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许昌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2022-11-01刘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许昌市许昌钧瓷

刘静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河南 许昌 461000)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文化遗产,远古文化、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蜡梅文化等享誉四海,名人文化、药商文化、姓氏文化、戏曲文化、生态文化、古塔文化等特色浓郁。这些特色文化资源,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中原文明发展演变的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许昌特色文化资源概述

1.1 文物资源

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共计362处。博物馆、纪念馆18座。馆藏文物34346(套),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035件(套)。文物资源中著名的有灵井“许昌人”遗址。该遗址位于许昌市西北大约15公里的建安区灵井镇,核心区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5年6月开始发掘以来,出土了包括2颗“许昌人”头骨在内的5个古人类个体,3万余件骨器、石制品和21种动物化石,以及数百件人工制作的骨器、牙器、牙制工具和中国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早期陶片、鸵鸟蛋壳、钻孔的鸵鸟蛋壳饰物、赭石等。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头骨化石,专家研究认为具有东亚古人类、欧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混合特征,可能代表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它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1.2 红色资源

全市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0处,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处。许昌是河南省建立党组织较早、党的组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1921年9月,马列主义就开始在许昌铁路职工中传播。此后,开始出现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县级党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在组织领导许昌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禹州市方山寨抗日奇袭战遗址、浅井村宋聘三故居、杨水才纪念馆、燕振昌纪念馆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革命和奋斗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1.3 人文资源

据统计,我国二十四史中立传的名人共有5700余人,其中仅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许昌籍的名人就有150多人。隋唐至清末,许昌有进士217人。古代名人有立君立言的吕不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楷书鼻祖钟繇、画圣吴道子等。现代名人有抗日名将陈德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桥梁专家张喜刚、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等。他们是中国名人群体中耀眼的群星。

目前许昌境内有姓氏1206个,其中起源于许昌的姓氏有40多个,郡望为许昌的有30多个,主要有许、方、陈、钟、夏、褚、韩、康、葛、鄢30个姓氏。

许昌素有“河南省戏曲之乡”之美誉,三大地方剧种(豫剧、越调、曲剧)在此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共整理、创作各类剧目250多部,其中现代戏180多部,有40多部被拍成电影、电视,先后14次进京汇报演出,创造了河南戏曲史上多个第一。拥有艺术大师桑振君、毛爱莲和刘鸣堃、袁秀莲、任宏恩、齐飞、汤玉英、张晓凤、艾立等艺术名家。

1.4 自然生态资源

许昌境内有国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34处,其中4A级景区11处、3A级旅游景区16处、2A级旅游景区7处。这些自然生态资源是广大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的绝佳选择。例如,禹州鸠山大鸿寨4A级景区,地貌类型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名胜古迹遍布,形成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地有机结合,集山、林、水、洞为一体,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特别是每年十月份,满山遍野桃红、紫红、绛红和鲜红的叶片,尽显群山的妖娆。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许昌现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大类129项,包含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代表性项目4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25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3处,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2处,省级示范基地4处,市级示范基地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3处,其中国家级研究基地1处,省级研究基地2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10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2处。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12处。

2 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措施

整理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是保护工作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使特色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并为当代所用。

2.1 制定规划,整体保护

科学保护,规划先行。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相互之间既自成一体,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应统一规划、科学保护。若仅就其中的某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或某一个地区制定保护规划,容易割裂相互之间的历史时空脉络。比如三国文化资源在全市(县区)都有分布,相对分散,我们应制定统一的整体保护规划,连点成面。规划时既要考虑到对现存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还要考虑到对周边人文、自然地理环境风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2 突出亮点,分级保护

许昌有“魏都”“花都”“钧都”的美誉,三国文化、蜡梅文化和钧瓷文化闻名遐迩,应当列为保护的重点。尤其是在三国文化保护中,汉魏许都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三国文化的龙头和最大亮点。许都汉魏故城被河南省文物专家称为“一处仍在沉睡的帝都遗址”。近年来,文物部门在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1993年、2014年两次对许都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初步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2019年,第三次对许都汉魏古城进行了科学考古勘探,此次考古勘探成果为加强保护、深度开发、制定汉魏许都故城文物保护规划提供了强大的科学依据。

3 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利用对策研究

发挥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必须立足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把握宏观全局原则,全方位梳理文化资源脉络,制定详细的长远规划,挖掘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和品牌形象。

3.1 完善机制,专项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高度重视,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色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处理好传承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使之成为许昌市的一张金色名片。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抓住这一良机用好用活政策谋求发展,无疑是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路径。然而,把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资本。政府在资金投入时可做好调研,优选项目,采取重点项目专项投入或分步投入的方式。

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力度,可通过公益基金会、企业、社会团体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倡导多元参与的合作共赢机制。但是需要在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把握好主次、分工原则等,从而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共享共赢”的局面。

首先加强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其次要加强行业市场执法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活动要严厉打击。再者建立健全行业安全保障和诚信体系,营造顺畅、健康、高效的市场运营环境。

3.2 凸显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魅力是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共同体的基础。用文化品牌去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那么,打造几个文化品牌则是推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需要和途径。

许昌作为汉魏时期魏都之一,三国文化遗迹众多。《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2回发生在许昌或与许昌有关。三国名胜古迹许昌居首。因此,整合三国文化遗存,突出三国文化主导地位,打造具有鲜明三国文化标识的项目,讲好三国故事,推动三国文化保护传承,擦亮许昌三国文化金字品牌。

许昌钧瓷以神奇的窑变现象而著称,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它起源于禹州神垕镇,历史悠久,北宋徽宗时(1101—1125)列入宋代的名窑行列,成为御用珍品。

学术性数据库在“研究性教学”中的意义——新时代语境下本科生“学术性学习”研究系列之一 ………………… 简圣宇(2/62)

“鄢陵蜡梅冠天下”是对许昌鄢陵花卉的高度概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适宜气候,使许昌自古就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理想场所和天然驯化基地。鄢陵县素有“花都”之称,尤以蜡梅著名。鄢陵蜡梅栽培制作技艺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种植的蜡梅因香味浓郁、蜡质醇厚等特色,被列为蜡梅科属之上品。许昌有“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美誉。

3.3 转化资源,发展产业

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本身虽然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并非生产结果,必须调整思路,开阔眼界,挖掘出既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又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文化产业。

针对物质性特色文化资源,主要通过对场馆、遗址及周边环境等的保护、修建、改造、恢复等手段来完成。

①利用灵井“许昌人”遗址、许都汉魏故城遗址,打造灵井“许昌人”遗址公园、汉魏许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三国文化产业园等,既突出了特色文化,又以建筑遗址展示的形式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②利用禹州神垕丰厚的钧瓷文化资源,整合钧瓷文化遗迹,打造钧瓷文化产业园,包含钧瓷文化研究中心、钧瓷技艺展示中心、钧瓷学术交流中心和钧瓷艺术体验中心等,并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神垕古镇、禹州钧瓷窑炉博物馆、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禹州市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等为平台,以历史实物展示、钧瓷观赏制作、产品洽谈合作等为载体,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钧瓷文化圣地和旅游目的地。

许昌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显著,应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打造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主体产业,主推健康养生、温泉疗养等项目。同时发展健康养生配套产业和健康衍生产业。加快鄢陵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故道国家健康养老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省内一流、全国著名的健康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培育集精品花木、高效农业、健康养生、生态旅居、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健康养生旅游带,打造许昌生态康养旅游集聚群。

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主导性的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融合旅游产业、乡村振兴,打造个性鲜明、形态各异、受众面广的旅游线路,找寻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①利用丰富的三国文化遗产打造“曹魏故都文化游”,把曹魏古城、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曹丞相府景区、华佗墓、伏皇后墓、董妃墓、汉魏许都故城遗址、许昌市博物馆、许昌塔文化博物馆等景区景点纳入文化游线路之中,增加游览线路。

②利用钧瓷文化遗产打造“钧瓷神韵体验游”,景点包含钧官窑址博物馆、神垕古镇、中国钧瓷文化园、大宋官窑、金鼎钧窑、神州钧窑、大刘山文公窑等,扩大钧瓷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③利用花木和生态资源打造“花海汤泉休闲游”,景点包含鹤鸣湖风景区、中原花木博览园、唐韵樱花园、花都温泉、花溪温泉、金雨香草温泉、云锦温泉等,丰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④利用自然资源打造“自然山水探秘游”,包含大鸿寨风景区、紫云山风景区、陉山风景区、鑫亮源乡村旅游度假区、首山风景区、鸠山天垌红叶谷、白沙湖水利风景区、襄县明清古街、大铁佛寺景区等景点,让游客感受许昌优美的自然风光,从而增加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其自豪感。

⑤利用许昌水系资源打造“莲城水韵观光游”,包含护城河、鹿鸣湖、芙蓉湖、北海、清潩河、中央公园、西湖公园、秋湖湿地等景点。将这些景点串点成线,连接成面,以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菜单式旅游服务线路,满足其不同需求。

近年来,其他省市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根基和平台,经过巧妙的创意、新颖的包装,精心打造、开发出非常成功的文化展演项目,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展演品牌,不仅受众和票房收入颇丰,并且带动了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异彩纷呈,可依托其中的特色资源进行改编和再加工,打造多个文化展演项目。①利用钧瓷文化特色,打造“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授徒大赛”“钧瓷烧制技艺作品展”“钧瓷文化节”等。②利用药商文化特色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节”“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展示”“中医名家义诊”等。③利用花卉特色文化,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蜡梅文化节”“花都之春”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叫响河南“五朵金花”品牌。④利用远古文化特色,举办“葛天氏文化艺术节”等。⑤利用戏曲文化特色,举办“戏曲大舞台”“越调展演”等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能激活许昌市的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又扩大了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并且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许昌市奋力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3.4 多措并举,招贤纳士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在特色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如何让资本转化的效率最高、文化元素的展示最充分,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得当,就是人才需要发挥的作用,从而实现特色文化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拥有一批专业队伍和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

①政府部门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专业设计,积极推动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模式。

②采用人才引进的模式,将文旅人才纳入“许昌英才计划”“百名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之中,吸纳一批高素质、强业务、懂管理的优秀人才。

③创新用人机制,灵活运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在职教育、远程教育体系,尤其是用人单位可制定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制度,建立健全评估办法和质量保障体系,制定鼓励措施。总之,应创新人才发展举措,建立“培养+引进+激励”综合用人机制,打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阀门,形成绵绵不断的发展助力。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许昌市在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整体统筹、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许昌市特色文化资源应该也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特色文化遗产服务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特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扬光大,并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

猜你喜欢

许昌市许昌钧瓷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初到许昌
许昌市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 参加“我爱母亲河”云上教育活动
2018年许昌市传统武术交流大赛拉开帷幕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许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与选择
许昌市水资源多模式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
提升三能力谋高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