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2022-11-07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周巷小学毛凯敏俞福荣

华夏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目标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周巷小学 毛凯敏 俞福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见解也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获取更多知识,成为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变革传统的教学策略,建立良性师生互动关系,不断提高课堂质量。

一、基于“双减”政策的教学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面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家长开始奉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不顾孩子的课业负担,用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占满孩子的闲暇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早早便背负巨大的压力,在爱玩的年纪无法释放天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都易出现问题。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小学这样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一些教师会一味增加作业量,但这种形式治标不治本,非但不会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还会导致小学生抵触学习、失去学习自信心。以上两种情况是“双减”政策提出的重要背景,“双减”即全面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这样一来,学生主要从课堂中获取知识,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就成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数学科目贯穿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小学阶段能否打好基础关系学生今后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学好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学科实用性,这也是数学成为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的一个原因。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做题时更加严谨,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知识、技能、发育不成熟的问题带来的限制,即使升入高年级,也会在理解力方面有所欠缺,加之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使得他们在碰壁之后,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生心理激励方面做工作,让学生先尝到学习的“甜头”,也会帮助他们建立起主动学习的信念,使小学生不断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素养。综上所述,教师务必要通过各种方法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双减”政策的减量不减质。

二、“双减”之下,提高小学课堂学习效率的策略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打造兴趣课堂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内驱力。在兴趣的加持下,学生能对题目保持更久的注意,能够有动力深入分析题型内涵,将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引入数学学习当中,进而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建立温故知新的新联系。这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创设问题情境,打造兴趣课堂,让学生真正爱学习、会学习。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再让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课本知识其实都源自身边生活,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需要用到空间想象能力,而很多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不知道怎么在脑中建立数学模型,因此,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或道具,给学生更直观的演示。比如,教师将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颜色与序号的编辑,将相对应面的颜色设置为同色,再根据每个面的顺序排序。在此之后,教师用动画演示展开图复原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每一面都在何种位置,面与面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学生通过演示也能意识到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并且相邻面因为有一条边相交,会有一边的边长相同。为了给学生更清晰的体验,教师可以将长方体的棱也设置颜色,让学生能够多加对比,理解长方体中长、宽、高的概念。利用图示使学生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和棱的特点,能够在做题当中形成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生活场景,比如,给出家中房间的长、宽、高数据,提问如果想对四面墙进行粉刷,需要刷多大面积。还可以逐渐增加题目难度,如“其中一面墙悬挂电视,电视不能被粉刷,求此时需要粉刷的墙的面积”。

(二)建立课堂互动,提高听课效率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因此学生才是课堂的最活跃元素,学生的听课效率直接关系到教师授课是否成功。在小学阶段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书本知识的教学,通过建立师生互动,将学生的精力放到学习上,提高课堂效率。

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章节为例,本堂课的知识偏综合性,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牢记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并且在审题时认真细致,才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对题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为保证小组合作具有效率,在划分小组时应该按照学生成绩,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让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互助。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向组内成员分享自己已经掌握的分数运算知识,说出容易出错而需要着重注意的部分,还应该列举典型例题。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组会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按照“加”“减”“乘”“除”四个部分划分任务,让学生自由认领,并规定讲解的时间。接下来学生派代表上台讲课,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也应该及时予以援助,让学生都能学到正确的知识。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学习感想,保证合作探究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分享,避免形式主义。

(三)进行课堂分段,遵从记忆规律

小学一堂课有四十到四十五分钟,在这样长的时间段内,学生无法一直保持高效率,也会出现疲惫、乏味等现象,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科学的授课,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学习积极性制定分段、分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做贡献。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四段:复习、预习、学习、总结。在每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选取几道较为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做题时回忆起相关知识,验证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接下来教师可以借助复习内容,引入本节课要讲的知识,帮助学生做思维的改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前先打好基础,保证听课质量更高。复习与预习环节不能占用过长时间,需要留出足够的精力来进行后续的授课。正式讲解是关系着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讲课方式,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学生更加愿意上课。本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复习,回顾一遍今天学到的概念、公式,让学生当堂课的知识当堂掌握,减小课后作业的负担。对于基础不同的同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加强理解的地方,选择听自己需要的部分,在其余时间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都能得到有效运用。

三、“双减”之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设计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是使各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老师在拟定相关的教学目标时,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面”上的要求,做到教学的“一致性”,也要兼顾到孩子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一方面,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面对全体学生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不封顶”的目标,在目标设计上灵活,提出的目标应该是分层的,以确保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1.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相结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指标,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智慧、情感、信仰、意志和价值观等隐性目标的发展和生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既要注重学生外在,更要强调其内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是指本课程和本单元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最低要求;长期目标则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心理和学习品质。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每个班级的短期目标来实现的,每个班级的短期目标必须反映长期教学目标,如果只有短期目标,那么所培养的学生就会高分、低能并且目光短浅,因此,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层次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因人而异:对于起点低的学生,教学指导应倾斜,设计问题应采用“小步、慢速”的教育原则;针对优等生的问题则可以灵活一些,难度适当高一些,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可分为必要的学习内容和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必要的学习内容反映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选的学习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重点在课外知识的补充和解题思路的发散。教学内容也应该适当扩充、增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共同提高。

1.分层提问

设计问题面向所有学生。如果问题太难,“学困生”的思想就跟不上,甚至不知所措;如果问题太简单,优等生将感觉没有兴趣,导致分心。因此,教师应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优等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习热情;让“学困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计算类问题,并鼓励他们有信心学好数学。通过分层提问的方式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因势利导,给各类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2.分层练习

练习是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学认知的过程,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练习题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梯度,从基本题到变异题,再到发展题。我们还应该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机动问题供选择。设计适合课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练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转化、引导他们,让他们尽量能完成最低教学要求;中等学生要优化知识结构,深刻理解知识,熟练运用技能;同时,要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既能完成高水平的教学要求,又能注重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三)教学任务区别化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之后,老师要结合不同孩子的学情,分配不同层次的任务,设法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C级学生,任务主要以数学基础知识为基础,通过完成任务来增强基本能力;对于B级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任务;对于A级学生来说,任务不应该局限于基础知识,而是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

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设计中,C级学生的任务是充分理解时、分、秒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在计算前先尝试统一单位;B级学生不仅要掌握以上内容,还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完成;A级学生需要将课堂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课后理解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这样,各级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努力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四)分层评价人性化

分层教学评价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分层教学评价不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整个班级学生,而是将学生与自己以及同一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学困生”,尽量采用表扬性的正面评价,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则宜采用激励性评价,不仅揭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也为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取得积极的进步;对优等生则宜采用“竞争性”评价,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引导这些孩子能够做到不断超越自我。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对一些在探索过程中有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的探索过程进行分层评价,挖掘有价值的成分,在分析学习过程的优劣的同时,充分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

分层教学法不但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完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利用分层教学,拣选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精准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结合小学高年级段的学习节奏,不断转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听课效率,并在分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目标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有趣的分层现象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