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2022-11-07张梅黄涛
张 梅 黄 涛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自身特异性抗体表达升高、甲状腺滤泡破坏为主要特征,是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该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且女性发病多于男性,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晚期则出现甲状腺功能衰退的表现,部分患者的全身系统均被疾病影响,诱发免疫劳逸,进一步增加患者癌变风险。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及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截止目前,西医针对桥本甲状腺炎并无特异性疗法,多采用激素替代的手段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预防甲减的趋势,但复发率较高,远期预后不佳。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按其症状属于“瘿病”“虚劳”范畴,应以温阳益气、补肾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二仙消瘿汤含有淫羊藿、熟地黄等多味中药,具有扶正祛邪,化瘀消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2]。为了研究二仙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因子的影响,进行本次试验整理研究结果后作出下列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鹰潭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针对本项研究进行了讨论、审核,并且已予以批准。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桥本甲状腺炎,选例时间:2020年1月—2021年9月,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3.63±5.16)岁;病程4~37个月,平均病程(10.57±4.7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3.41±5.28)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9.83±4.16)个月。经过对比,2组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在本研究中进行比较(P>0.05)。相关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已由患者和患者家属签署。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3]作为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内科》[4]作为依据。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与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具有一致性,且经临床检查确诊者;具有甲状腺明显增大、甲状腺区疼痛等明显症状者;未合并心、肝及肾等重要实质性脏器疾患者等。排除标准:近期服用免疫调节药物等可能影响治疗结果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心脏病者;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等。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德国默克公司,批准文号:H20140052,规格:50 μg/s)治疗,初始剂量为25 μg/次,1次/d。连续服用4周后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据此调整给药量。将对照组疗法作为基础,观察组联合使用二仙消瘿汤治疗,方剂组成:淫羊藿、熟地黄、当归各15 g,山萸肉、怀山药、巴戟天、浙贝母各12 g,川芎8 g,甘草6 g。辨证加减:面目浮肿甚者加泽泻、茯苓各5 g;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各5 g;纳差者加白术、炒麦芽、炒谷芽各5 g;颈前粗大者加夏枯草、煅牡蛎各5 g;视物模糊者加枸杞子、菊花各5 g。以上药材水煎至400 ml,早晚分服,200 ml/次。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5 观察指标① 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评估,包括对颈前瘿肿、面目浮肿、神疲乏力、畏寒怕冷等中医症状,根据程度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② 对比2组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集2组治疗前后静脉血3 ml制备血清,3000 r/min,10 min进行离心,检测方法:罗氏Cobase411电化学发光仪。③ 对比2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同②的方法制备血清,检测方法:罗氏Cobase411电化学发光仪检测。④ 对比2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采用同②的方法制备血清,检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FN-γ、IL-6水平;使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检测IL-17水平。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颈前瘿肿、面目浮肿、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2.2 甲状腺功能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清FT3、FT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血清TS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对比 (例,
2.3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清TgAb、TPOA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对比
2.4 炎性因子水平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清IL-6、IL-17、IFN-γ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例,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通过分泌具有活性的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稳定,参与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的过程。遗传缺陷、过度劳累、精神因素及其他应激反应均是影响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因素。甲状腺组织免疫调节失衡、机体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抗体,进而导致甲状腺组织正常细胞功能遭破坏是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6]。左甲状腺素钠片中含有与甲状腺自然分泌的甲状腺素相同的合成左甲状腺素,其能够在外周器官中被转化为三碘甲状腺素(T3),随后与T3受体结合,发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促进代谢及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感受性等作用。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可出现心悸、腹泻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
气滞、痰凝、血瘀交于颈部是诱发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病因,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演变有3期,初期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灼伤阴津,肝血受损;中期肝气乘脾,脾运失司,耗伤气血;晚期病程迁延,久病体虚,脾肾亏虚[7]。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脏腑得不到濡养,气机阻滞、水湿内停致气滞痰瘀,进一步造成病情加重。二仙消瘿汤中淫羊藿可用于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健筋骨;熟地黄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之功;当归可补血、活血止痛;巴戟天补肾助阳、强筋骨、逐寒湿;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怀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浙贝母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之功;川芎活血行气、开郁燥湿、活血化瘀;甘草在方剂中起到辅助、矫味、调和的功效;泽泻可解热、清热渗湿;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党参养血、补中益气;白术是利尿消肿、固表止汗、燥湿健脾常用药;炒麦芽主治疏肝解郁、和中下气;炒谷芽具有开胃健脾、清热的功效;夏枯草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煅牡蛎可用于收敛固涩、镇安神软、坚散结;枸杞子可补肾益肝;菊花可祛散风热、平肝解毒。其中淫羊藿为君药,怀山药、山萸肉、熟地黄、巴戟天为臣药,当归,浙贝母、川芎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肝脾同调、温补肾阳、补益肝肾、活血行气、散结消瘿之效[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颈前瘿肿、面目浮肿、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评分、血清TgAb、TPOAb、IL-6、IL-17、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患者应用二仙消瘿汤能够改善中医证候,调节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之一,主要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血液供应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可调节、控制甲状腺的活动。甲状腺产生激素是脑垂体反馈回路的部分,其通过垂体感知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随后释放特殊信号,刺激甲状腺分泌,TSH处于高水平提示机体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情恶化;FT3是甲状腺素生理活性部分,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后释放到血液中,可用于监测甲状腺功能,还可调节机体蛋白质合成、体温、能量产生,其水平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进展,影响恢复;FT4可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影响,以游离形式释放入血循环中,其水平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加重,不利于预后[9]。现代药理学表明,皂苷、萜类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增强骨质,促进抗体补体生成,提高免疫功能;淫羊藿含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生物碱、挥发油等,能够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增强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改善机体代谢水平[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应用二仙消瘿汤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调节内分泌。
综上,二仙消瘿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有效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缓解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临床中可通过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