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卷化现象透视及其引导
2022-11-04叶小翠
叶小翠
(上海大学 社会学院,上海 200444)
当前,“内卷”一词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今天你被“卷”了吗?“卷王”“万物皆可卷”等网络流行语不仅成为许多大学生用来自我调侃的话语,也是其面对学业、自我发展等压力的真实写照,尤其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至今,高校中的内卷现象更加受到关注。除了以往“绩点为王”的学业内卷,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也开始出现向体制内卷、向稳定性内卷的倾向,大学生普遍陷入了竞争带来的“内卷热”中,被时代快速发展推动而加速前进。笔者旨在从制度环境出发,运用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深入剖析大学生内卷化现象,探索大学生内卷行为背后的心态表征,在制度环境与行为特征中进一步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一、内卷化的理论内涵及具体表现
在快速发展的当下,内卷化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于各种领域。“内卷”表面上看是大学生自我调侃的方式,实则映射出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矛盾张力。
(一)内卷化的理论内涵
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论及“内卷”,将其定义为“内缠、纠缠不清的事物以及退化、复旧之倾向”。[1]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用之以描述社会文化现象,提炼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2]格尔茨基于对印尼爪哇地区农业的研究,揭示出“农业内卷化”。[3]基于已有研究基础,黄宗智进一步引入边际效益递减概念,指出内卷化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4]不同学科对于内卷化的认识不同。经济学注重增量,认为内卷化是没有发展的增长;社会学认为内卷是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教育学则将过度竞争下的自我封锁状态视为内卷化的成因。[5]随着互联网语境内卷化的不断发酵,内卷化开始被用来描述大学教育中的生态环境,将涵义转向“高度一体化的白热化竞争”。[6]
基于既有研究,结合现实情境,笔者将大学生内卷化定义为:在高校竞争制度环境下,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却无法获得显著回报,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内部进行复杂化和精细化的维持运行,然而整体上却呈现出自我内耗、发展停滞不前的状态,陷入了一种消耗内生动力的陀螺式循环。有学者根据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调查发现,有近46.6%的受访学生认为目前学习生活处于“内卷”状态,其中本科生占比高达三分之一。[7]由此可见,内卷化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于高校环境中。
(二)内卷化现象的现状表现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高校内卷化现象不断加剧,在某种程度上,内卷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用来逃避现实、规避风险、选择性努力的借口。在内卷行为中,当代大学生逐渐呈现出焦虑、懈怠和迷茫等心理表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个体心理上缺乏强内驱力
在内卷化现象中,部分大学生在个体心理上表现出缺乏内生性动力,自我意识匮乏,依赖性强,抗压能力弱,个人发展目标定位模糊等特点。部分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渴望获得他人肯定而陷入对荣誉的盲目竞争中;部分大学生偏好通过和周围环境进行相互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从而建立自我的概念。大学生在缺乏成长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前提下,更容易导致自身随波逐流,你争我抢,受到内卷行为的消极影响。如在激烈竞争中,当个人达到阶段性超越某人的目标而失去竞争对象时,会产生迷茫空虚无力感;若自己未能够达到既定目标,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则也会产生“沮丧效应”。
2.自我认知中呈现低价值感
大学生内卷化现象的另一表现是个人自我价值感低下。在白热化的一体化竞争中,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绩点,更多的荣誉,更好的机会,一味地投入到盲目竞争中,在接受信息与行为表现上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大学生过于敏感,极度渴望被认同,不敢与别人辩论,这是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不得不参加各类社团、学生会等“抱团取暖”;有的大学生明明已经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为了不落后于他人,晚归回到宿舍后看到舍友还在挑灯夜读又默默拿出书本,埋头苦读。在以成绩、荣誉、升学、就业为导向的精致利己主义思想下,有些学生自我认知上价值感低下,自我定位模糊,尤其在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倾向于贬低自我价值。
3.价值取向上趋向“佛系”“躺平”
在大学生内卷化现象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优秀大学生扎堆激烈竞争,挤破头争抢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干脆选择放弃努力,成为“佛系”“躺平”一族。有学者指出,“佛系”等社会行为的产生实际上是大学生应对风险社会的自我保护行为。[8]面对压力,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选择以“躺平”来回应时代的内卷,以“卷不动了我选择就地躺平”的说辞来逃避现实,进行自我慰藉。[9]无论外界发生多大变化,部分大学生内心都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更有学者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形容“佛系”“躺平”大学生消极的抵抗现状。
二、触发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外在环境分析
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明明学习一直很认真,熬夜写论文,周末不休息,但好像并没有实现明显的突破和提高。客观上来看,大学生内卷化行为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竞争压力之下,沉陷“内卷”之中却又无法挣脱。
(一)社会转型导致的竞争加剧
有学者认为,青年一代“集体性的恐慌”的记忆,主要源自于风险社会转型带来的焦虑与不安。[10]现代社会中物竞天择的淘汰法则表明社会转型不仅为个人创造了机遇,还带来了无限挑战。
一方面,社会转型下的风险社会潜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竞争和内卷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面临的现实境况。正如近几年来,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公务员、教师等体制内职业成为香饽饽,更多大学生开始向体制内卷。同时随着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课程培养和考核设计等也愈发复杂化,考核难度逐渐提升,竞争也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阶层的固化,使优秀人才的分流和遴选通道较窄,导致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在社会阶层流动中,诸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等先赋性因素对后代的社会地位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且不易被改变,大多数大学生渴望通过个人努力来打破阶层固化,拥有更多向上进取的机会。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发展中的竞争压力倒逼大学生开启“倍速”模式,试图压缩时间和空间来提高时间利用效益,从而成为了陷入追逐竞争怪圈的“加速青年”,而对阶层固化的抗争是该群体生成的内因驱动之一。[11]然而,当理想和现实形成巨大落差时,大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会被消解,贫富差距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心理失衡。
(二)虚拟空间裹挟的网络假象
作为“网生代”“Z世代”“数字土著”的“00后”,这群长期生活在虚拟世界网络生态中的人是大学生的主力军。大多数大学生以各种媒体媒介为渠道获得信息资源,通过和真实世界进行虚拟交互获得自身安全感。坦率地说,高校学生内卷行为下呈现的复杂心理表征与网络生态密切相关。
一是虚拟世界的竞争怪圈营造了假象,导致所有人拼命加速前进,陷入了能力和雄心不匹配的困境。当众人在追逐同一样东西时,会让他人潜在地认为它是有价值的。然而却忽略了一点,虚拟空间和现实情境是不一样的。有学者认为,为了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导向影响下,倾向于接受信息、模仿群体行为。[12]正是在网络媒体的放大效应下,大学生开始卷入这一流行语所设定的情境中。虚拟化空间、信息不对称等导致了大学生彼此的盲目竞争。
二是网络信息爆炸模糊了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互联网情境渲染放大了朋辈之间的同化效应。室友在努力学习,自己也要挑灯夜读;为了不被淘汰,自己也要更加努力。在内卷化过程中,当双方对彼此及个人没有清晰地认识时,容易被虚拟空间交互的表象所蒙蔽。为了得到更多稀缺资源,不管自身是否需要都要绞尽脑汁争取机会,无法理性地分析考虑投入与产出效益比。自身没有清晰的定位,渴望通过没有上限的“显性努力”来提高,这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做无用功。当个人无法收获期望的结果时,陷入焦虑迷茫之中,不能自拔。
(三)教育评价机制的导向偏差
制度环境下造成内卷行为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客观上讲,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决定各类资源如奖学金、荣誉称号、保研推免资格分配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专业成绩,另一方面学校也会将学生在科创竞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现实表现一同纳入考量,予以综合评定。在实际情况中“唯分数论”“唯学生干部论”等现象突出,成绩好的学生是入党的优先人选、奖学金获得者的候选人,在荣誉体系中更多倾向于学生干部,导致部分学生潜在机会较少。正如有学者所说,竞争激烈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虚假的“全面发展”“一招鲜吃遍天”,一名学生身上承担着多种学生干部角色,导致因内卷化而被迫成为职务多样化的“斜杠青年”。[13]
实际上,以上这种评价教育体系以及学生获得奖项荣誉的判断标准过度单一,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内卷,导致在学生群体行为表征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会驱使成绩拔尖的学生为了争取更多有利资源,产生非理性的竞争心态,出现功利性导向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才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学长学姐传授获取高分的“捷径”成为必须遵守的“惯例”。另一方面,位于成绩金字塔中下层的学生,再努力也打破不了评奖评优的“潜规则”,往往因为“卷不动”而被迫选择“佛系”“躺平”,在“被内卷化”过程中失去积极向上的冲劲,没有目标规划,彻底选择“躺平”成为“咸鱼”。
三、大学生内卷行为背后的个体层面原因分析
事实上,内卷行为是由于同辈之间的过度比较而形成的竞争状态。帕森斯、韦伯等学者指出,嵌入于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中,人们对于自我的评价往往都是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14]个体层面上,群体之间的上行比较、圈群文化和朋辈群体等因素,也会进一步影响当代大学生内卷化行为表征。
(一)上行比较中同化效应显著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外在条件时,大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同辈群体作为参照对象,进行自我认知和判断。选择向上或向下比较的维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身的行为选择。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于1954年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并指出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与他人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获得对自身的认识。[15]利昂·费斯廷格根据比较维度的不同,区分出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和平行比较三种。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寻找自身的差距,是典型的上行比较。如果自我评价的心理预期与比较对象状况相反,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在上行比较中个体会降低对自身的评价,产生自卑沮丧感,相反在下行比较中则会强化自身的获得感。而当自身有与他人趋于一致的压力时,该动机则会进一步强化同化效应的产生,对于自身的评价水平也会逐渐趋向于比较对象。[16]当上行比较中同化效应更为显著时,同辈群体间会出现激烈的竞争行为,导致内卷化现象出现。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比较维度及个体心态表征
内卷化行为下导致的部分心理表征现象,实质上大多数都是源自于个体与他人进行上行比较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对比效应突出时,会使得学生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到达目标,进而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与负面感受,在相互比较中产生强烈的剥夺感,从而给自己带来挫败情绪,更有甚者直接选择“躺平”进行逃避,安安稳稳做个“咸鱼”。当用“我们”来进行自我构建的启动时,在上行比较中则更容易产生同化效应。加之在学生群体间的情绪渲染进一步放大下,同化效应会愈发显著。自己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为了迎合大部分群体,少数大学生会放弃主观意愿而跟从。这就是为什么当大学生中开始出现内卷现象时,更多的大学生为了避免被边缘化而选择加入其中“一同卷”。
(二)圈群文化助推同质化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行比较中,大学生的圈群文化也是加剧比较趋势、加速内卷化的重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助推器。作为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文化样态,圈群文化侧面折射出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依赖于共同诉求和社交关系建立起来的新型共同体。而在这个圈层中,成员对于组织存在较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在持续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会自发地面向自组织化发展。[17]圈群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更具吸引力,且更容易被接纳。正是在虚拟空间和融媒体等多种渠道营造的网络开放空间中,高校大学生长期面临着信息快速更迭和网络情绪渲染,对未来的无法掌控感和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倾向于找到共同组织,寻求精神家园。
虚拟的网络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相对闭塞的文化圈层,群体之间通过虚拟场域进行沟通交流,模糊了对于自身的表象认知。当大学生置于这一圈层或场域中,更容易被其他成员的价值观不断同质化,产生盲目的固化思维,导致忽略自身真正需求。这种亚文化对学生个体行为具有强烈的引导和同化作用,并在圈群文化的熏染之下,许多大学生也带上了“斜杆青年”“时间达人”的双重标签,被裹挟其中,卷入竞争浪潮。
(三)朋辈群体间压力作用突出
有学者认为,同辈压力是由于群体间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而产生的隐性作用力,使得群体成员行为趋于一致。[18]在压力作用之下,有的人会选择遵循群体成员规范,自觉靠近同辈群体行为,还有的人会出于对同辈群体无法抗拒的力量,在“非自愿被迫竞争”中选择被迫迎合群体意愿,不断助推着当代大学生陷入激烈的内卷中。与此同时,朋辈群体对个体的评价也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在主观判断上认为自己当前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意义,更有部分大学生不专注于提升自己,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他人身上,企图让其他同学停止努力。实际上,部分大学生口中的“内卷”“卷王”已暗含了同辈之间的戏谑和讽刺。
在向上比较过程中,伴随着个人的嫉妒、自我价值感下降等消极情绪,很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造成他人的紧张和不安。在朋辈群体中,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呼吁不要内卷,高喊“佛系”“躺平”,但是内心实质上依旧投入到内卷浪潮中,难以摆脱高校生态中隐性的既定标准。大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相对优势和更多的机会成本努力拼搏,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卷”,但是确实在单一的高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卷”的这部分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优势资源和荣誉奖项,在朋辈群体的压力效应下也潜在地激发了更多人去参与内卷竞争。
四、内卷行为的引导策略
合理的竞争能够双向促进,然而过度内卷也会对大学生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和危害。有学者认为,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会导致学生陷入被迫耗费精力的困境中,失去个性发展的自由。[19]高校大多数学生内卷化会影响全体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把握学生内卷行为背后的心态表征基础上,高校要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引导学生理性定位,培育积极健康心理品质。
(一)唤醒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培育积极健康心态
高校破解内卷化难题的根本在于激发学生唤醒自我意识,充分全面的认识自己。高校不同于高中,对大学生的考核并不只停留在分数上,更多的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养成,只有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方向。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努力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健康心态,理性看待竞争。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潜在的焦虑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判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相同步,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大思政课、空中课堂、成长沙龙等为抓手,创新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推动“互联网+思政”育人成效走深走实,在了解每位大学生的兴趣和偏好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激励大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二)健全内外部支持系统,涵养良性竞争合作精神
高校要克服内卷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内、外部支持系统,从内生动力维度激发学生发展潜力。首先,由内出发,高校要引导学生通过调动自身能动性进行认知重构,健全内在支持系统。认知重构旨在通过接受外部谈话内容,对内部自我谈话进行修正,从而建立多样化、包容性的思维过程。通过觉察、再次评价、重新应对、评估结果等途径,来改变自己应对困难的态度和行为,帮助学生随时调整自身状态,把控节奏,避免陷入内卷化。其次,由内而外,针对大学生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高校要努力健全学生外在支持系统,聚集于学业发展、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夯实学生外部条件支持。基于大学生群体画像大数据分析,高校要一对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精准“思政”。以班级建设、三级网络、学习小组等为抓手,强化朋辈支持,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合精神,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三)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三全育人”
参与内卷竞争,并将学业成绩看作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实质上,高校学生内卷行为的产生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高校只有围绕立德树人,真正贯彻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改革,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导向创新高校“思政”育人方式,才能从根本上纾解内卷化带来的育人危机。学生生活园区作为融学习和生活于一体的重要场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育人优势。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立足学生生活园区,深入一线场域开展育人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育人主体、育人资源和育人阵地的有机统一。要协同本科生全程导师等多种力量,通过强化师生共同体建设,打通学生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点,引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成长、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努力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新空间。
(四)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高校只有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成效。首先,高校要在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成长发展评价体系,加快推动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校只有基于不同学生特点,分层分类分段强化学生培养机制和支持路径,才能有的放矢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其次,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荣誉体系,量化荣誉评价方式。高校要以党团活动、主题教育、新生适应性教育等为契机,加强本校荣誉体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发展目标,如哪些奖项荣誉是自己能够努力获得的?自己在大几的时候能够获得这个奖项?高校要围绕这些荣誉体系,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将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活追求的目标。
总体而言,大学生内卷化行为是社会转型下不可避免的矛盾张力。高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和出发点,充分激发其主体性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走出“内卷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