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种下春天”
2022-11-03庄恂
庄恂
《开卷有理》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创意策划,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出品,通过内蒙古卫视面向全国上星播出的通俗理论传播节目。开播六年来,主创团队深刻地体会到创新运用互联网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潜力巨大,道路很长。
注重传播渠道 善用传播闭环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有效的信息传递,即“精准触达”。“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就在哪儿”,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优势,不同于传统媒体权威声音,互联网更需要制造“声场”,形成一个完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传播链条。
自2016年开播以来,《开卷有理》在融媒体端持续发力,推出多组文字、节目拆条视频、有声图书、微博微信、线下活动等全媒体产品。除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节目还在喜马拉雅开辟“冯声水起”“开卷有理”等主播号,同步传播节目的声音版,形成矩阵。
2021年,《开卷有理·光辉的足迹》拍摄了内蒙古大地上的20个红色故事。经过前期动态宣传预热,20个内蒙古故事仅在视频号的播放量仅两天就达几十万。其中,老党员刘桂清的故事甚至在国外华人圈被传播分享,骑兵的故事总播放量10万+,转发量5000条。这些视频传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
多样态艺术的跨界创新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文化产品必須切合时代风格,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创作和传播。
至发稿,《开卷有理》制作了41个系列160多集,从未停止创新,一直在探索青年人喜爱的方式,说唱歌曲、动画、漫画、明星讲故事、情景剧、闯关竞赛、短视频、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手段增加理论传播的趣味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节目组通过云录制方式制作的《花开会有时》,第一时间解析疫情背后的中国自信;2022年采用青年学生喜欢的“云自习”方式录制 《强国·有我》自习室,邀请知名专家在云端为青年解疑答惑,全面解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今年,《开卷有理》在传统节目外,实验性地推出了三集网络对谈节目《你好,2022》,收获了百万+播放量。未来,团队计划将《强国·有我》自习室真正打造起来,在线上建立《开卷有理》的名师课堂,在盘活节目已有资源的同时,做到真正有用。
与时俱进讲好故事
媒体融合时代,我们经历了从传统的宣教语态,到民生语态,再到揭秘语态的过程;从过去讲究宏大叙事,到今天需要用绣花针的精神来挖掘细节。如果说之前《开卷有理》注重用软表达,摆硬事实,讲硬逻辑,那么从2020年开始,节目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理论大众化的前提是理论必须回应时代问题,与人民的历史实践紧密结合。节目打通顶层专家、深层逻辑和基层故事三个层级,《思想的田野》通过大量实地采访,深入一线基层,行进式体验百姓的工作、生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城市乡村的改革发展成果,感受百姓观念发生的变化,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理论内涵;小康季特别节目《“康康”我的生活》通过青年学者寻访的20个百姓故事,给小康社会理论做注脚,给理论世界生活做诠释;“中国梦”十周年特别节目《我们的十年》,通过全国征集的40个短视频,讲述40个基层奋斗者的小故事,从理论角度解析国家十年来的大变化。中国故事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两个字,这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普通人命运改变的故事,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做好理论传播。
塑造人格化圈层化的IP
我们幸运地诞生在一个知识下山、学者登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开卷有理》的录制中,不断拓展理论边界,正能量、大流量的理论专家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
近两年,团队通过与黄日涵、储殷、张飞岸、金灿荣等一批有观点、有内容、研究精深的学者合作,借助他们的网络影响力,用直播、短视频、互动等形式,让细分圈层的受众及时了解节目故事。新年特别节目《请回答2021》从录制开始推送预热,借助直播、短视频分发及由节目衍生的融媒体特别节目《你好,2022》,截至目前,该系列累计发文50余篇、浏览量超600万,单条最高阅读量145万。同时,《请回答2021》还登上“学习强国”首页推荐,截至目前播放量近80万。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融媒体时代,《开卷有理》在理论通俗化、语言群众化、形式多样化、载体时代化上下功夫,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阐释深刻道理,实现了科学性与大众性、学理性与通俗性、学术语言与群众语言的融会贯通,让观众看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节目努力探索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云传播方式方法,希望润物无声地将自信和向上的力量厚植于观众的心底,迎接理论传播的春天。
(作者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开卷有理》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