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五个环节加快推进军工数字化转型

2022-11-06窦小强陈建江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流程转型

窦小强 陈建江 /文

深入推进军工数字化转型,必须强化目标牵引,突出问题导向,特别是对影响转型成败的顶层设计、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运营模式、持续发展五个重要环节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准确识别、预判和分析。

强化顶层设计

各集团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整体谋划,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军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全局性、紧迫性理解不深刻、不系统,对于数字化赋能国防科技工业主责主业、服务数字化装备及数字战场建设、支撑网络信息体系作战的新任务、新要求认识不足。二是目标景象不清晰。亟待对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和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模型数据要素、科研生产模式等核心目标景象进行具象、准确描述。三是行动步调不一致。能力不均衡、协同不顺畅,影响装备数字化建设及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协调性。

对策建议:一是制定国防工业数字化转型纲领性文件,目前已发布装备数字化建设总体架构,侧重于装备采办流程的改进和数字战场的建设,国防科技工业需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侧重于装备研制生产全要素数字化,共同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制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开展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产业链上下游模型体系一致、平台互联互通问题,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有序推进军工数字化转型行动。聚焦装备数字化研制生产主战场,按照试点先行、分期推进、全面覆盖、持续完善的实施路径进行强点、连线、建面。

变革组织管理

各集团围绕数字化转型紧锣密鼓地推进组织管理变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尚无行业数字化专职管理部门。目前各级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数字化管理职能均存在多头、分散和权责不清等现象,与加强数字化转型组织领导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各单位数字化管理的转型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级企业的数字化管理部门多数停留在信息化管理阶段,处于业务从属和服务支撑地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带动作用不足。三是没有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多数企事业单位仍采取传统科层制组织架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回应和反馈不足,难以及时满足用户需求。

对策建议:一是在行业管理层面设立专职数字化管理部门。职能整合,加强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领导,更好指导推动全行业开展数字化规划和建设。二是各集团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数字化部门职能和地位。各级数字化管理部门与发展战略、流程优化、能力建设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三是各单位推动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以数字化总体架构为蓝图,识别组织流程、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堵点、断点和痛点,通过扁平化、网状化、平台化组织方式,提高转型效率和水平。

优化业务流程

随着转型逐步深入,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面临着一些难点问题:一是缺少战略驱动下的业务流程设计与动态优化。多数单位业务流程仍局限在现状梳理和电子化方面,数字化业务变革流于表面,优化不足、系统性不强。二是模型/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运行不畅。受单位内模型体系建设与数据治理不够完善约束,数字化业务流程仍存在断点,全业务链模型数据贯通能力尚未形成。三是流程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成功实践的可复制性不强。各单位业务流程的历史惯性较大,流程变革涉及的利益分配极为复杂,与业务流程变革配套的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示范验证后的业务流程推广难度依然较大。

对策建议:一是重构数字化流程体系。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开展各阶段、各环节的数字化流程设计,明确优化目标、工作内容、输入输出数据/模型及支撑工具。二是打通数字化业务流程之间衔接点。明确责权利,制定跨单位、跨阶段、跨部门传递与应用的模型数据“建、管、用”标准,通过统一权限、统一标准破除瘀点。三是加大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推广力度。将数字化业务流程与研制体系、质量体系深度融合,按照“研究一批、示范一批、应用一批、推广一批”的方式加强各领域自上而下的数字化业务流程再造,带动领域整体数字化转型。

创新运营模式

各集团在运营市场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建设、轻运营的传统观念仍普遍存在。往往关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等“可见成果”的建设与交付,而忽视解决方案、技术运维等“无形要素”的运营与服务。二是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业仍以满足自身建设需求为主,在解决大型业务系统“不好用”和“不愿用”的问题上技术乏力。三是重视“硬设施”而忽视“软环境”。对运营机制建立、落地及监管服务考虑不足,未同步考虑绩效考核和运维模式,影响数字化系统迭代升级和转型绩效的充分发挥。

对策建议:一是强化建设与运营并重观念,把运营贯穿数字转型体系全生命周期。在规划阶段明确运营主体、在建设阶段考虑运营手段,在交付阶段考虑运营流程。二是用开放、市场化的方式整合运营力量。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建立“虚拟”产业集群,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建立产业联盟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加强竞争力,推动数字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发展。三是建立合规高效的运营机制。通盘考虑技术选型、资源配置、服务体系、绩效考核等环节,支撑数字化系统的持续迭代,促进转型绩效的充分发挥。

推进持续发展

各集团持续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字化转型相关先进应用技术储备不足。区块链、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数字孪生、数字线索、权威数据源等专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距离成熟应用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环境面临“卡脖子”风险。装备数字化科研生产过程中大量软硬件设备依赖进口,自主研发和应用推广能力不足。三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亟须加速。数字化转型下各阶段、各环节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制约了全流程贯通、全业务域协同。四是数字化持续投入水平与转型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企事业单位数字化投入远远不足。

对策建议:一是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加强数字化共性尖端高技术在装备科研生产新场景、新方法、新模式中的应用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集智攻关,提升装备专业数值算法、建模仿真、模型数据管理等数字化技术成熟度。二是大力提高工业软件供给能力。要打造国家级工业软件研发中心,培育国际领先的工业软件供应商,提升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三是制定数字化基础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建立科学、完善的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统一理论方法、统一模型描述、统一方法应用,规范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四是多元化、持续性加大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加大政府引导,鼓励企业提高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比例,持续提升投入产出比,为社会资本主体参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流程转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动态业务流程管理在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