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安:卓越城区的模样

2022-11-04应琛

新民周刊 2022年38期
关键词:静安静安区楼宇

应琛

一条苏州河,流淌于静安东西;一条南北高架,跨越于静安南北,串起一段美好生活。

上海中心城区里,人们偏爱静安的理由很多——如果热衷打卡,静安的首店经济领跑全市,大街小巷总是充满惊喜;如果追求便利,静安入选了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如果沉迷历史,静安在近现代中国史上必有一笔……

2015年11月,原闸北和原静安“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静安区。约37平方公里的静安辖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人文环境优雅、城区环境精致。

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全新亮相的静安提出了更高的定位:“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以及更高的要求:“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静安顺势而为,亮出了“十四五”的愿景——“国际静安,卓越城区”。

多年来,静安始终坚持“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实现了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能级,不仅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也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静安,“卓越”二字处处彰显。

如果说静安是上海最具“国际范”的城区,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早在100多年前,南京西路就是繁华之地。如今沿南京西路商圈看去,世界三大知名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集团、历峰集团、开云集团旗下品牌云集。进入上海的世界一线品牌,绝大部分都会在静安设旗舰店或专卖店。

7月初,南京西路商圈再添新成员——意大利奢侈品集团OTB旗下的四大先锋时尚设计品牌Maison Margiela、MARNI、JIL SANDER、AMIRI同时入驻锦沧文华广场,为静安的首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2019年4月,静安区成为上海首批“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之一;2021年以来,“首发经济”成为静安商业的闪亮标签。2022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静安区仍引进各类品牌首店42家(其中有4家全国首店),占全市引进首店数量的近五分之一。南京西路商圈更是多年蝉联上海市“首店”数量榜首。

“首店首发”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静安区的楼宇经济同样逆势上扬。今年1月—8月,静安区“产出”62幢税收“亿元楼”,其中“月亿楼”9幢。静安200幢重点楼宇共计产税426.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75.7%。根据8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西路重点楼宇出租率维持在95%的高位水平,位居核心城区首位,展现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上海按下两个多月“暂停键”的背景下,如此亮眼数据足以证明静安楼宇经济的强劲韧性,是区域经济复苏并稳步发展的“压舱石”和“动力源”。

静安区蝴蝶湾绿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001年开业的恒隆广场税收破百亿元,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首幢“百亿楼”。让“上下楼”变成“上下游”,楼宇经济在静安形成了“内生良性循环”。

繁华的商业、生机蓬勃的楼宇生态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吸引了各领域的领军企业纷纷将总部落户静安,总部经济大放光彩——统计显示,2021年,全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家,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8月,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全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08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整体规模和能级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

在静安,很多大企业来了就不想走,究其原因——从环境优化到“简政放权”,从政策支持到人才服务,静安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升级版”,没有“休止符”。

同时,静安区以行业龙头为突破口,加强引进跨国公司地區总部、全球服务商专业机构等,相继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总部经济增能计划”和“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企一策”给予专属支持,培育了一批在贸易、投资、供应链及研发等方面可汇聚和配置亚太区乃至全球资源的优质企业。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跨河而治后,新静安迎来了更为广阔的产业空间。老静安商务成本较高,为总部经济服务的产业链有时难以落地,行政区域撤并后,先前“吃不下”的产业链环节可以往北部“溢出”,布局更优化;原来闸北发展强势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业,则丰富了静安的产业生态。

8月伊始,在静安区的市北高新园区,德国综合工业集团瑞拓汽车事业部的亚太区总部设立。这家德国老牌的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商并非新面孔,但在中国设立亚太总部,却是头一回。

近几年,在市北高新园区集聚着一大批汽车行业的国内外企业。瑞拓最看中的正是静安在研发工程师招聘、法务财务等服务的便利程度和国际化办公环境上的优势。

区域面积变大、层次更为丰富的静安,描绘出“一轴三带”的产业蓝图:打造贯通南北、共享互融的复合发展轴,形成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

去年,“三带”实现税收收入 535.80 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 63.65%,成为静安发展能级最高、要素最密集的区域。未来,静安区“一带三轴”还将持续发力。

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9月24日上午,随着茂名北路变身周末限时步行街,一场潮流市集也在张园门前亮相,市民们或驻足体验,或穿行其中,或举起手机拍摄石库门下的潮人潮范儿,享受秋日周末的户外悠闲。

记者注意到,张园一侧的围挡也已撤出,古朴的石库门建筑上,装饰着不少绿植和鲜花。通过体验式、引领性的时尚消费导入,为张园历史风貌保护区被赋予全新的商业功能和业态。

从老静安到新静安,地域扩大了,实力增强了,但那份精细的气质和创新的精神,却一脉相承,尤其体现在了民生工程的温度上。

静安区是上海中心城区,但也曾是上海棚户简屋比较密集的城区之一。“撤二建一”后,旧改被作为新静安最大的民生。

2019年1月22日,静安区张园地块旧改征收基地内,当“张园地块正式生效”几个大字跃然屏幕上时,居民沸腾了。张园居民的新居梦成为现实,而百年张园也迎来保护性修缮。

有着“海上第一名园”美誉的张园,是汇聚了多达28种不同建筑风格的石库门里弄住宅,承载了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但由于超负荷、破坏性使用,造成建筑破损严重、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

旧改前,张园内仍有576户居民无卫生设施。为了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脉,改善区域内群众生活水平,2018年9月,静安区率先在张园实行保护性征收,走出了一条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征收新路。

“制度创新是静安旧改的加速器。”静安区旧改办负责人表示,张园不仅是上海城市变迁的缩影,也见证了静安的城区发展变化和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静安敢于“吃螃蟹”,承担了很多全市旧改政策先行试点。五年间,静安消灭成片二级以下旧改地块共16块,约32.64万平方米,涉及征收居民约19690户。

2022年9月,静安区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开街,打造“海派文化”公共空间。

2020年4月彻底消灭了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后,静安区立即启动了对零星地块的旧改工作:聚焦居住困难的居民,精准摸清辖区内零星旧改项目情况,了解居民旧改意愿,结合资金、规划等情况,确定启动征收地块范围,按照“成熟一块、启动一块”原则,加速推进旧改。

在大力推动旧改的同时,静安区也将非成套老旧房屋的改造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老工人新村集中的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始终把推动旧住房成套改造作为为社区居民谋幸福的生动实践。高层带电梯,电梯直通车库,各家独门独户,都有阳台、厨房与卫生间,整个小区绿树成荫,周边超市菜场、社区活动中心与社区食堂齐备……这是静安区彭浦新村最新完成“拆落地”改造的彭三小区五期。7月21日,随着老居民在暂离原址3年后回搬新家园,彭三小区的旧房改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拆落地”改造让群众既告别了蜗居,又留住了乡愁。而静安区这些年推进的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则提升了更多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

“拆落地”改造让群众既告别了蜗居,又留住了乡愁。而静安区这些年推进的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则提升了更多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老房加装电梯为例,秉持着“能加、愿加,则尽加、快加”的原则,近年来静安的加装电梯工作取得了五个“全市第一”:全市第一台政策出台后加装的电梯、全市第一个加装电梯全覆盖的小区、全市第一个成规模批量化推进加梯工作、全市第一个纳入政府实事项目、全市第一个创新提速审批模式。

这些第一的背后,是静安区委区政府回应悬空老人“幸福落地”的期盼,是保证辖区老人生活品质所做的努力。截至去年底,静安共有在用在建在批加装电梯1241台,受益居民户数达25100户左右。

此外,尽管寸土寸金,但静安仍积极盘活各类空间,不遗余力向养老倾斜。目前,全区已有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47家,已建养老床位7066张,其中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94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3家、长者照护之家18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8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95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7家,“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70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25家。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始终将党的建设贯穿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党的整体建设凝聚人、感召人、引领人,绘就了一幅建设人民城市的美丽画卷。

作为党在上海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静安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建设卓越城区的同时,静安始终致力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两排百年石库门建筑在绿地环抱中巍然屹立,这里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曾经的辅德里625号。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讨论研究了党创建初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今年恰逢中共二大召开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通过100周年。许多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被一一讲述。

以中共二大会址为圆心,一处处红色地标在静安星罗棋布——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關旧址、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目前静安共有重要红色资源遗址、旧址等105处,数量居上海各区前列。建党百年之际,静安完成了首批重要红色资源树碑挂牌工作,共树纪念碑11块、纪念牌4块。

一直以来,静安高度重视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2019年7月起,静安启动“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动,着力推进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从展览到场馆,从书籍到路线,静安的红色基因在更精心的守护中得到更深入的传承。

2021年,静安创编讲述中共二大历史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并完成全国五省十城巡演,收获粉丝无数。年轻观众深受感动,通过艺术的形式、音乐的翅膀感受到了党史中那些热血沸腾的生命与赤诚。

此外,静安近年来成功打造《足迹:红色序曲——起点摇篮》《印迹·青色梦想》《印痕·红色使命》《足印·赤色黎明》等沉浸式、创新型情景党课,分别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实地上演,让红色追寻向兼具瞻仰、体验、教育于一体的模式“华丽转身”。

作为上海楼宇党建的发源地之一,为了使信仰之力在静安的红色热土得到赓续和延展,静安始终坚持“引领、发展、服务、凝聚”理念,在经济最活跃的经络、城市最有活力的人群中厚植党建基因,严密组织体系,突出政治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激活强大红色生产力。

升级为年税收“百亿楼”的恒隆广场内,“两新”党组织“升级”为楼宇联合党委,并发展出楼宇事务委员会助力商圈和街区治理。恒隆广场22楼的“景观位”就有党群服务站入驻。楼宇党建和楼宇经济“互利共生”,成为楼宇招商安商稳商的“金字招牌”。今年5月底,恒隆率先开启线下营业,离不开楼宇联合党委及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的协调助力。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踏上新征程,“红色静安”将继续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在上海的发展大局中作出静安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静安静安区楼宇
上海市静安区启慧学校:少先队教研常态化
上海市节能协会与静安区发改委联合举办节能宣讲进社区活动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漫画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列静安区2016年度经济贡献二百强企业第57名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创业·空间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水不再过敏!这一程苦恋衡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