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经济开发区规划探索
——以河北平泉经济开发区规划为例
2022-11-03张天东
张天东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新一轮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也促进了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发展,山地城市经济开发区也迎来建设发展新机遇。在国家宏观战略强有力的引导和地方迫切发展经济的需求下,经济开发区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然而大部分山地城市的平整土地十分有限,且多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突出,加之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多变,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备,产业结构普遍简单,需要探索集约用地的方法、发展策略以及协调建设与发展的关系。
2 基本概况与发展困境
2.1 基本概况
平泉市是河北农业大市,常住人口约40 万人(2020 年),全市面积约3 294 km2,其中,农用地约241 416 hm2,占全市总用地的73%以上,拥有丰富的食用菌、林果类资源,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滑子菇之乡”等,2020 年,食用菌加工能力超过5×104t,主要销往美、日、韩等16 个国家和地区,还蕴含丰富的铁、铜、钼、萤石等优质矿产,矿产洗选加工,传统加工制造业有一定基础。
河北平泉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平泉经开区)位于河北省平泉市,由原平泉经济开发区和原会州经济开发区合并而来,依托平泉中心城区分为3 片区,总用地面积约26.32 km2,中片区紧邻中心城区,北片区和南片区距中心城区约4~9 km,大部分用地紧邻瀑河谷地,地势有一定起伏,属于比较典型的河川谷地类开发区。
长深高速、京沈客专、锦承铁路等主要公路、铁路从经开区穿过,京沈客专将平泉纳入北京“1 小时经济圈”(见图1),城南平泉机场正在转为军民两用机场,规划的唐赤高速将进一步优化经开区的区域交通条件。
图1 平泉在京津冀的区位示意图
2.2 发展困境
1)平泉经开区以工业产业用地为主,相较其他城镇建设用地更要求用地平整、交通便利及配套设施完善。平泉市地处燕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各异,山陵与河谷相间,整体而言高程落差大,地形复杂多变。便于城镇建设的平坦土地大多位于沟谷盆地,由于地势相对平整,灌溉便利,大部分谷地主要是耕地或林地,而谷地周边大多是丘陵坡地,局部坡度超过20°,伴有冲沟或陡坎,建设土石方量大,道路交通组织困难,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2)平泉经开区依托农业、矿产等资源,已初步形成食用菌、活性炭、化工、食品、建筑材料、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产业,但企业零散分布,集中度不高,产业结构简单,且大都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各类性质用地混杂,不能有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聚集效益差。由于企业分散,公共设施未能完全覆盖,污水及废弃物难以集中收集处理,给环境带来污染压力。
3)平泉处在瀑河和老哈河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环境保护压力大,水资源约3.09×108m3,可利用水资源约1.26×108m3,仅从自然降水补给,无外河流入,水资源十分匮乏,而城镇生活生产用水逐年增加,已不能满足需要,尤其对食品加工、饮料饮品加工等现有特色产业有很大限制。平泉年降水量约540 mm,加之近些年降水减少,枯水期河流时常出现断流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发展与可利用水资源之间的矛盾。
3 发展机遇与发展思路
3.1 发展机遇
3.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
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共享,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间的人、财、物的流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将推动京津冀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积极对接京津冀科技创新相关的成果转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相关延伸产业,选择好适当的承接地,平泉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将对北京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3.1.2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 号)中提出,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强化交通服务,扩大公益服务和生产应用,鼓励航空消费;加快通用机场建设的优化规划布局,合理确定标准,完善审核程序,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通航制造水平,促进产业集聚,促进通用航空业集聚发展;扩大低空空域开放,科学规划空域,优化飞行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等一系列鼓励发展政策。平泉机场正转为军民两用,并有多家与航空相关的企业在和开发区管委会洽谈入驻事宜。这都为平泉经开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供了良好发展基础。
3.2 发展思路
平泉经开区现状可利用土地有限,交通体系不完善,产业薄弱且分散,可利用水资源缺乏等问题。面对问题与机遇,急需优化用地功能结构,集约、集中、高效利用土地,建立公路、铁路和航空联动的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生产环境是经开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平泉经开区处于产业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产业技术层次较低,产业链较短,产业聚集度低,发展动力不足,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产业资源,延链补链,构建和完善特色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积极对接京津冀高新技术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开区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发展策略
4.1 生态保护优先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制定平泉经开区的发展战略,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平泉经开区处在瀑河、老哈河上游,更需要对天然林、河流源头等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的地区加强保护,坚决禁止只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发展方式。保护优越的生态环境,拉近与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借助京津冀高新技术资源,培育和发展如信息技术转化、食用菌研究、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另外,构建“铁-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充分利用辽金历史文化遗址、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创造良好营商条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低碳绿色产业。
4.2 特色产业链引导
平泉经开区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延伸和补足产业链条,构建较为完整的特色产业体系,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特色产业强市的发展之路。
平泉依托食用菌、山杏等特色农业产业,在“种植-粗加工”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秸秆—食用菌—饲料—有机肥”(见图2)、“山杏—食品—活性炭”等产业链;在矿产加工构建“开采—洗选—尾矿—建材”等产业链(见图3);氟化工在“萤石—氢氟化合物—氢氟酸”基础上向电子级氢氟化合物方向发展。借助平泉机场转型的契机,构建“航空物流—飞机零部件制造—飞机维修—教育培训—低空旅游”的航空产业体系。进一步对接和耦合上、中、下游产业,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图2 食用菌循环产业链
图3 尾矿循环产业链
4.3 产城融合发展
随着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产业依赖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产业,产城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经开区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开发区将会成为以发展工业产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型城区,逐步形成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平泉经开区要充分发挥临近中心城区的优势,加强城市服务功能与经开区产业功能的互补融合(见图4),强化相互间交通道路的连接,注重职住平衡,降低城区与经开区的交通流,推动空间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设施共享。产城融合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发展导向,要为生产、生活的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和营造高品质宜居环境。
图4 平泉经开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4.4 土地集中集约利用
平泉属于山地丘陵城市,利于开发建设的平整土地十分稀缺,国家对耕地的严格保护,适度提高容积率和放宽建设用地的坡度限制,在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相应提高建筑密度,降低产业用地的绿地率等。在用地布局方面,宏观上应集中成片布置,中微观上可采用组团、带状等布局模式,以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和利用率,节约建设和运营成本。另外,如通过控制投资强度提高土地的整体效益。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应不低于300 万元/亩(1 亩≈666.67 m2)或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 000 万元,以及用地面积小于15 亩单个工业项目原则上不供地,建议通过购买或租赁厂房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等措施。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以达到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5 规划思考
平泉经开区面临建设用地稀缺、产业薄弱、生态敏感、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等诸多难题,本次规划通过构建和完善现有特色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和培育新兴产业,走特色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拓宽和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开区的发展除了用地、能源、交通等“硬件”条件,更需要金融、人才、服务型政府、公平营商环境等“软件”条件的强力支撑。同时,也要面对历史和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研判,适度弹性规划,为社会经济健康、有序、高效发展预留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