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2022-11-04江海洋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县城城镇化生态

江海洋 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

县城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基本细胞,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放大县城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有利于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嘉善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的“第一站”“桥头堡”。近年来,嘉善县积极发挥县城承接大都市资源外溢和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9,城镇化率达到73.1%,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县域之一,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城乡深度融合为突破、绿色低碳为特色的“三生”融合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践中具体做到了把握三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城镇化与产业迭代的关系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键要打造集群集约、创新创意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吸纳优化城乡要素的强磁场,提速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向县城靠拢、农民向市民转化。

一是坚持开放发展,既要开门迎客又要借船出海。做强县域功能一方面要突出高质量“引进来”,融入城市群、都市圈,主动承接高端制造、优质产业外溢,有效集聚人流、项目流、资金流,推动更多世界500强、“链主型”企业、行业标杆龙头和“隐形冠军”投资落地,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错位发展;另一方面要高水平“走出去”,鼓励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市场抢单和跨国并购,持续壮大县域企业规模能级和竞争力,打造县城链接城市群、接轨国际化的战略支点。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增长动能又要积蓄势能。传统城镇化高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而新型城镇化更多强调集成高端产业和现代科技的内涵式发展,核心是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推进从拼要素向拼创新能力转变,建设面向未来的科创聚落组团,深化“大院大所”全方位合作,联动共建高端科创载体和实验室,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形成高端创新资源导入、高端人才集聚、科创产业发展的强劲态势,真正以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速解放社会生产力,带动农业人口就业结构、知识架构以及生活和价值观迭代,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三是坚持集群发展,既要壮大实力又要激发活力。产业集群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产业平台大不大、链条全不全、布局优不优很大程度决定人口留不留。突出产城融合、错位互补,系统迭代县城和城镇的产业平台和功能板块,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标志性产业链,着力构建“高能级平台+特色小镇+高质量小微企业园”制造业平台体系,加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应用,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良性循环。要坚定不移开展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打好老旧工业园区退散进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推进城郊以及乡村落后产能空间腾挪,引导过剩劳动力向城市批量转移。

二、处理好城镇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促进县城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生活环境提级扩能,推动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不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实现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城镇化建设不能以荒芜的乡村、萎缩的农业为代价,乡村振兴也不能简单地通过限制城镇化发展来实现,二者应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流转、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速市场、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市,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要打破镇村壁垒,强村和弱村联动,将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集中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区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租赁经济,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持续提高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

二是办好群众暖心事,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城镇化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让农民“上楼”,而是要让他们在城市中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学有优教。加快实施以县域公立医疗和教育机构为载体,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教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和城乡教师跨域流动。同时,深化与大院名校、教育集团、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专业化合作办医办学,并通过建设5G智慧健康屋等方式,实现与上海、杭州等医院的在线问诊、在线复诊、一键续方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服务。要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托位供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序推动老城的有机更新、文化全面复兴,盘活城市沉睡的文化资产,打造“可阅读”的建筑、“有记忆”的里弄、“能漫步”的街区,恢复老城特有的韵味和符号,打造优美环境和舒适空间。

三是织密内畅外达交通网,实现从“慢车道”向“快车道”转变。交通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血液循环系统,能够有力地促进城镇体系“量的扩张”和“质的改善”。要抢抓国家支持发展新基建的窗口机遇,统筹打造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内畅外达的县域路网系统,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同时,积极构建城市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到交通行业,加速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运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高效的交通公共服务。

四是擦亮基层治理金名片,实现从“单打一”到“数字化”转变。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等各类资源要素将继续向城市集聚,要注意化解“城市病”等问题,着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要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充分运用5G、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积极拓展各类数字场景应用,建设“智安小区”“智安街道”,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城市治理新体系。要探索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新模式,构建“网格+警格”融合的基层治理格局,丰富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和形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身边事自己办、操心事帮着办、关键事商量办。

三、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绿色的关系

随着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所带来的物质需求将产生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压力,甚至挤兑生态空间。因此,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必然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型。

一是做好河湖生态文章,加快环境品质向生活品位迭代。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基础是生态环境,要在统筹加强水、气、土、废治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的活化利用。一方面要深化跨界水体联防联治,以“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等为抓手,开展河湖水系、生态湿地、生态林网、郊野公园等重点生态空间整治修复,形成县域净水生态;另一方面要做出水的味道,加快水系连通、河网重构和活水畅流,构建“湖荡清澈、城水相依、林田共生”的生态格局,打造吸引居民畔水而居、向水而聚的“水乡公园城市”。

二是做好绿色低碳文章,加快区域实践向全域示范迭代。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键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开展“近零碳”“净零碳”试点,探索水下森林、稻田湿地等碳汇扩容新模式以及碳排放权生态产权交易,高质量实现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推进生产方式低碳循环,提高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能源消费强度、总量“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高标准打造城市低碳聚落,让城市和乡村更加绿色宜居。

三是做好美丽经济文章,加快点上盆景向面上风景迭代。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提升城镇首位度,更要增强乡村经济美丽度。推进生态与农旅文深度融合,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统筹推进美丽村落、美丽田园、美丽城镇建设。要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独具韵味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镇村,加速美丽风景衍生美丽经济,推动形成“农村的人想上来、城市的人想下来、外来的人想进来”的集聚走向。

猜你喜欢

县城城镇化生态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