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浸润式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01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 吉 莉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红色乡土资源是培养家国情怀最鲜活的土壤,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红色乡土资源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最生动教材,犹如一缕缕源源不断的精神光束,给后人以精神引领,激励后人奋勇前行。
一、靠近光——红色乡土资源价值寻绎
“浸润式”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育模式源自美国,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现代汉语词典》对“浸润”一词的解释为“进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字的引申义为(程度)深。“浸”的书面意为“逐渐”。“润”是“加油或水,使不干枯。浸入式教学,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书读“厚”,把知识变得“立体”,撑开知识的外延空间,让学生可以“浸润”其中,全方位,自然地去汲取其中的养分。
历史浸润式教学模式可利用图像影音实物等教学资源,以团队活动为载体,通过历史再现、情景回顾、现实体验等形式,把学生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或历史条件中去学习和思考,营造历史教学氛围,增强体验,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改进教学效果。基于教学活动场景的浸润式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学设计着手,打磨教育内容、创新活动环节、追踪教育效果,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依托红色乡土资源,红色精神在浸润式教学模式传承下去,并将这束精神之光照亮今人前进的道路。
家国情怀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报国强家的志向,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种力量和情感的渗透可通过浸润式教学,润物细无声将家情国怀在学生思想情感中生根发芽。依托红色乡土资源,能让学生浸润具体历史情境,在情感渗透中架起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感受历史的脉搏,在情境中激活隐性教育价值,使学生真切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的普世价值,进而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乡土资源丰富发展了校外课程资源,何谓乡土呢?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这样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尽管“乡土”的地域范围并不一定都与目前的行政规划完全重合,但由于人们在称呼上的习惯以及研究上的便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把“乡土”的地域范围纳入到目前行政规划中的县与省的区间之内,一般以“县级行政区划”为“乡土”地理的最低单元。
江苏省江阴市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滨江县城,其地位险要,被称为“江海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长江防御体系。而江阴在近代革命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类红色革命遗迹广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乡土资源,这些优势条件为江阴红色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结合乡土优势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胜利、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艰苦历程,从而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二、追随光——书本知识与红色足迹的碰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身边的革命历史是给予学生能量的有效资源。笔者在讲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这一课时就尝试开发利用红色乡土资源,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走进峥嵘岁月。
江阴是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重要突破口,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新华社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特别提到“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可见江阴军事地理位置的特殊。在江阴市区繁华的人民路步行街东侧,有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它就是原高巷口的吴宅、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座落在江阴市革命烈士陵园内,地处风景秀美的黄山脚下,依傍山势,座北朝南,这是一座融合古今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群,庄重古朴,气势雄伟而肃穆,远远望去就像一艘扬帆远征,正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渡江战船,令人浮想联翩。笔者利用节假日带着学生参观了这两个江阴红色地标。与以往走马观花式参观不同,学生参观之前先自行分好小组,学生查阅解放战争的相关资料,各小组提前做好参观任务,带着问题去参观,列出参观提纲。
项目 任务 要 求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简介 网上查询,学生讲述主要人物介绍 网上查询,学生讲述完成研学单 现场完成任选一人、一事、一物写一篇文章撰写一篇解放战争的历史小论文
下面以某一小组提纲为例:
(1)了解江阴要塞起义和渡江战役的过程。
(2)被国民党严密防范的江阴要塞何以顷刻间起义了?
(3)协助、策应要塞起义的英雄都有谁?他们为何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4)王小弟的小木船渡江第一船是仅有的第一船吗?在当时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江阴要塞起义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研学活动按准备、实践、反思三个环节进行。在每个研学点活动前,学生根据导学单的行前任务准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于活动前分小组进行交流。准备任务从两个维度设计,一是对纪念馆的介绍,二是对纪念馆主体内容的介绍,每个学生完成一个任务,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纪念馆相关历史事件。
每个研学点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场馆进行概览式参观,对重点的人、事、物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关注导学单涉及的版面。二是学生自由活动,现场完成导学单相关问题。三是教师根据学生参观提纲,进行现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就知识表述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进行讨论。
研学实践结束后,学生将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任选研学点一个人、事、物进行介绍,并完成一篇相关内容小论文,二是每人撰写一篇渡江战役胜利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以及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原因的文章。
通过实地参观了解红色地标,追寻先烈革命精神,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能更深入地体悟那段历史的发展,牢记那段血与歌的历史、深刻感悟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成为光——家国情怀的自然迸发
历史教学需要我们立足现在,探究过去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但在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使国家民族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世界局部战争的发生让我们目睹了饱受战争摧残的或沦陷的国家,人民流离失所,破败不堪的悲惨景象。家国摧毁、沦丧就折断了民族的希望,这些都引发了我们对国家命运的深思。从反面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历史课堂浸润式教学便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在学生有了研学准备下,在讲解解放战争一课时,学生对于那段历史不再局限于书本,是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他们了解的人与事,都大大拉近了与那段历史的距离。尤其是带领学生解读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示意图的时候,学生们看到地图上江阴要塞起义的图示,好多学生格外兴奋,纷纷要解读这一段历史,江阴要塞起义成功,为夺取江南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江阴渡江战役“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胜利”。
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在了解其原因的时候,由于学生了解渡江战役、要塞起义前期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为此做出的努力,才能带领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少学生感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如此一堂课,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四、散发光——红色历史校本资源的开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作为课程设置和开发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有益的补充。这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课程资源,开发红色校本课程。
笔者对江阴的乡土红色历史资源做了一些了解,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主题为:守初心,追寻红色足迹,包含中共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黄山炮台旧址、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新四军六师驻地旧址纪念馆、江抗祝塘纪念馆;第二部分主题为:忆先烈,弘扬红色精神,包含江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土地山革命烈士陵园、澄西革命烈士纪念园、周水平烈士纪念馆、张大烈故居、朱杏南故居;第三部分主题为:担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包含江阴市荣誉馆、“理响江阴”学习驿站、“暨阳红”绿道先锋驿站、江阴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江阴城市记忆馆、华西村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李良宝事迹展览馆、璜土村党建文化带实境课、天华国防教育馆等,基于以上优质红色资源,我校开发了相应的红色资源课程,分为《追寻红色足迹:江阴的那些地儿》《追寻红色人物:江阴的那些人儿》《追寻红色事迹:江阴的那些事儿》。
学生在对红色校本课程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红色爱国主义基地的实地研学,既能获得强烈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革命的艰难历史进程,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除此以外,笔者结合革命历史重大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如演讲、征文、讲故事、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朗诵比赛等,丰富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特长,弘扬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悠悠乡土史,拳拳家国情,将红色乡土资源有机融入历史课堂,融入校园文化,既有助于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同时,更有助于强化情感上的认同,让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生根。
[1][3][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69、1 页。
[2]刘卉:《浸润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情感读本》2018年第15 期,第39 页。
[4]费孝通:《中国乡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