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而不亡 风范永继
——在纪念谢孟廖舒四位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2-11-06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五湖四海作曲教授

彭志敏

今天参加四教授百年诞辰暨专业建设座谈会,很感慨,也很想念他们!

谢孟廖舒四位教授,都是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的尊者,也是我们学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创立者、建设者、领军者、功勋卓著者!

回想我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工作历程,常常受益于四位教授,尤其是受益于谢功成、孟文涛两位教授并及他们的全家。他们之于我,就像是父亲和亲人一样。没有他们的关心、爱护、帮助、提携,就没有我的今天。

作曲系的建立、建设、发展、演变,无论在哪个时期,也无论是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这四位教授的高瞻远瞩、布局规划、呕心沥血、亲历亲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所产生的关键作用,不仅为作曲系奠定了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成就了巨大的历史成就,树立起令人信服的榜样,也成为作曲系最宝贵的思想财富、治学传统和学科文化遗产。

我曾写过《人品、文品和学术批判精神》和《长笑当歌 大江东去》等文章,以表达我对老师们的崇敬、缅怀、感谢、思念之情。现结合纪念会的主题,着重谈谈如何继承发扬四位老教授的优秀思想品德和优良工作作风问题,供作曲系双一流学科建设参考。

第一,要继承发扬他们“五湖四海、一心为公、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作曲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五湖四海的多元化集体。教师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上海以及海外,在同期组建的新中国四大“音专”中,作曲系教师的地缘成分和学缘成分可能都是最丰富的。作曲系的教师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没有因为籍贯、师从的不同而不团结,以至形成某种形式的“小圈子”,进而影响合作共事。这就像毛主席所讲的那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所谓的“共同目标”,至少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要把教学工作做好,要把作曲系办好;二是要坚持使作曲系“出人才、出作品、出思想”;三是要把作曲系办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一种共同目标,实际上也是作曲系的共同价值理念、共同行为准则、共同办学追求。

谢功成是作曲系的首任系主任。谢老师经常强调这样一点:“我们都不是大师,但我们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办成大师可以办的事情”。谢功成教授之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谢公”,这不仅是“谢功成”三个字的简称,也是对他坚持“一心为公”的尊称。今天,为防止并打破教师队伍在学缘上的近亲繁殖,学院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因此,一个学校的教师主要来自本校的情况已成为过去,教师来自五湖四海的情况将愈来愈多;教师出自同一师门的情况将愈来愈少;教师间彼此熟悉了解的程度一开始会显得比较低,工作上的磨合适应期也会显得比较长。这就更加需要要继承和发扬好老教授们开创的优秀传统:加强团结、加强适应、加强凝聚、加强合作,坚持五湖四海、坚持一心为公、坚持团结共事,把作曲系及其学科建设工作搞得更好。

第二,要继承发扬他们“敢为人先、精益求精、勇于批判”的自强精神

在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武汉音乐学院属于“地方院校”。因此,无论是地域条件、经济条件、信息条件、政府支持力度等各方面办学条件都远不如京沪两地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拿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要争取自己的专业地位,就更加需要“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因地制宜、拼搏进取”的自强精神。谢功成老师之所以常说“团结在一起办大师可以办的事情”,也就是这个意思。

简单回顾一下:作曲系在教师使用方面,曾率先实行非常科学的“三三制”;在本科学生的培养方面,曾率先实行优胜劣汰的“三二分段制”;在本科阶段的作曲主科教学方面,率先且坚持实行“主科教师轮换制”;在研究生的专业教学方面,率先实行“导师小组制”。1979年,作曲系率先举办全国首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1985年率先举办全国第一次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作曲系曾率先开办“录音艺术专业”;率先开设“序列音乐写作”课程和“音乐分析学”课程;编写全国第一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第一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和“新概念”系列作曲技术理论教科书。率先开启以长江为题材的系列音乐创作,率先开启以高科技手段和原生态民歌相结合的“新民族根源音乐”创作。孟文涛教授针对苏联音乐理论家克列姆辽夫、匈牙利音乐理论家魏纳·莱奥等国内外学术权威的著作和论断发起批评、批判等。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有“摘太阳不怕烫手”的大无畏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作曲系“自强不息”的辉煌例证,都是作曲系“敢为人先”的骄人成就!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那些“率先”之举或“第一”之说,都已成为过去,以今天的标准看,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是,那种被实践所证明的“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自强精神,却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第三,要继承发扬他们“豁达对事、宽容对人、不忘初心”的乐观精神

在作曲系的老一辈教师中,有很多都经受过严酷的战乱,特别是在政治上遭受过极不公正待遇,那些遭遇和摧残,可能是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都能对此报以一种宽宏大量的、宽容大度的、宽恕大爱的态度;从没有因此对国家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失去信心、停止工作、放弃责任;相反总是坚守教育初心,坚定教学理想,坚持教书育人。我作为他们的学生,从来没见过他们愁眉苦脸,没听过他们唉声叹气,没发现他们牢骚满腹,没看到他们丧失信心。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是爽朗的笑声,灿烂的面容,宽广的情怀,正能量的言谈。这,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值得“涉世不深、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们学习的:如果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事、遇挫、遇困难,千万不要郁闷,不要悲催,不要短视,不要浅见;而要像四位老教授那样,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坚定专业建设的理想,也要像李白和辛弃疾所说的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男儿到死心如铁”!

第四,要继承发扬他们“茹苦含辛、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奉献精神

党和国家明确强调,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我觉得,这一要求是从包括四位教授在内的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是从中国未来发展需要中提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学生,时时处处体现出无私而真诚的爱,在作曲系老一辈教师那里是蔚然成风的!他们从来不吼人、不训人,不埋汰人、不数落人,总是和颜悦色地说话,轻言细语地交谈,慈祥满面地授课,润物无声地育人。回想起来,我能够作为他们的学生,后来又能够和他们一起共事,甚至还成为他们的“领导”(一笑),真是三生有幸!我觉得:我们要办好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武汉音乐学院,要建设双一流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没有四位老教授那种茹苦含辛、润物无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师德、师风、师范,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永远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

五湖四海作曲教授
李政成:集名家名剧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Task 1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加入全球汉诗总会有感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人无完人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