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航空运输危险品培训管理智慧化建设

2022-11-05赵宁宁王卫军董桂枝

物流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监察员危险品教员

赵宁宁,郭 朋,王卫军,台 枫,董桂枝

(1.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1300;2.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北京 100010)

0 引言

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是民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的基础,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工作则是近年来行业管理的难点。“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明确提出,以提升安全组织管理水平和行业治理效能为导向,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打造数据驱动的行业监管和融合创新的市场运行检测体系,提升行业监管水平[1]。开展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智慧化建设,推动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成为当前行业亟待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1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现状

1.1 管理依据

目前,中国民航对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对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活动人员的危险品培训应当由符合要求的危险品培训机构实施;危险品培训机构的教员应当通过地区管理局的能力评估;危险品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前应向民航局提交备案材料等[2-4]。

国际民航组织也要求,托运人、货运代理人、旅客服务人员、机组人员、安检人员等12类人员必须接受与其职责相符的危险品培训[5]。

1.2 培训机构情况

目前,很多国内航空公司、机场都成立了危险品培训机构,对本企业人员进行危险品培训或按照委托方要求对外开展培训服务,此外行业内还有相当数量的第三方危险品培训机构,为托运人或托运人代理人、中小航空公司和机场等提供危险品培训服务。

自2014年通过危险品航空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对外公布62家危险品培训机构的备案情况以来,危险品培训机构备案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较上年增加11家,2016年增加14家,2017年增加5家,2018年增加13家,2019年增加12家,2020年增加5家,如图1所示。目前,全行业共有危险品培训机构122家,危险品培训教员860余名。

图1 2014-2020年危险品培训机构数量

1.3 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危险品航空运输专业性强,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的主要资料《技术细则》内容每两年更新一次,每年不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危险品规则》每年更新一次。为适应知识内容和操作要求的持续更新变化,危险品航空运输相关从业人员在接受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初训之后,还需要定期进行复训。目前全行业航空公司和机场共有各类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约348769人,按照《技术细则》规定,这些人员都必须接受危险品培训,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危险品托运人及托运人代理人须接受危险品培训。据统计,2018-2020年全国危险品培训机构分别培训了191 395、206 118、178 792人次,如图2所示。

图2 2018-2020年全国危险品培训机构培训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危险品培训监管力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危险品监察员93人,其中专职监察员9人,兼职监察员84人。危险品监察员在完成日常的危险品航空运输行政许可审批、备案、局方政策落实等事项之外,还要承担辖区内航空公司、机场等危险品航空运输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对象包括辖区内众多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代理人、安检机构等。一名兼职危险品监察员,负责辖区内2-3家航空公司、8-10家机场、6-8家危险品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成为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2020年全国危险品监察员共开展827次危险品航空运输相关工作检查,其中针对危险品培训机构开展77次检查,如图3所示,涉及15家危险品培训机构,危险品培训机构检查覆盖率(15/122)×100%=12.3%。

图3 2020年危险品航空运输各行政相对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2.2 培训机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在管理局、监管局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对很少一部分危险品培训机构进行日常行政检查的情况下,部分危险品培训机构,尤其是一些第三方危险品培训机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危险品教员长期不上课培训记录保存不规范、未留存委托方危险品培训大纲、机构教员变动后备案变更不及时等情况时有发生。

2.3 企业危险品培训管理不规范

在目前的危险品航空运输实践中,国内的大中小航空公司和机场均存在危险品培训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企业对危险品培训工作的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危险品培训工作实施的系统性、计划性不强。管理局、监管局日常监督检查中时有发现航空公司、机场存在从业人员未经危险品培训上岗工作、逾期未复训、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危险品培训大纲未及时更新等问题。

2.4 培训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2014年中国民航建立了危险品航空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对包括危险品培训机构备案在内的一系列危险品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在行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不可或缺的平台。但随着行业管理的不断深入,该系统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功能单一、模块间缺少有效联接、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无法实时了解航空公司、机场、培训机构等企业的培训信息,难以进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

2.5 危险品培训教员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具有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再加上指导具体操作的《技术细则》《危险物品规则》均为英文资料,因此,对教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全行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危险品教员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地区危险品教员,国、东、南等大型航空公司与中小航空公司教员,千万级机场与中小机场危险品教员等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少数一线教员不能及时准确理解相关操作要求,影响培训效果。

3 智慧化培训管理建设

针对目前危险品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智慧民航建设,将危险品教员评估、危险品培训机构备案、危险品教学工作实施、危险品教学质量测评、危险品培训工作监督检查等危险品培训工作所涉环节全部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衔接、信息互通互联。做到危险品培训机构管理严谨规范、教学活动实时可控、培训数据真实准确、局方监督检查透明规范,全面开展危险品培训工作闭环管理。

3.1 危险品从业人员培训信息化

搭建从业人员危险品培训记录数据库,为每一位从业人员建立危险品学习档案,民航管理局、监管局、学员所在企业或学员本人,可通过学员身份证号、手机号或工号等,查询到该学员的全部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考试分数)、培训有效期、提供培训的机构和教师信息等。

3.2 危险品教员管理信息化

建立危险品教员信息库,全程记录各地区教员评估工作及各教员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管理局、监管局可随时查看、开展监督检查,并对不同教员的教学活动进行横向比对,指导辖区的危险品教员改进培训工作或组织危险品培训质量测评,尽可能缩小教员间差距。

3.3 危险品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化

一个系统账号实现危险品培训备案、培训数据报送,彻底改变了现有的危险品培训机构账号管理模式,管理局、监管局可及时准确掌握危险品培训机构设立情况、培训档案管理情况、培训计划、培训数量、合格率等情况,对于部分可能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及时开展重点检查。

3.4 局方监管信息化

利用危险品培训学员、教员、机构进行信息化管理数据和成果,进一步优化现有民航行业监管执法信息系统对危险品培训的监管,指导管理局、监管局制定更精准的检查计划,科学有效地将危险品培训机构目前的检查情况、整改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反馈到针对该机构今后的监管工作中,优化配置目前有限的监管力量,全面提升危险品培训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监察员危险品教员
压责提能多维提升特约监察员履职能力
高坪区:“监察员之家”促特约监察员履职
一名省监委特约监察员的建议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