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进”助力“双减”提质增效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2022-11-04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7期
本报讯 近日,“双进”助力“双减”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生体验课和教师研讨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的金鑫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主题为“万物互联,感知世界”的传感系统编程课,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刘峡璧教授带领信息科技教师们进行了“智能交通信號灯”课程教学研讨。
在人工智能体验课上,金鑫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万物互联,感知世界”的传感系统编程课,金老师通过“听声辨位”及“看口型辨音”两个小游戏解读信号类型、介绍传感器的概念,引导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同时,金老师还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鼓励各小组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点评并总结课程收获。
金鑫表示,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人工智能教师交流会上,刘峡璧教授带领信息科技教师们进行“智能交通信号灯”课程教学研讨。在教师们已通过智能小车项目课程学习到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原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基础之上,进行智能交通灯项目的创意扩展教学。同时带领教师们共同设计了交通信号灯模型,模拟交通控制,实现了按固定时间间隔显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同时还可以随时用手触摸改变灯的颜色。课上,刘教授还为大家讲解了“交通灯检测算法”。
在课程尾声,刘教授鼓励大家,作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引导青少年了解人工智能应用,并传授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原理,培养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京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