恢复它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也几乎不可能靠给它植入有价值的东西而获重生。应当将创始人的理念和在这一理念下形成的战略、组织、制度、政策区分开来。创始人的理念是经久不变的,而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也应当与时俱进的。但这不是离经叛道,不是对创始人理念的否定,而是在变化了的环境下的继承和创新。
陈明 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副总裁
人才实际上是选出来的。很多企业总是想培养人才,总是为人才成长“操碎了心”,很多时候人才还不领情。成长一定是人才自己的事。企业的责任就是打造事业平台,划定不可触碰的“红线”,通过机制牵引人才,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导向长期奋斗。企业决策层好比导演,设计好舞台,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并根据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情况,选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保证有演员在候场。这是企业应该干的事,应该承担的责任。演员就是人才,台上表演好坏一定是“演员”(人才)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