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2022-10-31
《中国人的大局观》穆涛 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8/68.00元
这是一本读史札记,以《诗经》《尚书》《史记》《礼记》《汉书》《春秋》等典籍为底本,对照当今,对传统、文化常识等给既出鞭辟入里又幽默风趣的阐释,对深植于中国人内里的文化气质予以全方面展现,并结合一些社会问题,点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
我们中国的汉字都是有出处的,每个字都有来头,有本来之义。字是有生命的,一个字造出来之后,跟人一样,会不断地生长。汉字的“身子骨”不长了,但长内存,长含义。英语的单词可以长“身子骨”,在前边或者后边添加字母。但汉字不能增笔画,甚至为了书写的便捷还减笔画,由“繁体”而“简体”。汉字的数量是庞大的,也属于芸芸众生。甲骨文有约四千个,这还只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数量,挖是挖出来了,但其中有不少字尚未破解出含义。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录了九千多个汉字,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录了五万四千多个,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再使用了,不再使用的冷僻字就像户口本上的亡人,寿终正寝了。今天仍在使用着的是“热字”,生命力超顽强。输入“国际编码系统”的汉字约两万一千个,这是为了和国际接轨,用设备可以直接打出。而日常生活里常用到的汉字也就四千个上下。
中国的历史长,日子过久了,人心就丰富多元,乃至复杂芜陈,用来表意的汉字自然多姿多态,一个字能引申出十几种乃至几十种含义。每个汉字都是一位高深厚道的长者,朴素安详的后面一肚子的历史烟云。
春字的甲骨文写法有多种,通用的是左右结构,左边的上部是“木”,下部是“日”,右边是“屯”;到篆书时有了变化,写成上下结构,顶部由“木”变成了“草”,底部是“日”,中间是“屯”。“屯”不仅从音,还会意,是小草萌生时那种卷曲可爱的形态。春的本意是草木发生,日在下,是温阳乍暖时候。
夏字的甲骨文形如烈日当空,一个人在下边跪着,形态写真。这个时令酷暑熬煎,又值农忙,腿和腰都是弯的。夏字用作季节,含义一是“大”,“万物至此皆长大”;再是“假”,“非真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释名》),是假道,是借路,以使万物生长。夏季是过程,这个季节中万物处于生长期,尚没有结果。
秋字的甲骨文非常有趣,是一只蟋蟀在灶台旁鸣叫,顶部是双须,中间是头、身子、羽翼、长足,底部是灶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这个字也在提醒人们,天气转凉,户外的蟋蟀来到灶台旁取暖。秋有两层本意,但差不多是相对立的:一层是收获,是喜悦;一层是“ ”,收敛、揫敛,意在收获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岁既顺成,时方揫(揪)敛”(曾巩《秋赛文》),“气之揫敛而有质者为阴”(《慎子·外篇》)。后世刑罚中的“秋后问斩”,也是源自于此。
冬字的甲骨文写法很简练,看着像今天的耳机,实际是一根绳子。古人结绳记事,在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寓意一年的终结。冬即终,“冬,四时尽也”(《说文解字》),“闭塞而成冬者,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也”(《天原发微》)。
这四个字的最闪亮之处是古代的先贤把对天地人的认知浓缩于具体的写法之中。《尔雅》成书于战国年代,是中国最早的词典,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尔”通“迩”,“雅”为标准,书名之意是“走近标准”。《尔雅·释天》中给春夏秋冬做了三种定义:一种说时候,一种说气候,一种说物候。
说时候:“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四季均尊称为天,春天“万物苍苍然生”;夏天“言气皓旴”,“旴”古字同“旭”,烈日当头照的意思;秋天的“旻”,本意是烧龟壳依纹路占卜,也通“愍”,取意悲悯,“旻犹愍也,愍万物雕落”;冬天称上天,“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
说气候:“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春,青阳开动;夏,朱明盛长,遍及万物;秋,气白而收藏;冬,气黑而清英。“青红皂白”这个成语,即据此而来。
说物候:“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春季为“发生”,“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西安有一家百年老字号饭店,名字就叫“春发生”。夏季为“长嬴”,“嬴”同“盈”,万物充沛生长,“长嬴开序,炎上为德”(《赤帝歌徵音》)。秋季为“收成”,冬季为“安宁”。
春夏秋冬是一年的时序,与天地一起,同为世间最基本的制度,古称“六度”。汉代《淮南子·时则训》这样注解“六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准者,所以准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权者,所以权万物也。”这是准绳、权衡、规矩三词的出处,天地为准绳,冬夏为权衡,春秋为规矩。
我所知道的春夏秋冬四个字的含义,大致就这些。
《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巴黎、伦敦、纽约》[爱尔兰]尼古拉斯·戴利 著 汪精玲 译译林出版社/2022.5/72.00元
都柏林大学英语、戏剧和电影学院现代英美文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现代主义、浪漫与世纪末》《文学、技术与现代性》《19世纪60年代的感性与现代性》等。
本书作者追踪了19世纪人口大爆炸的文化影响。随着拥挤的巴黎、伦敦、纽约等城市相继经历了类似的转变,一套针对城市生活的、共享的叙事图景在城市居民之间广为流传,包括对城市灾难的幻想、关于犯罪的影视剧,以及匪夷所思的公共交通故事,这一切都折射出一种所谓“他人即地狱”的想象情景。
城市人口集中只是更广泛的人口革命的一部分,关键是它使人口革命变得明显可见了。无论是在北美新世界还是欧洲旧世界,到处都是迅速发展起来的城镇,印证着奥尔特加·伊·加塞特的“统计事实”。罗伯特·沃恩在1843年就将其定义为“伟大的城市时代”,大西洋两岸的很多后辈作家也认同这一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伦敦是城市之首。1891年西德尼·韦伯注意到,伦敦的人口比爱尔兰多,大致相当于威尔士和苏格兰的人口总和;伦敦人的数量也超过挪威人、希腊人、澳大利亚人或者瑞士人。到了1900年,大伦敦的人口比当时整个美国的人口还要多。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加(生育率超过了死亡率)而非移民。
这种人口方面非同寻常的变化所产生的文化反应,我将其定义为人口想象。有鉴于此,约翰·凯里在其《知识分子与大众》(1992)中描述的,针对人类洪流的、明确的现代主义敌意,仅仅是更广泛的文化反应的一个方面。这些反应始于现代主义发生之前,并没有单一的政治理念。19世纪的文化生产确实有可能归结到人口想象的范畴。其中包括直接与人口数量相关的工业小说和贫民窟小说,如《玛丽·巴顿》(1848)和《雅戈的孩子》,以及避开了人口革命的、有关“可知社群”的地域小说,像《米德尔马契》(1874)。另一个方面的代表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鲁滨孙式故事和帝国冒险故事。这些文学作品,如《珊瑚岛》(1858),提供了从拥挤不堪的城市世界逃离的梦想。艺术方面,有故意避开人群的、描绘人烟稀少之场所的风景画(如约翰·康斯特布尔的作品),也有描绘市井万象的城市风俗图(比如威廉·鲍威尔·弗里思的全景作品)。在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城市弃儿及其他复杂主题的情景剧(《两个孤女》),这些戏剧被深深地打上了人口增长的烙印,就像它们被深深地打上政治和社会革命的烙印一样。
人口革命也对各种类型的作家产生了更加微妙的影响。“维多利亚孤儿”是个象征性的角色,无论是孤独的简·爱和露西·斯诺、脆弱的奥利弗·退斯特,还是命运沉浮的贝基·夏普,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甚至作者本人的现实:露西·斯诺不是夏洛蒂·勃朗特。然而,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的突然死亡的确与19世纪早期的意外死亡精算概率相吻合,因此,至少从这一方面看,露西·斯诺就是夏洛蒂·勃朗特。整整一个世纪,老龄化和长寿成为人们反复关注并参与的话题。而到了世纪末,与人口变化趋势相一致,小说中的人物开始活得更长久,整个家庭也不再那么容易支离破碎。下面是几个著名的例子,让我们看看“精算”的现实是如何开始以想象的形式呈现的。在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1914)中,葛丽泰·康罗伊的恋人、属于工人阶级的迈克尔·富里年纪轻轻便死去了,可葛丽泰·康罗伊却能活到成年,有机会回想迈克尔的早逝;而加布里埃尔 康罗伊年长的阿姨们与上一个时代的音乐大师有过直接的接触。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1925)虽然是一部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阴影下的小说,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长寿。彼得·沃尔什还以为达洛维夫人的姑妈海伦娜·帕里小姐是一位去世多年、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物,可到了小说的结尾,在克拉丽莎的宴会上,我们发现“帕里小姐还没死,帕里小姐还活着”(《达洛维夫人》,第233页),她仍然热衷于谈论查尔斯·达尔文对她的缅甸兰花之书的评论,而此书“1870年之前已经出了三版”(同上书,第235页)。同样,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大规模的屠杀之后,对生命变得更安全的普遍期望明显成了文学作品的预设背景。例如,在伊丽莎白·泰勒的《海港风景》(1947)中,退休的伯特伦·海明威是最活跃的或者说最爱掺和的角色;在小说的结尾,他与离异美女托莉成双成对,标志着两人生活新阶段的开始。此前,仿佛是为了清楚地确认“叙事游戏”已经有所改观,医生卡佐邦向他的妻子、小说家贝丝(其作品中对临终场景和葬礼的描写广为人知)保证,这年头没人必定死于肺炎(在小说出版的两年前,亚历山大·弗莱明、厄恩斯特·鲍里斯·钱恩、爱德华·亚伯拉罕因对青霉素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工作对研发现代抗生素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此后在世界上较富裕的国家,长寿成了常态,21世纪的文学和电影都对此有所涉及。认识到人口数据的变化和“第三龄”的概念之后,2006年美国人文基金会以“老年探索:有关老年的电影和文学的出现”为主题,在十四个州举办了系列讲座,放映相关影片,并展开讨论。涉及的材料包括英格玛·伯格曼、大卫·林奇、葆拉·马歇尔的作品,他们都在虚构的形式中探讨了长寿的话题。除了这些明确的讨论,我们还可以通过国际流行文化中日益更新的想象,来追踪关于寿命预期的“漫长革命”。例如,如果大多数英国人还是像在1800年那么短寿,那么《骇人命案事件簿》中令人啼笑皆非的谋杀者就不会具有同样的讽刺意味;如果在风景如画的英国村庄,死亡率像该系列小说暗示的那样高,《骇人命案事件簿》或许仍会被当作现代哥特式小说来阅读,绝不可能被改编为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
《生命的冒险:从抗风蜥蜴到变身乌贼,迷人的气候变化生物学》[美]索尔·汉森 著 徐柳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7/59.00元
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主要作品包括《羽毛》《穿不过的森林》等。
本书作者通过走访50余位学者并亲历野外考察发现,每一种动植物都展现出令人惊奇的生存策略:通过迁移、适应、演化来应对气候变化。调查与实验告诉我们,生物个体的反应有时可以决定种群、物种甚至整个生态群落的命运。
棕熊是杂食动物,它们所适应的觅食策略广泛得惊人。沿海的棕熊除了捕鱼之外,还吃草和苔、捡水果甚至挖蛤蜊,内地的熊吃的零食更是从蛾幼虫到野玫瑰果,包罗万象。采取自助餐喂养方式的圈养熊总是会选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组成的饮食,蛋白质占可获取能量的17%左右。这个比例能让熊的体重获得最大的增长,这一点对于有半年时间在窝里冬眠、靠肌肉和脂肪储备来生活的动物是一个重大考虑因素。熊整天吃鲑鱼就会获得大量的卡路里,但即使它们只吃脂肪含量最高的部分,这也仍然属于蛋白质过高的饮食——比例高达70%甚至是80%。学术论文将这种情况描述为“次优选择”,但我遇到的一位研究者的说法更生动,他说这么吃让熊“严重拉肚子,还有别的麻烦”。不过,鲑鱼数量上的丰沛还是胜过了营养缺陷,而且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吃鱼是熊的一大习性。即使在专家的认知中,熊喜欢鲑鱼也几乎是一个公理。但是,在我工作的派克溪以西约1125千米的科迪亚克岛,最近的气候变化检验了这个假定,而一群野外生物学家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
“这件事就在我们眼前发生了,”威尔·迪西(Will Deacy)解释道,“ 熊都卷起铺盖走人了,离开了溪流。”我给他打电话问2014年夏天的事,当时他的博士研究也发生了适应性转变。
作为野生生物研究者,迪西已经完成了他所谓的“一般性的工作”,对竹节虫、陆龟等物种进行了一系列短期研究,然后他发现自己对科迪亚克岛的熊特别感兴趣。不过当时他还没有想把论文转向气候变化影响(他坦言,研究生们普遍觉得“那有点太老套”)。当时他在记录熊如何从一个流域到另一个流域,追踪不同鲑鱼洄游的时差,好延长自己的渔期。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他麻醉了将近40头野熊,给它们佩戴了GPS项圈,还安装了缩时摄影机,监测4条主要溪流的鲑鱼数量。但是后来,就在鲑鱼数量开始达到峰值时,他的研究对象突然停止捕鱼,退出了舞台。
迪西回忆道:“我们很幸运,当时正好有工具记录下一切。”因为他们已经在数鲑鱼,所以他们知道熊离开并不是因为缺少食物。由于他们已经给熊佩戴了项圈,所以他们能跟在后面,看看这些动物到底要去哪。放弃捕鱼的熊无一例外地爬上了山,那里有它们惦记的一件事:浆果季。要知道,熊吃浆果并没有什么特别。蓝莓、蔓越莓还有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水果永远是晚季热量的重要来源。但是在2014年以及接下来的一年,温暖的天气触发了浆果的早熟(显然,熊对这些浆果的爱胜过其他一切,甚至超过了鲑鱼)。
迪西说:“接骨木果很奇怪。”起初我以为他指的是气味,这种气味因为英国巨蟒喜剧团(Monty Python)用过的一个“接骨木果味”的冒犯哏而变得很有名。尽管它们确实有点令人讨厌的霉臭味儿,据说生吃还能让人恶心,但阿拉斯加沿海的红色接骨木果有一种营养上的怪异特点,让它们成了熊的完美食物。大部分浆果所含的蛋白质几乎测量不出来,但红色接骨木果的蛋白质含量接近13%——非常接近于喂养试验中熊所青睐的17%。而且,接骨木果的其他热量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因此能比熊吃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更快地让熊胖起来。长期以来,这种几近完美的食物一直躲避着生物学家的视线,藏身在秋天鲑鱼洄游衰退时沿海的熊转而去吃的其他水果里。迪西的团队有这种意外发现,是因为如今气候变化改变了场景。对于接骨木果来讲,早春变暖、夏季更炎热迫使物候发生了改变,将它们开花结果的日程提前了两周多。越来越多成熟的浆果在鲑鱼季的中间就可以获得了,这迫使熊做出选择:是继续遵循以前的捕鱼日程而错过最爱的水果,还是改变自己的行为,跟上时代?
迪西对我说:“对熊来说,走是对的。”假定它们在这一季晚些时候还能找到足够的食物,放弃鲑鱼去吃接骨木果对它们也没有什么伤害。实际上,他推测,以大体格出名的科迪亚克岛棕熊可能会因为调整了饮食而长得更大。“更大的问题是这会如何影响其他物种。”他说。这也正是气候变化生物学的一个中心议题——在一种关系里出现的小变动会如何对其他关系产生级联效应?熊吃的鲑鱼少了,它们往溪岸上和周围树林里拖拽的鱼尸也少了,这减少了各种食腐动物的食物,也限制了能量从海洋向陆地系统的重要流动(腐烂的鲑鱼会成为土壤的肥料,加速植物的生长,贡献氮、磷和其他营养物,从食草动物向它们的捕食者以及再往上的整个食物网中流动。即使是溪流附近的鸣禽和蜘蛛,身体里由鲑鱼产生的营养物也达到了可测量的水平)。迪西预计50年或100年后,科迪亚克岛溪流与河流沿岸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呈现十分不同的面貌,而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熊的口味(和适应性)驱动的。
在我们的对话就要结束时,威尔·迪西增加了一句告诫。他说:“我想在熊这样的多面手杂食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画一条线。”他解释说,广泛的食谱和高度的移动性让棕熊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特别灵敏。从鲑鱼转向浆果只需要上个山,而且它们可以在果实碰巧成熟的任何一天上山。或者,如果浆果歉收,下山回到溪流再开始捕鱼对熊来说也同样简单。固着生物或只吃某种食物的生物食谱范围有限,缺少这类选择,因此更可能在迅速升温的影响下举步维艰。他强调:“气候变化对杂食动物和多面手有利。”这也是动荡时期的另一个基本教训:灵活性很重要。
《丝路重驿:印度的再发现》孟昭毅 著/东方出版社/2022.6/88.00元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东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已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主编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200多篇。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的研究与写作,7次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一、二等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本书以学者的精细、宏大的叙事、精湛的研究、优美的笔触,从文化、文学和交流三个方面对丝绸之路重驿印度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让读者得以更真实、更具象地了解这个熟悉而又显得有些陌生、神秘的邻邦,还原“不可思议的印度”。
印度从古代到现代都堪称“世界人类学博物馆”。古代印度次大陆生活的居民到底是什么人种还不十分清晰。学术界根据考古发掘的骨骼分析断定这里的人种很多,有尼格里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蒙古人等。这些人种在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来到印度,孰早孰晚,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尚无定论。但印度的确是赤道人种、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交汇之地。现代印度人又因为地域分为北印度人、南印度人、东印度人、西印度人。各种地域的人又分为多种人种类型。这些人种形成了大小300多个民族,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24个之多,他们各自拥有语言和文字,其中82种语言的使用人数超过10万人,主要运用的语言多达200多种,再细分则多达1600余种。正式规定的官方语言就有15种之多,因此印度发行的百元钞票上印有15种语言的名称。1965年,印度政府曾下令废止使用英文,引起非印地语地区人民的反对,尤其是南印度人民的不满,于是印度政府只好将印地语和英语同时作为官方语言,推迟将印地语作为全国性唯一官方用语的实施时限。当前,印地语使用率占全国总人口的57%,是官方语言;英语使用率占第二位,是辅助官方语言。
种姓是印度社会的痼疾。80%以上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而种姓是印度教最典型、最重要的社会集团。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基础上的种姓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教社会的显著特征。印度独立以后,尽管经过70余年的明令禁止和消除,它仍然以极强的适应能力存活至今。现在凡讨论印度社会问题必涉及种姓,研究印度宗教必涉及种姓,探索印度人的行为和心理必涉及种姓,谈论印度的历史和现实也要涉及种姓。从这个意义上讲,称印度社会为种姓社会、印度文化为种姓文化毫不夸张。印度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无不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风俗习惯,甚至喜怒哀乐等都浸润着种姓制度的余波。种姓意识几乎决定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模式,达到无孔不入、潜移默化的程度。而在印度的外来者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种姓制度的真实情况,只是觉得这种不平等现象根深蒂固,奇怪得很,让人莫名其妙,如坠入云雾一般。
牛在印度的地位“至高无上”,也是让印度显得不可思议的一个原因。世界各地都有作为动物的“牛”,当它被人类驯化以后,成为了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家畜。但是只有在印度,牛享受到了至尊的神圣地位。印度河、恒河是世界上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牛是其最重要的象征。牛是印度人世俗生活的尊者,助人耕田犁地,牛奶被饮用,牛粪被用于点火,人死后牛还被用于祭祀。远古时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夺牛”,可见牛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是小康人家之必需,是达官显贵之荣耀。牛在印度宗教信仰中是天神和魔怪阿修罗搅乳液所生,是湿婆坐骑瘤牛南迪的母亲,因此牛又代表了母性和繁育,有“如意神牛”之誉,是丰饶和生殖的象征。印度神话传说中不乏牛的形象和变形的故事。千百年来,牛始终神圣不可侵犯。至今,牛在印度各地依然悠闲自得,超然物外。它们或行或卧,旁若无人,“横行霸道”、唯我独尊,成为印度一景。印度人不仅与之和睦相处,而且敬牛如敬神一般。他们将感恩和至爱推及“神牛”一身,已成为世人心中的普遍信念。
印度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多信仰、多样式等要素构成的命运共同体,社会的多重性、复杂性都是因为印度社会的共生性。文化的宗教性和世俗性很好地杂糅在一起,艺术的开放性和保守性融于一体,个人的出世信仰与入世生活也常集于一身。这种“共生”现象在印度社会的共生系统中是人对环境影响的一种积极适应,它可以从人的主观上予以调整,本质上是印度社会自身的生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表现。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印度社会表面很躁动,印度人内心却很平静;到处都很脏乱差,但是他们个人很讲卫生;贫富悬殊,但人们很平和。人与动物杂处却相安无事,比如,四处闲逛的瘤牛、脚下躺着的狗、到处乱窜的老鼠、有时会跑进人类住处的猴子、沿街徐行披挂艳装的大象、广场上时飞时降的鸽子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印度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存。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迷惑了外来人的眼睛,使人很难看清印度社会的本质,从而认为印度令人难以理解。
印度不应该,也不可能永远成为“不可思议”的异域之邦,以及“不可思议”的“他者”形象。人们要变“不可思议”的印度为“可以思议”、可以理解的印度。这就要求人们去深入实践,由走马观花窥视,到下马看花正视。只有真正走进印度,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世纪敦煌: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敦煌研究院 孙志军 编著中信出版集团/2021.8/238.00元
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委员会理事。
本书通过120年时间跨度的影像对比,让读者看到那些留下的、那些逝去的永远不可再见的以及那些被破坏的敦煌影像,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听到她的心跳和呼吸,看到一代代的敦煌守护者为什么而奉献、着迷。
西方探险考察者对敦煌遗书的盗窃和掠夺固然令人心痛,但也惊醒了百年前的中国学界,国人关于历史学的概念从此发生了转变。自20世纪2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前往敦煌展开考察。在艰难的岁月里,这些前辈学者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常书鸿的故事更是已经成为传奇。
1904年,常书鸿出生于杭州西湖边,他自幼痴迷绘画,24岁时远赴法国留学,先后进入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因为作品一再获奖,常书鸿逐步跻身知名美术家行列,当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是首位进入该协会的中国艺术家。那时的他可谓如鱼得水,在寓所成立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徐悲鸿和蒋碧薇曾登门造访。
但这一切,都被塞纳河畔旧书摊上的一部名为《敦煌石窟》的画册改变了。
这部《敦煌石窟》正是伯希和回国后出版的关于敦煌石窟的图录。翻开图录的那一刻,一直为西方艺术所倾倒的常书鸿惊觉:中国竟有这样一座艺术的宝库,而自己对祖国如此灿烂悠久的文化竟然毫无所知!于是,常书鸿毅然放弃了法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
1942年,几经波折,常书鸿终于走进了敦煌,走进了莫高窟。看着那些被流沙掩埋的洞窟,仰望着窟顶上斑驳的壁画,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虽然只能居住在空无一物的破旧寺庙里,每日以面条拌盐果腹,可常书鸿守护莫高窟的心意从未消退。他一面展开对石窟建筑及文物古迹的调查,一面修筑土墙、清理沙土,他要保护这些沉睡于荒芜戈壁上的千年瑰宝,使其免遭掠夺和破坏。
1944年2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为第一任所长。然而保护莫高窟的工作仍旧步履维艰,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拨给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经费少得可怜,一年多后甚至撤销了研究所。莫高窟保护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许多工作人员都离开了,就连陪伴常书鸿二十年的发妻都弃他而去。满怀怆然的常书鸿依然在艰苦与寂寞中守望着莫高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设立文物局,开始了对全国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的指导管理。次年,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文物保护法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正式颁布。由此,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渐露曙光。
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发了100多万元用于莫高窟南区危崖和洞窟的抢险加固工程,使莫高窟摆脱了濒临崩塌的险境,当时的加固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保护作用。
改革开放后,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进入了新时期。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敦煌石窟的保护力度,大幅增加经费投入,但自然侵蚀造成的壁画病害、岩体坍塌和迅速攀升的游客人数都给莫高窟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不但增加了编制,汇聚了人才,更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引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初步建立了预防性保护科学技术体系。从那时起,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转变为科学保护,往昔满目疮痍的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出差让后来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的樊锦诗找到了莫高窟保护工作的新方向。在接触到计算机数字化储存的概念后,樊锦诗“脑洞大开”,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
此后二十余年间,敦煌研究院通过国内外合作,探索文物数字化技术,自主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标准体系,建立了敦煌石窟数字化档案,使莫高窟的珍贵价值和历史信息得到了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当初,常书鸿带领下属日夜工作,临摹、修复莫高窟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举办各种展览、讲座,为的是让世人看到敦煌,看到莫高窟的美。如今,数字化技术不仅实现了全球在线共享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让莫高窟真正地“活”了起来,还有效解决了兼顾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难题。
莫高窟的命运一直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发端于汉代的丝绸之路在一千年的繁荣兴盛中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催生了敦煌莫高窟这座文化艺术宝库。而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莫高窟曾在四五百年间处于无人管理、风沙侵袭、任人偷盗的境地。一百多年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官员的守土失责、国民的愚昧无知,导致了莫高窟藏经洞文物遭人盗卖的劫难,造成了我国文物主权丧失的巨大耻辱。
今天,强大的祖国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一代代坚守大漠的莫高窟人从筚路蓝缕到开拓创新,让在时光中模糊的莫高窟壁画华彩重现,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
《我不是药神:同名电影原型陆勇经历纪实》陆勇 口述 高仲泰 著东方出版社/2022.7/69.80元
作家,资深新闻人,影视编剧,擅长历史小说和纪实文学创作。著有《望族》《大外交官》《租界》等。
陆勇是慢性白血病患者,也是国内印度仿制药代购第一人。但他的善举和法理发生了冲突,因涉嫌销售假药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逮捕,经过法理和道德的博弈,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下,他最终被无罪释放。根据陆勇事迹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全国引起轰动,国家有关领导专门对此做出批示,要求医药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一大批患者最终受益。本书真实全面地还原了陆勇的人生经历。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奋战。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据说出自慕容雪村微博某文的这句话,饱含了看破世态人情的悲凉,也颇切合陆勇的遭遇。
陆勇在对我讲述的过程中,对沅江市检察官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对他们怀着感激之情,认为他们在自己的案子上秉持了司法公正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英雄。我觉得陆勇这么说是发自内心的。从湖南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卢乐云到白峰检察长,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有这么一句话让陆勇特别感念,也让我印象深刻:“如果认定陆勇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沅江市检察院及湖南省检察院、益阳市检察院的司法干部在办理陆勇一案的过程中,体现了司法的专业水准,尊重客观事实,办案严谨、郑重,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又具有情怀,维护公平正义,同情弱者。在案子的惊人逆转中,他们虚怀若谷,广泛听取意见,反省自己,研究媒体的报道,吸收合理的观点,体现了司法的勇气和温度,而不是冷冰冰地固执己见。这个案子可谓是转变办案理念的一个典范。
陆勇在印度代购药品留影
据白峰检察长说,当时对陆勇案是有争论的。一种意见认为,按现行法律规定,陆勇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应依法惩处。虽然他是出于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在印度购买仿制药,但不能因为治病而犯法。法院在判决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从轻处理。另一种意见是在守法还是保命的两难中,患者选择保命而购药自救,这无可厚非,如对其判处刑罚,是不人道的。这些争论是有益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争论(也可以说是讨论)超越了陆勇案的范畴,对于司法进步是非常有益的。任何法系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瑕疵。而现实生活是多元的,社会发展中也会提出新的课题,法律正是在修正中不断完善的,同时促使执法者的素养不断提高,观念不断更新,团队不断纯化。
2017年3月13日,陆勇参加电影《我不是药神》开机前座谈会,与主创人员合影
为了对案件进行全面补正,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全员放弃春节休假,对汇报材料反复斟酌,修改次数多达30次。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卢乐云也未休假,全程参与调查。一年之后的2016年1月,陆勇案承办人韩检察官向《法制晚报》坦言,2015年1月16日,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从新闻媒体的报道等渠道发现本案的“异常”,当即要公诉二处派员调卷审查,听取益阳市检察院、沅江市检察院的汇报。随后,在1月19日和1月23日,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卢乐云两次召集专家学者及湖南省多名优秀公诉人,开始对陆勇案进行分析论证。
在这期间,检方及专家小组发现,侦查机关此前几天还未对关键证人取证,未核实陆勇建立的QQ群以及陆勇在帮助患者购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这些内容在早前的媒体报道中均有呈现。在警方和检方的多次审讯中,陆勇也反复陈述了他的行为是自救和帮助别人救命,而非销售行为,这些都记录在案。警方在取证时选择性地采用材料,把不利于定罪的材料都排除掉了。
其实,检察院在最初的起诉中也沿袭了警方的选择性取证,忽略了陆勇行为的实质。到了2月4日,湖南省检方在讨论中第一次指出了“销售”的概念问题,即陆勇的行为不存在营利性质。这个概念的提出拓展了案件的办理思路,成为本案定性、罪与非罪的重大转折点。
沅江市人民检察院终于认识到,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检察院随即于2015年1月27日向沅江市人民法院以因法律、司法解释发生变化为由提出撤回对陆勇的起诉。沅江市人民法院作出(2014)沅刑初字第267-3号刑事裁定书,依据有关法律之规定,准许沅江市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
与此同时,他们还公开举行陆勇案审查会议,听取各界人士对陆勇案的意见,陆勇及其律师受邀参加,并允许进行辩解。2015年2月14日,早春二月,南方已春深如海,到处是一片化不开的浓烈的绿色和花团锦簇。陆勇在深圳接受市电视台采访时接到沅江市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罗剑的电话,通知他到沅江参加审查会议。陆勇明白,他的官司离最终裁定只差临门一脚了。
《画里看戏:中国戏曲百图赏》马紫晨 主编 关世俊 图 马紫晨 梁小斐 郭晓迎 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3/218.00元
当代著名戏曲、曲艺作家,作曲家,导演,戏曲理论研究家,《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八卷本)及《戏曲知识300问》《中原戏曲知识1000问》《戏串》等。
戏曲舞台美术家。毕生致力于戏曲艺术表演、舞美设计等。在其晚年,其精力全部投入戏曲人物工笔画的创作,触及了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戏曲的30个剧种,留下200多幅画作,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展现了关世俊所创作的百余幅戏画,含京剧、昆曲、豫剧、评剧、越剧、秦腔、高安采茶戏、莆仙戏、吕剧、徽剧等剧种,数量多,覆盖面广,对了解、欣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秋实》周国平 周音序 文 盛世顺景 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228.00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
本书讲述了一只热爱生命的青蝈蝈,没有因为即将逝去的生命而忧愁,而是为甜美的果实不断努力,虽然经历了多次觅食失败、老蚂蚱的霸凌、母蝈蝈的诱惑,甚至差点被公鸡捕食,但终于通过不懈的努力迎来了奇迹。故事情节浅显易懂,细品之下却能体会到透过精心解构的六段情境所展示的“切勿杞人忧天”“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以及作者关于什么是人生快乐的哲思。
《人间行走》汪曾祺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22.8/49.80元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本书是汪曾祺的经典选文集,收录了《鸡鸭同讲》《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七里茶坊》《迟开的玫瑰或胡闹》等名篇,以自然细腻、极具烟火气的文笔,唤起了人们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小教堂的牧师,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她把“有”字切成了“——尤”,破空而来,传得很远(她的声音能传半条街)。“旧衣烂衫”稍稍延长,“卖”字有余不尽:
“——尤旧衣烂衫……找来卖……”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玉麦粑粑。
“卖杨梅——! 玉麦粑粑——!”
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作“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包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好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就是里面和了一点椒盐的发面饼,一边稍厚, 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这玩意好消化,不伤人,下肚没多少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马帮的赶马人,不知道为什么叫马锅头),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的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现在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到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遛,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永历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的、青的、枣红的。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也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若是谱出来,就是:
放了学的孩子(他们背着书包)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摹仿:
“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外婆大概炖了肉)。他妈已经先去了,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这孩子长得不难看,大眼睛,样子挺聪明),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正倚门站着),便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好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朋友》未来教育工作室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4/69.00元
本书包含了新手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法,孩子的基础能力启蒙,艺术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分配问题,入学前与入学后的各类问题,以及多孩家庭的关系处理等内容,可以帮助父母在孩子的健康守护、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引导、素质能力的提升、学校环境的适应等各方面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或实践方案。
小草莓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和家长去逛超市。那时候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在超市里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她会说:“爸爸,我想要吃这个巧克力。”在水果区她会说:“妈妈,我想要买这个大西瓜。”
小孩子对一切都觉得很新奇,对于喜欢的零食、水果不懂得克制,所以小草莓每次去超市都会提出不少购物要求。
小草莓的爷爷奶奶比较宠孩子,只要是她提出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偶尔遇到爷爷奶奶不满足孩子要求的情况,孩子就开始各种“表演”:先是哭,再是闹,直到大人举手投降才肯作罢。
问题是买回家的零食和水果孩子也不一定吃,经常放到过期或变质。我意识到需要和小草莓好好沟通一下,讲一讲道理。一方面,小孩子不应该任性地要求买食品;另一方面,不应该浪费。
小草莓4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去超市购物,她在水果区看中了牛油果便要买。我没有同意,她就开始不高兴。
好在我没有预设立场,一上来就和小草莓大讲浪费的道理,而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猜测小草莓是怎么想的:“她是看到别的小朋友买了牛油果所以也想买吗?还是她第一次注意到这种我们家没有买过的水果,出于好奇想要尝一尝?抑或是她和爷爷奶奶一起吃过,觉得味道很好,很喜欢吃?”
于是,我把我的猜想都说了出来,并告诉小草莓:“如果你有别的原因或者道理,也可以告诉我。我会根据你说的情况和你商量要不要买牛油果。”
小草莓考虑了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见过这个,想尝一尝。”
我思考了一下,告诉她我的担心:“这种水果很贵,如果你回家尝了一口,发现它不好吃,怎么办呢?”
小草莓不假思索地说:“不好吃就不要了。”
我回答她:“刚才我给你解释了,这个水果很贵,如果吃一点就不要了,多可惜啊!这是一种浪费,也是不好的行为。”
小草莓接着说:“那我保证吃完。”
我说:“我听说牛油果的味道有点奇怪,有些人不喜欢吃。如果你尝了之后确实不喜欢,我也不想强迫你必须吃完。我来想个办法吧,我们就只买一个,你先尝一尝。如果好吃,我们可以再来买;如果你不喜欢,我和妈妈把剩下的吃掉。”
小草莓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也很高兴,没有因为一时冲动限制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主动探索。
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刚好碰到另一家人路过,他们家的小姑娘也要买牛油果。家长显然不想买,于是说出了很多理由。比如:“人家今天不卖了。”“那个东西不能吃。”小姑娘年纪比较小,听了这些就不闹了。
小草莓疑惑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阿姨说牛油果不卖了?”
我只能告诉她:“阿姨说了假话,没有不卖。”
和孩子讲道理就应该换位思考,去想想孩子可能需要的是什么:孩子要的是具体的水果,还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想过这些问题之后,你可以和孩子真诚地沟通一下,告诉孩子你愿意买或者不愿意买的真实原因。沟通是否“真诚”是不难判断的,其标准就在于家长是否愿意和孩子进一步讨论。家长说“不卖了”,也许孩子会说那把牛油果换成山竹;家长说“孩子可能会浪费”,孩子可能会保证绝对不浪费。
如果孩子“真诚”地解决了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坚持了。否则,家长就并不是真的在和孩子商量,而是早就做好了决定,只是找了一个借口糊弄孩子,甚至在孩子提出解决方案后恼羞成怒:“不买了,什么都不买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里提出了一项很重要的原则,即投资之前,我们要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在事情真的发生时能做出理性的应对。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里建议管理者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去思考它是不是经常出现。如果是,那么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而不是每次遇到这个问题都去想该如何处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应该有些简明的、可操作的原则。
我和小草莓在超市买牛油果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孩子在外出购物时,临时性地提出购买要求,家长是否要满足?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家长在出门之前就要想好答案,而不是当孩子提出时才去思考。
所以,后来我再和小草莓去超市之前,会和小草莓一起列出购物清单,明确我们要买什么;还会制定购买预算,防止临时性购物导致超支。
我会事先和小草莓说好,如果最后买牛油果导致超支了,那么这次就不能买;如果没有超支,就不能拒绝她要买健康水果的要求。
如果制定好了规则,孩子临时不愿意执行怎么办呢?我会这样处理:
(1)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开始一定是和蔼的、亲切的。
(2)如果孩子不讲道理,可以表现得强硬一些。
(3)只要孩子愿意冷静下来好好对话,就可以和孩子好好沟通和交流。
(4)上面的行为模式,孩子会慢慢熟悉,会知道要多讲道理,乱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如果孩子通过哭闹就可以不遵守我们制定的规则,那么孩子的脾气肯定会越来越大。终有一天,当孩子的要求我们无法满足时,双方关系很容易崩裂。
我和小草莓在沟通时,会先保证自己的态度是亲切的。如果小草莓表现出转变,从闹脾气到愿意好好说话,我会及时予以响应。此时,家长不能还继续沉溺于生气的情绪里,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努力改进了却徒劳无功,感到无所适从。
《整理焦虑》三木水 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2.3/48.00元
浙江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这是一本帮助都市中青年缓解内心焦虑的心理自助书。作者通过真实的案例,帮助更多读者找到焦虑的根源。焦虑,是被我们长久忽视和压抑的情感需求,找到它、面对它、倾听它才有可能和它握手言和,好好告别。
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上找到答案。
自我的建立:比如自信、自卑、自我接纳、自我涵容,各种感受的处理能力等;
人际的交往:比如边界感,情感的发生、整合能力,表达自己的诉求、依恋等;
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比如,认识社会规则、利用社会规则,对现实的处理能力,工作成就、意义的获取,欲望的满足,功利的追求等。
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很多人之所以在原地打转,是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被困在了一元、二元或者三元的某个层面上出不来,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很勤奋,也很辛苦,但是他的工作始终没什么起色。他是做销售工作的,销售工作除了销售技巧、对产品的认识外,还是一个非常依赖人际关系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建立起很好的二元关系,他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熟悉的。所以即便他再努力,也始终无法和客户建立起真正夯实的关系。因此,不是他不努力,真正的原因是他的二元关系建立有问题。如果看不到这个原因,无论他多努力,都会有被困住的感觉。
再比如,我们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的伴侣吵架,一个人一直在诉说感受(一元),另一个人一直在讲道理(三元),两个人说的都没错,但是恐怕这场架会一直吵下去。我们现在明白了,是因为他们的沟通不在一个层面。如果这是一个我们和伴侣之间每次遇到分歧之后都会使用的沟通模式,那么只要这个模式不变,当我们和伴侣再一次吵架的时候,旧的模式就会自动重启。无论两个人多坦诚、人品有多好,无论一方是不是在事后拼命认错都没有用,这两个人就是困在了这个“局”里。
那么,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不是现实世界的具体现象把我们困住了,而是我们自己背后的模式把我们困住了;其次,我们要看到自己到底被困在了哪个层面;最后,我们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搞清楚是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中哪一部分的建立出现了问题。
这里,一元关系的建立是最大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我们要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很重要。这个意识是两个层面的:不仅从理性上认识到这个问题,还要从感受上认识到这个问题。
其次,如果我们既没有被父母给予应有的“看到”,又没有机会走入咨询室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身边人中去寻找“镜映”——也就是被看到的感受,并且有意识地积累这种“被看到”带给我们的积极感受,标记它,感受它,内化它,记住它——这很重要。
然后,我们从这些不断被标记的“被看到”的积极感受中获得积极的力量,带着这个力量尝试整合自己。这里整合的不只是“好”的方面,还有看到自己那些“不够好”的方面。通过这些整合,我们可以尝试去聚拢和形成一个“自我”的形象。
最后,在生活中去巩固。不断地尝试去标记自己“好的感受”和“坏的感受”,不断进行整合,让自己更加全面、丰富、真实、夯实和稳定。
这里我特别想说的一点是,后天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不容易,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对于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的建立,我们可以尝试“不断暴露”,要给自己不断暴露在他人、社会、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的机会。
比如,我们不仅要跟人交流,而且要尝试进行“触碰人心”的交流;努力工作,在规则世界取得身份、成绩和价值;尝试融入各个群体;去旅行,去读书,去发现一路上不同时空象限内同一个自己的不同面。我不能保证我们付出的善意和勇气每次都能得到外部世界的鼓励,可是我们终于有机会不断地暴露自己,并且变得“结实”。
修好“三元关系”之后,带着这个视角,我们再看外部的一切现象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零碳中国》陈楸帆 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5/35.00元
科幻作家、编剧、策展人,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荒潮》《人生算法》《AI未来进行式》等。曾获得茅盾新人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奖等。
这是一部立足碳中和时代背景的科幻小说,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勾勒了我们向零碳社会转型的全景图,对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新材料等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旨在展现当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自主创新和执着追求,彰显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观念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培育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E博士再次转动旋钮,虚拟沙盘上的光热电站又变成了扇叶飞转的白色风车,还有拦住奔涌江水的大坝,冒着白色热气的核电站……它们产生的电力像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只不过是金灿灿的,融汇到一片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暗红色网络中,悬浮在中国地图的上方,像一层金色的云雾,缓缓流动、扩散。
“好美啊,这些都是……电力网络?”大龙赞叹不已,他圆圆的脸庞也被照成了金色。
“没错,确切地说,金色的光代表清洁能源,而暗红色的光代表现在的化石能源。你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张网有什么特点?”
阿和把眼睛睁大后又眯缝起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他终于看出来了,从地图东北角到西南角可以画出一条虚拟的线,把这层网络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东南部的网络明显密集,意味着对能源需求极大;而西北部的网络则分布稀疏,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线路和零星光点。
“从地图的‘鸡头’到‘鸡屁股’这里……好像可以连成一条虚线!”一心抢先回答。
“可是为什么虚线两边差距这么大?”阿和也发现了问题。
“你们都看出来了,可真不简单!”E博士赞许地对孩子们竖起大拇指,“这条线以前叫黑河—腾冲线,现在叫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研究中国人口分布时发现的规律。他发现这条线东南侧只占国土面积的36%,却养活了96%的人口;西北侧占国土面积的64%,却只生活着4%的人口。”
“为什么会这样?”大龙的眉头拧成一个小结。
E博士又调出中国地图的地理信息层,上面有等高线、降水量线和不同地区的地势地貌,而且是以全息动画的方式呈现,更加一目了然。
“你们看呀,胡焕庸线的东南侧是地势相对平坦的第三级阶梯,以及太行山区、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这可不是巧合,胡焕庸线跟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颇为吻合,这是中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所以人口慢慢就聚集到了一边……”阿和若有所思地说。
“不只是人口,还包括GDP(国内生产总值)、路网、用电量、互联网覆盖率、教育资源,甚至包括每年雾霾的天数,都遵循着这个96∶4的比例。胡焕庸线两侧长期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难以打破。”
“可这跟你之前给我们看的太阳能发电站有什么关系?”一心脑子转得飞快,嘴巴也像机关枪一样“嗒嗒嗒”地响。
E博士笑而不语,走到沙盘的另一侧,那是中国地图的西北部。
“你们看看这边的能量,跟胡焕庸线另一侧的有什么区别?”
阿和仔细盯了一会儿,发现虽然西北部的光点和能量流从数量、密度上和东南部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这一侧的光都是金色的,而且更加耀眼。他说出自己的观察,E博士点点头。
“你说得对,这一侧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各种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便可以在未来实现CN2060的远大目标,把90%的温室气体清零;同时打破胡焕庸线的魔咒,实现东西部的均衡发展和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难道说,CN2060就是……”大龙张着嘴,话说到一半卡壳了。
阿和似乎想到了什么,皱起眉头,努力搜寻着脑海里的线索。慢慢地,纷繁杂乱的线头拧成一股,指向一个答案。E博士微笑着看着阿和,鼓励他把自己的猜测大胆说出来。
“就是代表……碳中和?我猜对了吗?”阿和终于鼓足勇气说了出来。
E博士鼓起掌来:“答对了!CN就是代表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2060代表的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我们这栋大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研究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和制度设计,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就靠这栋大厦里的人吗?”一心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其实啊,这栋大厦里的人只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奋战在全国各地第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和建设者,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可这么多人,他们都在做什么呢?”阿和问道。
“我这就带你们去看看。”E博士大手一挥,示意孩子们继续跟着他往楼下走。
在18层,工程师在电脑屏幕上摆弄着化学键和原子,像堆乐高积木一样把它们拼成不同的结构。一名女工程师说,这是在寻找更适合作为电化学电池的新型材料,让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稳定、循环次数更多、成本更加低廉,可以用在各种电动交通工具和电器上,解决储能的问题。
在15层,虚拟沙盘上出现了巨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塔,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大地上。画面展开,许许多多个这样的钢铁巨人站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忍受着严寒、酷热和高海拔等极端条件,通过输电线路“手拉手”连在一起,组成了未来的中国能源互联网。科学家介绍,有了这样一张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再结合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就能把中国西北部的清洁电力灵活稳定地输送到东南部,甚至与邻国实现能源互联,让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角。
“这可是实现碳中和大计的关键!”E博士强调。
在12、11、10层,阿和看到了许多巨大的机器,有的用于冶炼钢铁,有的用于生产水泥、玻璃和陶瓷,有的用于制备氨、甲烷、甲醇等化工原料。工程师说,以前这些工业生产设备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占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这些生产线经过电气化改造之后,不但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而且更环保了,多余的热能能循环利用,化为电力回输电网。绿色制造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如诗如画的中国”系列段张取艺 著绘中信出版集团/2022.7/160.00元
这是一套给孩子的中国文化历史通识绘本,分为《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四册,每册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从时间维度带孩子去了解中国历史名城,讲解重要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经济特色、政治制度,还有推动历史的名人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