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研究

2022-11-01高启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29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河南省

高启柯

(西南大学)

一、引言

自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投入到乡村建设的大浪潮中。而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治理中的一环,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河南省地处中原,乡村人口众多,近年来由于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乡村工业污染逐步加剧,村民生活垃圾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农膜被大量使用,且实际利用率偏低,导致了面源污染的加剧,耕地、森林和水资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观念淡薄,农村废弃物处理效率低下,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对于黄河流域的环境治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纵观全省,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党和政府的综合治理效率又如何?通过对于河南省各辖市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各地的乡村环境治理情况,对于我们接下来研究如何提高乡村治理效率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也有部分学者采用DEA 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大都是从全国层面出发,鲜有对省级数据进行研究。河南由于其域内有黄河流经,省政府对于黄河流域的治理又十分的重视并有大量的投入,因此它也是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省份。本文采用了2015 年-2019 年河南18 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 方法的BCC 模型,测算了河南18个省辖市的乡村生态环境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旨在为了解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和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依据。

二、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现有对于乡村综合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依照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可比性、独立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构建了如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在指标选取上,本文主要从乡村生活环境治理、乡村生产环境治理、乡村自然环境治理三个角度入手。在乡村生活环境治理角度选择了农村改厕投资合计。农村生产环境治理主要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因此选择了除涝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这两个指标。最后,在乡村自然环境治理角度选择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造林面积两个指标。

产出指标有3 个,包括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地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进行选取。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从投入产出角度评价河南省18 个省辖市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对有效性,将采用BCC 模型,在考虑规模报酬可变的前提下,根据上述构建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P-2.1 对18 个省辖市单元的效率值进行测算,对18 个省辖市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并将黄河流域的8 个省辖市与全省的平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率进行比较,最后还将对比近五年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率变动,为了解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和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依据。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指标共9 个,均为2015-2019 年的数据。其中投入指标农村改厕投资合计、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造林面积和产出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地区绿化覆盖率均来自《河南统计年鉴》,投入指标除涝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来自《河南水利年鉴》。由于DEA 的方法无需指标间的同一量纲,因此这里直接使用的原始数据,并不需要做标准化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辖市乡村环境治理效率分解计算结果

本文首先基于构建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EAP-2.1 对2019 年河南省辖市的乡村环境治理效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2019 年河南省辖市的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达到1 的省辖市有5 个,分别是鹤壁市、焦作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和济源市;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比较高的省辖市有洛阳市、安阳市、濮阳市,均超过了0.8;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很低的有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三地均未能达到0.5,且南阳市的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仅有0.11。从VRS 技术效率上看,18 个省辖市的技术效率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反观规模效率,各地的差异十分明显,其中南阳市和信阳市的规模效率仅有0.12 和0.22,各地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从地理上看,南阳市和信阳市均位于河南省的南部,地理面积非常大,且离黄河流域十分远,因此规模效率低下可能是由于地理面积大使之很难达到规模效应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低。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河南省辖市的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提高,关键点在如何提高规模效率上。

?

(二)河南省辖市2015-2019 年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计算结果

下表3 为2015 年-2019 年间河南省辖市的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进行测算结果。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是由VRS技术效率与规模相率相乘得到,能够衡量一个地区的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

从DEA 分析结果整体看来,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欠佳,且地区间差异明显。2015-2019 年五年间,仅有5~6 个达到了技术前沿面,其中,鹤壁市、漯河市、三门峡市连续五年均达到了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相对最佳;相比之下,驻马店市、信阳市、南阳市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常年处于较低水平。从地图上看,鹤壁市、漯河市、三门峡市的地理面积小,且靠近黄河流域,而常年处于效率较低水平的驻马店市、信阳市、南阳市地理面积大且离黄河流域较远,溯其源应该是对于这些地方,政府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且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从表2 的最后一列可以看出,2015 年-2019 年的五年间,河南省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平均效率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0.65 到2019 年的0.74 上涨了9 个百分点,这表明河南省的乡村环境治理进程稳中有进,形势向好,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的提升空间。

(三)河南省辖市2015 年和2019 年效率分布图绘制

为了更明晰地看出各地的综合效率差异和年度变化情况,以下计算了2015 年和2019 年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并绘制了2015 年和2019 年两年的乡村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值分布图,如下图1 和图2。

颜色越深表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越高。不难看出,河南省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呈现出黄河流域的省辖市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高,而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规律。同时也呈现出地理面积小的省辖市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高的特点。再将上图横向对比,2019 年的效率明显高于2015 年,这表明河南省的整体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在不断提高。

(四)黄河流域和全省的省辖市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对比分析

下表为黄河流域8 市VS 全省18 市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平均值,从表中不难看出,不论是VRS 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平均值都高于全省的平均值,处于领先水平。从VRS 技术效率角度来看,近5 年黄河流域和全省的技术效率均处于0.97 以上,技术上接近最优。而从规模效率来看,黄河流域的8 市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均值均超过了0.8,而全省的规模效率均值最高只有0.75,规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纵向的年份上看,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全省的角度,生态环境治理均值都是稳中有进,这说明河南省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率逐年见好,并且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主要是在规模效率的提升上有更大的潜力。

?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探索先进乡村污水、垃圾治理技术

当前,河南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较差地方主要是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这些地区治理技术落后,治理模式尚不成熟,还需进一步加强。首先,在污水处理上,专业技术人员需求还存在很大缺口。其次,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有着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环保性好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在垃圾处理上,常见的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分类,但考虑到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垃圾分选发酵技术+热解气化技术则更值得大力推广。

(二)加强跨区域合作治理,推进综合整治

目前,河南省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呈现出黄河流域的省辖市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率高,而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的规律。由于各行政村间的经济水平和治理理念差异,不同区域间也会产生连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污水垃圾治理跨区域合作机制,明确各地政府的权责标准。还可以通过成立跨区域共享垃圾站,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综合治理效率高的地方通过环境污染信息档案区域共享、治理合作监督等机制带动相邻地区的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整个河南省的乡村环境治理效率。

(三)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保长效机制,鼓励农民参与治理

首先,应该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其次,建立完善的乡村环境治理体制,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加入环境治理相关的多项可量化指标,激励领导干部积极解决乡村环境治理问题。最后,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切实保障耕地保护机制和农民代际补偿机制的实行,保障农民的核心利益。通过环保合作社等,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河南省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送伞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