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管理问题探析

2022-11-03姚曼菲

当代旅游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镇化环境保护

姚曼菲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

引言

在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农村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分析,考虑生物要素和环境要素等相关的内容,从而为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城镇化的背景,加强对农村生态旅游模式完善的重视程度,尽早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基础产业结构实现了有效的升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把握好时代发展机遇,逐渐完善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 城镇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生态旅游管理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管理方式需要升级

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所拥有的特色化资源转变为多样性的发展方式,例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是由于农村基础旅游建设规模和城市旅游建设的规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转变以往乡村旅游管理方式,适当地进行城市旅游经济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属于新型的产业,在农村地域得到蓬勃发展,全面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影响因素,比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发展与乡村旅游管理的价值无法得以全面体现,这些都是乡村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资源整合的重视程度,逐渐完善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农村经济能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传统乡村旅游管理方式已经无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不断创新,因此需要相关地区充分地挖掘当前旅游资源的优势,根据我国对旅游管理的要求,完善当前的管理模式,适当地抓住我国关于旅游建设方面的宏观指导政策以及相对应的机遇,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使当地旅游建设规模能够得到有效的扩大,提高地区旅游的竞争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旅游建设发展的问题在不断地增加,影响地区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例如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旅游资源规划,也没有加强对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协调,没有加强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深入性分析,所以导致旅游业发展时存在着较多影响因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转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当前管理方式的深入性分析,及时了解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相互的协调,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地提高地区农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实力,减少诸多的干扰因素。

(二)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有助于推进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生态发展方向创新本身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一些农村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要充分发挥本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此来扩大旅游发展的产业形态,增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竞争实力。为了使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传统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需要转变以往的经营模式,不能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避免对我国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破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农村生态化旅游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城乡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行业准入机制不健全

在城镇化背景下,为了使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以往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及解读,从而为农村生态旅游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由于各个行业之间存在不良竞争,导致整个社会旅游秩序很难得到充分的维护。在新时期下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乡村旅游建设中,需要根据人们对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优化当前的发展模式并且增加自然性的旅游资源因素,从而使人们能够在旅游环境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不断增强对乡村旅游业的认同感。行业发展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比如一些农村经营管理者由于生态环保意识较为缺乏并没有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深入性研究,同时还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并没有完善生态化旅游的发展模式,经常会出现恶性竞争。这不仅不利于农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也给当地人文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次在一些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管理理念非常的落后。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和相关成熟旅游地区的配套设施和人们的意识来看,观念建设存在着滞后性的特征。农村旅游发展过程大多数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内部管理较为松散,并没有将生态环保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中,再加上责任意识不强,在管理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农村旅游发展水平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也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二)管理理念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当前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农村生态旅游受到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导致农村生态旅游管理太过复杂,由于一些管理里面并没有加强对农村生态旅游本质性内容的深入性分析和解读,导致后续管理太过形式化,无法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比如景区管理机构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部分农村旅游景区是由村委会和村民来进行承担的。由于这部分人员并没有掌握专业性的知识,在景区管理方面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存在不明确的问题,如果在景区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会出现相互推卸问题。这一机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非常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及管理

在当前农村地区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方向,更新发展理念,优化当前的产业结构,根据地区自然经济的发展特点,形成独特性的产业优势,全面提高旅游经济当前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在不断地进步,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做好全过程的监管,并且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执行力,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优化当前的工作体系,减少对资源的破坏程度。另外还需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将农村地区生态优势归纳为品牌建设的范畴,从而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融入其中,政府部门需要做出科学的指导以及引导,确定重要的价值取向,符合人们对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逐渐调整现有的工作思路,和当地环境进行相互的协调,保护原有的生态基础,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例如要立足于农村地区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行动的指南,充分发挥资源的建设优势,构建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当地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政府部门也可以将生态行政管理融入整体的管理机制中,全面提高最终的执行力。使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减少干扰问题的发生概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其次,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要优化当前的行政职能,适当增加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从实际情况入手,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并且在逐渐探索中形成新型的管理模式。相关部门要在内部贯彻落实责任机制加强对整个生态旅游过程发展方向的深入性监督,并且还需要和我国对旅游发展的要求进行相互比对,可以在部门内部成立专业性的委员会贯彻落实监督机制,保证各项生态旅游活动可以更加顺利实施,对于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要加强生态和遗迹的保护力度,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增加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适当增强生态旅游的管理效果,也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完善生态环境的有效监测,配合着信息化模式的利用,加快信息的响应速度,及时调整在信息化管理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资料支持。

(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

为了在城镇化背景下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尤其是要完善社区参与机制,落实层次性的工作原则,按照不同的区域提高最终管理的效果,从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需要根据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有效地解决在以往生态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突出管理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社区本身的工作职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并且和生态旅游行业进行相互匹配,逐渐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时要完善社区监督体系,并且落实分层次的工作原则,将社区融入自身管理体系中,同时还需要进行知识的广泛宣传,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加强和其他生态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构建相对应的信息产业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全面调动乡村自发组织的经营积极性,让农户在整个利益中占据一席之地,使农户能够约束自身的行为,加强对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落实主动性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的要求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进行经营平台的建造和旅游产业相互结合,农村社区参与农村生态旅游管理时,需要特别注意通过政府的组织宣传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方向,自觉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原则,从而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后续工作中要适当听取农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意见,之后再纳入到乡村发展整体规划中,全面地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从长远性的角度做好数据的分析以及整合,和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相互协调,以此来增强生态环境管理效果。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生态旅游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职责,搭建农民和旅游产业之间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增强环境保护的效果。

(三)提升乡村旅游游客的文明程度

为了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完善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避免对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在整个市场旅游中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游客既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同时也要承担环境保护的职责,为了使游客能够认识到自身在景区中的一些不正确行为,要从约束和引导游客行为入手,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提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从而使游客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觉进行行为的约束。农村生态旅游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生态辅助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宣传标语和指示牌,让游客掌握更多的生态旅游环保小知识,并且对于客流量较大的地区来说,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督,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客流量较大的地区在节假日要进行游客进入范围的严格管控,使得游客数量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中,避免游客过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比如垃圾污染和踩踏等等。在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始终维持良好的工作水平,不断地提高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在实际管理时要进行整个景区内的严格监管,对于违反旅游规定行为的游客,例如破坏景区内部的景物要进行严格的惩罚,如果情节严重,加强对旅游行为限制,通过严格的管理,使游客自觉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在观赏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配合景区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从而使当地生态旅游行业能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逐渐加强了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时要符合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对政府部门在其中要进行客观性的指导以及引导,履行本身的行政管理职责,调配好充足的资金,形成多主体的监管机制,从而使农村地区生态旅游能够获得新的活力,全面提高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和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城镇化环境保护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