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2-11-01冯椿茜陈月华黄志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银屑病感染率检索

李 爽,王 莹,冯椿茜,岳 岚,陈月华,黄志红△

(1.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研究所/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免疫介导的皮肤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鳞状红斑或丘疹,其上覆盖有薄厚不一的鳞屑[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银屑病患病率为2%~3%[2],而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从1984年的0.12%上升至2008年的0.72%[3]。银屑病病程长,容易复发,虽不具有传染性但难以治愈,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经济负担[4]。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菌[5],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在发达国家患病率为30%,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80%[6-7]。目前的研究表明,HP感染不仅会导致各类胃肠道疾病,还能引起消化道外的各类疾病,而银屑病就是其中之一[8-11]。尽管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治疗HP可以减轻其临床症状,但无证据表明HP感染与银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12-13]。因此,本meta分析旨在探讨HP与银屑病的关系,为银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资料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fang)、维普(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HP感染与银屑病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1年12月。

1.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2)研究对象,干预组为银屑病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3) 暴露因素,HP感染;(4)结局指标,HP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无法使用的文献; (2)文献综述、讲座与评论类文献。 (3)重复发表的文献。

1.2方法

1.2.1文献检索策略 文献检索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并检索本研究纳入的参考文献,补充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幽门杆菌OR幽门螺旋菌OR幽门螺旋杆菌OR螺旋菌)AND(银屑病OR牛皮癣OR寻常型银屑病OR神经性皮炎OR寻常银屑病OR寻常型牛皮癣OR寻常性银屑病)。英文检索词:“helicobacter pylori” OR “Helicobacter nemestrinae” OR “Campylobacter pylori” OR “Campylobacter pylori subsp、Pylori” OR “Campylobacter、pyloridis” OR “HP、Psoriasis” OR “Psoriases” OR “Pustulosis of Palms、Soles”OR “Pustulosis、Palmaris et.、Plantaris” OR “Palmoplantaris、Pustulosis”OR “Pustular、Psoriasisof Palms Soles”。

1.2.2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为避免偏倚,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出现分歧时寻求第三方协助。使用Endnote删除重复文献、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并确定是否纳入。文献筛选完毕后,2名研究者进行数据提取,主要包括:(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年份、地区;(2)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3)HP检测方法;(4)结局指标及测量数据。

1.2.3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评价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14]评价文献质量。量表包括研究对象、组间可比性、暴露因素比较3个维度。总分为9分,分数越高,文章质量越好。0~4分为低质量,5~6分为中等质量,≥7分为高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为合并统计量,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Q检验与I2评估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若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对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和亚组分析,采用漏斗图与Egger检验对文献的发表偏倚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共检索出439篇文献,Endnote排除重复文献89篇,阅读文题和摘要获得350篇,排除不相关文献后得到37篇,阅读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复筛,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15篇,综述1篇,无法获取全文3篇,未报告OR值2篇,结局指标不符合4篇,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文献质量特征与评价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1,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2。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表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分)

2.3meta分析结果

2.3.1HP与银屑病的关系 应用Stata14.0对12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8.2%,P<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12,95%CI(1.42~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HP与银屑病的关系森林图

根据研究地域、检测方法、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程度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地区银屑病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亚洲地区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尿素呼气测试和血清学检测发现,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粪便抗原检测发现的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的银屑病患者中、重度PASI显著高于未感染HP的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PASI与未感染HP的银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纳入文献的亚组分析

2.3.2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 逐一排除单个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单个研究对合并OR值的影响,发现OR和95%CI均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漏斗图显示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见图3、4。

图3 纳入研究的敏感性分析图

图4 纳入研究发表偏倚漏斗图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探讨HP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HP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银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细菌和病毒感染是银屑病的危险因素。HP是一种传染性革兰阴性菌,其不仅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还参与多种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HP不仅能损伤胃黏膜细胞,还能诱导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IL-12和单核细胞[27]。IL-8会加速新血管的形成,使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破坏机体的自稳状态,从而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28]。国外一项以成年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发现[29]:慢性HP感染可增加银屑病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与HP感染、自身免疫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治疗HP可有效缓解银屑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MESQUIT等[30]的一项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论:HP治疗可以改善HP感染患者的银屑病症状,这也表明HP感染是银屑病发展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检测方法的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检测方法对HP感染有不同的影响。亚洲地区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这是由于地区、经济条件、生活习惯、饮食差异、不同地区人群易感性、文献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HP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也呈现出差异。血清学检查可以判断一段时间内是否有HP感染,且不会受到近期药物或胃内局部病变的影响,但是HP抗体阴性并不排除早期感染[31];尿素呼吸试验准确率高,操作简单,但存在着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风险[32],而粪便抗原检测特异度高,但目前仍缺乏更精确的检测试剂[33]。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的检测方法也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期待未来有更加统一、高精度的检测方法,可供参考。PASI程度的亚组分析显示:PASI与HP感染显著相关。既往研究表明,PASI是衡量银屑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中度和重度PASI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轻度PASI银屑病患者[34]。然而,PASI评分的改善可能是补骨脂素+紫外线A联合治疗的结果,而不是治愈HP的结果[35]。此外,本研究的主要人群为亚洲人群,其结果与人口学特点、人群特征及民族差异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

本研究的局限性:(1)不同研究中HP和银屑病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别,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2)亚组分析的文献较少,有待进一步论证;(3)纳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受研究设计限制,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与银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银屑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且受不同地区和检测方法的影响。此外,HP感染可加重银屑病患者的感染范围和病情。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上述结论。

猜你喜欢

银屑病感染率检索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银屑病的“孪生兄弟”:银屑病关节炎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