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酒店管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022-11-03甘慕仪

当代旅游 2022年1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旅游

甘慕仪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业的定位再次被拔高,由原来的“幸福产业”提升到了“旅游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筑休闲湾区,推进大湾区旅游发展,依托大湾区特色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这对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校探索酒店管理职业本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一 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中专科院校(包括高职)主要培养学生基层服务能力,通过实践一般能够成为酒店企业基层服务型技能型人才。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接待能力,是酒店企业中层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储备力量。研究生院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酒店、餐饮、旅游行业的研究、分析及规划类人才。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简称“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本科”),既属于职业教育的类型之一,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下接中职、高职高专教育,上接研究生教育。发展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一是走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层次的误区,为学生提供继续晋升学习的通道;二是为中下阶层生源向高阶层的良性流动打通路径,满足受教育者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有利于适应酒店行业飞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根据《2020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酒店设施和客房数分别占我国住宿业的56%和93%,而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东省的酒店总数及客房总数遥遥领先全国,酒店3万多家,客房总数超过200万间。根据澳门2020年度统计年鉴,澳门境内酒店总数(含酒店公寓)120间,客房总数35142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的不断推进,大湾区的会展、旅游和酒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支持大湾区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会展、旅游及酒店人才。然而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有53%的酒店是缺少服务类管理工作人员的,有23%的酒店缺乏策划类的工作人员,还有21%的酒店缺少营销管理人才。如果本科院校注重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能够满足酒店发展行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酒店行业和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

(三)有利于解决酒店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酒店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当前及未来酒店的发展并不是规模的单一发展,而是呈现了不少新的发展模式。首先,跨国酒店品牌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品牌进入中国,除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进入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国际品牌酒店也持续增加。第二,城市综合体、农村经济转型直接推动星级宾馆、连锁品牌餐饮、大型饭店及经济型酒店发展。第三,酒店从设计、服务对象到经营模式都发生极大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此外,低碳化得到重视,“安全、健康、环保”的理念和标准开始深入到酒店运营的每一个层次。酒店业新的发展趋势无一例外对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有利于减少酒店行业人才流失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中,员工流失的比例日渐攀升,也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对于各行各业而言,都存在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但一般都控制在5%-10%左右,这是相对正常的员工流动。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旅游饭店员工的流动率如果维持在20%左右,也仍然可以判断为健康流动。然而,国内的旅游酒店流动率远远高于20%,不少还高达45%。员工对酒店缺乏归属感,用工方缺乏科学的招聘配置方法、员工绩效管理混乱、社会对职业的认可度低等原因,都是酒店员工流动率高的原因。

二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笔者对专门的设有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学校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概括性较强,具体表现为要培养学生适应酒店发展的理论知识和适应能力,但是都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更没有相应的检测措施。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直接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混为一谈,缺乏针对性。还有一些学校对本科生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认识不足,重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导致毕业学生无法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大学的前三年,学生要学习学校安排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有关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大学第四年,学生要在学校的具体安排下进入酒店实习,不断积累实践操作经验。这种课程安排理论上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学校的基础课程和酒店管理的基础课程,导致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可是六个月的实习时间,根本无法提高相应的实践技能,无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导致实习效果较差。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毕业以后不从事酒店管理的相关行业,直接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课程,导致所学的知识一直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笔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满意的学生约占30%,有60%的学生认为学科设置和就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能够提供充足的岗位实习需要,能够与相应的酒店企业建立友好的联系,把实习经验延续到之后的工作中,而不是一毕业就要重新选择其他行业。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学校所学知识无法满足之后的就业需求。

(三)教学形式不丰富

目前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也就是在学校学习有关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之后在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酒店管理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较差,无法理解枯燥理论知识背后的逻辑,所以按照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果较差。还有一些教师会使用案例的方法展开教学,也会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可是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否定学生提出具有质疑性的答案,泯灭了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实习,无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实际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学生直接选择回避实习,不参加企业的实习活动。

(四)师资能力参差不齐

专业水平能力较高的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的完成,也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需要具备与酒店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酒店综合运营的业务知识,更需要具备岗位操作的技能,这些都需要相对应的教师进行专门的讲授。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师资设置不合理,教师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能区分,甚至旅游专业的教师直接给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上课。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外出实习的经历,不了解现代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案例不丰富,只能根据课本的知识讲授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实训老师,无法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学生只能自己学习摸索。更有一些学校由于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无法与其他企业建立起直接的校企合作,也无法高薪聘请一些专门的技能老师进行讲解,直接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以后学生无法快速地适应酒店服务管理行业。所以,本科院校要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投资,尽可能吸引更多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

三 建立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业的研究,并提出了学科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格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这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学科本位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的是学术型的人才,要为学生提供非常系统的理论课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促进酒店管理行业朝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但学术型人才无法进行直接的酒店管理服务,无法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粤港澳大湾区酒店专业本科院校,可从我国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主要培养途径入手,基于当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探索出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建设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充分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技术性以及地方性三大基本属性,“三地联动、标准联通、校企联合”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充分借鉴了国外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又灵活把三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高质量培训现代酒店管理人才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二)明确培养目标

在充分研究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科院校的酒店服务管理应该把培养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识层次,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通识能力。第二个层次是能力层次,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关键能力和基础能力。第三个层次是素质层次,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要求,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德技并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接待业,培养旅游接待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具备良好沟通、独立思考、可持续发展、良好信息化素养等职业能力,能够提供国际化酒店接待服务、品质化旅游导览服务、专业化会展策划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可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来落实知识层次的培养目标,通过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来落实能力层次的目标,通过开设专业提升课程的方式来落实素质层次的目标。如:构建基于产业融通的“专业通识必修课+产业基础技能课+岗位进阶技能课+岗位学期见习”的“共享型、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在开设酒店概论,餐饮服务等传统酒店服务类课程的同时,也可开设具有国际特色的国际理论课程,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甚至可以开设一些活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丰富教学方式

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到实处。如开展创新实景化、数字化教学,按照理实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旅游接待环节一体化的理念,营造具有真实旅游接待业工作氛围的智慧教室,把课堂搬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依托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管理、使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旅游接待业发展要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酒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学院要求两类教师,一类是具有理论知识的理论课教师,一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实训课教师。对于理论课教师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外出学习的方式提高这些教师的理论层次,也可以让他们去酒店参观积累案例经验。对于实训课教师而言,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高薪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带队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以外,学院也可以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丰富从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从教师的角度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行业作为新型行业一直在蓬勃发展,也对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目标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旅游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