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1-01

物流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岛市冷链生鲜

孙 帅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农业自古以来都是关乎我国人民生计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果蔬、水产品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鲜农产品主要是指农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不适宜在常温下长期存储的生鲜初级产品,包括新鲜的蔬菜、水产品、水果、活禽和新鲜的肉、蛋、奶以及花卉等。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不易于运输和储存,给我国物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生鲜农产品物流是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流通等物流活动,把生鲜农产品从产地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不可或缺的物流活动。而冷链物流则是当前生鲜农产品运输存储中使用最广泛的方式。早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大生鲜农产品的冷藏运输比重,并将青岛市列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近些年,青岛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比较好,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使得青岛市生鲜农产品市场得以发展,青岛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改变。

1 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青岛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作为居民生活必需的产品,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提高且更加注重品质,而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必须要依托于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1.1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行业与我国GDP有着重要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保持我国GDP的稳定增长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市场和生鲜农产品物流。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物流市场运行提供了便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早在2009年,我国中央政府就将青岛定为山东省物流区域中心城市,将青岛市列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青岛市政府在国家各类规划的指引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6年出台并实施了《青岛市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管理条例》,提出要统一城市配送车辆标识、严格把关生鲜农产品的合法装载车辆绿色通道通行资格、规范相关手续流程。青岛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健全,政府在“菜篮子”工程上狠抓落实。青岛市积极推进产销对接、农超对接,特别是在2018年“菜篮子”农产品供应、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得分在全部被考核城市中名列首位。

1.2 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与流通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不易保存的产品在从产地采购起,经过产品的加工、运输、储存、搬运、配送、包装、销售等环节,直至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有环节一直控制在适宜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活动。2020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中,青岛市依托西海岸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西海岸新区国家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大大提升了青岛市整个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供给能力。

1.3 物流市场潜力更为巨大

整个山东省的陆路运输极为便利,这也为青岛市向省内乃至全国的运输提供了基础。青岛市由于三面环海,又有青岛港等对外开放的口岸,这些条件也为生鲜农产品的进出口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日、韩两个国家,其国土面积小,可用耕地极少,国内生鲜农产品大多是供小于求的,很难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出口的蔬菜超过八成出口至以上两国。据2019年青岛市统计年鉴,青岛市农产品的出口金额高达400多亿元,同比上年增长高达5.2%,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发展也有着无限的潜力。

1.4 社会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当前,人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快速增长。据相关调查,青岛市人民尤为偏爱生鲜农产品,每年在生鲜农产品方面消费量较大。青岛市人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就决定了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是上升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2 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制约因素

2.1 基础设施薄弱

物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以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为依托,不同于传统物流方式的是生鲜农产品由于其季节性和生产周期性,同时具有易腐、易损、不易存储的特性,因此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对存储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更依赖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冷库的建设。虽然近几年青岛市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现存的大多数冷库仍采用比较旧的技术,青岛市现存的物流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仅限于对水产品和肉类等进行存储,单一的功能造成了利用率低下,产生了资源浪费。具有先进技术且设备完备的专业冷库很少,某些物流节点出现规划失误,建成冷库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出现某地冷库闲置率极高,而另一地冷库却资源紧缺。青岛市正是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2.2 冷链运输占比小

生鲜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最显著的区别是生鲜农产品保鲜时间短,不易储存,这就使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要求比较严格。而冷链物流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必须要以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为保障。在当前我国的冷链运输过程中有许多先进的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但目前青岛市在低温高湿保鲜技术、预冷技术、辐照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有限。大多数果蔬的运输都是采用无制冷技术的货车,只有少数存储、运输条件要求比较严苛的才会采用冷链运输,由此看来,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在冷链技术的应用方面并不广泛。根据青岛市发改委2018年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生鲜农产品的公路冷链运输量仅占青岛市总运输量的10%-20%,铁路运输中占25%,而市内有约8成的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进行运输,损腐率达到20%以上。在存储到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有着比较严重的“断链”的现象,青岛市冷链运输的综合利用率仅有10%-20%,在易腐类货物中冷链运输量只占25%左右,因此在生鲜农产品的存储和运输环节对冷链的需求空间依然较大。

2.3 缺乏专业人才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更是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随着我国对物流业的重视,各高校逐渐开设物流的相关专业来培养能适应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青岛市高素质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是本市高校的毕业生,但目前各高校设立物流专业和开展专业课程的情况并不乐观,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该专业,但是教学并不够系统、完整,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而导致了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在物流从业人员接受培训情况方面,接受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员工并不普遍,当前青岛市物流行业从业者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而且由于物流行业门槛较低,很多物流从业人员之前都是从事其他行业,入职前仅接受了简单的岗前培训,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与普通员工比例严重失衡。随着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也会变得更加紧缺。

2.4 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较低

目前,青岛市许多生鲜农产品经营者需要利用冷链物流将生鲜农产品输送到各地,由于这些企业自身经营性质和规模的限制,必须要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才能完成。但是现有的能承担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服务标准不统一。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在蔬果批发市场等周边冷链物流企业聚集程度较高,但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甚至出现租几台冷藏厢式货车便成立物流公司的现象,发展水平极低。总之,青岛市现有的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大多数企业的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多有欠缺,没有形成区域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服务网络体系,无法充分地发挥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应有的职能。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规避风险,仅仅购置几台冷藏车就开始从事物流活动,没有专业化的设备、专业化的人才,导致了企业运营极不专业,进而造成青岛市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良莠不齐。

3 青岛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现代冷库、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通过加强生鲜农产品冷库和物流园区的建设来补齐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短板,通过优化物流园区选址和配送流程,进而发挥现代物流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促使其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切实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另外,企业要对冷冻冷藏的设施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同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中先进企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不断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效率,提高冷链服务水平。

3.2 加大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扶持力度

青岛市政府应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在帮助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应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加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可以树立有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行业模范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建设的支持,鼓励其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还要增加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如降低行业的贷款利率等,或者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通过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其发展的积极性也就随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也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3.3 加强人才培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首先,高校的教学活动的重点要从仅仅注重理论知识或实践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各大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培养一批理论扎实且具有实践能力的物流综合性人才。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成立实训基地,使学生在一线工作中实践,提高个人的从业综合素质。其次,要健全入职培训体系,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专业技能培训,不仅要培训专业技能,更要对员工进行理论授课,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以上方式,从人才培育上缩小高素质员工与普通员工的比例差距,最终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人才培育和培训体系,使物流业具有更强的发展后劲。

3.4 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促进生鲜农产品企业间合作

政府应重点扶持发展潜力较大的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使其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与传统第三方物流的有力竞争,并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物流企业间的重组与整合,建立共同的目标与服务标准,推进各企业进行战略上的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来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另外,在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农产品种植者、市场、超市等不同的经济主体,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建立针对生鲜农产品整个供应链的密切合作,这有利于加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并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营的效率。

猜你喜欢

青岛市冷链生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