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你,红树林!
——听陈洪美《红树林恋歌》感悟
2022-11-05郑良文
文|郑良文
我和陈洪美先生相识于1998年。当时,星海音乐学院在建校41周年来临之际,筹划在省内几个毕业生相对聚集的生源地成立校友会。我那时在学校党政办任秘书科长,陪领导参加了几个地市校友会成立活动。湛江市校友会成立时,陈洪美当选首任会长。在庆典活动上,洪美学长高亢激越、饱含真情的专业演唱,给我留下了“抒情男高音”深刻印记。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近些年,在报纸杂志和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公众号上,时不时总能看到或听到陈洪美创作的声乐作品。其抒情优美、意远情融的作品风格和艺术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求真求美,道法自然
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是陈洪美先生近期推出的又一力作。该曲由李涛作词,陈洪美作曲并演唱。聆听激越悠扬的歌声,感悟优美抒情的旋律,一种新时代“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隐隐渲染于心,一种“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岭南情结跃然而出。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的滩涂浅滩,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种类丰富,不仅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原生红树林,即分布在雷州半岛西北部、廉江市高桥镇沿海的红树林,还有我国最古老的白骨壤林——分布在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的红树林。沿着海岸逶迤腾延的红树林,浴海而生,向阳秀发,成为湛江这座滨海之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可以说,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是面对当下、表现现实的传统和要义。这种坚守,是一种文化自信、艺术理想在起作用,是一种高尚的艺术情操在起作用。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正是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适时而发。这也正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作为艺术工作者,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发掘当下,剖析现实,讴歌时代,才能以新颖的生活视角、奇巧的艺术构思、强烈的视听冲击,才能把气韵生动的自然美和形式美和谐统一,出新出彩。我们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是应季而生,春暖花开进而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词曲同工,意远情融
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是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为创作素材的,通过对红树林的赞美,热情讴歌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热情赞美祖国伟大山河的壮丽秀美景色。
“啊,红树林,你说你只是一片绿洲,我说你是我心中的春天,你含情脉脉伫立水中央,给我多少眷恋多少怀念。”歌词开篇就满含深情地把红树林的美和对红树林的恋渲染出来,一幅阳光沙滩、水波潺潺、白鹭凌空飞舞的和谐景象,让思绪沿着海岸线,向着海的那边在不断地延伸。
“啊,红树林,殷殷的红树林,蓝天为你痴情,海风为你缠绵,我愿化作一块碉石陪你沧海桑田。”随着歌词情感的不断升华,歌曲旋律激昂递进,达到全曲的高潮。作曲家凭着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家乡、对红树林的深深眷恋,创作出了旋律优美、抒情而不失激昂大气的《红树林恋歌》,把词曲艺术地完美结合统一起来,无论是在抒情赞美中,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真正做到了旋律与歌词的谐和统一。
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音域宽广,达13度(bb—g2),旋律起伏较大,优美而抒情,情感真挚。歌曲开始引入(1—4小节)的音域已达11度。以五声性宫调式作为主体,偶尔还加入了变宫音,旋律多以调式音阶的上下行交替进行构成,十分流畅。《红树林恋歌》使用了典型的主歌加副歌的二段体歌曲曲式结构,两段之间还使用了和引入一样的“啊,红树林”作为过渡引申发展和高潮处理,既抒发了情感,又使两段之间的情感转换自然契合,增进了音乐的连贯性。醇厚明亮、委婉动人的音调,充满着眷恋深情,扣人心弦。
陈洪美先生1975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广东人民艺术学院,曾工作于雷州师范学校和赤坎区统战部和文化局,历任湛江市文化馆馆长、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湛江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副研究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30多年来创作了300多首歌曲作品,出版有个人歌曲集《乐韵乡情》、歌曲(碟)专辑《半岛情·家乡爱》。歌曲《湖光岩,美丽的地质公园》《我想飞》《雷歌神韵》等40多首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大赛中获奖。在陈洪美创作的作品中,如《挥不走的乡愁》《一句叮嘱一支歌》《幸福中国》等,无论是对故乡对亲人的眷恋之情,还是对党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举,都有优美抒情的旋律,深情厚朴的意蕴。不难看出,坚定自信的审美理想、热爱生活的人民情怀和抒发的真挚情感,在陈洪美的作品中都得到了高度契合,达到了高度升华。
扎根生活,讴歌时代
诗言志,歌咏怀。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艺术作品要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志向,更要集中体现时代精神。要通过体物写志,歌颂时代,坚守中华传统审美理想,才有艺术兼容的底气和时代精神。也只有这样,文艺作品的形象标识所彰显的时代精神、根植性的文化自信和相容性的创新创造,才更具有文艺旗帜、文化号角的鲜明属性。
陈洪美扎根生活、讴歌时代的创作执念,在其作品的题材、风格上,在不同层面让人感受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浓浓的生活气息。如《雷歌神韵》《说句话儿给党听》《雷州鱼民上北京》,作品采用独具地方特色的雷州半岛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创作有机融合,用艺术旋律勾勒出审美视线,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一个个生动画面。作品旋律元素的民族特性、地域特征和展现出的主题艺术魅力,让人耳目一新。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和艺术理想在起作用,因为扎根沃土,所以春暖花开。
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中所说,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因有最虔诚的“爱”与“敬”,从情感的体验发现真理与价值。艺术之创造是艺术家由情绪的全人格中发现超越的真理真境,然后在艺术的神奇的形式中表现这种真实。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在遵循艺术规律中,把想象力与人民性的辩证相统一作为创作的初衷,既放飞想象的翅膀,又脚踩坚实的大地,使得作品有血有肉,既扎根生活,又超然生活,是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彰显出作者热情拥抱生活、直面当下、讴歌时代的真情实感,真挚感人。作者正是用他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厚感情,如缪斯抚着七弦琴与常春藤,奏出史诗般的心灵交响,令人感动,令人心潮澎湃。
生物的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潮起潮落,海水渐渐从半腰到满冠淹没了红树林。红树林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凤凰浴火中的生生死死,涅槃重生的红树林在晨曦中向荣欣欣,在风潮中年复一年地走过来。红树林,那不只是一片绿色一片树林,她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希望的美丽愿景。
听着陈洪美先生的《红树林恋歌》,穿越红树林,走出红树林,在优美的旋律里,我感到红树林中的百鸟和谐欢舞,我感到红树林里丰茂水草中的鱼龙游弋,我感到红树林的根芽在破土重生。艺术歌曲《红树林恋歌》留给我们的美好,是来自心灵的力量源泉,是生生不息的执念和音乐唤起的我们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