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化大溪边乡用“红高粱”种活乡村经济

2022-11-04中共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324300徐开宏郑丽

新农村(浙江)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共富红高粱集体

中共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324300)徐开宏 郑丽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目标。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开化县金星村调研时,寄予开化“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殷殷嘱托,蕴含了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开化大溪边乡用“红高粱”种活乡村经济,走出了一条偏远薄弱乡村“人人种高粱、家家有收入”的共富之路。

1.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全力振兴优质产业群大溪边乡位于开化的交通末端,山多地少坡陡,资源匮乏。近年来,积极寻求以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是“智”选产业。大溪边乡以上安村为样本,问计于智、问计于民、问计于地,吸取了种向日葵等“丰产不丰收”的教训,理清了缺水梯田的发展思路,尝试引进红高粱产业。二是先行先试。红高粱从北方到南方,农户们不敢尝试,党员干部就带头试种。村支部书记余雄富每年都要试种近10个高粱品种,边试验、边选择、边推广。三全面推广。在上安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8年全乡推广红高粱产业,并组建红高粱党建联盟。毗邻村与上安村组团发展,同步种植红高粱。黄谷片区5个村在油茶、香榧幼林基地里套种红高粱,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对农户实行种一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红高粱给予200~500元补助,村里还以3元∕千克的保底价收购高粱籽,让农户种得安心。5年来,大溪边乡红高粱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染红了千里山岗。

(2)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原动力村集体造血功能弱、“头雁”带动力不足。乡党委政府启动“强村带弱村”计划,帮助后进村再起步、添信心、增收益。一是擂台比拼。搭建红高粱党建擂台,实施“村村比拼、月月提升”,让后进的坐不住。阳坑村许阳元2019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主动上台打擂提振村委班子士气,当年就扩大红高粱种植面积20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由后进村变“后劲村”。二是结对帮扶。建立红高粱党建联盟导师帮带制度,通过实践课、座谈会,师傅做给徒弟看。月岭村党支部书记江水平一心向上安村书记余雄富拜师学艺,从种子采购、种苗培育,到酿酒加工、村播销售,余雄富都“手把手”教,村民都称他们为“兄弟连”。三是技术支撑。抓住省农科院在上安村设立“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的契机,以余雄富专家工作站为基础组成红高粱党建联盟科研主体,承担技术支持和育种改良等任务。2021年7月因强降雨天气影响,技术团队现场把脉问诊施策,帮助农户挽回损失近50万元。

(3)抱团聚力,促进共建共享求发展把红高粱产业放在乡村振兴主旋律、共富大格局下来审视和推进,积极探索“组团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模式,推动形成了集体增收、产业提升、群众获利“三赢”局面。一是公司化。整合12个行政村原有资源,成立全县首家乡镇级集体经济合营公司——开化六都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年产500吨酒厂项目,可提供村民就业岗位70余个,为村集体每年保底增收300万元以上。同时,按照“酒是存的香”理念,开设“白酒银行”,提供高粱酒“存取”“增值”服务,每千斤白酒占地仅1平方米,每斤白酒每年可收取服务费1元。二是集体化。将农户土地使用权“一次性入股”到村集体公司。并由党员带头、村民参与自愿组建“生产队”,从事种植、酿酒、销售和文旅等生产劳动“赚工分”,年底村集体和村民享受“分红”。创新红高粱“村种、村收、村加工”模式,为村民提供“代收、代酿、代售”服务。三是民生化。将红高粱产业经营收入的50%,投入到道路修缮、污水设施改造、低收入农户帮扶等民生项目中,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2.示范看点

(1)经济效益——村民致富和集体增收人人种高粱,家家有收入。在上安村,红高粱产业已实现农户全覆盖、农田全覆盖,直接为“留守”老人、妇女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2021年,71岁的余贤宝夫妇2人种植红高粱10.5亩,产值78 500元,人均增收39 150元。2021年,上安村全村留守人员380人,共种植红高粱500亩,真正实现了人均增收超万元。

村村种高粱,集体有收入。从2017年开始,上安村逐步把全家外出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红高粱,所得收益归村集体统一支配,2021年该项村集体收入达10多万元。2021年,黄谷村集体利用幼苗林套种红高粱,既解决了幼林抚育成本,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其他村纷纷向上安村、黄谷村学习,全乡各村通过种植红高粱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全面倍增。

(2)社会效益——解决抛荒与和谐就业在家门口充分就业。大溪边乡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8 000人,占全乡劳动力的60%左右,留守在家的以55至75岁的老人、妇女群体为主。据调查,上安村参与红高粱种植的人员都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其中60岁以上占比达80%以上。红高粱种植、管理和收割等环节,劳动强度低、用工量少,适合老人和妇女参加。因此,红高粱产业发展不愁用工,不存在“用工荒”,同时可让留守老人、妇女在家门口充分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耕地实现“零”抛荒。上安村在改种红高粱前,耕地抛荒十分严重,水稻耕种面积不足200亩,有一半的耕地茅秆丛生。另外,一些老人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还带来森林火灾等隐患。自2018年在家农户的耕地全部种上了红高粱,全家在的抛荒耕地收归村集体统一种植,还把周边平缓山地开垦出来种上红高粱,实现了耕地“零”抛荒。

(3)叠加效益——治理有效和产业融合人心齐村庄美。上安村发展了红高粱产业,富裕了村民,壮大了集体经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增强,美丽村庄建设、农房整治等重难点也快速推进。位于村庄主干道两侧、影响村容村貌的一批附房,全部一次性拆除,并改造成乡村广场、停车场和节点景观,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风景美前景好。进入大溪边乡境内,连片的红高粱,加上古桥、古树、古祠,美丽的田野、山岗、村庄,交织成一道道靓丽的田园风景线。每年6—9月间的红高粱季,上安村每天都有30几位游客在长住度假,还迎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国游客。近几年,全乡红高粱景观年均累计吸引游客2万人次以上。上安村及周边的敦南、大坞口等村已发展农家乐26家,直接经济效益近200万元。目前,上安村集体在建中的红高粱综合体民俗项目已被旅游公司预约承包,预期效益明显。随着开化全县域共富联盟工作的推进,大溪边乡通过村村种高粱,持续推进三产融合提升,风景美也带来美好的共富前景!

3.启示与前瞻

(1)转化优势,产业兴旺是基础过去的上安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外出务工村民多、土地抛荒多。2008年,试种高山蔬菜、向日葵,但“丰产不丰收”“开花不结果”。试种红高粱,种出了效益,种出了成功。偏远山区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从增强内生动力出发,走好“自力”之路。上安村通过大面积种植红高粱,从种植,到酒、糖、馍等红高粱食品加工生产,再到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等,通过5年时间,形成了红高粱全产业链联动发展。从业态到状态,从状态到富态,是振兴乡村的基础,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点。

(2)党建统领,联盟推进是关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大溪边乡牢牢把握“民富、村强、乡安”这条共富“基准线”,把红高粱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用“真抓实干”为农户带来“真金白银”。特别是红高粱党建联盟统筹资源、统筹力量,为共同富裕撒下了一把“黄金米”。此外,乡村共富“一肩挑”人选至关重要。余雄富从小外出做生意、爱“折腾”、会“算账”,上安村从空壳村到网红村,有余雄富的汗水和智慧。从一个侧面看,选好了一个书记,带给了村民希望、建好了一个村庄!

(3)模式创新,抱团发展是路径实现村强民富,因地制宜是关键。大溪边乡探索打造组团式发展红高粱产业,建立强带弱、富带贫机制,将每个村的村民团结起来,组建村集体公司,将12个村集体结成利益共同体,组建乡镇级合营公司,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组建公司运行,把无序的分散经营转变为有序的统一经营,做到统一标准、收益归村,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效推动12个“空壳村”逐步迈向“强村”序列。

(4)以民为本,共建共享是根本“发展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大溪边乡在发展红高粱产业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党员干部带头种、惠农政策推动种、职能部门指导种、老人妇女人人种、良好效益激励种,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了“人人种高粱、家家有收入”,展现了“全域发展没有局外人,共富路上没有旁观者”的新风貌。

猜你喜欢

共富红高粱集体
红高粱
遵义推进酒用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我为集体献一计
红高粱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警犬集体过生日
走近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