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防治用药原则和防控技术
2022-11-04汪晓红
汪晓红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梅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安徽安庆 246300)
抓好防控诊断和药物治疗,在降低发病几率、缩减治疗周期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在实际用药时,有些养殖户本身药理储备有限,用药很是随意,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用药失误,轻则耽误诊治,重则引发其他病症,必须强化用药及防控管理。
1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分析
1.1 安全性原则
对于鸡病的防治,用药治疗是避免病症加剧和病菌扩散的有力途径,但也需谨记一点,凡是药物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副作用,病鸡在用药后可能会显露出一些不良反应,若是毒素未能及时分解,甚至可能致使病鸡死亡。因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唯有秉持安全二字,方可规避盲目用药引发的诸多问题,具体而言,需依循以下两点:①在购置药物时要提前就市面上现有的相关药物进行细致的信息筛选,重点核查其生产单位、规格说明等要素,保证药物说明中罗列的各项信息同出厂单位标示的保持一致,谨防购置到品质低劣或直接造假的药物;②掌握好用药剂量,结合用药说明按规定剂量用药,切记不要自行加、减剂量,若是病鸡用药表现出不良症状,则应尽快停药,在征询过兽医的意见后再进行治疗。
1.2 针对性原则
用药计划可以细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种类型,所谓预防性用药,也即立足于本区域、本养殖场的鸡病流行趋势,为防范某些多发鸡病提前以采取药物来预防,以期降低病发概率的做法。此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规避更为严重的鸡病损失,比如说球虫病可以以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等药物提前预防,大肠杆菌病可以以恩诺沙星等来预防,效果很是显著。治疗性用药不同于前者,是在对病鸡病情做好初步观察和判断之后再确定用药方案的做法,基于治疗针对目标的不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症、对因两种不同的用药方式。例如,在病鸡患有鸡传染性鼻炎时,可选择以下组方:白芷、防风、益母草、乌梅、猪苓和泽泻各100 g,辛夷、桔梗、黄芩、半夏、生姜、葶苈子和甘草各80g,用于100 羽3d 的治疗,粉碎后均匀拌入饲料中,持续治疗9d,能取得明显的疗效。对因治疗则将重点放在病因祛除上,就鸡病的暴发和演变做好剖析,找出致病因素,再决定具体的用药类型。
1.3 简单性原则
在以药物进行鸡病防范时,要尽量保证所施用的药物可以快速到达病鸡病灶,为此,在给药之前必须将用药要求途径和注意事项一一搞清楚,仔细浏览药物说明书,严格按要求用药。认真辨别最适合所选药物的给药方式,要求口服施用的严禁肌肉注射,要求肌肉注射的严禁静脉注射,口服药物最好选用水溶性质的,尤其在群体防疫中,将药物溶解于饮水中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此外,在用药期间,还要立足于病鸡的病症状态给予对症施治,一般而言,若是病鸡饮水量大增,进食欲减退,此时可选用水溶性药物,保证药物的全面供给;若是病鸡进食欲未变,饮水量减退,此时可选择将药物混合于日粮当中,注意充分混合,让病鸡随日粮一起食用,能起到更显著的防控成效。
1.4 科学性原则
在拟定用药方案之前,务必要就鸡病的暴发时间、具体特征、蔓延趋势做好分析,同时就病鸡的病症特征加以观察,找出引发鸡病的因素,做好这些方能切实做到科学用药、对症施治。就目前而言,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必须搞清楚致病因素,并做好严格的药敏测试,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加以筛除,同时也要注意同一药物的施用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导致病原抗药性的增强。最后,还要基于药物的具体类型、本身功效、医治目标及同病鸡状态,选取最科学、最恰当的给药途径,把握好用量和疗程,牢记各项注意事项,致力于药效的最大化。
1.5 经济性原则
在科学用药的前提下,秉持物美价廉的用药理念,选用那些既有较好的疗效,又有较高性价比的药物,如此不但可以保证鸡病防治成效,还可以省下更多的开支,无异于一举双得。对于同一病症,可供挑选的药品往往不局限于一种,除了要考虑功效,更要考虑花费,比如说在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可以选用的抗生素便有多种,为了缩减开支,最好优先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四环素类药物。但也要理清一点,高性价比并不仅仅表示价格上的低廉,治疗效果同样亦是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必须以药品本身的质量和功效为先决保障,之后再衡量价格的高与低。
2 鸡病防控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控制好鸡舍内的温湿度
日常养殖中需贯彻好每一项养殖要求和维护细节,尤其要将鸡舍内的温湿度调控好,温度保持在15~25℃即可,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为避免更多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刺激,确保鸡舍内所有配套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分别立足于肉、蛋鸡各个发育时期的相应诉求,就鸡舍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加以合理调节,以防降低鸡体的生产性能,强化鸡体的整体抗病水平,为鸡群提供更有助于养殖的生长环境。
2.2 设置环境应急控制机制
着重抓好鸡场内日常养殖污染的清理事宜,力求在最短时限内把鸡舍内的病鸡、死鸡、排泄物一一打扫干净,平时还需就鸡群的每日采食、饮水状况,粪便排泄状况等加以细致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寻找原因。确保鸡群日粮、饮水的安全性,饮水要干净,饲料要优质,严格防范霉变问题,鸡进食过程中,留意其食量多少、行为状态,对于表现异常的鸡,要将其同鸡群分开,给予有效诊断,避免病情加重。
2.3 有序推进免疫接种工作
各类鸡病给鸡体带来的危害繁多,日常防治的重点应集中于“防”,而并非“治”,经过接种防护后,鸡体对于病菌的抗病性大大提升,发病概率自然也不断下降,是见效最为显而易见的防疫手段。因而,除了常规的防疫举措外,养殖人员平时需立足于鸡场状况及鸡病特点,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免疫流程,由表及里推进各项免疫接种措施,并将对各类频发鸡病的免疫接种视为重点。
2.4 妥善挑选可替代性药品
对于鸡养殖中长期以来的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现象,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可以选择使用其替代品,也就是同抗生素功效类似的中成药制剂或微生态制剂,这两种制剂即便长期使用也不会导致抗药性问题,还有助于提升病鸡食欲。最近几年,中药在各类畜禽疾病的诊治中应用愈发常见,很多中药制剂、中药方剂,在防范病菌、病毒上自有其功效所在,广大兽医应当多多给养鸡户科普中兽医知识,让他们革新防疫思维,应用多种途径防治鸡病。
2.5 严格贯彻各项选种规定
引种工作是重点,鸡场人员务必要明确一点,若是为了省下养鸡开支而选择引入那些品质不佳的鸡苗,很可能将潜在病菌也携带至场内,如此后续鸡病暴发的风险将大大提升,切记不能因小失大,必须将隐患摘除。重视对鸡苗的筛选以及鸡病检疫事宜,尽可能地恪守自繁自养原则,若是必须得从其他渠道购置鸡苗,务必就来源加以细致排查,严禁选购疫情区的鸡苗,就每一项检查指标一一做好记录。
2.6 抓好鸡场的进出入管理
鸡场日常要施行严密的进出入管理,将鸡苗引入到鸡场后,要严禁鸡场外部人员的参观,只允许鸡场养殖人员进出,但也要尽量降低频次,进去之前必须做好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换上专用衣物。养殖人员在从事饲喂、清洁工作时不能随意交谈、到处乱走,按区域使用养殖器具,不能随便窜区乱用,平时输送饲料、鸡苗的车辆也需做好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允许进入,把好每一个关口。
2.7 重视鸡场环境卫生管理
注意鸡场卫生的全面维护,按时清理鸡舍,草料要经常晾晒,地面的积水脏污要立即清除,场内各种养殖器具、鸡舍地面等处都要一一消毒,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草木灰等,消毒剂要时常更换类型,以防范抗药性的增强。孵化器也要多多加以消毒,鸡场人员还要注意多多洗手,鸡舍内的饲槽、饮水槽等处也需每日按时清理,最好每隔2~3d 便用过氧乙酸来消杀,往往更能发挥作用,发现病鸡后未能就其活动区域做好清理也容易致使病菌的蔓延。
2.8 强化鸡群日常饲喂管理
致力于鸡体抵抗力的提升,就鸡群每日食用的饲料进行科学配比,让鸡获得各项所需的营养成分,继而更好地抗击鸡病的侵袭,发现饲料出现霉变问题,必须及时剔除,以防其中的霉变物质导致鸡患病;在鸡病频发阶段,还需进行必要的药物防范,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也可以添加一些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同时,为鸡群创设适宜的防病环境,保证鸡舍内光照的充裕性,注意优化通风条件,让鸡舍一直保持洁净温暖的状态,将鸡群按类型进行分群管理,控制好养殖密度,将其中的残鸡、弱鸡筛选出来另行饲喂,以期提高出禽的齐整性。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不少养殖场依然沿用以往比较粗放的鸡病防治模式,而大部分鸡病若是仅仅依靠鸡体本身免疫器官自行康复很困难,养殖人员必须谨记用药原则、革新防控技术,实施更精细化的养殖,从细枝末节着手,由表及里,一丝不苟,将诸项鸡病防治的各项措施贯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