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发展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2-11-07周珂
摘要:特色栏目是高校学报的亮丽名片,也是高校学报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地方高校学报《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通过梳理其特色栏目《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专栏近十年的发文情况,运用资料统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明晰特色栏目进一步发展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如存在稿源单一、策划力度不够,相关专题稿件刊发的持续性不强,核心作者群较小,经费有限难以吸引优质稿件,新媒体传播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锚定学术定位,深耕特色领域;开发作者资源,吸引专家支持;激发编辑创造潜力,推动栏目创新;争取学校相关支持,营造有利发展环境;增强新媒体传播,推动融合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现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215-03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文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前身为1983年创刊的《汉中师范学报》,2016年因学校更名而正式确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改季刊为双月刊。《学报(社科版)》创刊近40年,始终秉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打造内容特色鲜明的精品期刊为奋斗目标,始终关注学术前沿与热点,积极倡导学术探索与争鸣,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一、《学报(社科版)》特色栏目概况
如今,高校学报大多呈现出一校一刊(或一校两刊,即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的状态,且多为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报,加之按学科分栏的传统栏目设置,易给人拼盘式的“千刊一面”之感。为突破同质化的发展桎梏,高校学报必须走改革转型之路。教育部先后启动实施了“名刊工程”“名栏工程”,这无疑为高校学报指明了发展道路,即除了走专业化办刊、联合办刊之外,还有第三条路:打造特色栏目,走特色化(或局部专业化)发展道路。
《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为《学报(社科版)》的特色重点栏目。该栏目创建于1991年,专栏在创立之初名为《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主要依托于“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學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后于2013年扩充改名为《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流域专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截至2022年3月,特色专栏共刊发99期,刊发相关文章共359篇。与此同时,专栏曾2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介绍,2014年至今,有9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目录索引。经历了时间和一系列文章的沉淀,流域专栏曾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极大地提高了该学报的整体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二、《学报(社科版)》特色栏目发展现状
“流域专栏”主要涉及历史、文化传播、文学、民俗、戏剧、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精心打造与历时多年的积累沉淀,在流域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专栏和学报的发展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阻碍该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稿源主题稍显单一,对特色专栏优质稿件策划力度不够
地方高校学报大多处于“来料加工”模式。即便是特色专栏的文章,有时也呈现出“等米下锅”的被动加工状态,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学报对特色栏目的编辑策划力度还不够充分的问题。据统计,“流域专栏”刊发的稿件多为历史、文化主题类稿件,其他类主题的稿件刊发不够充分,总体来说,题材不够宽广,且稍显狭窄和单一。由于部门地位相对边缘化、行业地位相对弱势以及工作流程相对程式化,长期从事编辑工作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1],由此会导致编辑缺乏拼搏创新精神,趋于墨守成规。
(二)优质稿件时有缺乏,相关专题稿件刊发的连续性不强
学报虽不缺稿件,但优质的稿件向来都是一稿难求。特色栏目是学报塑造本刊物品牌的重要标志,也是期刊的最大看点、最好招牌,更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最管用的手段[2-3]。2012—2021年这10年期间,“流域专栏”一共刊发141篇稿件,其中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稿件有77篇,占比为54.6%;中级及以下职称的稿件有64篇,占比约为45.4%。同时,这期间刊发有基金项目的文章共110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章有25篇,占该时期期刊总刊文的22.7%;其余为省部级和少量校级课题共85篇,占比约为77.3%。总体来说,专栏所刊稿件的作者职称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为主,刊文中,国家级课题的总体占比较少,主要以省部级课题为主。此外,专栏文章对相关策划主题的持续性研究不够,多为一期,可谓开始即结束。
(三)核心作者圈较小,发文量有限
2014年,专栏由“汉水流域文化研究”调整为“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拓宽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研究视域,但刊物的核心作者群仍然主要是来自陕西理工大学40岁以上的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研究团队[4]。“流域专栏”主要是由校内作者在供稿,对本校的依赖性更强,但栏目发文量时高时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个别刊期中流域专栏只有一篇文章甚至整个栏目阙如,这自然暴露出该学报的稿源短缺和专栏研究不连续的问题。
(四)囿于经费,难以吸引优质稿件
高校学报办刊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学校财政全额拨款,划拨的经费主要用于学报稿件排版、印刷装订、邮寄发行等日常业务支出,所以用于支付优质稿件的稿费就较为有限。面对知名度不高,而稿费又有限的尴尬境遇,高校学报基本很难吸引优质稿件。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五)新媒体传播不到位
尽管与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维普网络平台合作,但《学报(社科版)》在数字化传播这一块发展还远远不够。虽然也有依托于学校官网的学报自主网站,但该网站的功能比较简单,只能浏览和阅读2013年以后的各期目录,且目录不能跳转,无法链接到正文,使用起来有所不便,这无疑也错失对外自我宣传的机会。
三、促进《学报(社科版)》特色栏目发展的创新路径
“流域专栏”开栏较早,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是促进本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手。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特色栏目作为学报改革创新的“加速器”的重要作用,精心策划特色栏目的选题和组稿工作,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品味和学术影响力。
(一)锚定学术定位,深耕特色领域
每所高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是不同的,同样每个学报所处的生态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打造特色专栏必须经过科学论证、找准栏目发展定位,并最终选择一条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道路,努力打破同质化的办刊桎梏,重塑高校学报发展新生态。同时,要紧密结合地缘优势和高校重点学科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如曲阜师范大学的《齐鲁学刊》利用孔孟之乡的独特地理优势,创设《齐鲁文化研究》专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的特色专栏《建筑文化》,亦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而设立的。
《学报(社科版)》一定要锚定“流域文化研究”,关注交叉学科,拓展学术研究视角、扩大研究对象,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
首先,在已有的汉水流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扩及整个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甚至是河流流经的相关国家和地区。
其次,在历史、文化等专栏话题之外,持续发掘、深耕流域文化研究的其他热点话题,如区域经济、生态保护与补偿、社会、教育、法律、艺术等研究领域,吸纳更多领域研究者关注和参与该学报的《流域文化研究》专栏,推动和引领学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让这些学术成果切实服务于地方发展。
最后,探索以具体的学术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化专栏[5],在深入挖掘地域经济发展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选题,提炼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栏目选题,甚至直接以问题设栏,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吸纳和扩大不同研究背景的作者群体,进而向相关作者沟通约稿,不断丰富专栏内容,提升刊物品质。
(二)开发作者资源,吸引专家支持
学报大多是高校主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报就是自家的“自留地”,要秉持“开门办刊”“走出去办刊”的理念,荟萃学术、融合创新。针对《学报(社科版)》“流域专栏”的核心作者圈较小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开发作者资源,建立高水平的作者人才库、审稿专家库,以及有一定储备并不断丰富的稿源库。
作者人才库主要来源有以下四种。一是学报编委会委员。编委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经常保持沟通与联系,主动向其约稿或推荐来稿。出自编委或编委推荐的稿子质量大多是比较有保障的,所以要真正发挥编委办刊的作用。二是本校教师。紧密关注校内教师研究领域和方向,尽可能广泛地利用学报官网、新媒体宣传介绍学报特色栏目并向其约稿。可以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分享、交流学术选题信息,帮助作者开发选题,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共同体。三是开发校外作者。与曾经发文的校外作者保持联系,或审稿或约稿或让其荐稿,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不断扩充的校外作者供稿群體。四是培养学术新秀。发现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和学术新人,如讲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向他们做好流域文化研究的普及,给予他们学术上的关心和支持,使其逐渐成长为成熟型的学术人才,为专栏研究储备后备力量。
(三)激发编辑创造潜力,推动栏目创新
融媒体时代,学报的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的挤压。打造特色专栏则是应对变化所做的一种调整和有效手段,旨在推动高校学报实现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数字化以及期刊改革大背景下,编辑人员要积极克服职业倦怠,唤醒职业敏感,培养自觉与敏锐的策划意识,努力做好特色栏目的定位策划、选题策划、组稿策划[6],不断推陈出新。此外,编辑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关注学术前沿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善于发现和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积极投身调研和开发选题,主动参与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淬炼自己的“脑力”“眼力”。
(四)争取学校的相关支持,创造有利的办刊条件
大力争取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为刊物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是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学报虽然属于教辅单位,但也要积极参与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及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理论研究创新方面的优势,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智慧支撑。同时,发挥文化的再生产功用,彰显人文社科研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是争取学校的资金支持,如增加对学报办刊经费的财政划拨,适当提高对优质稿件的稿酬,吸引专家学者的投稿;增加对编辑外出学习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青年编辑走出校门,参加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和大型学术会议等,重视和促进编辑个人的成长发展。
三是加强和二级学院、学校其他研究机构、科研团体以及校外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如联合召开或组织一些相关主题的学术研究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形成一个“共建共享”的学术共同体,共同推动学术研究持续走深走实。
(五)加强新媒体传播,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要增强新媒体传播意识,掌握新媒体传播技能。融媒体时代,万物可联,万物互联。传统期刊必须步入数字化传播的快车道,实现弯道超车,让新媒体技术为期刊发展赋能,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编辑要善于观察时代之大变化,积极培养新媒体思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传播体系,用新技术来武装自己,通过多渠道、广覆盖的方式来扩大刊物的影响力。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丰富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学报编辑要不断调整职业角色定位,从组织者、生产者转变为服务者,增强读者服务意识[7],提供满足用户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以此不断提高读者的用户体验和对刊物的黏性。同时,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不能让学报的数字化转型简单停留在对纸刊内容的“翻版”上。此外,短视频、服务号、直播等宣传形式也值得借鉴。可寻找促进刊媒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走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相结合的新型融合之路[8],提升高校学报在繁荣学术期刊中的重要示范作用。
四、结语
在当前学术期刊改革转型和数字化出版的大背景下,编辑人员更需要对特色专栏建设的守正创新有一个新的认知。要积极解决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不断纾解稿源不足、稿源主题单一、编辑策划不充分、办刊经费紧张、新媒体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逐步形成特色专栏品牌化的强认知,打造期刊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强连接,从而更好地为学术科研服务,实现学报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先红,卢妙清.关于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思考:以《肇庆学院学报》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8(4):91-94.
[2] 刘彤彤.高校理工类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6):57-59.
[3] 张耀铭.学术期刊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
[4] 王小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8年载文及引文情况统计分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72-76.
[5] 于蓬蓬.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编辑技巧与方法:问题化专栏的视角[J].出版广角,2018(12):46-48.
[6] 冯斌,钱澄.特色栏目建设与编辑策划[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125-128.
[7] 马晓芳.“融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素养提升路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9-52.
[8] 张海生,吴朝平,蔡宗模,等.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逻辑、模式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9):875-881.
作者简介 周珂,硕士,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