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2022-11-05刘丽军
刘丽军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学院,湖南长沙 410131)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产教融合、强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职教20条”也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教育部共分四批确定了446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中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121个,大概可分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系统开发与运维、网络等6个大方向,基本涵盖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也体现出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复杂化、多元化。
一、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人才却实现不了对口就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由于计算机专业技能和专业内容的差异性,以及学校办学特点的差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千差万别,尤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1+X”证书制度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从而导致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学校进行的教学内容不能相匹配,甚至脱节,而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导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多数都被安排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且企业所配备的师傅与学生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1]。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不够,学校所录用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真正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能工巧匠”少之又少,这就导致老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都不充足,无法达到实训课程创新的教学要求。同时,“能工巧匠”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但是对于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教学理论掌握得都还不够,无法将实践内容转化为课程教学知识,从而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学。
另外,没有宽松的“课证融通”环境,不敢、不善于改革,也会影响师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2]。
二、1+X证书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
(一)师生同岗实践提升专任教师技能水平
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需要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从而掌握一手的技术技能资料,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在实习期间可以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教师在企业新品研发中的有效参与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从而更进一步明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地开展和推进,就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共同签署培养协议的方式,构建企校双元育人的培养模式,使专任教师与企业师傅能够共同参与到教育过程当中。让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考评、考试制定及岗位技能教学的制订当中,将企业、学校一体化育人机制有效地落实到教育过程当中。
三、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内容
(一)融合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可能千差万别,根据前述其对应的“1+X”证书有121个之多可以看出。在进行课证深度融合时,一定要根据行业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融合培养目标,从而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
(二)融合培养方案
在明确培养目标后,就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关技能证书的目标融入培养方案,从而进行课证融合的指导。这样一来所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技能通过证书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满足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三)融合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的落实最终还体现在课程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将证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入到课程中,选取符合当前专业培养目标的“1+X”证书,保障证书的有效性以及专业性。
(四)融合教学队伍
融合教学队伍,目的是提高对课证融合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是主要的实践者,轻理论重实践或轻实践重理论都不合适,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两者之间的互补,相互促进,这样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知识上的短板,同时也更有利于获取“X”证书。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分析
自教育部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前后四批确定的44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面向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多达121个,面向的岗位也千差万别,本文就不一一赘述,只对当前比较有代表性、与本校专业培养目标契合度较高的几个证书加以分析。主要有Web前端开发、Java应用开发、Java Web应用开发、安卓应用开发,对应的岗位分别是网页设计师、Java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安卓开发工程师。4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对应的初、中、高级考评内容和考证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等级标准列表(部分)
表1(续)
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时间长、开设学校多,根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的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831个院校开设此专业。本文无法一一涉足,仅针对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其专业(2个方向)课程开设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湖南现代物流职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表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课程体系清晰。专业核心课程数量(7-8门)符合教育部文件要求,课程包含2-4个工作岗位,与前述的“1+X”证书正好对应。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发展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选择适合自身的一个或多个X证书,为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
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对比分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其课程体系与“1+X”证书的职业能力要求有相似之处,这也说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紧贴市场需求的[4]。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1+X”证书职业能力要求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专业核心课程与“1+X”证书职业能力要求对应情况
从表3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第一批“1+X”证书制度“Web前端开发”项目的试点学校,Web前端的证书职业能力要求(初、中级)较好地融入了课程体系中,Web前端方向学生首选“Web前端开发”证书是可取的。Java应用开发、Java Web应用开发、安卓开发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课程体系融入还不够,Java方向或Web前端方向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取1或X个对应证书。同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与对应等级要求的相似程度分析,可以考虑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与证书成绩互认,即可以用期末考试成绩代替证书考试或以证书考试的成绩代替该门课期末考试成绩[5],真正做到课证融通。
七、结束语
从公布的四批共446个“1+X”证书来看,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就有121个,这也说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庞大需求。但同时也发现,其基本涉及了当前计算机应用的方方面面,与当前高校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这就造成在课证融通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需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来进行科学设计,从教学制度改革、学证互认,建立学分银行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使“1+X”证书与专业对接更紧密,与职业要求对接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