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31陆梓欣

理论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文化

□陆梓欣,齐 骥

(中国传媒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随着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正式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乡村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当下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实问题的矛盾运动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显得更为必要且迫切。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传承乡土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是应有之义。而艺术通过凝聚文化资源、提升品牌宣传效果、创新丰富业态模式、推广乡村美育、优化管理服务流程等手段介入乡村建设,能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艺术乡建这一社会实践融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将有利于以艺术创造激活式微乡村工艺产业,以艺术设计实现乡村产品价值回归,以艺术体验打破乡村文旅体验同质化,以公共艺术实践避免乡村田园过度商业化,从而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一、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社会经济文化形态从低级阶段演进到高级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文化经济类型。作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工具和支持系统,文化产业凭借优化产业结构,传承人类精神文明,推动社会文明转型升级的价值功能,从城市扩展到乡村。随着《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文化产业发展也正式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结合乡土资源,乡村文化产业可分为农村手工艺产业、文化节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乡村数字文化产业等类型。但无论以何种模式发展,从村民生活中孕育出来并流传至今的戏曲、剪纸、风俗画、民乐等乡村传统艺术以及在艺术乡建实践中由现代艺术家带入乡村的装置艺术、大地艺术、介入艺术等现代艺术均是当代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而艺术乡建所带来的艺术集聚场景,同样是乡村文化产业有力发展的生态要素。

(一)艺术生产是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产业形态

从艺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逻辑来看,文化产业是现代化背景下文化艺术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物质生产阶段会与不同生产方式相结合,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发展形态。在前工业化时期,艺术生产表现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手段的传统文艺创作形态;在工业化时期,则表现为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大规模机器复制为主要生产手段的现代文化工业形态。当下,随着人类生产力日益发展,艺术生产逐渐向以信息文明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从上述历史演变可知,文化产业是艺术文化生产力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艺术始终是文化业生产、再生产、储存、分配的主要核心内容。在现当代,文化产业不只以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电影、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现代流行艺术,还广泛渗透到文学、音乐、视觉艺术、艺术表演、工艺美术等传统的美的艺术生产储存分配过程中,并将艺术文本的产业化生产纳入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此外,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体系的构建与演变,艺术被分解引入到其他各类实用产品服务之中,成为众多产品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生产工艺、包装设计环节,推动产业文化化。

同样,乡村文化产业将会是当代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艺术产品服务生产的基本形式。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将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指明方向。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能以现代科技、创意、运营、管理等手段活化农耕文明时期留下的秧歌、说书、木偶戏、农民画、雕刻、编织、制陶等传统乡村艺术,使日益衰败的乡村及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另一方面,在传统艺术生产与外来现代、后现代艺术生产形态相互碰撞交融中,将刺激孕育乡村艺术节庆、数字文创产品、乡村文旅体验等乡村文艺新业态,以乡村文化艺术复兴推动文化产业振兴。

(二)艺术集聚是乡村文化产业重要的空间形态

从艺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来看,艺术集聚是文化产业重要的空间载体。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精神内容的生产,而创意创新则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法宝。文化经济领域的艺术创意主要不是实验室的发明创造,也不是全依赖天才的个人创作,而是依赖强调在地创意阶层合作分工和全球同行关系网络相互联结,表现为画家村、艺术乡村、艺术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形态的艺术集聚系统。艺术集聚在内能通过艺术参与、艺术活动和艺术事件,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合作条件,以地方蜂鸣启发活力的群体行动,刺激关乎文化产业活跃发展的隐性知识的产生;对外则能通过蜂鸣效应的扩散,更为广泛地构建引起外界关注的艺术场景,搭建正式和非正式的全球沟通通道,加速创意人才、项目、资本等生产要素增长。

艺术乡建以艺术家为代表的创意阶层集聚的方式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可能。在艺术乡建的早期发展阶段,艺术家进入集聚乡村的原因并非出于保护乡土文明,以艺术力量振兴乡村的责任自觉,而大多仅是出于自身对艺术理想追求、农村租金低廉及风光淳朴宜人的综合考量。但北京宋庄、广州小洲村等艺术家集聚的乡村艺术群落却意外凭借原创艺术家集聚交流所营造的创意环境、展览等艺术事件激发的蜂鸣效应、“画家村”地理品牌的塑造为早期文化产业在乡村萌芽发展提供可能。当下,在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下的艺术乡建实践活动更具建设繁荣乡村的自觉。以积极姿态进入聚集乡村的群体除了最初的画家,还增添了建筑师、雕塑家、摄影师、表演艺术家等艺术创作者,至今扩展至院校学者及学生、乡村规划师、项目管理者等多元创意人才。依托院校、企业、团队等平台,创意阶层集聚也加速了创意、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在乡村空间的集聚,将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率,提升乡村文化产品服务品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三)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耦合并互补

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目的具有耦合性。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重新探索城乡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实现对文明传统的再追索及当下社会的再修复的社会实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艺术乡建虽也经历了起初集聚乡村的不自觉和以乡村为试验田发展中国当代艺术的阶段,但在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指导和乡村行动者文化自觉日渐增强下,以艺术环境营造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质量,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以生产艺术产品振兴乡村产业成为艺术乡建路径与目的。同样,具备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的乡村文化产业也肩负着发掘活化乡村宝贵人文自然资源,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社会效应,提升村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在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号召下,艺术乡建和乡村文化产业日渐相遇,并携手共同朝着繁荣乡土的方向演进。

从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逻辑来看,两者性质功能互嵌互补。虽说艺术乡建在实践过程中涉及产业化路径,部分建设过程也涉及企业参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艺术乡建的性质主要是公共性、公益性及非商业性的。将原本仅出现在城市的公共艺术带来乡村,能美化乡村生存环境、活化乡土传统文化和以美育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但仅凭艺术家等主体的理想和热情进行的输血式乡建,却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相反,乡村文化产业虽是具备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的产业形态,但在实践层面上,却难以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开发过度商业化、景观城市化等问题,反而容易造成乡村文化肌理被破坏的难题。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性质上的互嵌为实现两者功能互补提供可能。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为艺术乡建提供资本、管理、劳动、人才等要素,推动艺术乡建从输血式建设转为有经济实力支撑的造血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艺术乡建则能通过艺术家、学者、村民的多主体参与,通过延续乡村文化肌理的强调,文化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乡土美学教育的普及等途径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社会效应,赋能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

依托协同紧密的时空关联和耦合互嵌的目标功能,艺术乡建和乡村文化产业在不断深入实践和融合发展中,以文化价值再构、空间场景重塑、村落关系再生为支点,推动乡村在文化、产业、人才等多维度的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一)从介入到融入:传统工艺与文化生产的价值再构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我国五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造就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这几十年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推进使城市文化以优势态势居于乡村文化之上,伴随着乡村经济问题日渐突出,乡村文化更如明珠蒙尘,价值受到忽视。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城市文明对乡土文化的冲击更为猛烈,曾凝聚着广大人民精神财富的乡村文化走向没落式微。在这种乡村文化难以寄存的困境背景下,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产业进入、介入并致力于融入乡村,尝试以艺术和产业的力量再构乡村传统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乡村文化生产力。

1.以艺术介入推动传统工艺价值再发现。艺术介入(Art Participation、Art Intervention)是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强调艺术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鼓励艺术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回到生活的实践形式。当艺术家将国际前沿的当代艺术潮流带进中国传统古老的乡土时,本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没落而日渐空心化、边缘化的乡村传统文化在“他者”的眼光中实现价值的重构。以传统手工艺为例,艺术家左靖和欧宁的碧山计划、艺术家渠岩的许村计划、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新通道项目均涉及传统手工艺普查调研、整理收集、设计推广的过程。其中,作为代表的碧山计划通过田野调查和影像记录对碧山村所在的黟县传统手工业进行全面调研,在理清手工艺的生产过程和细节、历史起源、工匠艺人的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形成当地传统手工业的数据库,并通过出版书籍《黟县百工》、在国内外展览展示、创办碧山供销社等途径将本已被人日渐遗忘的传统手工艺重新带回人们的目光中,重新认识把握传统手工艺的社会价值。

2.以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文化再生产。艺术乡建关于复兴乡村传统文化的目标远不应止步于“再现”文化遗产,而是应激发文化自身超越自我、生产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的根本特性,使乡村文化以“再生产”的模式继续存活生长在乡土中。将文化产业融入乡村经济,能通过都市现代生产方式及其技术、资本、创意等生产要素与乡村传统文化进行结构性重组,共同形塑出新的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样态,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上述碧山计划在摸清当地传统手工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以碧山供销社和日本著名设计杂货店D&Department 为品牌,以连接城乡的西安分店和线上网店为市场,将从当地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孕育出来的传统工艺品如以本地黑芝麻做成的徽墨酥小吃、古布制作的购物袋、黄山特产祁红松针茶、桂花精酿酒以及笋丝、干豆角干等作为产品,并以乡村原祠堂、供销社为空间开拓出包括出版、零售、展览、住宿、餐饮、手工艺体验的综合文旅消费场景,为乡村文化发展开拓新可能。而乡村文化作为嵌入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其欣欣向荣又将反作用于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走向兴旺。

(二)从乡建到乡见:公共景观与生活场景的空间重塑

环境是乡村聚落的物质载体,环境的改善是世界乡村建设历程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实践目标。艺术乡建以彩绘墙面、设置公共雕像、营造微景观、修葺再设计破败民居等方式美化乡村公共空间的同时,也衍生出部分新设计的乡村艺术景观品质不高,片面追求短期网红效果而与村民及其乡村生活连接度低的问题。构建能连接和满足村民和游客需求,美用一体、产销合一的舒适物系统,是创造真正看得见水,望得见乡愁的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关键途径。

1.以艺术实践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一方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乡村公共空间是最易表达和感知的显性形态和物质载体。乡村的实际需求和立竿见影的成效吸引不少墙绘师、建筑师、雕塑家等艺术家以打造乡村艺术景观、美化乡村环境作为参与乡村建设的立足点。而色彩鲜明的彩绘墙面、经艺术化改造的传统建筑以及将公共艺术品置于广阔乡间田野的乡村艺术节庆等艺术实践成果的确也发挥了其提升村容村貌的作用,甚至以此赋予乡村新特色,使乡村成为吸引周边游客体验游玩的“网红打卡地”。但仅将艺术作为“美容乡村”和追求经济利用的手段,以建设城市美术馆的语境设计乡村,又使艺术乡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艺术作品与乡土及其人民关联度低和品质不高等次生问题。如多地“彩虹村”跟风建设,以斑斓鲜艳的色彩和童话世界的构思为游客带来视觉刺激和新鲜感,凭借网络平台传播造成一时的网红效应,也以文旅的短暂繁荣增加乡村短期经济收入。但这种不顾乡村原生地域文化等实际状况而盲目跟风泛滥的艺术实践,不但难以美化环境,以乡村空间的营造恢复乡土文化,反而会将特色乡村建设推向同质化,对乡村环境及与之紧密相连的乡土文化肌理造成二次破坏。

2.以舒适物系统重构乡村美好生活场景。早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方学者与当下中国乡建者一样,发现相对于农牧业带来的生产价值,美学、游憩、休闲等消费价值在乡村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受乡村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悠闲的生活方式以及完善而具有地域特色的便利设施所吸引,前去乡村游玩甚至定居。这种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而对人产生吸引力的乡村设施及整体环境就是西方学界研究乡村重构和乡村复兴的重要概念“乡村舒适物”。对比部分艺术实践出于单一的艺术逻辑和利益诉求去美化乡村环境,乡村舒适物的构建强调美用一体,除了要有让人愉悦、独具匠心的创意外观设计,还强调舒适物涵盖生产、自然、文化、生活、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实用功能和凝聚传播乡村精神的文化功能。沿着乡村自身发展脉络,治理因生态环境破坏日渐稀缺的清新的空气、清澈的小溪河流、枝繁叶茂的森林等自然舒适物,恢复保护历史古迹、传统建筑、文化民俗、生活景观等文化舒适物和耕地、梯田、池塘等指向农业生产资料的舒适物,加快完善道路、饮用水、卫生厕所、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生活舒适物,嵌入设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设施等旅游舒适物,才能创造真正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好场景,从而带动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甚至引入舒适物移民等建设性人才。

(三)从共居到共生:乡村居民与艺术家的关系重塑

艺术家出于建设乡村的热忱进入并集聚乡村,在与文化产业互嵌互补的过程中重构高品质的乡村舒适物系统,推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能以乡村美好生活场景吸引消费型舒适物移民,以高效率、高收益的文旅产业吸引创业型舒适物移民。艺术家、学者、管理者等精英以及文旅发展带来的消费型、创业型舒适物移民等多元乡村新移民的进入,在打破乡村内闭性,促进物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城乡流动的同时,与乡村社会及村民互融互构,重构地方文化情感认同,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力量。

1.以艺术集聚吸纳多元乡村新移民。出于振兴乡村的自觉责任和使命感,以艺术家以及艺术高校学者、学生为代表的精英群体日益广泛地集聚乡土大地,发挥艺术创意力量,为乡村发展赋能。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组织多地高校的学者、学生、艺术家到四川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展开艺术乡建,通过建设白马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创办花田喜市文创市集,举办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等白马乡创实践,将白马镇毕城村打造成为“巴适慢活地”和“花田文创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及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又将吸引第二波更大规模的移民。这些被乡村丰富舒适物资源吸引而来的移民,又称舒适物移民。舒适物移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偏好乡村的舒适物或乡村自然资源所能支撑的生活风格,而选择从城市迁移到乡村居住的消费型移民。另一类同样是被乡村舒适物吸引前来定居,但主要是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乡村,故称为创业型舒适物移民。同时,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等高收益高效率产业的发展,村落就业和获益机会的增多,还会将原本已经或将要外出务工的村民、大学生吸引回乡,形成就业人口回流。多元新村民的集聚,不但带来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还在打破乡村内闭性,促进城乡流动的同时,带来创意、资本、技术、信息等重要发展要素。

2.以身份重塑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力量。多元新移民携带着超乎普通村民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城市进入乡村,为乡村发展带来持续的外生资源。但随着外来移民的加入,原本传统的同质性乡村也转变为结构更加松散、矛盾更为突出的异质社会。如何实现老村民与新移民共存共生的社会融合,重构地方文化情感认同,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力量,成为重要问题。一方面,这需要艺术家、学者等精英移民不忘初心,积极坚持艺术乡建实践。在充分理清乡村文化规则和尊重村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提升村民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引领村民发挥艺术创意对乡村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创业型舒适物移民在享受乡村宜居生活,获得创业成功的同时,应以举办公益创业培训与经验分享、创造就业岗位、提供房屋租赁租金等方式,让乡村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民。在生活共居、经济共利的过程中,艺术家、学者、学生、创客等外来移民转化为了解尊重当地文化规则和情感密码的“新村民”,而当地村民在享受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美学教育普及的红利的同时,同样也转化为经济收入和审美素质普遍提高的“新村民”。双方在身份重塑的过程中建构稳定的相互认同和信任,共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量,共建共享乡村家园。

三、艺术乡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

艺术乡建实践与乡村文化产业在乡土大地的相遇相融,在共同促进乡村文化生产,优化乡村生态、生产、生活场景,重塑乡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为乡村文化产业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要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艺术乡建还应以凝练形象表达,优化创意设计,激发知识蜂鸣,创造审美体验等途径,实现涵盖文化内容、文化产品、文化事件、文化旅游领域在内多层次广领域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范式创新,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一)依托艺术表达的乡村文化内容创造范式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精神内容生产,以至于日本、芬兰和欧盟等地直接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优质的乡村文化内容创造,于乡村文化产业自身而言,能凝练乡村文化IP,进一步打造串联相关文化产品、文化事件、文化旅游等环节的乡村文化产业链,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朝高辨识度、强渗透力、长变现周期的高质量方向发展;于人及其所处乡村社会而言,能充分发挥其影响人认知世界的作用,构建社会良好的精神秩序,提升人整体性的精神生活质量。在互联网普及率日渐提高、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受众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内容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以短视频平台快手为例,根据其所发布的《2021 快手三农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三农”创作者生产的短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10 亿。乡村文化内容创作和播放数量之多,彰显乡村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活力,但也出现了同质化、浅层化、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阻碍其自身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艺术在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凝练艺术形象IP、巧用当代艺术语言与风格以及发挥媒介艺术传达功能等艺术表达方式,升级当下乡村文化内容创造范式,从而以形象鲜明的IP 打破内容同质化的困境,以艺术语言及技巧提升乡村文化内容的可观性和审美价值,以艺术化叙事方式将深沉的乡村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以日益多元的媒介艺术拓宽传播渠道。具体而言,首先,需发挥艺术乡建实践在凝练艺术形象IP 中的作用。在艺术乡建团队全面普查理清乡村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具有当地代表性及可开发性的文化符号。再通过艺术家在深刻理解乡土故事和形成相关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以独特适宜的艺术风格将文化IP凝练、形塑、表达出来。如从中国国际动漫节一路走到了法国戛纳电视节的动画电影《胡柚娃》,正是融合浙江常山县乡村在地特色和中国动画学派国漫艺术风格的艺术形象IP,以艺术表达形塑乡村IP,将有利于赋予其更高的审美、文化、经济价值。其次,巧用艺术语言和技巧,提升乡村文化内容表达效果。以乡村短视频为例,以短视频为表现形式的乡村内容创作虽具有准入门槛和创作成本低的特点,但相关视听语言知识和艺术素养的缺失,也使村民难以创作出高品质的内容。为此,可探索传媒、影视专业类高校艺术乡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高校学子在充分发挥所学,练习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众多从事乡村文化内容创作村民的艺术素养,使他们在充分把握言语、人物造型、音乐、剪辑、镜头、调色等视听语言要素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具可观性和审美价值的文化内容。再次,以数媒艺术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拓宽内容传播渠道。数字媒体艺术指基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或制作出符合现代艺术追求与美术概念的艺术作品。立足于乡村艺术形象IP,开发涵盖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数媒产业形态,将有利于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广泛而深入地挖掘久沉淀在乡土的故事,并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再现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快捷多元的传播渠道传递乡村价值。

(二)依托创意设计的乡村文化产品创新范式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纺染织绣、金属锻造等乡村传统工艺及产品更是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连接着过去与当下的具有艺术、经济、历史等价值的活态文化资源。出于对传统手工艺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需求,不少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均尝试性地采取了产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生产销售相关的乡村文化产品,以谋得非遗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空间。但正如瓦尔特·本雅明曾提出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光韵消失,复制品取代独一无二的存在,寄托于艺术品中的传统、历史证据亦无法成立”。传统手工与现代规模化生产之间的固有矛盾,也进一步衍生出乡村文化产品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流失、劣质、次工、同质化等难题。如何在产业化发展中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助力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重要问题。

创意设计作为实现传统手工艺现代性转化的高效途径,是协调传承与发展两者关系的桥梁。一方面,依托创造性的思维与理念能在有效理清传统文化脉络的基础上,适宜地赋予传统手工艺新材料、新造型、新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设计的方式则利于利用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进行意匠与表达,创新传统工艺产品,培育文化品牌。“创意设计赋能”也作为重点领域列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具体而言,首先,立足长效运营的传统工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乡村文化产品生产朝品质化、精品化发展。在艺术乡建中打通城乡联结渠道,整合乡村、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以交流合作平台及传承人培训计划、驻留计划、美育计划等相关机制,将进行艺术乡建的艺术家、设计师、非遗经纪人等实践者与乡村传统手工艺及传承人连结起来,在助力非遗传承人提升当代审美与设计制作水平,艺术家、设计师习得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发挥“传承人+设计师+非遗经纪人”合作模式的效用,基于传承意识、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设计推出叫好叫座的乡村文化产品。其次,以创意设计培育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一村一品”“一村一艺”。除了助力乡村传统手工艺品在技艺、造型、功能等方面创意型转化,创意设计还能致力于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网络传播等方面培育文化品牌。另外,加强与博物馆文创、时尚设计、老字号等文创品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获取文化品牌打造经验的同时,借助成熟品牌推广传播乡村文化产品,提升乡村产品和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

(三)依托艺术蜂鸣的乡村文化事件传播范式

无论是沉淀着乡土风俗、礼节、习惯和仪式的传统节日,还是致力于促进“三农”发展而遍地开花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地艺术节、戏剧节、花卉观赏节等当代乡村节庆,乡村文化事件已然成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城市与乡村资源流通,村民与外来建设者、消费者相遇的一个时空交汇点。乡村文化事件的成功举办,不但能在热闹喧嚣的乡村节庆场景中,促进同一区域企业、人群等行动者在面对面的集聚、交流、接触中强化在地社会纽带,凝聚乡村共同价值,传播隐形知识,营造激发创新发展的地方蜂鸣场域,还能打造联结乡村与城市、地方与全球的传播通道,在吸纳与当代乡村环境相契合的现代文化,整合理清乡村自然与人文、物质与非物质、在地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的异质文化,展示真实性、戏剧性与合法性相统一的多元文化的动态过程中,构建良好的信息知识吸纳—传播生态机制,将地方蜂鸣转化为全球蜂鸣。

其中,具有传承与创新双重特性的艺术及相关元素作为乡村文化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乡村艺术节庆的举办成为当代艺术乡建实践发挥蜂鸣效应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重要范式之一。一方面,艺术乡建以艺术节庆为短期乡村文化展示舞台,激活长期沉寂萧条的蜂鸣场域。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到沉淀着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的仪式活动,艺术节庆能作为乡村文化的展览会,一一将这些大量隐于现代都市后台并日渐让人淡忘的乡村文化,活态地具象地创造性地显现出来。而在乡村艺术节庆项目计划、筹备、举办的过程中,村民、艺术家、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以及游客,在这片乡土中集聚、相遇、交流、共事乃至摩擦,在营造各种各样自发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场景中,将原本早已因乡村空心化、边缘化、衰败化而沉寂的地方蜂鸣场域重新激活,创造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集聚所必需的知识创新交融氛围。另一方面,以节庆活动为媒介,艺术乡建能建立联结乡村与城市、地方与全球的交流通道。除了通过激活在地蜂鸣,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外,艺术节庆还能依托本地行动者与非本地行动者交互、本地要素与非本地要素的重组,创造出更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传播动力。以已连续20余年成功举办7届的日本越后妻有艺术节为典型案例,通过有效发挥当地基层政府、村民等本地行动者与艺术家、资助人、策展人及非营利组织等外来行动者的协作力量,以现代艺术为媒介重新发现与审视越后妻有地区的自然、风土、文化,在异质要素、资源、知识碰撞交融的过程中打通城乡交流的新通道。同时,以卷入其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学者等国内外多领域的“意见领袖”为传播渠道,在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弱化地理距离,拓宽信息知识吸纳—传播通道。正是凭借日益广阔的全球通道,策展人北川富朗在日本越后妻有艺术节获得成功后,相继又在日本濑户内海、房总里山、北阿尔卑斯、奥能登国,以及中国的桐庐、浮梁等地举办了大地艺术节,使艺术乡建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四)依托审美体验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范式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新兴发力点。在市场、政策、科技等多方合力的条件下,乡村文旅发展迅速。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乡村文化旅游以清新的空气、自然的生态和洁净的水源而更显吸引力,并凭借近距离、广空间及深体验等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乡村文旅产业的品质提升,在于顺沿着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人文美学和生活美学,借力仍保留乡村基因和习得现代文明的艺术家、建筑师、学者、创客、乡贤等人才的智慧,构建出能让游客处处感悟乡村整体之美的文旅体验。具体而言,乡村审美体验的创造,首先需要以美学意识系统指导乡村文旅规划建设。农村之美是一个整体美,它的整体美包括农村人文之美、农村环境之美、农村建设之美以及农村服务之美各个方面。所以,乡村文旅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在全局统筹和细节设计上发挥美学思维,保留彰显乡村传统美学韵味。如浙江省嘉兴市乌镇的乌村,相关乡村文旅项目团队在对其道路进行修复更新时,立足于保留“乡土美”和提升当地生活品质的需求,以不超过2米宽的暗红色硬土路取代宽广柏油路的设计,在细节处为游客提供彰显乡村肌理的审美意象。其次,巧用创意与科技,创新更为丰富的乡村审美体验项目。对于乡村生态之美,可以云上梯田、金黄麦浪、萤火星空、山间繁花等自然要素为切入点,融合创意与科技,设计沉浸式农田、乡间露营、乡土研学、农耕文化生活体验等乡村生态审美体验项目。如在荷兰莱利斯塔德小镇上,艺术家丹·罗斯加德以融合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数字影像等沉浸式技术,将一处2 公顷的韭葱农田打造成为一件让人惊艳的名为“生长”(Grow)的农田沉浸式艺术品,以艺术科技将自然之美进行更深入的展现。对于乡村人文之美,可充分盘活在地传统工艺、戏曲表演、民间舞蹈、传统乡乐等文艺要素,举办诉说乡村故事的旅游演艺、科技灯光秀、音乐会、非遗手工体验等乡村文化审美体验项目。对于乡村生活之美,则从吃、住、行等日常行动要素入手,以艺术化、文创化、精品化的手段突出乡村生活要素,打造涵盖餐饮、住宿、出行、游玩等领域的乡村文旅产品矩阵,为游客提供乡村文旅审美化的极致品质体验。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艺术文化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爆笑街头艺术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