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点亮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2022-10-31王志强
文/王志强
学校的发展靠什么?教学质量的提升靠什么?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有人认为靠校长,有人认为靠教师,都有其道理,且并不矛盾。校长固然重要,但没有一位校长会忽视教师的因素与作用。恰恰相反,几乎所有的校长都会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看作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根本保障。对于有清晰专业发展规划的教师来说,主动的专业学习、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其中,可供教师进行专业学习的资源很多,比如教师最常用到的教材、教参、教辅资料、课程标准、专业期刊等,都是很好的专业学习资源。此外,还有一种学习资源,由于普通教师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对其重视程度和利用率不高,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学术讲座资源。
专业前沿、高屋建瓴、独特视角、理论高度、实践真知……我们可以用很多词语来描述和概括学术讲座的内涵与价值。而这些“高大上”的学术讲座,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却往往是“水中月”“镜中花”,因为一位老师每年能参加高端学术讲座的机会相当有限。但近两年来,在线学术讲座和类似的学术资源成倍增加。就基础英语教育领域而言,几乎每天都有一线的名师、教研的行家、高校的教授和社会上的知名学者举办各种各样的在线学术讲座。因此,在学术讲座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一种常态资源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探讨学术讲座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了。
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学术讲座资源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呢?
从“道”的层面看,要高度重视讲座资源中的知识类内容
学术讲座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两类:一是专业知识类讲座,二是专业实践能力类讲座。一般来讲,学术会议往往以知识类讲座为主。而相对综合的学术会议中通常也会包含课堂展示、实操类专题讲座以及专家课堂点评等偏向实践层面的内容。有一些教师由于没有把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于研究型教师,所以他们对知识类讲座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会认为知识类讲座对自己的发展意义不大,或者认为理论过于高深,知识过于前沿,自己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将其落地,故只对一些偏实践类的讲座感兴趣;还有一些教师只对示范课的课堂展示甚至课件感兴趣,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模仿学习。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成长之源,离开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实践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毕竟,教学策略、授课模式、教学方法等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是可变的、灵活的、因人而异的。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力,要让自己的教学有生命力,首先必须把握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然后根植厚实的专业理论与素养,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吸收,最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或根本遵循。
从“术”的层面看,要切实落实讲座前、中、后三个环节
总体来讲,听讲座要在讲座前充分准备,在讲座中充分吸收,在讲座后充分消化。
1.讲座前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前,教师至少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学会选择。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现在学术会议非常多,主题多样,形式多样,既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既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教师首先要了解会议主题和基本内容。如果与自己的兴趣点不吻合,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愿景不相关,那可能就没有参加的必要。其次,教师如果确定参加,那就需要对会议内容和不同的讲座主题进行必要的选择,明确哪些讲座是要重点学习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以2022年4 月中旬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五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为例,研讨会主题为“教、学、评:核心素养与多元评价”,会议的主要议题有9 大项,包括:考试评价改革、核心素养测评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设计与评价、诊断性测评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在线教学与测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测评、评价工具的建构及其应用、教师测评素养发展。研讨会共有132 位发言人发言,会议包括4 场主旨发言、7 场专题发言、18 场课例和案例展评、26 场团队和个人发言、25 场特别展示和1 场大会研讨。两天的会议时间里,讲座、发言与展示安排得十分紧凑,每位参会教师需要提前认真研究会议日程,制订自己的参会计划,做好自己的选择:重点关注哪几个主题?这些主题的哪些发言与讲座需要重点学习?哪些团队或个人的学术观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与自己所关心主题的相关课例需要及时跟进?…… 只有提前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充分,才会从根本上避免参会无目的、学习无重点、体会无头绪、会后无收获的问题。
第二,提前备课。很多学术会议主题单一,或者只有一场专家讲座。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参会前需要对讲座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否则,即使专家讲得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时候也难免会听得一头雾水。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相关的学术讲座为例,自新修订的《课标》颁布后,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资源很丰富,讲座内容以课标修订组专家对《课标》进行解读与分析为主。尽管专家解读得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但如果教师不提前了解和研读《课标》,只是被动地听,那在听讲座时,肯定会有一些难以理解和消化的内容。比如教师可能都知道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但不一定了解:核心素养每方面的具体内涵是什么?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课标》有什么具体要求?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是什么?对小学高年级的要求是什么?对初中段的要求又是什么?很多学科都提出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那么英语课程的思维品质培养有什么特殊性?教师只有在参会前自主学习《课标》,并从自己的视角去研究和分析《课标》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在听专家讲座时才会理解得更充分,学习体会才会更深刻。
2.讲座中
每位教师听讲座的方法与习惯不尽相同,以下三点或许是多数教师都会坚持和使用的,并且做得越细致,就越有助于深入了解学术讲座的内容。
一是要善记录。不仅要记录讲座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创新点、突破点,还要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心得。讲座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有些教师越来越不愿做笔记,往往只用手机把PPT 拍下来,但没有留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讲座过后,要么把所拍的内容束之高阁,要么在回顾时却发现难以串联起讲座专家的学术思路。
在记讲座笔记时,我们需要熟练使用媒体手段。如果习惯用电脑记录,可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把重要的PPT 照片直接插入记录文档,使笔记内容更具完整性,这样对后续的学习与回顾也更有帮助;如果是手写笔记,也可以适时加标注,标注清楚哪些重要内容来不及记录,但有照片可供参考。
二是要多联系。联系分为两个不同层面:一是与教学实践多联系;二是与讲座专家和教育同行多联系。
一线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在学习讲座的过程中要多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如果讲座是通识性的,比如是针对《课标》的解读,那教师就要基于《课标》的相关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看看差距是什么,短板在哪里;如果讲座是专题性的,比如是关于写作教学的,那教师就要把专家的经验和方法与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相联系,看看如何能把讲座所学更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教学当中;如果讲座是方法类的,比如课堂教学模式,那教师就要以批判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模式的可行性,要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联系,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校情、学情,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或者思考哪些环节是可以吸收借鉴的,哪些环节是可以变通使用的。听讲座,不能只限于听,只有把讲座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讲座的学术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学术讲座也为密切与专家和同行的联系搭建了桥梁,也是构建教师学术交往圈的良机。多数讲座专家都非常愿意与一线教师加强联系,因为他们能从教师身上获悉教学一线的实际困惑和问题,能明确教学一线在学术支持上的真实需求。同时,一线教师加强与专家和同行的联系,也便于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新现象时,可随时请教交流。再者,参加学术讲座的教师同行众多,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相通。这样一群有共同研究爱好的教育同行之间的互通有无,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竭资源和动力。
三是要会提问。学术会议能否取得理想效果,一方面在于讲座本身,另一方面则在于与会人员的提问。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一定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有长期的关注、研究、实践和总结。而专家讲座的内容受时间所限,往往只能展示其专业研究的冰山一角,有很多真知灼见,则可能会通过回答与会教师的现场提问得以呈现。在很多学术会议,特别是研讨会中,精彩的现场提问与专家解答往往会把会议推上一个新的高潮。
当然,提问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因此,真实问题的提出是关键。通常,教师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有三个来源:一是自己日常教学实践中与讲座主题相关的问题;二是在讲座前的准备过程中发现或想到的问题;三是在听讲座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很多善于学习的优秀教师都非常珍惜与讲座专家面对面对话和碰撞思维的机会,如果能与专家现场交流这些新老问题和困惑,并得到即时点拨或解答,会使教师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在实践中运用得更自如。
3.讲座后
学术会议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引领和服务教学实践。听完学术讲座后,如何将所学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是教师在讲座后需要思考和落实的。
第一,要及时回顾和学习讲座内容。这与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温故知新是一个道理。如果讲座之后不回顾、不思考讲座内容,那学习效果基本就趋近于无。专家讲座内容有的很前沿,有的很深刻,有的很有理论高度,这都需要教师对相关的讲座内容进行再回顾、再学习、再理解。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浮浅的短暂性认知,很难对教学实践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关注重点,进一步拓展学习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一次讲座的时长一般为一两个小时,最多也不过三四个小时,往往只是专家研究成果的部分展示。如果教师要对该学习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那就需要拓宽学习范围。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韩宝成老师对英语测试有较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在听了韩老师关于测试的讲座后,想对英语测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那只听这一场讲座的内容肯定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学习韩老师的学术论文《语言测试的新进展: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听力测试研究综述》《关于完善高考英语考试改革的建议》等。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学习范围扩大到国内外其他专家学者对英语测试的研究成果。再如,很多教师都比较关注英语阅读教学,浙江省教研室的葛炳芳老师曾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做有关阅读教学的讲座,但如果想在教学实践中把阅读教学做出实效,仅仅听一两次讲座也是不够的。我们可以研读葛老师主持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基于综合视野的英语阅读教学改进行动》,还可以翻阅葛老师主编的《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如果我们要从更微观、更具体的角度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还可以关注和学习该阅读教学团队骨干成员的研究成果,比如浙江省丽水中学的叶咏梅老师关注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她撰写的文章《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中的运用》《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实践》《基于联系观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等,都能帮助教师加深对文本解读的理解。这样的拓展学习以一场学术讲座为引子,连通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教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既有实践的价值,也有理论的基础。
第三,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反思与校正。讲座是他山之石,如何攻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这块“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调整。课堂教学不是工业流水线,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教师只有把讲座的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根据学生反馈、评价反馈和自我认知,进行必要的反思、改进与优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讲座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第四,进行阶段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一部分既追求教学实践成效,又有学术研究精神的教师来说,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学术讲座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乃至升华。这是一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术型、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而这一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对于当前的英语教育教学来说,又显得相当迫切和重要。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发展到目前阶段,许多新课题和新难题需要一线教师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改革。而且一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并博采他人的研究成果,才能为这些问题找到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破解路径。
让我们一起从学术讲座出发,让学术讲座成为点亮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明灯,让有教育理想和追求的英语教师走向有幸福、有尊严、有成就的专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