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2022-10-31
提要:党团关系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党在政治生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经历了从形成、分化、调适到确定的过程。关于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史料搜集整理、还是党团的成立先后顺序、合作原则与方式、分化与关系调试以及发展阶段,学术界都形成了多种不同观点,也取得了不少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内容上亟需拓展,史料有待发掘,研究视角需要开阔。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厘清党团关系调整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期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领域更为深入地研究,为新时代党团关系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作为产生于近代政治社会中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实践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政治地位。然而,青年团并非是青年的共产党,如何处理青年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就成为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受当时社会条件、历史任务等限制,党团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经历了确立、调适、稳定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党团关系问题展开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一批资料相对扎实、内涵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因研究视角、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局限,研究大多落入“以今论古”或“简古详今”的窠臼。本文以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厘清党团关系调整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此深化对中共党史、团史以及中国革命史的理解,为新时代党团关系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党团关系资料整理与出版取得重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批档案资料的解密及回忆录的出版公开,党团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基于党团关系确立与形成的复杂状况和青年团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问题一时成为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目前档案史料汇编中,1957年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印的《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是最早涉及青年运动、团组织青年化等党团关系的文献资料,它主要收录了历年团的重要文件、团领导人讲话、文稿等,是当前研究青年团历史和青运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改革开放后,中央团校作为新时期共青团培养和造就跨世纪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率先编纂了《中国青年运动历史文件选编》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简史》。随后,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分别于1985年、1988年编著了《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从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具体规定的角度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变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2011年编著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对中共中央历次重要会议所涉及党团关系的中央文件进行了整理,为学术界研究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党史资料和文献参考。此外,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还保存有一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1921—1922年间活动的史料,以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成员C·A·达林的《中国回忆录(1921—1927)》记载了他参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前后的情况。
与此同时,涉及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著作主要见于20世纪中后期学术界对青年团史或中共党史问题的讨论之中。具体而言,台湾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较早。如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王章陵就指出:“当今国际间对于中共问题的研究,已成一新兴学门,尤其对于中共党史之研究,且已列为高等学府或训练机构重要课程。惟中、外学术界有一现象,即重视党、而忽视团”,并从共青团历史的角度撰写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史论(1920—1927)》一书,成为较早涉及早期党团关系的著作。1985年台湾学者唐勃的《中共共青团之研究》对共青团从整体上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梳理和研究。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共青团学”的推动,这一时期国内学界有关党团关系的著作也开始出现。郑洸主编的《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和《青年史纵横》、何启君编著的《青年团重建史料集萃》、郭晓平主编的《中国共青团史》、李玉琦主编的《中国共青团团史简编》等著作在汇集各种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共青团史料整理、青运史具体理论与方法等角度对党团关系进行了历史性考察,力图全面、真实、准确地再现共青团历史。程玉海等编著的《青年共产国际史》和吴小龙著的《少年中国学会研究》则以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产生为社会背景,关注苏俄式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青年团在指导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深入地分析了影响党团关系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同时,以何启君为代表的学者对地方共青团史和人物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批著作成果。其中,有与党团关系发展密切的领袖人物团建思想记述,也有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考证和回忆,这都为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述著作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的建立过程及其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是目前党团关系研究过程中最完善、也是成果最丰富的一个领域,对于厘清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科学把握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涉及党团关系的学术论文开始出现在国内学术期刊中。如肖甡的《党成立以前的建团活动》和陈华建的《初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党的关系初探》。此后,一些学者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后改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期刊为学术阵地,陆续刊发了《早期党团关系的建立及其状况》《浅谈大革命时期团的组织青年化问题》《建国以前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初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团“分化”工作》《论党团关系的确立》等一系列文章,着重从党、团中央制定的相关文件角度对党团关系的确立与变迁进行了时间上的梳理和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党史资料的不断发掘,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期刊文章逐渐增多,研究视角也日益广阔。袁廷文以党的历届代表大会为主线展开对党团关系的研究,依托宏大的历史背景,从历届党章对党团关系的规定性角度分析了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变迁,并穿插了党团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简要发展情况;刘雪琴和刘永生以党团中央通过的会议决议文件为对象分析了建党初期党团关系的发展状况。此外,韩广富、赵佳佳从团员转党员的规定性方面作了详细的探讨。
总体而言,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与碰撞,目前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理论体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更加清晰和深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总体研究层面,厘清脉络;其二,细化研究层面,初显功力。但囿于党团组织发展状况、历史条件及其他具体因素的限制,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性研究深入不够、学术性视角与支撑不足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二、党团关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评述
(一)“党先于团”还是“团先于党”
学术界在探讨党团关系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党先于团”还是“团先于党”,这是影响着早期两者关系的生成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也就转向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间的考证问题上来。
一是1920年8月17日成立说。该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成立于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同盟,即由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天津的觉悟社以及青年互助社所发起的“改造联合会议”的统一战线组织。而该联盟在北京召开的“联合改造”会议就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部分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1920年参加北京、天津“改造联合”会议的五个团体是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因此,将“‘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视为同一个中共早期组织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二是1920年8月22日成立说。该观点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视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标志,并曾一度成为国内学术界较为认同的主流观点。其依据在于:(1)张太雷在1921年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向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起初这个团叫青年社会革命党,只是在第九次会议之后才改变了团的名称。在这次会上改变团的名称问题时,一部分由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成员退出组织。1920年8月22日,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其成员全是共产主义者”;(2)1949年4月,任弼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到“一九二○年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它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是起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
三是1922年5月5日成立说。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一系列文件,初步确立了青年团的性质、奋斗目标、具体任务等内容,“标志着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青年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值得注意的是,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罗成全在分析现有材料后,得出了学术界较为认可的看法,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经历了一个由地方组织到全国统一之组织的创建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还不能说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上述三种观点坚持以青年团和共产党组织成立先后顺序考证“党先于团”还是“团先于党”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团是否先于党而诞生”不是简单取决于青年团与党组织的建立时间,这是因为青年团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等人来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随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推选陈独秀担任书记并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决定“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随后,北京、天津、武昌、汉口、长沙等地也成立团的组织”。可见,除“改造联合”会议的五团体“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而导致“团先于党”或“党先于团”学说值得商榷外,其他两种学说分歧在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标志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还是团“一大”的召开,但这都以承认“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事实为前提,进而奠定了今后党团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因此,“团先于党”是学术界对革命年代诞生的党团组织形式的一种匆促认识,丝毫不影响“党创建了青年团”的本质。随着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的共产国际档案中文文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筹备会议记录》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的公布,不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后便立即根据党的思想指导青年运动的历史,而且佐证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具体关注和指导下成立的观点。
(二)早期合作原则与方式
早期的党团关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不明确的状况,直到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党团关系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提出“政治协定、组织独立”的合作原则以及“两团体在各级组织中有互派代表的必要”的方式。9月6日,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第十七号通告再次公开“承认本团为青年共产国际之一部”。两份文件分别从党、团的立场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约而同地认为作为两个独立的团体组织,青年团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至此,国际支部身份下党团关系话语体系正式形成。
然而,“政治协定、组织独立”的合作原则以及“互派代表”的方式,逐渐演化成了“第二党”的倾向,甚至将党团之间的从属关系定性为兄弟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性关系。对此,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原因:一是从工作领域角度,初创时期党团关系从无到有,党员人数少,经验不足,党帮助建团,团帮助建党,在很多地方经常存在“两个组织一套班子”的现象,从而使得青年团自身特点不明显。加之在斗争中,党的许多活动都是以团的名义进行,这不可避免使青年团的发展出现了“第二党”的倾向。二是从党团关系角度,“论证团的性质则相对薄弱。因此,不仅理论上对青年团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而且实际工作中第二党作风也时有发生。”三是从当时文件内容而言,存在着诸多矛盾又难以落实的条款,“政治协定、组织独立”的合作方式“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文本制度形态而不可能具有大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于跨党任职及团员兼党员人员等双重人员的管理、隶属关系以及工作内容等问题的规定也很难实施。在此过程中,共产国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青年团“第二党”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24年7月,青年共产国际提议在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立民族革命群众青年团,其实质是引导青年团走向“带有政治独立色彩的组织的第二党”。
实际上,在现实工作中,政治上党团不分、组织上强调团的独立性,加之当时“共产国际模糊的界定、再加上缺乏制度支撑和保障,尚处于幼年时期、无先例可循的中国共产主义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党团关系并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将早期党团合作原则与方式推向了尴尬境地,以“致闹出许多青年团员公开地作出反对党的首领或不满意于党的文字的笑话”。如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公开谈到“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互商如何加邀各革命新团体,及如何进行”。可见,这一时期共产党对于青年团究竟是后备军还是“第二党”并无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将之视为在信仰上与共产党更加志同道合的“革新党派”,而非党的下属组织。为解决上述问题,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青年运动的决议案》将“青年运动为本党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对于社会主义青年团应极力加以组织上指导上之援助”。随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大会完全承认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之决议,并愿接受中国共产党之组织上及行动上之指挥及援助”。以上述两个文件为标志,此后无论是青年团还是共产党都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党团关系开始进入调适阶段。
(三)党团分化及其关系调适
面对日益党化的倾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决议的形式肯定了政治上服从党的领导,正式开启了党团分化及其关系调适的进程。针对党团分化的原因,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代表性观点:一是党团工作不分,组织不分的现象,是当时的客观环境决定的,使社会主义青年团不可避免地要呈现出第二党的倾向,青年团的特点必然不明显,这是大革命初期党团关系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二是实行党团分化,既有党与团组织发展的历史原因,也有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如团内存在大量超龄党员、党团工作未能明确区分、团出现政党化倾向、青年共产国际及苏俄的影响;三是实行党团分化主要是为了限制青年团“第二党”化的倾向,解决党团双轨制造成的党团竞存问题;还有学者从思想建设角度进行了分析,将原因归结为解决党在整顿和重建青年团的过程中在理论方面对团的性质论证相对薄弱,导致在党团关系上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而解决出现的“第二党”倾向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中央从1923年12月开始布置党团分化工作,直到1927年7月基本结束。这一期间,在理顺党团关系上虽然双方在存在着高度的共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党团分化举措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上的矛盾,双方为争夺组织、政治资源而时起纠纷。特别是在基层,党团关系一直未能理顺,双方在思想上也未能接受党、团中央文件所确定的关系的约束。国共合作彻底失败后,“青年团因反对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机会主义错误’而受到共产国际的表扬,团的政治地位无形之中得到提高”,团内甚至出现了主张更改团的名称为“青年共产党”的“先锋主义”现象和把团完全归于党的“取消主义”两种极端论调。虽然1927年11月团中央扩大会议和1930年9月党中央六届三中全会分别对“先锋主义”第二党错误倾向与“取消主义”论调做出了纠正,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党团关系并未朝着有利于革命任务的方向发展,科学、合理的党团关系也一直没有形成。
围绕制约党团分化及其关系调适的关键因素,学术界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青年团与共产党组织性质相似,在任务与工作内容方面存在着同构性。当时党的许多活动是以团的名义开展,在实际中很难明确区分两者的工作分工。大革命的局部失败使一些团组织一时找不到方向,加剧了团内出现“第二党倾向”和“先锋主义”现象。也有学者认为党团双轨制的存在是制约党团关系调适的关键性因素,这直接导致了两者在政治资源与组织资源分配上的竞存乱象。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团皆以青年为主要吸纳对象,团员输送入党年龄一再降低甚至私自增减年龄,使得双方动员对象具有较强的竞争与矛盾。而且,由于共产党早期干部的缺乏,时常调派兼党团员来执行党工作,双方干部调配上的竞争进一步增加了党团关系调适的难度。在阐述类似观点的同时,有学者还从土地革命时期“左”倾路线与党团关系角度做了分析,认为党组织中存在的“取消主义”和团组织中存在的“先锋主义”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立三路线”和王明的“左”倾路线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与之不同的是,有学者认为大革命失败前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和专断独行的作风践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和干扰了正常的党团关系。有学者也认为当时地方党组织不健全,使得中央有关党团分化问题的决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偏离原先预定设想,从而导致许多地方党团关系在组织上和工作上“毫不密切”,甚至出现了相对立、相互取消的情形。
(四)党团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识到党团关系从形成到确立的复杂过程,也认同党团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模糊到逐步清晰的发展阶段。但涉及到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是四阶段划分法。以五四运动后党团组织先后建立为起点,有学者从党团曲折进程中的中国逻辑出发,将共产党与青年团之间的经历的曲折过程划分为建团初期党团不协调、土地革命时期曲折调适、抗战前期共青团改造、青年团重建等四阶段。从影响党团关系的主要矛盾出发,有学者根据不同时期党团关系呈现的具体特征,将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团关系的发展划分为党团初建时期的相互信任与“协定”、党团关系统一到共产国际纲领上来、党团为克服“先锋主义”和“取消主义”倾向而努力和党团关系最终确立等四个阶段。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党团关系从理论到实践上得到了完善的确立。此外,在《中国共青团简史》中,以时代内容和青年团承担的历史任务为依据,将党团关系的变迁置于青年团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之中,分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及其改名”、“在大革命高潮中”、“参加创建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为抗日救国和建立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等四个阶段。
第二种是三阶段划分法。有学者重点考察了党团建立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变迁,认为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竞争与隔阂: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初期的党团关系(1921年7月—1928年11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对党团关系进行了界定,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党团之间围绕组织划分和经费供给等问题存在分歧,而且在工作上青年团与党处于竞争地位。第二阶段调整与改善:党团关系在曲折中发展(1928年12月—1931年10月)。鉴于前期党团关系的混乱,党开始从组织划分、工作关系、人才经费以及党团协调等方面着手调适党团关系,但仍需进一步改善。第三阶段互动与和谐:党团关系的基本确立(1931年11月—1935年1月)。各苏区开始对党团关系进行全面调整,通过划分党团组织和工作、加强党团间的联系、明确经费、人才供给及开展反对错误倾向斗争等措施消除党团之间的分歧和隔阂,使得党团关系逐步稳定下来并为之后党团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种是局部考察划分法。以早年关于党、团关系文件(1920—1927)为研究中心,有学者将早期党与团之间复杂关系的演变状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协商决定阶段(从“党”与“团”创立—1923年6月)。这一时期,无论是党还是团都没有正式的文本勘定双方关系,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遇事临时协商的松散合作关系;第二阶段:确立法律文本上的从属关系阶段(1923年团“二大”及党“三大”的召开—1927年底)。这一时期,从正式文本层面解决了党与团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隶属关系模糊问题。从地方党团关系出发,有学者探讨了1921年到1923年早期党团关系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党团不分(1921年7月—1922年6月)。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探讨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这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党团的关系,但党团不分的事实已经存在。第二阶段逐渐统一到共产国际准则上来(1922年7月—1923年5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少年运动的决议案》首次阐明了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在这里,开始依照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关于党团关系的准则来处理党团关系,但以团只需与党“协定”关系代替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第三阶段:党团关系确立(1923年6月—1923年8月)。这一时期以党与团文件的形式确立了青年团在政治上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组织上保持独立性的关系,正式确立了法律文本意义上的从属关系,为日后党团关系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本准则。
三、党团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较大关注,尤其在党团关系史料搜集整理、历史演变与确立、地方党团组织与人物等角度取得了不少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与党团关系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与价值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许多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一)党团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领域范围不开阔。由于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发展变迁时间跨度大,基于现有关于党团关系的文件、指示从历史脉络角度梳理两者关系的演变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之前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是着眼于党、团关于组织分化的文件、指示,要么选择从整体的角度泛泛论述全国范围的党团关系,要么以区域为中心(如上海、北京、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和具体问题(如团青年化、党团员分化)对早期党团关系或共青团史进行研究,虽初步澄清了一些历史真相和遗留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归纳,但总体上现有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研究,研究内容亟需拓展。
2.学术史料挖掘不深入。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当前,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中对史料的挖掘依然不够深入。一是在史料挖掘方面,缺少对前苏联档案、港澳台以及海外其他国家对中国党团关系、青少年群体等文献的记载。二是在史料运用方面,当前发表的论文中核心材料重复,在刊物利用方面缺少新史料,使得研究的客观性和深入程度受到极大限制。
3.研究思维缺乏整体性。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长期处于史料梳理和文件解读阶段。毋庸讳言,以史料为基础,以党、团中央文件为依据对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形成、分化、调适和正式确立进行分析和研究固然有其不可代替的一面,但党团关系作为兼具整体性与复杂性特征的历史过程本身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交织在一起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和极具本土色彩的特定研究对象。因此,单一的历史研究方式既缺乏经典理论支撑,也无法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党团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1.拓宽研究领域和范围。对于党团关系研究而言,从整体的角度论述全国范围的党团关系或者以区域为中心和具体问题对早期党团关系或共青团史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亟需学术界将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内容纳入研究领域,突破现有描述性研究而深入推进党团关系的内在逻辑与发展机理研究。一是充分利用原始档案资料和新发掘历史资料,从宏观角度加强早期党团组织分化具体原因、实际运作过程及对青年团与党组织影响的研究,以往研究中的一些含混认识进行再考察;二是从共青团组织自身发展逻辑及其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的内在关系出发,突出民主革命时期党团组织的系统结构、组织构造、党员和团员成员构成等方面研究,探寻出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三是加大相关人物与党团关系变迁的研究,既包括党团建立初期为改善党团关系作出贡献的领袖人物,也包括参与党、团建设但中途背离革命队伍的历史人物与知识分子,从而通过梳理人物思想认识与变化过程阐释党团关系确立的历史必然。四是重视苏联和青年共产国际等域外因素对党团关系变迁影响的研究,努力呈现党团关系演变的全貌。
2.加强对史料的挖掘和利用。目前,继续发掘和保护相关史料资源是推进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学术界澄清争议问题和形成权威结论认同的基础。“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势,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为此,必须大力推进各地区、部门之间相关资源的发掘。一是大力发掘和利用新史料。既包括中央机关、党史研究部门及地方志等出现的历史档案资料,也包括前苏联解密档案、港澳台及海外其他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史实、青少年群体中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记载。如台湾的个别学者曾对中国共青团进行全面的梳理,虽然由于其立足点以及资料的限制在客观性和深入程度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但不乏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史料与视角。二是加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与青年团相关刊物的研究,在刊物报道中寻找新史料来分析和论述梳理党团对自身发展认识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先驱》《中国青年》《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等刊物在当时除肩负着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外,还以大量篇幅研究探讨了中国革命和青年团建设的一些问题,帮助广大青年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特别在介绍共产主义思想,在与反动的国家主义派(即现在的青年党)做思想斗争中起过重大作用”。因此,在刊物报道中寻找新史料有利于对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
3.开阔新的研究视角。学术界关于民主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迫切需要打破固有研究方法的思维限制,而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方法整合,可以透过多视角来分析党团关系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一是在坚持传统定性分析的同时,适当辅以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深入探讨党团分化的客观情况及对当时党团组织建设产生的影响。二是在运用原始档案文献资料基础上,全面收集报刊杂志、传记、书信、文集、日记和回忆录等方面资料进行互证,以避免某种特定材料的不足而引发的相关结论的片面性。三是突破学术界已有的革命方式和宏大叙事性研究模式,把视角转向特定历史条件下党团组织生活的揭示与考察中,从区域社会史、党团基层组织与民众动员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分析党与团之间、决议与实践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