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2-11-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刘 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存储及5G网络的普及,发展迅速的网络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和群众的就医方式也将产生深远影响。2009 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2010年2月,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强调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2017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17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中重点工作为56项,主要是围绕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全民医保、综合监管等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同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部署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该通知中强调,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要落实经济管理年活动主体责任,关注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长远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健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各类业务活动涵盖经济行为的内部控制和监管手段,力求提升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经济管理年的重点工作中,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非常多,例如: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导向、推进业财融合、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强化数据资源应用等。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医改对公立医院影响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为了更好地满足各项需求,在旧的粗放式财务管理中加入了新的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将数据快速的整理和分类,大大地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分析及决策依据。比如,电子病历、网络医院、在线预约、远程面诊、自动凭证导入等等,这些由信息化的进步带来的对医院和患者多方的信息有效整合,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大大地加快了医院整体的发展。同时,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广,先进管理系统的应用,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多维度核算成为可能。财务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同样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对医院的全面信息化发展进行推进,并进一步提升医改的效果。
一、新医改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医改政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新医改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让人民群众切实体验到安全、高效且平价的医疗服务。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但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福利的美好需求日益增长,医疗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突显。为了使人民群众得到幸福感、安全感,亟待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使之更加成熟定型,既要统筹规划各类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又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的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且平价医疗服务。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安全高效且平价的医疗服务。新医改政策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大方向。新医改制度的推行和实现,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部分地区药品集采平台对医院的回款周期有一定限制,更大大增加了医院的支付成本和债务风险。所以旧的粗放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新医改形势下对医院的管理要求。所以如今的公立院需要各个方面资金的综合考虑,控制好财务管理的风险和过程,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二、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编码混乱
公立医院的业务数据存在于医院的每个环节,但是由于医院的信息系统较多,各个部门都有各自一套系统,从而导致系统之间的口径出现不一致。甚至出现信息编码不同的现象,继而导致同一个业务出现在不同的部门。所以财务无法梳理出一条完整顺畅的业务数据链条,进而不能系统化管理和共享数据。因而减慢了传递信息的速度,数据的分析价值也随之降低。
(二)信息化建设忽视管理的功能
如果想要推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最大化地共享医院的业务数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分析。医院的财务会计也不仅仅着眼于财务凭证的记录,更是需要对数据的完整链条和所有环节进行掌握,以便形成多角度、多口径的管理分析。现在很多公立医院采用财务管理软件主要是用于会计电算化,方式大多是属于事后记账,包括预算管理等,无法从源头进行监控管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公立医院相对落后,财务管理系统各个方面已经相当落后,医院内部财务信息的共享也难以实现,进而无法提供准确实时的医院经营数据以供医院各部门领导进行决策参考。
(三)信息化建设缺乏人员的支撑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一门学科,要求从业人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公立医院财务人员跨学科管理人才非常少,大多数从业人员无法将财务知识与管理软件系统架构预设相结合,这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推动。由于运营资金不足和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无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转效率,将医疗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也是各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迫切思考的问题。
(四)信息化建设缺乏全局性的统一思考
当前的公立医院内部极其缺少自上而下的基于全业务链的财务管理框架规划,不利于各项经济业务监管。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局性的不足。所以公立医院在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缺少全局性的考虑,不仅要考虑记账等方面,还要兼顾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医院中的一些数据需要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出现一个业务多个系统结果不匹配的情况。对此,就需要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度思考,建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考虑全局性,真正地发挥信息化系统的真实作用。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他的系统没有办法相容
当前公立医院中,有很多系统是各部门独立采购。各个系统的数据库不能够实现兼容,难以进行整合,需要多个接口进行转换数据。使医院的管理难度加大。医院各个部门独立数据得不到共享,就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进而不能优化流程与制度,导致医院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六)财务信息多样化,核算体系太复杂
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的服务对象比较多。比如,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上级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医保、公医、统计、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财务部门需定期上报医保报表、公医报表、预决算报表,统计报告、财务报表等。对于内部管理和分析需要,还需提供成本、绩效分析等报表。这也就决定了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信息复杂多样。另外,公立医院的医疗业务不仅需要考虑医疗安全规范、质量、群众满意度,还需考虑成本、效益,更需兼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既要平衡经济效益又要平衡社会效益,这就导致了公立医院财务信息核算的多样化。
公立医院医疗业务的多维度发展要求,也导致财务管理的核算体系复杂多维。2018年,财政部印发《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并强调以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业财融合,将业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进行有效对接,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所生成的信息能够满足政府会计改革的需要。在目前信息系统市场暂时没有专门针对政府会计制度的产品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要起到引导作用,支持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这就要求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工作需要做到更细致全面。
三、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并科学选择或者开发信息软件
首先,公立医院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医院管理的重要性。既要适应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又要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功能,必须让信息化覆盖于医院的运行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医院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全科室各职能部门一并参与,并不单是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也不仅仅是指财务部门所使用的平台。公立医院在选择信息软件时,通过对比,尽量选择能长期合作并且接受二次开发的系统。各业务的经手人和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审核和查看相关的数据,从而加快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医院的管理细致度。所有数据都有痕迹,业务数据链条清晰明了,源头可查。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的架构设计非常重要,会影响到医院未来的信息化进程,形成路径依赖。在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信息化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最初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未来长期合作以及增加功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基于实际规划信息化的建设
每个公立医院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本身的财务管理状况相结合,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得科学规范和完善。首先,医院应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规划,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制定和完善;其次,医院的网络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医院需要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来保存和管理财务数据;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每年向各个上级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也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调取,形成报送资料,无需像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通过查找原始凭证来统计数据。
(三)关注高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大多数部门成员为会计管理专业,对信息系统不熟练。这加大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的难度。因此,医院应积极培养或引进跨学科的信息化人才。医院人事部门也需关注此类人才的职业选择意向。并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培养一批集专业性、信息化于一身的财务管理人员,以此来奠定新医改制度的实施基础。
(四)建立健全风险体系的建设
公立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兼顾风险体系的建设。公立医院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通常包括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基本涵盖国家医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疫情因素、患者的多样性等。而内部风险,指医疗执业业务、财务以及管理上的风险。公立医院既要平衡经济效益又要平衡社会效益。这社会效益在当前新冠疫情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所以管理者要有充分的风险防范的意识,梳理业务流程细节,进而理清可能的风险点。在进行信息化的时候,开发出合适的预警模块,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分析找出哪些环节有风险发生的可能,设立一些符合公立医院自身现状的指标进行风险预警。利用信息化的系统数据在不同维度下的数据对碰,实现风险预警功能,相当于实时扫描医院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信息,并加以分析。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全员参与,逐步完善监管的链条,扫清监管的死角。在信息化防范基础之上,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
四、结语
随着新医改制度不断的实施和完善,公立医院中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也逐渐被重视。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够让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大大提升,从而对病人的医疗服务更加细致。公立医院中的财务系统信息建设是医院中各种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不仅对医院的竞争力有提升的效果,还对医院的运营和发展有极大的好处,所以需要尽快地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公立医院的财务系统信息化效率直线提升,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管理,让公立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