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康盛:匠心为传承,酒香飘万家

2022-11-03

科学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酿造酿酒技艺

酿酒师,这一群陪着酒慢慢变老的人,他们对于酒的钟爱与执着,透过琥珀色的佳酿,传递进每个品酒人的口中。你也许从未见过他们或与他们交谈,但他们的性格与故事,早已与酒融为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醇香。对于关中事酒酿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高康盛而言,酿酒是一辈子的事。

传承酿酒古法

1950年,高康盛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草堂镇大堰口村一个酿酒世家。高家祖辈酿酒,第一代从事酿酒的是清光绪初年的高步云。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的高康盛自幼就秉承家传,14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酿酒技艺,经常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和乡亲邻里酿酒。中学毕业后,高康盛回到了家乡,用祖传的酿酒方法发展家庭副业,开始有意识地为四邻八舍的婚丧、节庆酿造关中事酒。

每次在酿造之前,高康盛会提前选出最好的谷物原材料,然后进行主要的工艺流程步骤: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要想把酒酿好,需要学习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每天清晨天刚亮,大地万物还未苏醒,高康盛就来到酿造厂房,开始进行酿造工作。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传承人高康盛

高康盛介绍,关中事酒的制造采用的是中国独创的酿造古遗六法。这套方法是酿酒师傅们在千百年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酿酒诀窍。这“六法”是酿造老酒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齐必得六个方面。其中,“黍米必齐”即对酿酒原料要求很高,米要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曲蘖必时”是指酿酒的曲种在发酵过程中必须在透风采光、温度适宜的室内踏成并陈放一年,这样才能成为最好的“神曲”;“水泉必秀”是指酿酒所用的水,好水才能酿好酒,关中事酒采用的是甘甜爽口的秦岭紫阁泉水;“陶器必良”是指酿酒的容器,要选用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湛炽必洁”是指酿造、陈储老酒的器具必须杀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火齐必得”是指酿酒的火候大小要合适,让温度能升能降,保证散热均匀。这种酿造方式自商周时期传承至今,酿造工艺已经成了一套体系,具备了制式的流程及详细的分类。

兴办村级企业

1984年,高康盛担任大堰口村支部书记后,先后六次前往江浙一带学习考察黄酒酿造技艺和市场营销情况。为了更好地发展关中事酒,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心怀梦想的高康盛于1986年提出了让村里人家家户户都酿造关中事酒,将村里打造成一个关中事酒酿造村的前沿想法。

1986年,高康盛创办了村级企业户县草堂黄酒厂。为让村民放心酿造关中事酒,他庄严地对村民们许下承诺。他说:“村里兴办这个企业,是要带领大家造酒致富,假如厂子盈利了,利润就是大家的,假如厂子亏损了,损失算我个人的。”在办厂的过程中,高康盛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厂子成立之初,他不仅自己对厂内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技艺传习,还先后委派四名技术骨干到陕西省科技大学生命工程学院接受全面的专业化培训。高康盛为关中事酒的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高康盛深得祖辈真传,传承了具有数千年酿造历史的关中事酒酿造技艺,并对之不断创新。通过30多年的辛勤努力,荣获30多项市、省、国家级奖项和荣誉,使户县草堂黄酒厂成为西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生产黄酒成为地方著名商标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仅2014年一年,酒厂就获得了三项重大荣誉:2015年米兰世博会推荐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康盛在学校给学生讲解关中事酒

现在,高康盛把企业更名为堰湖酒坊,自企业建立以来,他先后培养了30多名酿酒技术骨干,从选材到工艺,从细节到关键环节,每个步骤都严格要求、逐个把关,在保证酒原有口感的基础上,还不断改进技艺,使酒的品质始终如一。

秉承匠心技艺

高康盛立志要将这项利于天下人的事业传承下去,将这项关中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用更精湛的技艺,更精心的态度,给予关中事酒更顽强的市场生命力,让中华传统美酒飘香于世界之林。

高康盛与厂内技术人员进行技艺传习

为此,高康盛不仅将技艺手把手地传承给了孙子高坤浩,还动用爷爷的权威让1996年出生的高坤浩在考大学时就读市场营销专业,希望孙子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关中事酒这项传了几千年的技艺发扬光大。2017年,高康盛在自家的后院盖起了关中事酒展示场所,在展示关中事酒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开学办班,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对关中事酒感兴趣的外地学员。西安很多大学的学生纷纷报名,前来免费学习高家祖传的酿造技能。同时,高康盛在孙子高坤浩家的后院,修建了一个两层的关中事酒传承基地。这个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场所,如今,已成为关中事酒最重要的酿造基地。

经过数十年的用心钻研和改良,高康盛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酿出适合现代人口感的关中事酒,实现了将古法与现代酿制科技的有效结合。高康盛除沿用传统古法酿造黄酒外,还刻苦钻研中草药和酿造营养学知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出系列产品,研发出了3个系列、20多个品种的关中事酒,其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具备中华文化传统特色、融汇华夏制酒匠人精神、寄托关中人民精神情感的关中事酒,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及卓绝的保健及营养价值,已经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笔财富。现在,不仅在陕西,即便在整个西北五省区,人们一提起黄酒酿造,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高康盛和他的关中事酒。

高康盛在酿酒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炼,他说:“多年如一日,我细致地钻研着每一个酿酒步骤,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我所创造的佳酿,且在品尝的每一口酒中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历史沉淀感。”通过饮名酒来感悟历史情怀,追忆非遗文化,这正是高康盛内心真正想要去做的,也是他一生所追寻的事。

在未来的日子里,高康盛不仅要通过酒业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还要使这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顺利地传承发扬下去,让中国非遗文化伴着浓烈芬芳的酒香香飘万家。

高康盛,生于1950年,1986年10月创办村级企业户县草堂黄酒厂并任厂长。2001年,高康盛通过考核获得陕西省酿酒工程师职称。2002年,企业更名为西安大口酒业有限公司,高康盛任总经理至今。2006年,高康盛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酿酒行业特有工种黄酒酿造工技能考核,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酿酒技师职称。2015年9月,高康盛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猜你喜欢

酿造酿酒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那些中国年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酿酒葡萄获丰收
青稞酿酒
传授技艺
黄昏十月末
品味时光“酿造”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