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南宋名臣安丙及宋代墓葬文化
——基于对四川华蓥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初步探究

2022-11-01海煜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0期
关键词:墓地四川

海煜晴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00)

0 引言

四川省华蓥市安丙家族墓地于1950年被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6年对墓地的墓葬区进行了发掘考察,发现墓地包括五个墓葬及享殿、九层坎、石马坪、昭勋寺等地面建筑遗址,占地面积约200000平方米。

对于该墓地,学界的研究并不十分丰富,目前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相关发掘报告以及学者刘敏对墓地中出土的铜钱、石刻的论述为主要研究成果,其余对安丙本人、南宋时期四川的相关情况以及南宋时期考古学文化等研究则较为有限。因此本文拟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墓地相关情况,以期能够对南宋名臣安丙及宋代考古学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1 安丙及其生平

根据《宋史·安丙传》以及通过对安丙墓地的全面发掘与处理,出土的《安丙墓志铭》和相关文物可以使我们对安丙的生平及功绩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毕竟如此规模的墓地,足以想见墓主人一定有一段非凡的人生历程。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即今四川华蓥人。安丙本苗族后裔,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根据《安丙墓志铭》的记载,安丙的九世祖安福得到过朝廷的重用,南宋绍兴十八年,安丙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称得上世代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的家庭。不过对于安丙之家是否为“封建贵族”之家,学界存在争议,毕竟其祖辈的官职是为当时在世时所获得还是在安丙任高官后的追赠,还有待考察,不过总体上看安丙并不属于出身贫寒之人。

这样的家庭条件给安丙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在童年时期,其祖父就常常把他抱在腿上并向他讲授《论语》《孝经》或者带他到田里看收割麦子,安丙也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凡其所学“不数过成诵,及从小,学已不类常儿”。经过家人的悉心培养和安丙本人的努力,安丙在南宋淳熙五年考中进士,进士登第后出任昌州大足县主簿,从此便告别家乡,踏上了仕途之旅。

安丙的一生可以说是精明能干、忠于职守,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在为政早期,安丙廉洁清明、勤于政务,深受百姓爱戴。根据墓志以及《宋史·安丙传》的记载,在任大足县主簿秩满后,安丙赴临安府,陈述了十五条有关蜀地利弊的事情,所言符合蜀地真实情况且态度中肯。时任利州西路安抚使吴挺认为安丙颇具才华与能力,便十分器重他,在安丙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后,任他为利州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后调任曲水县丞。嘉泰三年(1203),安丙在隆庆府任通判时,隆庆府发生了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安丙便禀告知府张鼎,用常平仓的粟米来赈济灾民,水灾之后安丙又组织“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以根治水灾之患;任大安军时又遭遇旱灾,百姓的温饱已经成了问题,安丙赈济百姓,因此朝廷为彰其举“诏加一秩”。

然而在安丙任大安军期间,也就是开禧元年至开禧三年二月(1205—1207),四川形势发生骤变,开禧三年(1207)正月,四川宣府副使吴曦正式叛国降金,作为西路军随军转运使,安丙自吴曦蓄意谋反到公开叛乱皆置身于其中,是整个事件的重要人物。南宋以来,对安丙在平定“吴曦之乱”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安丙是当时的功臣,另一种则认为安丙为反叛党羽,产生分歧原因或许是由于对史料理解有所差异抑或是个人立场不同导致,我更倾向于认为安丙是推翻吴曦政权、恢复宋朝在四川统治的英雄人物,在整个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出土的《安丙墓志铭》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载,这也就说明了安丙并非早就预料到吴曦有叛乱的预谋,因此就否认了所谓安丙明知叛乱却纵容不劝阻一说,不过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声音,我个人推测和安丙与吴氏家族的渊源有关,上文提到,安丙曾得到过吴挺的重用,而吴曦正是吴挺之子,一定是了解熟知此人的,对于安丙与吴曦的私人关系,由于现存史料并无直接记载,因此不能妄加推测,但史料中对于吴曦归蜀之后,安丙有不断升迁的情况倒是有所阐述,不过这也不能就直接断定安丙早就预知吴曦谋反,况且,安丙在预感到吴曦有反叛之意时,也立刻就想要采取行动及时遏制。

在开禧二年(1206),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副使,四月,吴曦与金人密谋求封“蜀王”一事,这中间安丙就曾向宣抚使程松进言并陈述过吴曦可能误国的十个理由,然而当时的程松想要依靠吴曦攀附太师韩侂胄,因此对安丙提供的消息置若罔闻,更未预加防范,使得安丙的行动并未产生任何作用。“癸酉,曦受金诏称蜀王,膀谕四川。三年正月甲午,曦偕号建官,称臣于金,以其月为元年,改兴州为兴德府。”吴曦称臣于金,并称“蜀王”,封安丙为中大夫、垂相长史,权行都省事,安丙“阳与而阴图之”,表面上参与配合但在暗中却派遣自己的儿子交结义士,以谋大举,他积极寻找盟友,与杨巨源、李好义结成了平叛联盟,开始秘密策划、组织实施讨曦之事,并派盟友杨君玉草拟“密诏”,以朝廷名义处死吴曦,推翻其政权。根据其墓志记载:“以二月甲戌,命好义夜集麾下勇敢七十人,宿其家,告以大举,授以方略。”二月二十九日,李好义便亲自率领死士八十余人闯入伪宫,诛杀吴曦,“引众拥曦首出伪宫,亟驰告丙宣诏”,事后李好义、杨巨源等人推安丙主管蜀地一事。

事实上,就在安丙准备平叛之际,朝廷已得知吴曦叛乱一事,却未能想出平乱之法,在镇江府宇文绍节的推荐下,朝廷遂密旨急告安丙,请他配合朝廷为国除奸,诏书未达,叛已平息,闻之,宋宁宗大悦,群臣称贺,即日升安丙为端明殿学士、中大夫,知兴州,充利州西路安抚使、四川宣抚副使,此外对诛曦平叛的官员、兵将也都皆有赏赐,“进士杨巨源特补朝奉郎,仍赐绯,与通判差遣兼宣抚副使司参议。成忠郎、中军马军正将李好义特转承宣使”。平定吴曦之乱后,安丙深受朝廷重用,随即趁热打铁对金发动了全面的反击,收复了失地,这件事史称“武兴之变”。

除了平息吴曦之叛乱,安丙还平息过红巾军叛乱,为维持四川地区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嘉定十二年,金军大举进攻四川,宋军大败,同年四月,兴元军士张福、莫简以红巾为号反,闯入四川广元地区,焚劫府库,杀死钦差,大肆劫掠,“时四川大震,甚于曦之变”据史书记载,张福、莫简发动叛乱的直接原因与当时的太府少卿杨九鼎克扣军饷有关,“每次派兵戍守关外,照例发给每名士兵绢一匹、钱18贯300文,而这次克扣了其中的300文”张福二人起兵反叛后,杀死了杨九鼎,使得当时的四川制置使聂子述落荒而逃,并且,张福等人仿效吴曦,企图借助金军攻宋,根据安丙墓志记载:“方事之殷,贼首张福、莫简潜约虏来寇,以扰我师。虏果引兵来西窥西和。”使得四川形势愈发严峻,五月,朝廷便诏起安丙为宣抚使兼知兴元府,安丙率军一路追击,不久,便俘获张福等十七人,七月七日,又处死红巾军的余党一千多人,最终平息了这场红巾军之乱,在嘉定十三年六月,安丙被升为少保。

无论是平叛吴曦还是镇压红巾军,都为巩固宋朝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这是安丙立下的不朽功勋,不仅因此获得了朝廷多次的嘉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蜀地百姓的爱戴。

不过安丙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安丙本人也并非完人。嘉定四年秋,金为蒙古所迫,迁都汴梁,安丙上书宰相主张用兵,而南宋中央政府对此事的态度是:“朝廷闻之,以御札赐大使安丙及王大才,令益谨守备,毋起边衅。”但安丙却指挥其部属何九龄夜袭秦州,最终因战败而归被告上朝廷,此事导致安丙以观文殿学士知潭州而遭弹劾回川养老,直至嘉定十二年才因“红巾之乱”被重新起用,由此可看出当时南宋政府对安丙已颇感失望。

另外,在吴曦之乱后,杨巨源被宣抚副使司将校樊世显杀害,对于杨巨源之死,《宋史·杨巨源传》载:“巨源死,忠义之士为之扼腕,闻者流涕,剑外士人张伯威为文以吊,其辞尤悲切”“丙以人情汹汹,封章求免。杨辅亦谓丙杀巨源必招变,请以刘甲代之”。可以看出,安丙与这件事有直接关系,不过我并不认同安丙的杀机完全是由于嫉妒杨巨源的功劳而为之,我更倾向于认为杨巨源之死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不过安丙确实要负主要责任。虽然杨巨源有首倡平叛之功,但他过于强调自己的功劳也是二人矛盾激化的原因,并且,当时蜀地局势极不稳定,金朝欲为吴曦报仇,悬赏境上,取安丙首级,并有意挑拨镇压联盟之间的关系,在杨巨源以檄书至金营中称自己为宣抚副使后,金人就将杨巨源之檄还于安丙,这才彻底激化了两人的矛盾,于是安丙以“若为诈安丙称宣抚副使”,命手下武装押送杨巨源入监狱,在送押间,命令樊世显将杨巨源杀害致死,杨巨源的死不仅引起了众怒,也使宋廷对安丙的信任和倚重大打折扣。

据《宋史·宇文绍节传》记载:“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揺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从中足以看出,当时的朝廷对安丙已经存在怀疑其割据蜀地的态度,作为曾经威震一方的地方大员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猜忌与防备,为安丙之后的人生历程增了几分曲折与坎坷。

综上,结合史料以及出土的《安丙墓志铭》总结他一生的功与过,我仍认为其功大于过,作为一名爱国的官员,他的政绩有目共睹,抗金杀敌、忧国忧民,不仅博学多才也心系百姓,为南宋政权巩固和四川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功德载在盟府,纪于太常,播之四海,传之万世”。但也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其自身主观原因所犯下的许多过错,也成为其政治生涯中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污点。

2 安丙家族墓地所体现的宋代墓葬文化

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共清理发掘南宋墓5座,宽敞的墓群和精美的墓室石刻为考古界所高度重视,在整体的设计上不但体现了当时南宋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墓葬文化。

首先是出土的墓室石刻形象。发掘报告显示,安丙家族墓地墓室石刻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在安丙家族墓中的玄武并不是当时流行的龟蛇合体形象,而是典型的真武大帝形象,学者认为,安丙家族墓中出现的玄武属于玄武神祇。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以人物为主体的玄武形象呢?在了解了安丙的身世以及宋代当时的社会情况之后,我个人认为与安丙本人的信仰、个人经历以及南宋内忧外患的历史大背景有关。

在宋王朝统治的三百年中,先后与辽、金、西夏等都发生过战争,北方边界始终受到战乱的影响,因此不难分析。对于安丙本人来说,上文提到,安丙先后镇压了“吴曦之乱”,收复了失地,又在1218年强力镇压了“红巾之乱”,甚至在有违朝廷对金政策的情况下,组织发动了两次对金攻势,即“偷袭秦州”和“夹击秦巩”,这种强硬主战的军事态度,在以保守政策为主的南宋显得十分难得,而作为抗金战神的真武大帝在安丙的家族墓中出现,我们很难不联想到这与抗金将领安丙所存在的某种紧密联系。根据学界研究,在四川宋墓中,将玄武替换为真武的做法极为罕见,因此这种将真武大帝塑于墓葬中显然和墓主本人的信仰与个人经历有关。

其次是所出土的宋三彩,可望成为研究、探索宋三彩工艺的标本。“M1出土三彩俑残片若干,其中完整的吏俑1件……M2出土三彩陶片若干,墓志残片数十块;M4出土三彩陶俑30余件……M5出土陶蛇俑1对,三彩残片数十片……安丙家族墓地共出土宋三彩陶片及残件数以千计,经修复原的三彩陶俑可达200余件。”在中国的陶瓷三彩中,以唐三彩最负盛名,而对于其他朝代的三彩,业界研究都相对较少,这也引起了我的一定兴趣。四川实际上是出土宋三彩的主要地区,位于四川的安丙之墓出土多件宋三彩或许也得到了解释,四川的三彩最早起源于唐中期,出现在四川邛窑,而进入宋代,精美的邛三彩实用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陪葬明器的烧造,四川为什么会在宋代把唐代唐三彩烧制明器的风气传承下来呢?这可能和当时四川的经济社会情况以及宋代的丧葬习俗有关。

在宋代,蜀地可以说称得上“富甲一方”,由于经济繁荣、社会富庶,再加上地域相对闭塞、社会比较安定,这些因素使得珍贵的三彩甚至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据考古发现,四川很多宋代平民墓里也能出土宋三彩十件甚至更多,再加上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南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各宗教思想和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渗透,火葬盛行、堪舆术流行,为了防止去世后妖魔鬼怪的侵害,就在墓葬里放置造型古怪的三彩俑以保佑自己。根据考古报告,“安丙家族墓地出土的这批三彩陶俑,从题材上可分为四神瑞兽俑、十二生肖俑、文吏俑、武吏俑、侍女俑、杂技俑、表演俑、神煞俑、武士俑等”,且釉色艳丽、造型生动,可以说为研究和探索宋三彩技艺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此外,安丙墓地出土的嘉定元宝“折十”铜钱,世所罕见,填补了考古发现的历史空白,由于学界已经对其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也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在此深入探讨了。值得一提的是,钱币的出土证实了钱谱旧录关于“嘉定元宝”铜钱系“南宋宁嘉定间铸”的记载,且安丙墓发掘时发现的30余枚“嘉定元宝”“折十”铜钱均为盗墓者所遗失,这些铜钱无疑会流散于各地。

除了上文所论述的以外,安丙家族墓地还在私家陵园的建筑艺术、石刻组合、阴宅地理特色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谓南宋考古发现中极具代表性的典范,由于本人学识浅陋再加上学界已有较多相关研究文章,就不在此针对这些方面做展开分析了。

3 结语

总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掘不仅为我们了解墓主安丙及其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南宋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对宋代考古学发展来说是增添了颇具风采的一笔,从宋史的研究来看,更是补充了那段历史发展中险些被忘却的记忆。

①“盖其苗裔远徙矣”参见顾怀壬,等.广安州新志:卷11:氏族志:安氏[M].1910(宣统二年).

②“卫公常置丙于膝上口授《论语》《孝经》……常引至田间观刈麦”参见《安丙墓志铭》,安丙墓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

③⑪《安丙墓志铭》,安丙墓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华蓥市文物管理所。

④脱脱.宋史:卷402:安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⑤朱瑞熙.论南宋中期四川的官员安丙[J].暨南史学,2005(00):135.

⑥“未几,张威、李贵俘获张福等十七人以献,丙命脔王大才以祭九鼎。七月庚子,尽俘余党千余人,皆斩之。”脱脱.宋史:卷402:安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196.

⑦[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5:255.

⑧“七年春,丙使所爱吏安蕃、何九龄合官军夜袭秦州,败归。王大才执九龄等七人斩之,而讼丙于朝……行次广德军,进观文殿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参见脱脱.宋史:卷402:安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195.

⑨脱脱.宋史:卷402:安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197.

⑩脱脱.宋史:卷402:安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117.

⑫⑬刘敏.南宋安丙家族墓地的发掘及意义[J].中国历史文物,2002(6):56.

猜你喜欢

墓地四川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墓地
我在四川科技馆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最大坟场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墓地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