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设计 协同升级

2022-11-0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0期
关键词:协同智能化模型

当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如何进行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是时代的重大命题,关乎产业发展百年大计。建筑产业互联网在建筑领域的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以企业层的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为例,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以“智能化+大数据+模型”为基础,面向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技术应用,立足于设计阶段的协同工作平台。平台由智能化设计软件、行业大数据信息库、云计算引擎组合而成。平台为基于BIM 信息模型智能综合协同设计提供支撑,为推进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和智能化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面向设计企业提供项目管理、协同设计、知识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生产、设计与管理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全过程运营管理水平,解决了生产与质量脱节。平台基于BIM 模型,在统一的设计环境开展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的设计。在统一工作平台、统一设计环境中,以设计过程管理为主线,以设计项目作为对象,解决了项目管理、协同工作、资源共享等问题,保证了设计质量,提升了专业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项目质量

其中同步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为设计人员提供及时同步的专业协同工作基础平台和工具,并能与设计软件环境紧密集成,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平台的优势在于各专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及时协同,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快速反馈、及时解决;缺点则是对网络带宽和硬件配置要求高,平台综合使用成本高。

以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同步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小库智能设计云平台(目前已全新升级为“小库设计云”)为例。平台运用语义识别、启发式学习算法、多维度多参数方案评估算法等技术,通过一键查询项目周边信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实时校核修改、联动核算指标数据、项目协同交互编辑、多种格式成果输出等功能,快速生成规划设计和开发决策的AI 强排方案,提升设计合规性,简化设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缩短项目周期。

目前,小库设计云平台已从最初的智能强排工具逐步深化为面向建筑设计场景的一体化智能云模设计平台,致力于通过调-做-改-核-协-出6大工序下的在线一体化建筑设计协作,实现开发类项目规划、单体、细部多尺度覆盖,提升建筑全流程各个场景下的设计工作效率。

以中冀轩辕保定某项目为例,该项目用地面积约4.8 万m2,容积率2.5,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1.8万m2。产品业态含住宅、幼儿园、邻里中心等配套。项目西侧地块需要计算镜像日照,传统设计方式下需反复多次设置日照参数,复杂繁琐。同时项目户型较多,户配比计算复杂、工作量大。

针对上述项目难点,将项目用地红线及户型产品导入小库设计云,通过智能强排快速生成满足规范及日照的方案,高效判定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镜像日照功能,确定项目的最终排布形态;并利用指标实时反馈功能,快速调整户配比,完成最终规划方案。该项目利用小库设计云智能规划相关功能,快速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做到规划布局合理、指标满足需求,最终得到甲方高度认可。

相较于传统的设计,小库设计云平台可以实时快速评估已有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辅助建筑师清晰理性地设置优化策略,进一步在优化策略的指引下生成较优秀的设计方案。当然整个顺序不是固定的,评估、优化和生成可以在过程中随时进行。

城市大数据评估基地。小库设计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等快速建立基地界线外扩1.5公里范围内的三维城市空间模型,直观形象展示基地周边状况,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基地的商业价值,大幅提高建筑设计前期调研建模的效率。

智能算法加速设计。平台用户只需三步完成方案设计:第一步,直接在小库设计云平台在线圈地或者上传基地CAD 文件;第二步,输入容积率、覆盖率等基本限定条件;第三步,选择楼型产品获得智能推荐组合。完成这三步即可轻松实时获得小库通过智能算法设计生成的多组满足用户指标、当地规范和日照的方案,并可在线多视角查看和编辑方案三维模型,快捷为建筑切换几种风格的表皮、手动调整方案、查看方案各项数据指标、显示户型组合等。同时经济技术指标表、三维模型和CAD格式等文件可供下载。

方案验算科学准确。平台集成各类建筑规范、日照法规及行业标准,可几秒内完成对方案的日照验算及规范检查,大幅减少建筑设计中机械重复的计算工作。其中,日照分析基于太阳方位、项目经纬度、遮挡建筑和被遮挡建筑的日照计算范围等,对地块内和周边建筑的光照热力进行矩阵化的计算,保证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促进产业高效协同。以平台和智库协同产业链条实现精益效应,促进设计单位及业主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目前在平台注册的企业通过在线管理标准化楼型、户型文件等及借助平台辅助设计,已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统一及企业各地员工协同工作.

减少设计变更 提高决策效率

异步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则能满足项目设计成果集中管理、对内对外在线交付及在线评审、问题反馈、在线协同的管理需求。平台的优势在于平台维护成本较低,网络带宽要求不高,甚至可以离线管理模型与设计成果,平台综合使用成本较低;缺点在于设计过程成果问题的反馈与修改不够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效率。

目前,市场上同步与异步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均可实现数字化审图、出版、交付、归档,提供在线审图、红线批注、要点审图、图纸拆分、图签信息提取、条码生成、图纸目录生成、电子签名、自动转换为外部审图机构以及归档所需的格式文件,自动收集原图、打印文件以及签署文件,完成设计文件的数字化出版,实现图纸的收集、打印、归档、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同时支持多种协同方式,包括经典的文件协同、零件图/组装图协同、共享(盘)协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协同工作中将审查标准植入审查、互提等工作中,可进行在线校审,开展互提,生成零件图、外部文件、专业设计总说明、修改图、升版图等。

以成都某商住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是成都地区高端、地标性多业态商业综合体项目。整体占地面积12.66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12.84 万平方米。业态包含住宅、公寓、办公楼、酒店、商业。

项目BIM 实施采用了由因恒科技提供的因恒云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进行设计协同工作。平台可以在网页、PC、手机App 三个客户端进行使用,共包含基础模块和标准模块两大功能模块。

因恒云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分为网页端、PC端和App 端。PC 端除了具备平台主要功能外,同时还包含针对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使用的成员管理、模型标签设置、流程模板设置等相关后台功能模块。在成员管理功能中,通过对不同参与单位人员的上传、浏览、回复功能的权限设置,从而保证项目所有文件的安全性,更便于统一管理文件的不同版本,避免因不同人员上传文件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及时。同时利用流程模板与表单设置功能在网页端结合项目业主的管控需求和规范,制定具有项目实施特点的相关任务发起、修改、审批、通过的闭环流程。

PC 端的应用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模型管理和资料管理功能中。在模型管理功能中,通过全专业包含建筑、结构、水、暖、电、精装、幕墙等模型的上传和轻量化处理,所有设计单位、甲方、咨询单位都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模型的实时浏览和设计讨论。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设计研讨,在三维可视化的场景下,通过对模型的无死角剖切、构件尺寸和净高的测量、空间的漫游等功能使设计的推进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时,在三维模型中,更能增加各专业间的协同性,更直观的检查出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在施工阶段,现场施工单位利用轻量化模型进行现场指导施工,同时甲方、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也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App 端进行项目实施情况的实时检测和情况对比。

在资料管理的应用中,上传图纸、变更单、工程联系单、现场指令单等相关文件,可以实现所有文档、图纸、资料的统一管理和资料可溯。通过智能化协同设计平台统一管理所有资料,极大减少了在传统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各专业间经常会因图纸版本过多而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不到位而造成的后期设计变更。

成都某商住综合体项目的BIM 协同平台应用,通过可视化方式辅助图纸会审,发现并解决包括建筑、结构、安转等全专业协同问题,进一步减少拆改费用;通过轻量化模型指导、协调现场安装,配合BIM 应用成果保证了空间品质,避免了管线的后期拆改共,减少拆改费用,避免了材料浪费;甲方现场人员利用平台协同功能,在未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提升了专项会议的决策效率;利用文档存储功能,控制各资料、图纸、文档版本,保证各参建单位接收资料的时效性和统一性。

猜你喜欢

协同智能化模型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自制空间站模型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模型小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