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2022-11-06李明娜
李明娜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综合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在线监控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
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对环境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而环境安全监测资料能够用来测算出在环境当中的总体情况,对制定出污染物变化规律提供重要的依据。其中,土壤环境、饮用水和大气环境为重点的环境监测范围,覆盖范围更广。
1 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及作用
通过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政府根据生态的环境条件与污染排放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监测。除了监测之外,其中也包括了样本的分类、采集方法和预期在未来的环境变化趋势[1]。它面对着不同的物体,并且几乎也涵盖了自然界的所有环境。如海洋、地下水、各种土壤、大气、地表水等等,以及对于各种地形的监视,如草原、冰川、溪流等。但是,最贴近于我们的活动却是对所有与人们居住的区域相关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和都市环境等[2]。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如图1 所示。
图1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图
2 “互联网+”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监测认识存在偏差
“互联网+”时代中,生态环境监测所面对的一个主要的困境就是政府主体对生态环境监测的认识存在偏差。本质上,只有对新生事物有科学准确的认识,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实践,也能够降低实践过程中的困难性。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在生态环境监测建设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居民群体和政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对接,但是在有关居民群体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上,并非以完全公开的形式在平台上显示,并且反映问题办理的进度也缺乏实时更新,常常出现居民投诉完成以后不知道是否被受理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虽然也有内容公开的功能,但是关于公开的范围上并非完全的透明,这也就导致部分公开内容与公众的需求不一致,甚至部分公众认为部分平台只是一个样子工程[3]。
2.2 数字信息鸿沟普遍存在
在“互联网+”时代中,生态环境监测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数字信息鸿沟的问题,这既有横向的鸿沟,也有纵向的鸿沟。所谓横向的数字资源鸿沟,是指同一级单位之间在不同区域中都面临着的数字资源鸿沟,如不同城镇间的数字资源鸿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互联网设施比较完善的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监测的构建过程中也要领先于其他农村区域,但实质上,这些领先并不仅仅是指技术手段上的领先,而更是政府部门工作和广大本地市民理念上的引领[4]。在纵向的数字资源鸿沟中,即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各个功能级别或单元间的生态环境监测的建立上面临着数字资源鸿沟,如区域一级和村一级在生态环境监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3 生态环境监测机制不健全
部分区域存在生态环境监测机制不健全问题。部分农村地区仍然采用较传统的监测方式,虽然生态环境监测职能设置较多,但落实能力差,没有重大创新,工作无法开展。同时,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部署不合理,规划不一,协调机制不灵活,资源整合度低,生态环境监测功能无法发挥,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困难。因此,地方行政部门尽管负有对生态环境监测推广使用的宣传和指导责任,但由于资金、人力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履行职责付诸实践。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监测不规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人员观念的问题,管理人员没有把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放到最关键的地方。此外,多个区域缺乏统一的制度体系,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多数区域仍然是采取各自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方式,而未形成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5]。很多在运行的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体意见的回收与反馈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监测难以应对服务对象的意见,与服务对象的体验感、收获感脱轨,造成自身的生态环境监测乏力。
3 “互联网+”时代生态环境监测的优化策略
3.1 重互联网思维,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重视互联网思维,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建设是有效化解“互联网+”时代下生态环境监测所面对的生态环境监测认识存在偏差的困境。“互联网+”背景下,自动化、互联网、数据化的服务管理已然成了政府在数字化供给流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而通过政府对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理念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够增强政府的服务效率,还可以向公众呈现出一个更高服务能力的新感觉。
对政府来说,重视互联网思维,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科学利用了网络中的科学技术与理念,如在网络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云端技术等,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的进步提供合理的科技基础,这就可以跟着公众的需要和互联网应用习惯,打造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服务系统[6]。
其次,政府也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科学发挥“+”的作用。因此在生态环境监测构建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了网络与行政业务的融合,又要充分发挥出了网络自身的互动性,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来精准掌握公民的需要,以便于从政府服务中去实现公民的需要,从而改变了传统政府生态环境监测中以行政为主导的服务理念,把单向性的服务转变为多元互动,主动地把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给了公民,从而利用网络来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的透明性。避免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说教式、通报式等模式,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人性化和温度[7]。
3.2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府数据联通
针对在生态环境监测中所体现出的数字信息鸿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逐步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府间的数据联通,同时发挥上级政府和发达地区政府单位的带动作用,补缺短板,综合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需要着力于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借助互联网渠道,对政务信息进行整合,以县政府、各局办为主体,实现公务信息的上线联动和共享,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渠道在信息同步共享中的作用,实现最大化的信息利用效果,为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生态环境监测主渠道的作用,结合各部门业务发展的需求和服务范围,搭建业务信息资源库,一方面,为上下层级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和数字化能力提升提供资源库支持;另一方面,为公众群体办事效率的提升提供数字信息的支持和保障,有效提升政府本身的信息服务,以充分实现行政利民、生态环境监测利民的效果。其次,在生态环境监测的流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出领先上级地方政府部门对落后下级政府服务的引导和支持、领先地方行政单位帮助落后地区政府服务建设的功能,并以此来支持中国西部区域政府加强对自身服务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和认真学习,如,可以以县政府为主体,定期组织各个部门单位在数字化政务服务方面的转型和优化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总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短板补缺和长处优化的同步[8]。
3.3 培养专业人才,普惠基础设施建设
在服务于数字化供给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支持,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带有技术性和先进理念性的工作人员,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并健全了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要求[7]。
一方面,政府要能够围绕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供给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转型,定期组织各个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转型培训,增强对数字化生态环境监测、“互联网+政务”的认识,并培养工作人员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借助地方高校的作用,与地方高校联动,强化“互联网+政务”转型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加强对单位数字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转型的质量考核,引导政府、各个单位、学校等主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3.4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与前提,有了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才能将的各项生态环境监测内容进行统筹与综合。首先,设立专门的领导队伍负责对工作全面安排,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并进行纵向的公务数字化,同时,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监督与奖励等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动态公务数字化制度,实行定期检查和验收,并经常吐故纳新,进一步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8];其次,还可以形成结对帮助制度,由经济条件好、能力强的帮助条件差、能力弱的,通过结对子,增强整体实力。其次,应当坚持横向生态环境监测与纵向生态环境监测相结合、统一生态环境监测与自我生态环境监测相结合,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体制机制,形成自身特色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中,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诸多困境,但是这些困境也正是突破原有桎梏,实现质的变化的方式,只有勇于打破困境,迎难而上,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的目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监测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各地政府可以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变动,生态环境监测的建设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政府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住公众的需求,把握住地方发展的需求,从而来保证自身真正地做到政务为民、服务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