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资源探索
2022-11-02侯天庆
田 穗 侯天庆
苗族是贵州省世居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学作品皆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口承文学样式,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苗族口承文学有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是苗族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德育视阈分析苗族口承文学内蕴丰富的德育元素,挖掘口承文学呈现的德育功能,探寻运用口承文学德育资源的德育路径,为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提供参鉴。
一、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元素
德育元素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结构要素。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元素是促进苗族民众德育过程的重要结构要素,对内蕴其中的德育元素挖掘,就是利用人文精神来点燃人的道德情感,使之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其德育元素呈现的内涵具体如下:
(一)德育元素一:忠诚奉公
苗族口承文学作品主人公忠诚奉公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是苗族民众美好道德的流露。
例如,《则嘎老歌》中为民排忧的则嘎老:“则嘎老教人们开辟良田,则嘎老放水牛开水田,水田齐齐排排在岸边。……。则嘎老拄着一根黄拐杖,用拐杖挖野草尝,尝了一种又尝一种,用草药来医治有病的人。世上的人们学会了,用草药来医病,什么病用什么药医,医病的根源从这时起。”[1]295《打柱撑天》中以天下为公的苗族先祖:“你把金银夹,我举锤子敲,一锤打下去,百鸟忙飞跑,两锤打下去,野兽全惊逃,三锤打下去,半天刮风暴,四锤打下去,平地变山坳。”[1]36
作品人物形象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过程重要的德育元素。
(二)德育元素二:奋斗进取
钟敬文先生认为“口传文学的内容价值,不但在于广泛地并且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的、生活的真相,尤其在于忠实地表现出人民健康的进步的种种思想、见解”[2]。苗族口承文学作品主人公“正价值的形象”,以“说唱”形式外显于民众的道德行为中,是苗族先民奋斗进取精神的彰显。
例如,《运金运银》中苗族先祖找寻金银“拿来造柱子,撑天不摇晃;拿来造日月,挂在蓝天上;天地明晃晃,庄稼才肯长。”[1]11《铸日造月》中苗族先祖立志铸造金太阳和银月亮的场面:“风箱响嘟嘟。炉火燃熊熊;宝公和雄公。目公和当公;拿根长铁条,来回往前冲;金银咚咚响,炉里一片红。……,你累我来接,我累你来敲;水也忘记喝,饭也忘记刨,越打越起劲。……。”[1]44
作品通过苗族先民的形象塑造,向世人诠释了何为“德”,何以“为德”的德育价值。主人公犹如磁铁般,对苗族民众精神世界产生强有力的吸附,形成巨大而永恒的磁场,对培养道德精神具有独特价值。
(三)德育元素三:诚信仁爱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仁”是人本性之中固有的一种内在道德情感;“爱”是外在的表现行为。苗族口承文学呈现出诚信仁爱的德育元素,丰富了德育内容。
例如,《苗族英雄张秀眉起义传说》中张秀眉(清·咸同年间人)的告别祝词:“不要紧!大家还是干自己的活路吧!能耕田的就耕田,能缝衣的就缝衣,能绣花的还是绣花,大家照常地干自己的活路。我这一生,虽然是这样结束,下辈子我会再来,我将把这些清朝官吏,全部杀光。到那时,有田,我们可以自由地耕,有屋,我们可以自由地居住,有娱乐场所,我们可以自由地游玩。”[3]
张秀眉为求正义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成为苗族先民在社会化过程中衡量人的重要道德标尺。
二、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是实现德育价值的方式。苗族口承文学内含的育人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在维系社会和谐秩序,促进苗族民众个体发展和进步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育人功能
苗族口承文学的神话、传说、谚语、歌谣等文学样式显现出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苗族民众最朴素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追求,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例如,《犁东耙西》中一生乐于助人、奉献自我的榜香公[4]142;《开天辟地》[4]2中勤劳与智慧兼具的劳动能手姜央。他们是在苗族社会迁徙生产时期,苗族先民寻找宜于定居生产的“乐土”过程中,创造出的叙事主题中的道德模范。作品主人公的道德品质,为育人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使德育资源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凸现,形成苗族民众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和教育着子孙后代,鼓励他们在积极参与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不断地反思后自我完善道德行为,使其渐渐地在自我的领悟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彰显德育独特育人优势。
(二)导向功能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苗族口承文学内蕴明辨是非、崇德向善、德法并治的德育内容,对苗族社会道德理念形成,具有积极导向功能。在《开天辟地》[4]2《运金运银》[1]17《铸日造月》[1]83和《打柱撑天》[1]69中塑造的系列部族英雄身上,兼具了忠诚奉公、奋斗进取、诚信仁爱等人类最美好与最高贵的道德品质,历久弥新地浸润着苗族民众的道德意识,导引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的标杆,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苗族民众向道德至善之境前行。
(三)激励功能
孕育于中华大地人文环境的苗族口承文学,巧妙地把苗族民众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提炼的道德规范融入作品,通过唱颂先贤经典形象的事迹和经历,引发和增强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内驱力,从而把故事中热爱家国、尊老爱幼、勤劳勇敢、不怕牺牲的崇高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这种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其功能体现在:
一是激人向善,即激励德育对象确立正确德性,形成稳定的精神定势和行为导向。
例如,《开天辟地》中“姜央算最老,他来把天开,他来把地造,造山生野菜,造水生浮藻,造坡生蚱蜢,造井生刚蝌,造狗来撵山,造鸡来报晓,造牛来拉犁,造田来种稻,才生下你我,做活养老小。”[4]2
姜央创世善举所彰显的精神,无论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是在苗族民众个人道德成长历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二是激人知善,即激励德育对象实现好动机与好结果统一的能力。
例如,《居诗老歌》中“居诗老想出了办法:居诗老造出了安野兽的套子,居诗老造出了捕捉野兽的夹弓。……所有的猛兽,有的跑到很远的林子里去,有的逃到别的岩洞中;……居诗老后来鼓励大家,每打一兽刻木记下来。居诗老教大家打猎生产,以后刻木记数又记事。”[1]294
作品把苗族先祖居诗老为人谋福利的传统德育元素,融汇和凝聚在歌谣唱颂中,借以表达苗族先祖乐于为族人服务的集体主义道德情操。这种激人知善的德育航标,不仅是族群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道德选择,也是稳定苗族社会道德传统的基石。
三是激人共情,即激励德育对象准确感知他人的情感倾向,具有正面价值的情感定向。
《跋山涉水》唱道:“奶奶离东方,队伍长又长;公公离东方,队伍长又长。……,后生挑担子,老人背包包;扶老又携幼,跋山又涉水;迁徙来西方,寻找好生活。”[4]286
歌词把苗族人民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融入文学作品中,使人在情理交至中增强了德育的情感性和愉悦性,达成正面价值的情感定向。
三、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的育人路径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以文育人、以文明道,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一个人成长环境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家庭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学校环境。三类环境在人的品德养成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现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探寻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的育人路径。
(一)学校支持:探索德育新思路
学校支持是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苗族口承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苗族聚居区学校德育开展深厚的内源动力,主要实施路径如下:
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学校将苗族族源神话、英雄传说、童谣等内容,有计划地纳入语文、历史、艺术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主动接纳作品主人公忠诚友善、勇敢公正的道德品质,实现“课程德育”转换途径。
二是在德育校本课程中,学校在保证国家统一的、专门的德育课程有效实施前提下,把苗族口承文学内含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德育资源纳入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和计划,编写德育校本教材,增强学校德育实践效果,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挖掘苗族口承文学内含的德育元素,用于校园雕塑设计、走廊布置、标语制作等环境中;搜集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故事、德育传说、德育谚语等资源,举办读书社、说唱文学社或学生美德社团,如以苗族英雄人物命名等活动。通过校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建设,不仅使学生品德得以被陶冶,而且使学校德育理念亦得到彰显,拓宽了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利用途径。
(二)社会支持:良好的环境创建
根植德育的土壤是社会。经过调研,本文提出以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为载体,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拓宽口承文学德育资源育人路径的三点建议:
一是设置故事讲坛。利用多元媒介形态、多路传播渠道,开设名家故事讲坛,请熟悉苗族文化的教育专家讲述苗族口承文学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把名家的讲谈与电视或广播媒介结合,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传承作用,而且也能拓宽口承文学德育资源在社会中利用的途径。
二是融入节庆活动。口承文学德育资源融入苗族节庆活动,借节庆活动传递德育信息,达成寓教于乐。例如,苗族的“四月八”[6](又称“亚努节”,纪念传说中苗族古代英雄亚努),将口承文学作品的英雄故事充分利用起来,开展“故事王大赛”;又如,苗族的“开年节”(又称“客家年”),可搜集与节庆文化相关且富含德育元素的口承文学作品,举办“歌谣大赛”,充分发挥德育歌谣的道德感染力。
三是规划城镇环境。将苗族口承文学中热爱家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等德育元素,置入城镇环境规划,进行文化墙设计、雕塑设计、城市宣传语设计等,在环境打造中达成道德育人目的。
(三)家庭支持:激发主体能动性
家庭支持是德育得以合理实施的重要前提。“好品格应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推进。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品德教育甚至应该跳出学校的围墙”①。经过调研,笔者提出两点调动家庭德育主体能动性的建议:
一是培育家庭德育氛围。家庭德育是促成家庭成员养成真、善、美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道德培育过程。教育者可有意识地利用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故事、歌谣、谚语等作品,引导德育对象反思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差距,提高自我道德素养。
二是提升家庭德育方法。主要有两类常用方法:第一,启发浸润式。此类方法要求教育者遵循德育对象心理特点,及时捕捉德育时机,促进他们养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例如,苗族谚语“勤人汗水多,懒人口水多”,“勤人意见少,懒人爱挑剔”,“做事之前要思考,做出事情才牢靠”,“力气用到老,一生肚皮饱”[7]。谚语把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爱憎分明等德育元素,内化为本民族共同认定的道德规则并代代相传,教育者可在生活中随机撷取进行德育,使德育对象在亲历体验中获得德育认知。第二,陶冶熏陶式。此类方法,将内蕴于苗族口承文学的道德情操、品德修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德育对象。苗族口承文学自带的道德情感陶冶功能,对德育对象内在精神品德的认同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开天辟地》[4]2《运金运银》[1]17《铸日造月》[1]83和《打柱撑天》[1]69等作品,多角度反映了苗族先民创造历史、改造自然历程中一切为族人服务、随时为族人奉献的积极乐观、坚韧不屈的道德情感。这类道德情感在传承过程中引起道德主体共鸣,并沉淀于道德主体内心,逐渐由道德他律转换为道德自律,形成稳定的德行品质,聚合成持久的德性力量,延续成为前行的社会道德航标。家庭德育过程中合理借助苗族口承文学德育资源对德育对象进行情感陶冶,定会使德育对象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实现内源式发展,使德育对象受到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提升家庭德育的影响力。
结语
苗族是中国用古歌传唱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集结苗族几千年传统美德的苗族口承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绚丽瑰宝,内蕴其中深厚的道德精神,至今仍鼓舞着人们朝至善、至美、至真方向前行。苗族口承文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理由去认可它、开发它、利用它。在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背景下,苗族口承文学的德育资源研究大有可为。
注 释:
①“Character Education in Children’s Literature”.from http://wik.e,l uiuc.edu/articles/c/h/a/Character Educ-ation in Children’s-Literature-d2ac.html,(Octobcr,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