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06邝若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和弦数码钢琴

邝若梅

数码钢琴集体课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现在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学科建设的专业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大幅增长,为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探索方向立足于以钢琴普及教学为基础,陶冶情操、辅助完善自我人格、提高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

数码钢琴在电子琴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而成,但本质上与电子琴有区别,最明显的是数码钢琴解决了力度强弱问题,能够表现不同的强弱音,有踏板,虽然通过触键产生的音色不能像机械钢琴那样富于变化,但其功能比电子琴更接近现代机械钢琴。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美国的钢琴集体课模式开始引入我国,一些院校纷纷建立数码钢琴室,开始了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改革,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相继引进一些数码钢琴教材,现在我国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

我校数码钢琴教学系统拥有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配备由一台教师用琴(主琴)和十几台或几十台不等的学生用琴(副琴)组成。教师琴拥有多样化的功能,比如重奏功能及乐器自动伴奏功能;配置的VP-73数码钢琴拥有调音、播放示范曲、伴奏功能、设置节拍类型、和弦、移调、其他乐器及打击乐、录音功能、多轨录音等,还有专为编曲及作曲家所设计的音乐编曲功能,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部分数码钢琴教室有配备齐全的辅助教学软件,如:电脑、幻灯机、多媒体投影仪、电子教学板等。为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提高数码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横向学科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现数码钢琴教学多元化的特点,以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掌握钢琴教学原理和技能为基本教学任务,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二、转变教学模式

由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转变为“一对多”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需区分传统钢琴教学与数码钢琴教学的教学理念,突出数码钢琴的自身优势。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演奏方式也随之多样化,除了独奏,因乐器与人数的增加,还可以进行齐奏、两个声部的合奏、四手联弹、歌曲伴奏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为课堂创造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启发和利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尊重学习者个性基础上帮助其提高全面修养。

1.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构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在课堂独立完成部分教学内容,比如介绍音乐形式、音乐内容、风格等,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有效避免了学生对教师形成依赖的心理,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建立多种演奏形式的教学模式

①齐奏、合奏形式,比如乐曲弹奏中选用了四手联弹的小曲子,通过多声部的配合丰富和声效果,并利用数码钢琴的特点,选用弦乐、管乐等器乐不同音色进行弹奏,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乐队”合奏这个概念,丰富其对音乐的认知。②歌曲弹唱。“弹唱”这一方式,是通过给歌曲配伴奏或使用数码钢琴的伴奏功能,为歌曲伴奏或自弹自唱,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看谱、歌唱、弹奏、聆听”当中,进行多方位音乐实践,丰富对音乐的感知,以达到提高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

三、规范教学内容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不同于职业化钢琴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内容与课后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与课后作业的内容是有关联的训练范畴,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又有所区分。

樊禾心在《钢琴教学论》提到“对于教学内容预先做一些案头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必要的,否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可能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忘记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进度和课程安排。”[1]为了避免出现教师只凭学生回课反馈的情况临时决定授课内容这类不利于教学的现象,教学改革探究过程中结合数码钢琴课程标准和数码钢琴课程整体设计的模块进行了专用教材建设,为教学内容规范化、教学有所依据等提供支撑,使教师每次上课前能明确教学内容并提前做好授课准备。模块教学内容针对几乎无音乐基础的学生,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为基础乐理与技巧模块。包括:(1)乐理知识:记谱法、常用的节奏组合、乐句、大调构成、大调音阶与琶音、大调和弦、和弦分解与和弦连接、小调构成、小调音阶与琶音、小调和弦、和弦分解与和弦连接等。(2)视唱与听写:单音、变化音、音程、原位三和弦、转位三和弦、原位七和弦、转位七和弦、调内各级和弦功能。(3)技巧学习:断奏技巧、连奏技巧、跳音技巧、小连线技巧、音阶、琶音、八度技巧等。(4)曲式学习: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复调、奏鸣曲式等。(5)弹奏形式:组合式、分组式、单独式等;比如齐奏、四手联弹、歌曲弹唱等。课程教学每一单元的设计都有内容简介、重点难点、曲例及乐理练习题,曲例包括练习曲、儿歌、中外乐曲等,习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知识点听写,音乐理论与弹奏技能既是各为主导又相互融合。

在教学上明确演奏曲目的学习数量、程度;明确考核要求;需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视唱、作品分析与基本功训练和作品演奏。课堂反馈及教学成果展示表明,课堂音乐理论学习能一定程度地培养学生正确的读谱习惯。音乐欣赏、四手联弹、弹唱练习等,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和增强合作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中拓展审美教学内容,扩大钢琴知识面,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合理、針对性更强。

四、教学方法、手段

如何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实施教学,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融理论、技巧、实践为一体的新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数码钢琴的教学视野,加强对数码钢琴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调研、学习等方式,加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构建的教学设备平台,优化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同时结合职业教育中数码钢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对教学难点进行研究,寻找解决方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主要使用讲授、弹奏示范、音乐视频、练习、观摩、对比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设备平台,充分利用数码钢琴多种音响、音色输出及录音等功能,组织多样的弹奏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媒体等媒介,采用声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2.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强调互动教学,构建“开放型”课堂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表现为乐理知识讲授,讲解、示范弹奏技巧要领、解答问题以及课堂组织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指让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验班的课堂增加了翻转课堂环节,布置课后作业的内容之一是学生按要求自主编辑文字及音频,由学生提前完成学习内容的准备资料,并在课堂的规定时间内展示成果,即设置以学生作为主持人的《一起聊音乐》项目,这是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再由课堂外回到课堂内的回弹式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聆听的习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课堂归纳总结

90分钟的课堂对于键盘集体课来说并不是太充裕,特别是学习较难掌握的技巧或内容的课堂,所以,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知识点和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而概括性的归纳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总结的手段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主、客体身份转换进行,特别是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课堂总结,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否清楚课后练习的步骤和方法,比如哪些是需要重复练习,应如何进行练习,等等。

4.教学反馈与反思

课堂教学的反馈来自于学生和教师双方:(1)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学生反馈是教师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和课后练习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是否合理,思考需要如何调整,比如教学进度快慢或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每次课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2)教师要把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评价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生。一是通过正面信息反馈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意尽量避免重复肯定,因重复肯定会减弱肯定的力度;二是进行负面反馈时,要注意方式,无论针对集体还是个体,指出不足要避免因简单的批评或不当的语言造成学生信心丢失,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学语言需尊重照顾其自尊心和信心,有教无类是每一位在教育岗位的教师应时刻铭记于心的工作信念。(3)构建师生探讨平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鼓励学生勇于自我反思,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音乐语境比较单一,对学科的认知观不足,难免在心理上会出现畏难情绪,这时更需要教师在构建的学习平台上,以学生的角度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不断的尝试中,感受坚持带来的改变和收获,帮助学生找回丢失的学习信心和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总的来说,在数码钢琴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成年学生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方向,通过数码钢琴的学习,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对其今后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和弦数码钢琴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纸钢琴
数码暗房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