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成就与发展
——以凯里学院为例

2022-11-07冯红梅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5期
关键词:凯里体育项目少数民族

冯红梅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一、凯里学院实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一)凯里学院实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效果

1.成立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加强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于2011年3月成立了“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该教研室的主要目标为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和表演水平。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学校先后建起了珍珠球、陀螺、押加、蹴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射弩训练场,另建有独竹漂水上训练中心、民族康复中心和生理生化实验室,开设有独竹漂、珍珠球、押加、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射弩、蹴球等七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

2.开办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方向)

在黔东南州政府的支持下,凯里学院从2005年起专门开设了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方向),文化传承班的学费由黔东南州政府全额拨款。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人方向)每年面向黔东南州初中毕业生招收五年制大专生40人左右,大多是来自全州各地少数民族村寨的少数民族子女。这些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可塑性较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人从小都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解深、接受快、有热情,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3.体育专业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

在体育专业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也是凯里学院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凯里学院以“地方性、民族性”彰显特色。依托黔东南州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学院主动调整和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和《黔东南民族民间体育》两门课程,作为考查课安排在大三学年度进行学习。

4.面向全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质公选课

在全校范围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学生必须修满3 个学分是凯里学院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开始,凯里学院体育学院先后将《民族民间体育》《民间武术》《反排木鼓舞》《三人板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公共体育选修课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对凯里学院而言,体育专业和五年制体育传承班学生人数毕竟有限,更多的是非体育专业和非五年制体育传承班的学生。

5.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凯里学院依托黔东南的文化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2008年11月14日,贵州省体育局、省民委、省教育厅授予凯里学院体育学院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至此凯里学院成为贵州省第二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2017年,贵州省体育局授予凯里学院体育学院为“贵州省独竹漂运动基地”。近年来,独竹漂训练队代表省、州、学校,在国家级、省级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凯里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主要项目

1.反排木鼓舞与校园返排木鼓健身操

凯里学院是最早将反排木鼓舞纳入校本体育教学课程的学校之一,并且获得了很好教学效果。2008年,由凯里学院体育学院吴萍教授带头,田玲、刘文燕、唐丽香、刘强等教师参与,共同创编了凯里学院反排木鼓舞健身操,并在凯里学院慢慢推广普及开来。凯里学院曾多次举办千人“反排木鼓健身操”表演和比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后,体育学院将反排木鼓舞健身操纳入全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培养计划中,开始在全校进行试行推广,并增设为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内容,其设置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匹配,同时为选项课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2.独竹漂

独竹漂在凯里学院是较早引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凯里学院体育学院在2009年就开展了独竹漂课外训练。自09 级民族民间传承班的胡朝贵、贺寿永于2011年9月在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以来,凯里学院也掀起了独竹漂热潮,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和参与这项运动。

凯里学院的人工湖和下司镇的清水江河段是凯里学院独竹漂训练的主要基地。目前,凯里学院人工湖是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规模最大的人工湖,该湖是根据狭长自然地势建造而成,长约800m,宽约50m,水深约1.5m,水质清澈,风平浪静,很适合独竹漂的学习和训练。紧邻人工湖旁边有一块田径场,可以满足学生和运动员进行陆地基本功训练的需要。

3.板鞋竞速

2012年凯里学院民族民间体育选项课中开始增加板鞋项目,这一趣味性的项目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凯里学院板鞋项目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学生喜爱和接受。板鞋在体育课中被学生认为是一项游戏项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起到了保护和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因此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在凯里学院每年一度的校级运动会中,板鞋竞速是学生最喜爱看的比赛项目之一。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需配置相应的师资和软硬件教学设施,例如陀螺项目就必定要有陀螺,弓弩项目那就少不了要有弓弩。贵州省设立的10 个综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凯里学院体育学院是其中之一,但目前仍处在起步建设阶段,基地的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场地器材和设施等方面的管理都有待完善和加强。

虽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凯里学院已经顺利开展起来,但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很多时候都是少数人在练,多数人在看,严重会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的普及。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凯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有8人,对完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黔东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量的引进学校,师资力量还是非常紧缺。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的教师,还有在职的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可以向民间传统项目的艺人取经,也可到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去培训。只有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教练、裁判等的培训力度,让一些丰富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起学校的骨干教师,这样才能把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得更好。

3.学生参与面有待扩大

凯里学院的体育公选课仍然以现代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主,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数屈指可数。凯里学院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有两三个,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或陀螺,设置项目太少,并且参与者仅为体育学院学生,全校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迄今为止还是空白。

4.教材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迄今为止,凯里学院体育学院使用的是吴萍教授主编的《民族高等院校体育教程》教材,是一部反映黔东南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校本体育教材。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民族高等院校体育教程》在体育教学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因此,编一套具有黔东南本土地域特色的系统性、实用性、全面性教材,虽然任务艰巨,劳力耗材,却是传承人培养的重中之重。另外,为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中能够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除了配备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和规范教材、教学大纲外,还要建立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5.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挤压

目前,包括凯里学院在内的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种现象,不管是体育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还是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设置,课程内容都以现代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加上教育部对学校的体育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有所要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只是在专业方向课中有所体现,因此,从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很明显看出,民族传统体育课所占课时比重太少。

6.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班生源萎缩,优质生源缺乏

2013年体育学院已经暂停了民族传统体育五年制传承班的招生,其重要原因还是生源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五年制传承班的学生学历低,绝大多数学生为初中毕业,因为参加中考达不到高中录取线,进入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班是他们的出路之一,所以,因为他们文化知识基础差,在这种情况下又跨越高中阶段文化知识学习的断层,直接接受大学课程,学习很吃力,难免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加上他们年纪小,刚进校时都是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学生,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低,很容易被不良事物诱惑,在行为选择上容易出现偏差,加上相当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家长宠爱,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太会自我管理,幼稚、思想不成熟,善模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矫正很困难。这些学生在培养过程很容易知难而退,经不起打击,很多五年制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业而辍学。每年招收的传承班学生,报到率较低,且学生中素质参差不齐,难觅优质生源。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启示

(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得到发展和稳健的茁壮,就必须要得到各级领导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这样学校才有更好的信心开展和挖掘项目。事实证明了凯里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任何成绩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从2007年起开办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班,并且所有传承班的学生在校期间免收学费,同时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按国家相关政策减免住宿费并给予一定资助。正是因为各级领导对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视,几年来,体育学院的民族体育传承班的师生,曾多次代表贵州省、州和学校参加全国、全省或学校的多项赛事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受到州委、州政府和校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充分发挥高校的职能和优势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既能充实高校体育专业,又可以壮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人。自凯里学院体育学院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班学生以来,已经近二百个黔东南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凯里学院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学习,这些传承班的学生以及民族民间体育选项课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系统学习民族体育项目,等工作后或回到生源地时,可以继续传承给更多的人,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三)体教结合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方法

体教结合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重要措施。体教结合在凯里学院的探索,使得民族传统项目不断创造出有目共睹的佳绩。自升本以来,体育学院在体育教育专业增开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黔东南民族民间体育》两门课程,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省级、州级各类比赛,并取得可喜成绩。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关键

凯里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良好,离不开精干的合理的师资队伍。凯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教师虽然不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因为比赛任务而转型,每位老师对工作敬业、对专业认真,也慢慢对民传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战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在每一次的比赛中慢慢积累经验,使得凯里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越来越优秀,凯里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绩也越来越好。

(五)以赛代练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方法

凯里学院通过以赛代练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独竹漂运动。自2009年王馨平老师接任独竹漂训练任务以来,国家级的、省级的、州级的大大小小的比赛、邀请赛或表演赛不下二十次,学生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可谓不计其数,教师教练获得的荣誉也创下凯里学院之最。由于王馨平老师在独竹漂运行项目的杰出贡献,曾获得“全国优秀教练员”“省级优秀教练员”“州级拔尖人才”“金牌教练”的荣誉称号,2017年凯里学院学校设立“独竹漂金牌教练王馨平工作室”。独竹漂运动在凯里学院发展风生水起,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六)加强研究是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保障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同样学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可以近距离研究,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必然会对其挖掘、梳理、改造。2013年8月,凯里学院获得贵州省民委授予的“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称号。凯里学院自引进独竹漂、陀螺、押加、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珍珠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各任课教师或教练员积极探索各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申请相应的课题,撰写相关文章,在独竹漂、高脚竞速、陀螺进入凯里学院体育教学后,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探索各个项目进高校的优势和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作用。

(七)因地制宜地继承与改造及趣味化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过程时,总是感觉在学习动作过程中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甚至达到反感程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趣味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让学生掌握此项活动,应该通过娱乐、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在乐中学,学中乐。

猜你喜欢

凯里体育项目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Business English
Intention To Buy Counterfeit Goods of Chinese Jobbers in Guizhou Province, PRC
成语魔方
最漂亮的一个
占卜出来的博士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