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更好发展回应南方国家信赖

2022-11-01程亚文

环球时报 2022-11-01
关键词:金砖国家发展

程亚文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落幕,世界各国对中国未来走向再次予以极高关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改变自身贫穷落后面貌的同时,也给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中国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却让某些大国感觉“很失望”。在这种对华消极心态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舆论常常重复一种“民调”,那就是对华“好感度”在下降。然而,这真的能代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吗?

在美西方一些舆论渲染对华“好感度”降低的同时,占全球人口绝大多数的南方国家,对中国投来的是另一种眼光。美国昆西研究所“负责任的治国之道”网站不久前发表题为《将“全球南方国家”推入中国的怀抱》的文章,就对南方国家对中国好感度的提升作出分析。正在发生的现实例证是,拒绝美国的石油增产要求、反而推出减产安排的沙特阿拉伯,最近表达了希望加入金砖国家机制的愿望。东盟十国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以及另一个中东国家伊朗、南美国家阿根廷等,也均在积极向金砖国家靠拢,它们未来都可能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可以说,金砖国家对一些串等强国的吸引力,相当部分来源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另一个同样以中国为重要参与方之一的上海合作组织,近年在成功实现扩容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也大为增长,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已将加入上合组织作为未来外交目标之一。

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频繁举办包含非正式成员的“扩大会议”相比,必往由西方国家发起的一些组织和会议机制的吸引力却在下降。由美国1990年提出、1994年首次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今年6月在洛杉.矶举办时,美洲国家组织中有超过1/3的国家领导人缺席,多国仅派低级别代表团参会,这也是历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参会领导人最少的一届。与冷战刚刚结束时相比,当前的美国已不再是“罗马帝国”,它对南方国家的吸引力下降,既在其外,也在其内。

就内来说,美国的政党极化、各种争端日益激烈,已使其制度难以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就外来说,最近40年左右的全球化进程,是以美国向全球的产业转移为主要动力,如今产能输出已到尽头,其他国家很难继续从美国的产业转移中获得发展机会,相反,美国近年来欲“重振制造业”,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地推动产业“回流”,已对很多国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在这一轮全球化的后半程,随着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美国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其投机属性大大高于投资属性,对其他国家财富的掠夺特征愈益明显。最近十年间,美国仍然是发达国家中平均经济增长率最高的经济体,但真正能从全球新增财富获得一杯羹的国家,已经大大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已不具生产性,在它们赚得盆钵满满的同时,却是以其他国家、以及美国内部大多数人的受损为代价的。

南方国家把目光转向中国,部分原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当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也是最有可能对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提供帮助的国家。中国目前还不能说是工业化最强的国家,在不少关键技术上还与西方国家有差距,这是中国仍然存在的不足,但对大多数南方国家来说这反而可能更契合它们的发展所需。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高新技术难以帮助它们解决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需求,也难以与它们的教育水平、现有产业体系形成配套。

中国对南方国家的帮助,已经落实为具体的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都为中国带动南方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南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关联度,新世纪以来也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实物交易层面,中国与南方国家已在全球层面形成相对自足的交换体系。

无论从以往历史,还是当前表现来看,中国处理与南方国家关系的方式,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在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最大程度达成发展成果的均等分配,这种现代化模式与同期西方国家再次出现“赢家通吃”状况大为不同,也对南方国家如何推动经济、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借鉴。在国际层面,中国式现代化还高度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发展,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也使中国更容易成为合作对象。

中国与南方国家一直在相互注视,如今这种相互注视又在注入新的内涵,特别是在彼此支持、推进共同发展及其组织、制度化上,两者间的共同意愿与共同行动;正在成为愈发动荡世界中的一支宝贵的稳定性力量。回应南方国家对中国信赖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南方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多探索示范。▲(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金砖国家发展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2017年金砖五国电影展”举行
区域发展篇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创新合作为金砖国家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